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首页 >> 中国古今名人传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抗日之特战兵王 骠骑大将军 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 百炼飞升录 抗日之铁血使命 千山记 大唐二愣子 大唐一品 封侯 
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 中国古今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今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8章 柳宗元:忧国忧民,文采斐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柳宗元,作为唐代中后期的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柳宗元以卓越的才华和对儒家理想的执着追求,积极投身于政治变革的洪流之中。然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他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到荒远之地。但正是在这困境之中,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想领域绽放出璀璨光芒。他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如《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诸多独到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探究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政治作为、文学造诣和哲学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深刻内涵,更能在当今时代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养分,领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一、早年家世与时代背景

(一)家族背景与成长环境

柳宗元出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身于河东郡望族——柳氏家族。河东柳氏历史悠久,家族中人才辈出,既有以武功闻名的将领,如柳元景、柳世隆等,他们在军事征伐、保家卫国方面立下赫赫战功;也有在文化学术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墨客,如柳恽、柳公权等,凭借诗词书法、经史子集的研究流传千古。这种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多重性,无疑为柳宗元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他自幼生活在这种充满文化气息、家族荣耀传承深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家族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如对知识的尊崇、对家国大义的坚守等,这些观念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逐渐内化为个人品质和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同时,家族中丰富的藏书也为其早期的知识积累和视野开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接触各类思想和学说,为他在文学、哲学等领域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时代背景:中唐的政治与文化

柳宗元所处的中唐时期,是唐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转型期。安史之乱这一巨大历史灾难,虽已过去一些年头,但其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深远影响却如阴云般笼罩着整个社会。土地兼并现象愈发严重,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佃农甚至流民,这不仅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更激化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藩镇割据局面不断恶化,地方势力拥兵自重,对中央政权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他们常常自行其是,无视朝廷的政令,导致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与此同时,宦官势力也趁机膨胀,他们把持朝政,干预皇位继承等重大事务,使得朝廷内部权力斗争错综复杂,政治环境日益恶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各阶层普遍渴求变革,以恢复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这一时期,儒学复兴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思潮,士人们试图通过弘扬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政治理念,来重建社会秩序。同时,古文运动也应运而生,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家倡导恢复古代散文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堆砌辞藻、形式僵化的文风,主张以质朴、实用的散文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这一运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举入仕与政治理想

(一)科举之路与仕途起步

贞元九年(793 年),柳宗元进士及第,时年 20 岁。这一成就使他声名远扬,成为文坛的新秀。在唐代,科举考试是文人进入仕途、施展才华的重要途径,进士科更是以其高难度和严格筛选而备受推崇。柳宗元凭借自身的卓越才华,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进士考试,这无疑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他开始积极追求政治理想,渴望在官场中一展抱负。然而,科举成功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仕途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先后两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均以失败告终(796 年、798 年)。博学宏词科主要是选拔具有深厚学问和高超文采,能够胜任政府高级职务的人才,竞争极为激烈,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出色的经世致用能力。这一连串的科举挫折,让柳宗元深刻感受到官场竞争的残酷和复杂,但他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追求理想的决心。

直到 802 年,柳宗元担任校书郎,这是他在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起点。校书郎主要负责校勘、整理皇家藏书等工作,虽然职务看似清闲,但为他提供了一个接触大量典籍和文献的宝贵机会,使他能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升学术素养。此后,他又凭借自身的能力担任蓝田尉,开始真正接触基层政务,积累了初步的政治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社会现实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处理政务的实际能力。

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结识了王叔文、韦执谊等改革派人物,逐渐被卷入政治漩涡的中心。王叔文是当时政治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果断的改革决心而闻名。柳宗元与这些人物的交往,不仅丰富了他的政治视野,更使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为他日后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埋下了伏笔。

(二)永贞革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永贞元年(805 年),唐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发动永贞革新。柳宗元被王叔文视为 “奇才”,参与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改革举措。此次革新旨在打击宦官势力对朝政的过度干预,夺回被宦官掌控的禁军兵权,以维护皇权的稳定;针对藩镇割据问题,试图削弱藩镇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对税制进行细致的改革,旨在减轻百姓沉重的赋税负担,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王叔文集团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思考,他们力图通过这些举措,扭转唐王朝日益衰败的局势,重振往昔的辉煌。

然而,革新仅仅持续了 186 天便宣告失败。宦官联合藩镇发动政变,唐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贬杀,柳宗元也因此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革新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从权力结构层面来看,宦官长期掌控禁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在朝廷中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网,而藩镇割据使得地方势力尾大不掉,他们对中央的改革举措本能地持抵触态度,这导致改革派在权力斗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在改革策略上,王叔文集团急于求成,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部署,短时间内推行多项改革措施,触及了众多权贵的根本利益,引发他们的强烈反弹。此外,改革派内部在决策过程中协调不足,缺乏统一的意见和行动方案,导致在面对危机时应对失措。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在这一过程中遭受重创,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被贬至偏远之地,陷入了长期的政治困境。

