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首页 >> 中国古今名人传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骠骑大将军 百炼飞升录 谍网 抗日之铁血使命 诡三国 千山记 大唐一品 明末钢铁大亨 北宋大相公 
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 中国古今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今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章 李晟:中兴名将,救国脊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乱世中的将星崛起

唐朝,曾经是那个辉煌灿烂、威震四方的盛世帝国,然而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后,逐渐走向衰落。安史之乱(755 - 763年)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叛乱,更是对唐朝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一次毁灭性打击。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它留下的藩镇割据问题却如同一颗毒瘤,在唐朝的中后期不断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在唐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藩镇势力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对中央的政令阳奉阴违,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公然对抗中央。德宗时期,这种矛盾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四王二帝”之乱与泾原兵变(783年)让大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泾原兵变发生时,局势极度混乱。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的军队前往关东平叛,路过长安时,士兵们本以为能够得到丰厚的赏赐,但结果却大失所望。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愤怒的士兵们于是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德宗皇帝仓皇出逃,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而此时,长安城内,朱泚趁机称帝,国号秦,唐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李晟如同黑暗中的一颗将星,开始崭露头角。李晟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其家世源远流长,出身为陇右军阀世家,祖籍甘肃临潭。他的父亲李钦曾任朔方节度副使,家族世代戍边,这种家族氛围的熏陶使得李晟自幼便受到军事文化的浸染,对他日后的军事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晟弱冠从军,在西北边防的军旅生活中,他凭借着自身勇猛善战的特质,逐渐崭露头角。他隶属于神策军体系,神策军在当时是唐廷直属的精锐部队,承担着保卫京畿地区以及应对各种叛乱的重要任务。在军中的李晟积极主动,不畏艰险,积极参与各种战斗任务,在与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对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他在西北边防的战斗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特别是在镇守凤翔(今陕西)期间。凤翔地处唐朝西北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抵御吐蕃等外族入侵的前沿阵地。李晟在此镇守期间,多次击退外族入侵,并且通过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周旋,稳定了当地的局势。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各路藩镇也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涉,对藩镇势力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他日后在平定朱泚之乱中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征战篇:血火淬炼的军旅生涯

(一)崭露头角:西北边防立功(约760 - 780年)

李晟在西北边防的岁月里,参与了众多对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斗。其中盐州之战是他军旅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盐州之战中,李晟面临的是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熟悉当地地形的吐蕃军队。吐蕃军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时而正面进攻,时而又采用游击战术,给唐朝军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李晟并没有被吐蕃军队的战术所迷惑。他冷静地分析了战场形势,根据吐蕃军队的作战特点制定了一套独特的战术。他决定采用“铁骑夜袭”战术,夜间,李晟亲自率领精锐的骑兵部队,悄无声息地深入敌境。他们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吐蕃军队的营地周围,寻找着最佳的进攻时机。当发现吐蕃军队的防守漏洞时,李晟果断下令发起攻击。铁骑如疾风般冲入吐蕃军队的营地,一时间,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吐蕃军队在睡梦中被打得措手不及,他们的营帐被点燃,在火光中四处逃窜。这场战役中,李晟率领的神策军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吐蕃军队,保卫了唐朝的西北边疆。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李晟在当地声名远扬。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也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信任。他逐渐成为唐朝西北边防线上的一面旗帜,其英勇善战的事迹成为士兵们敬仰的榜样。在战后,他因为战功卓着,被朝廷授予了一系列的赏赐和官职,进一步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二)泾原兵变与初入长安(783年)

