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首页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花豹突击队 百炼飞升录 谍网 红色帝国1924 想当皇帝的领主 大明1937 调教太平洋 红楼如此多娇 北宋大相公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全文阅读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txt下载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0章 死得太晚了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庭院里。

面对眼前这个和自己同岁的青年,刘邦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卢绾,你要来秦怎么不早跟我说一声?我来接你嘛!”

“哟,稀奇啊!”

卢绾故作惊讶:“现在知道接我了?你来秦国前怎么不记得跟我说一声?要不是进了秦国后听到点你的消息,我还以为你家被秦国人杀了呢!”

“……”

自小一起长大,还曾一起偷鸡摸狗,卢绾和自家亲人一样从没有瞧不起自己,某种程度上卢绾比老爹还和他要亲近。

可就这么一个好友,他当初来秦时因为是被绑来的,之后一段时间又暂时处于信任观察期,没办法通知;后来自己升官了,想找卢绾却因为他也离乡了不知道在哪,秦王派人去接自己家人时,卢绾也还没回乡,以至于一直没联系上他。

但没想到,卢绾却因为去了大梁后没找到刘邦,心急回乡去找了,结果听说他家都被秦国人接走了,又火急火燎的找到了秦国来。

如此深情厚谊,刘邦着实汗颜。

“既然来了就别走了,我给你谋个官职。”

“你还是没变。”

“是吧!”刘邦笑了。

“还是一样无耻。”

“……”刘邦笑不出来了。

“现在想在秦国做官,要么通过招贤馆的那个考试,要么去基层当半年小吏合格后再调用,除此之外,哪怕是国师举荐的人也不得没有寸功就居高位。你现在说这话,不脸红吗?”卢绾看着刘邦,很是欣慰的说道。

他还是这么无耻,我就放心了。

“对了,你因何去大梁找我?”

说起这个,卢绾神情有些低落。

他当初和刘邦一起离乡,刘邦去大梁找信陵君,他则去齐国求学。

可平民的他,即便有些学识,又怎么能与那些家学深厚的贵族子弟相比?

连续想拜入几个先生,却都因为身份和学识受阻。

这让他大感挫败。

一时间,他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找个贵族投靠,先充当门客再谋出路。

“等等!”

刘邦忽然叫停:“当时候秦国学宫才刚有消息吧?齐国那时候还有那么多先生,你也不像个会去自讨苦吃的人,怎么会没一个人要你?你不会是去找稷下学宫里的那些人吧?”

在刘邦看来,以自己这好友的能力,拜入个不是那么出名的百家之人麾下还是可以的。

除非卢绾狂妄到去稷下学宫,不然不至于如此落魄。

卢绾沉默了。

“我确实没想着找大先生,只是找的儒家几个子弟,可他们依旧不愿意。”

“为何?”

“似乎是对我身份有意见。”

刘邦满头问号。

儒家以前不是也有过收平民子弟的习惯吗?难道现在变了?

那他们不得被墨家和法家打死去?

“好像只是齐国的儒家。”卢绾有些不确定:“我曾听到过一些传言,荀子给秦国说的好话、加上秦国的白纸一起传来,有些人认为秦国对学宫的想法玷污了书香圣地的高尚,让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进入还能连接朝堂,会让学宫的神圣被……”

“哪个人说的?我现在就去找他!”刘邦当即激动了。

现在秦国学宫里聚集了一大帮从其他六国来的人。

一个个的都在里面开分院、试图抢学生,还包括抢着书资格、宣传名额等等权力。

齐国的先生来得最多!

神圣性哪去了?

一侧的屋顶上。

隐身的两人中,嬴政有些奇怪的看向李缘:“史书里怎么不记得卢绾有过这个经历?”

李缘也有些疑惑:“啊?我不知道啊!”

“兴许是我带来的蝴蝶效应吧,可能是那时候我们秦国学宫的消息让齐国那些老古板心里不爽,也可能是因为荀子的原因,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脾气就暴躁了,无意间把卢绾赶走了。”

“现在嘛……自己着书立传、学生可能成为朝堂大臣、甚至自己学派的思想也可能被朝堂接受,这诱惑当前,放弃点原则也不是不行。”

“……”

卢绾说出了自己的经历,随后有些无奈的笑了。

“说来,我还真是来投奔你的,你现在也算个大官了不是?我听说你还曾在朝堂里跟李廷会辩驳过?”