三、贬谪岁月:文学与思想的涅盘

(一)永州十年:精神的困顿与突围

805 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这一时期,他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母亲卢氏因长途跋涉和忧愤交加不幸病逝,爱女和娘也在艰难的环境中夭折,亲人的离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政治失意、家庭变故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精神几乎崩溃,内心充满了绝望和痛苦。他曾在文中写道:“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这种对自身处境的恐惧和不安,在被贬谪的岁月里如影随形。

然而,正是在永州这片偏远而充满灵性的土地上,柳宗元在文学与哲学领域实现了凤凰涅盘。永州的奇山异水,成为他寄托孤愤的最佳载体。他在《永州八记》中,以细腻而深沉的笔触描绘山水之美,实则暗喻对现实的不满。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他写道:“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看似在描写登西山时的心境,实则表达了自己对天地广阔而自身渺小但又不愿被困境束缚的复杂情感,在山水的怀抱中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慰藉。他的寓言散文如《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以生动的动物形象讽刺社会弊病,展现犀利的批判精神。《黔之驴》中对驴的描写:“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既写出了驴的外强中干的丑态,也暗讽了那些恃宠而骄、徒有其表却无真才实学的人,对官场的不良风气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在哲学思想上,他深入思考天人关系,写出《天说》《天对》等着作,体现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在《天说》中,他指出:“天,积气耳。”否定当时盛行的天命论,认为自然现象并非由超自然的力量主宰,而是自然运行的结果。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种思想在当时乃至后世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方式。

(二)柳州刺史:最后的政治实践

815 年,柳宗元被改贬柳州(今广西柳州)。柳州虽仍是贬谪之地,但作为州刺史,他获得了地方治理权。在柳州的岁月里,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率先推行 “以工赎奴” 政策,允许奴婢通过劳动抵债,逐步废除奴隶制度。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也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在当时,奴隶制度盛行,大量人口失去自由,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柳宗元的这一政策,给予了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奴婢一丝希望,让他们有机会重新获得自由和尊严。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他大力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重办学校,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在柳州,他深知当地民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知识传播相对滞后。因此,他亲自过问学校事务,聘请有学识的教师授课,提高当地民众的知识水平。他还积极推广中原地区的礼仪、习俗和道德观念,推动儒家礼教的实施。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邀请学者讲学等方式,逐渐改变了柳州的教育文化面貌,提升民众的文明素养。

在经济领域,柳宗元同样有所作为。他关注民生,努力减轻税赋,鼓励农耕,改善了柳州的社会经济状况。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他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柳州的农田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尽管他在柳州取得了一些政绩,但朝廷对他依旧心存猜忌,未能召回重用。他的政治生涯在柳州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距离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仍遥不可及。

四、思想与文学的双重遗产

(一)文以明道:散文的革新意义

1. 散文题材的创新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 “文以载道”,文章应传播儒家道统。他勇于突破传统散文题材的束缚,创造出诸多新体裁。山水游记便是他的一大创新,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之美,在《袁家渴记》《石渠记》等作品中,他详细描绘了当地独特的山水景观,如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幻之美,展现了永州山水的独特魅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这些作品不仅是简单的游记描写,还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悟,在描绘山水的同时,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困境的不甘和对理想的追求。

寓言散文也是他的独特创造,如《三戒》中的《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通过讲述动物故事,讽刺社会上那些谄媚逢迎、恃宠而骄、贪婪无度等不良现象。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以《黔之驴》为例,驴原本凭借自身外形和声音被以为有强大的力量,而实际上却毫无真本事。当老虎识破它的虚张声势后,轻易地将它吃掉。这则寓言暗讽了那些徒有其表、虚张声势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凭借一些表面的优势或虚假的包装来吓唬他人,但一旦遭遇真正的挑战,便会原形毕露,最终遭到失败。

2. 文学语言的简练与深刻

柳宗元的散文语言简洁有力,如《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也!”这一简短而有力的语句,高度概括了当时社会苛捐杂税对百姓造成的沉重负担,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这句话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警示作用,成为千古名句,至今仍被人们广泛引用,提醒人们关注社会民生问题,重视政府的政策和治理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在描写人物或事物时,他能够抓住关键特征,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如描写捕蛇者蒋氏时,“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通过对蒋氏表情、语言和经历的细致描写,深刻展现了百姓在苛政下的悲惨生活,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二)哲学思想的转向