泾原兵变爆发后,唐朝的局势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德宗皇帝逃往奉天,长安城被朱泚占据。在这个危急时刻,李晟临危受命,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向长安进发,准备救援奉天。在行军途中,他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一方面,叛军的势力强大,沿途不断有叛军的巡逻队。另一方面,军队的物资供应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粮食、弹药等物资的短缺随时可能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李晟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智慧,组织军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他不断鼓舞士气,告诉士兵们他们肩负着拯救朝廷和国家的重任。在李晟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昂,一路克服艰难险阻,向长安逼近。当李晟的军队抵达长安附近时,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李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巧妙地运用战术,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对叛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最终,他成功地突破了叛军的防线,抵达了奉天城,与奉天守军会合,共同抵御朱泚的进攻。

(三)决战奉天城(784年)

奉天城此时已经成为唐朝对抗朱泚叛军的重要堡垒。朱泚在占据长安后,自恃兵力强大,不断组织军队对奉天发动进攻。他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企图一举攻下奉天,彻底消灭唐廷的抵抗力量。

李晟到达奉天后,迅速投入到抗敌的战斗中。他深知奉天城的战略重要性,如果奉天城失守,唐廷将失去最后一个可以据守的据点,整个局势将更加不可收拾。因此,他在城内积极组织防御,加固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储备粮食和弹药。同时,他还对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

在防御战中,李晟与叛军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叛军采用各种攻城战术,如云梯攻城、投石车攻城等,但都被李晟巧妙地化解。李晟组织士兵进行反击,他亲自登上城墙指挥战斗,用弓箭和投石器打击叛军。在战斗中,李晟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和勇气,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前线,激励士兵奋勇杀敌。

有一次,叛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们调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对奉天城的南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南门的守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城墙在叛军的攻击下出现了多处破损。在这危急时刻,李晟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部队赶往南门。他指挥士兵用火油浇在叛军的攻城器械上,然后点火焚烧。一把大火过后,叛军的攻城器械大部分被烧毁,士兵们也开始慌乱起来。李晟抓住这个时机,率领士兵发起了反击。他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冲入叛军阵中。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也纷纷奋勇向前,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经过一番苦战,叛军的进攻被成功击退,奉天城得以转危为安。

在坚守奉天的日子里,李晟还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谋略。他知道奉天城内的物资有限,不能长期与叛军进行消耗战。于是,他一方面加强防御,等待援军的到来;另一方面,他派出小股部队出城袭扰叛军。这些小股部队在夜间深入敌后,破坏叛军的粮草补给线,打乱叛军的部署。这一系列的袭扰行动让叛军疲于应对,他们的士气逐渐低落,而奉天城内的唐军则士气大振。

三、复兴篇:再造社稷的关键之战——平定朱泚之乱

(一)战略布局

随着局势的发展,唐廷意识到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彻底平定朱泚之乱。德宗皇帝将收复长安的重任交给了李晟。李晟被任命为“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实际掌控关中军事大权。此时,李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方案。

李晟深知,叛军势力庞大且分布广泛,要与他们进行全面对抗,必须联合各方的力量。他首先联合了马燧、浑瑊等名将,这些名将都有着自己的军事势力,他们在关中地区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和作战经验。李晟通过与他们的联合,整合了关中唐军的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

在军队的部署方面,李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他根据各方军队的特点和优势,分配了不同的任务。他将自己的神策军作为主力部队,负责正面进攻。神策军经过长期的训练,军事素质高,装备精良,是一支精锐之师。而马燧、浑瑊的部队则被安排在两翼,负责包抄敌军,切断敌军的退路和补给线。

同时,李晟还十分重视情报工作。他派出大量的探子深入敌后,收集叛军的情报。通过这些情报,他了解到朱泚手下的将领之间存在矛盾,朱泚的统治也不稳定,他的部分将领对朱泚并不忠诚。这一情报让李晟意识到,可以在敌军内部制造分裂,从而削弱叛军的战斗力。

(二)三路进击长安(784年7月)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李晟率领唐军开始了对长安的收复之战。他制定了三路进击长安的战略计划。