1. 天人观的唯物倾向

柳宗元在《天说》中指出:“天,积气耳。”这一观点明确否定天命论,认为天不过是由气体聚集而成,自然现象的发生并非由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他进一步强调,“无功无作”、“非有以大过人也”,认为天地、阴阳、元气等自然之力,只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并没有意志和目的,既不会对人施加恩赐,也不会降祸于人。这种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解释,是对当时传统天命观的挑战。在当时,天命论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往往将自身的命运归咎于天命,而柳宗元的观点则让人们从对天命的盲目迷信中解脱出来,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他在《答刘禹锡天论书》中写道:“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明确阐述了天与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扰的观点,进一步表明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和决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考方式。

2. 儒家道统的坚守

尽管柳宗元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但他始终坚守儒家道统的核心地位。他深知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时令论》《封建论》等作品中,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制度的研究,阐述儒家倡导的仁政、法治等理念,批判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他认为,礼和法是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礼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法可以起到威慑和惩罚的作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主张礼法相结合,以礼义教化为主,辅以必要的刑罚,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个人修养方面,他强调士人应该具有担当精神和道德操守,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为实现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对儒家道统的坚守,既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

五、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一)政治评价的争议

1. 革新功绩

柳宗元参与的永贞革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革新举措针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赋税沉重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尝试。虽然在短时间内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但这些举措为后世的政治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例如,打击宦官势力的尝试,为后来的政治改革者思考如何削弱宦官对朝政的干扰提供了思路;关于税制改革的思考,也为后世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提供了参考。革新者们对中央集权的重视和对地方割据的抑制,体现了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注,这种政治理念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2. 批评与反思

有学者对柳宗元及其革新集团提出批评,认为他们改革过于激进,未能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现实,在操作过程中缺乏策略和灵活性。例如,在与宦官和藩镇势力的斗争中,革新派过于仓促地实施一系列改革,没有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的准备,导致改革在短时间内遭遇强烈的反弹。同时,革新集团内部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也存在分歧和矛盾,如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在面对危机时无法形成统一的应对策略。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永贞革新的失败。然而,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些批评,认为在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环境下,革新派若不采取果断措施,难以打破僵局,实现社会的变革。而且,尽管革新失败,但他们的尝试激发了社会的思考和变革意识,为后来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柳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并称 “韩柳”,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1. 散文创作的典范

他那些针砭时弊、富有批判精神的散文,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等,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在《捕蛇者说》中,他通过蒋氏一家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苛政的本质,这种以具体事例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简洁而有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在写作手法上,他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种树郭橐驼传》则以郭橐驼种树的经验,引申出 “养人术”,批评了当时官吏的不当治理方式,这种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他那些借景抒情、借物寓理的散文,不仅具有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更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方式。

2. 文学语言的范式

柳宗元的文学语言简洁、生动、准确,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时又能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小石潭记》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寥寥数语,便将小石潭的清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他对字词的精妙运用,对句式的灵活调整,都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这种文学语言的范式,对后世散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散文作家追求文学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参考。

(三)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1. 哲学思想的影响

柳宗元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后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的天人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宋代的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虽然没有完全继承柳宗元的思想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王安石同样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力图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弊端,他对 “天命” 的轻视和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强调,与柳宗元的思想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柳宗元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为后来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激发了后世学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关系的深入思考。

2. 西南文化发展

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和文化建设,对当地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推行的 “以工赎奴” 政策,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结构,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和发展机会。通过传播中原文化,他让柳州的民众接触到了先进的知识和思想,提高了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他兴办学校,邀请学者讲学,培养了一批有学识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这些举措,为柳州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柳宗元,这位在唐代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刻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从早期的仕途顺遂到政治革新失败后的贬谪岁月,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正是在这些困境中,他不断反思,不断创作,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他的文学作品以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解释和对儒家道统的坚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文学和思想领域的成就,使他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榜样。同时,他对地方治理的贡献,也为西南地区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如何从失败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的升华。通过对柳宗元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唐代的历史文化,更能够从他的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心灵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激励我们在面对生活和事业中的种种挑战时,勇敢前行。

然而,我们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他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他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意义,我们可以从现代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他的思想和作品,探讨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他的文学创作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全面、深入地探究柳宗元这一历史人物,让他的智慧和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柳宗元的精神遗产如璀璨星辰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他将继续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绽放独特的魅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血宋 拯救男配计划 非主流清穿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不要啊棺人 大叔爱萌妻 修行在完美世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混完西游才出世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枕中二十一克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忠犬神探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你是我兄弟 巫术师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仙道释然清尘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红色脊梁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绝代神主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 中国古今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今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