西路军:李晟率领主力部队经武功(今陕西武功县)、周至南下,直逼长安西门。这一路线选择得非常巧妙,武功和周至都是长安西面的重要据点,控制了这两个地方,就能够从西面打开长安的大门。李晟率领的主力部队一路上势如破竹,他们沿着渭水南岸快速行进,迅速突破了叛军在沿途设置的一些防线。士兵们士气高昂,在行军途中不断地高呼着“收复长安,复兴唐室”的口号,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疑兵之计:为了迷惑敌军,李晟同时命偏师佯攻北门。这个计策非常成功,朱泚得知唐军佯攻北门的消息后,急忙调兵遣将前往北门防御。他以为北门是唐军的主攻方向,于是将大量的兵力集中在了北门。然而,他却不知道这只是李晟的一个计谋。在朱泚将兵力集中在北门的同时,李晟的主力部队则顺利地推进到了长安西门附近。

夜袭皇城:利用秋收农忙时节,李晟亲率精锐昼夜兼程,绕道禁苑后夹击叛军。秋收时节,百姓都在田地里忙碌着,道路上的人员往来较少,这为李晟的奇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李晟的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地绕过了叛军的主要防线,潜入了禁苑。禁苑是长安城内的一片重要区域,这里地势开阔,树木丛生,是一个很好的隐蔽场所。李晟的部队在禁苑中潜伏了很长时间,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当他们发现叛军的防守出现漏洞时,李晟果断下令发起攻击。他们像猛虎下山一样冲向长安城内的皇城。此时,城内的唐军降卒也积极响应李晟的号召,他们在城中发动了起义,打开城门迎接李晟的军队。朱泚的军队在内外夹击下,迅速崩溃。李晟率领唐军一路冲杀,终于攻破了通化门(长安东门),成功地进入了长安城。

(三)关键转折

在决战长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关键转折。其中,朱泚急调泾原主力迎战,却导致长安防守空虚,李晟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战机。

朱泚在得知李晟率军逼近长安后,深知长安的安危系于一线。他认为只有调泾原的主力回援长安,才有可能守住长安。于是,他急忙下令泾原主力撤回长安。然而,他却没有考虑到此时长安城内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一旦泾原主力离开,长安城的防守将会变得十分脆弱。

李晟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泚的这个失误。他当机立断,率领神策军快速向长安推进。当泾原主力还没有完全回援的时候,李晟的军队已经接近了长安城。他率领士兵们日夜兼程,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了长安城下。此时,长安城内的叛军因为泾原主力的撤离而陷入混乱,他们的防守出现了许多漏洞。李晟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动了攻击。

在攻击长安城的过程中,李晟充分发挥了唐军的战斗力。他率领士兵们冲破了叛军的防线,一路向着城中推进。长安城内的百姓也纷纷响应唐军,他们为唐军提供情报,帮助唐军打击叛军。在这种情况下,朱泚的叛军陷入了绝境。李晟的军队在城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巷战,经过一番苦战,李晟终于成功地清除了城内的叛军,朱泚被迫率领残部出逃。

四、传奇篇:忠义无双的将帅风范

(一)拒收玉玺,一心奉君

在平定朱泚之乱的过程中,李晟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度。当时,朱泚称帝后,一些叛军将领试图劝说李晟也参与到他们的阵营中来,甚至有人暗示可以让他做皇帝。然而,李晟断然拒绝。他说:“臣当灭贼,迎还乘舆!”这句简单而坚定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他的忠诚和爱国情怀。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权力和财富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但李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恢复唐朝的统治,拯救国家和百姓于水火之中。他的这种忠诚不仅赢得了唐廷的信任,也为唐军树立了榜样。士兵们看到自己的将领如此忠诚,更加坚定了跟随李晟作战的决心。

(二)严明军纪,深得民心

李晟在军旅生涯中一直非常重视军纪。他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士兵的军事素质,还取决于军队的纪律。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不仅能够提高战斗力,还能够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在收复长安的过程中,李晟对军队的纪律要求更加严格。他下令“掠民必斩”,严禁士兵在战斗过程中抢掠百姓的财物。他的这一命令在士兵中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士兵们在战斗中严格遵守军纪,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种做法赢得了长安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长安百姓对李晟的军队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为唐军提供粮食和物资,帮助唐军伤病员进行治疗。在唐军与叛军作战时,百姓们还在城中为唐军提供情报,帮助唐军掌握叛军的动态。可以说,李晟的军队能够在长安城顺利平叛,与长安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功成身退,不恋权柄

李晟在平定朱泚之乱后,成为了唐朝的功臣。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也没有贪恋权力。他自请解除副元帅衔,仅留凤翔节度使的职位。他深知,在唐朝的政治环境中,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他还劝诫德宗防藩镇过度膨胀,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李晟的功成身退之举,不仅显示了他的高风亮节,也为他避免了陷入唐朝后期复杂的党争之中。尽管在他晚年的时候,还是因为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被牵连进党争,受到了宦官集团的构陷。但他的这种功成身退的态度,成为了后世将领学习的榜样。

五、名将的终章与历史回响

(一)晚节未保的遗憾(801年)

李晟在晚年的时候,尽管已经退出了核心的军事和政治权力舞台,但仍然未能完全摆脱政治斗争的影响。唐朝后期的党争日益激烈,宦官集团势力膨胀。李晟因为之前的一些言行,被宦官集团视为眼中钉。他们诬陷李晟,给他罗列了一系列的罪名。

在宦官集团的构陷下,李晟的声誉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尽管后来得到了部分平反,但他的晚节未能完全保全。这与他早年英勇善战、忠心耿耿的形象形成了一定的反差。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生功绩。他在唐朝中期的平定朱泚之乱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历史评价

与李晟同时代的韩愈评价他:“自天宝以还,山东士大夫以功名显,唯晟一人。”韩愈的评价,是基于李晟在唐朝中期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那个藩镇割据、叛乱频发的年代,李晟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为唐朝的中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对李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不矜不伐”,可与郭子仪同列唐代中兴名臣。李晟和郭子仪都是在唐朝面临危机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都在唐朝的中兴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晟是一颗璀璨的将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自己的勇敢、忠诚和智慧,为唐朝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中华民族忠义、勇敢精神的象征。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所面临的局势和做出的决策,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军事和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李晟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唐朝的历史上,成为人们敬仰的英雄。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忠诚、勇敢和正义。他的一生是无愧于“再造唐室”这一赞誉的一生,在唐朝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晟的军事生涯和为人处世之道,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忠义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无数的将领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在今天,我们回顾李晟的一生,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李晟的战术运用非常灵活。他善于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和敌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无论是西北边防的防御战,还是长安城内的收复战,他都能够准确地把握战场局势,迅速做出决策。他的“铁骑夜袭”“疑兵之计”等战术,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智慧。这些战术的创新和运用,为后世军事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领导才能方面,李晟能够团结各方力量。他联合马燧、浑瑊等名将,整合了关中唐军的力量。他对军队内部的管理也非常严格,能够做到赏罚分明。他注重提高士兵的素质,加强军队的训练,使唐军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他还善于做士兵的思想工作,能够激发士兵的斗志,让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勇杀敌。

在政治眼光方面,李晟有着长远的眼光。他看到了藩镇割据对唐朝统治的危害,在平定朱泚之乱后,他能够及时劝诫德宗防藩镇过度膨胀。他深知权力集中可能会带来的隐患,主动申请解除副元帅衔,只留凤翔节度使的职位,这种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和克制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

李晟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忠义、勇敢、智慧和领导才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广大后人所敬仰和学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血宋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暖床王爷丑颜妃 大叔爱萌妻 修行在完美世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雁鸣长空 混完西游才出世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林岚秦小雅 贴身老师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巫术师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大神夫人有点萌 仙道释然清尘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中国古今名人传 凝香笔 - 中国古今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今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