“刚来时不知详情而已。”刘邦摇了摇头。

现在回想起来,他当初的许多建议或许出发点是好的,执行效果也对百姓有利,可这执行难度和过程,却需要耗费巨大心力。

进了玄衣卫知道许多朝堂内情之后他才恍然发觉。

当百姓,对政事想得可以很简单;但真正当官的做起来,简直难如登天。

百姓可以张嘴间谈论。

可动嘴皮子和动手终究是两回事。

“我引你去见见国师吧?”

卢绾看着他,沉默一会后忽然笑了:“心意我接受了,但不必,我还是直接去招贤馆考试吧。”

虽然百姓都说国师很和善,但卢绾可不会信这话。

能到那位置,和善?

拉倒吧。

他不怀疑刘邦能带自己进国师府,目的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去露个面,不说日后仕途,招贤馆的考试估计都要轻松点。

但他不需要这种后门。

就算自身才学不够也不去,因为万一引得国师不喜反而更糟。

……

“刘邦是这意思?”

回到王宫,听着嬴政的分析,李缘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他是看到我留在玄衣卫里那个‘人才名单’想要直接来告诉我呢,没想到是走后门?”

他在玄衣卫里留下了一些史书留名的人才名单,嘱咐他们一旦发现相关人员的踪迹就直接招揽来,招揽不来就直接绑过来。

人才谁会嫌多?

虽然他们对秦国统一的大势做不了阻碍,可也不能让他们反过来添堵不是?

我秦国若得不到,六国也别想要。

“你也说了是你留在玄衣卫里的,那刘邦可能说出去吗?”嬴政看着他:“你是不是对刘邦也有点误解?以为他会把机密往外说?”

李缘有些尴尬,确实,他好像对现在这个青年刘邦有些误解。

可谁叫历史上的他这个年纪还在偷鸡摸狗的?

加上又是他的至交卢绾,说不定呢?

他只是相信刘邦的能力和心性。

可你要说这种事……

算了吧。

但凡看过刘邦史书记载的都知道,他在这方面毫无信任。

“寡人记得,那卢绾最终也背叛了。”嬴政想到史书的记载,沉默了一下:“其实寡人能理解晚年的刘邦。”

李缘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刘邦铲除异姓王有错吗?

从仁义道德角度来说,或许有;但对于整个天下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他以自己的名声为代价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刘家的天下。

这也是刘邦政治手段的高明之处。

天下初安定时,分封制的影响力还在,强行推行郡县先不说会不会和秦朝一样,他刘邦也没有嬴政继位时的家底,中央政府实力不够。

于是他暂时妥协了一下,给一些功臣封王。

等到天下局势稍微安定些了,再回过头来慢慢收拾。

只可惜他还是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了一场自家人的叛乱,而那也证明了中央集权对天下安定的好处。

好歹是刘邦统一的。

这要是换成项羽那货……

“卢绾……”嬴政说起这个人就有些迟疑。

虽然看上去,卢绾是因为害怕被刘邦一起咔嚓了而叛逃的。

可李缘能这么想,嬴政不行。

他是个君王,代入到刘邦的视角,卢绾的行为简直不可饶恕。

作为刘邦的至交,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卧室的人,他们俩会不清楚对方的心思吗?

刘邦都明摆着要铲除异姓王了,你还看不出来?

就算不是王了,你觉得刘邦会亏待你?

“怕不是不愿意放弃那王爵尊位吧?”嬴政说:“你好像说过一句话来着:叫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如果刘邦那时候连他卢绾的王位都不允许,卢绾怕是会感到这人变了,由此才会害怕他杀自己。”

李缘点了点头。

对于这种历史分析,他和嬴政压根不是一个段位的,他只负责听和点头就行。

而这事嬴政也只能和他讨论,不方便和吕不韦去讨论。

看到他这样,嬴政也自觉没趣。

“接着给寡人说李隆基。”

“哦。”

李缘翻出了《旧唐书》。

虽然《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等都记载了唐朝的事,可由于一些史官的主观因素,嬴政连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历史都没听完就让李缘以《旧唐书》为主。

实在是另外两本里面,宋朝人写的一些内容让嬴政这个秦国人都听不下去了。

当听到宋朝史书里说唐太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差点就立了亲弟的原配杨氏为皇后时,嬴政当即就不屑了。

“唐太宗若有如此善变,那么那些功臣怎么没一个死的?怪不得你们后世会说司马迁是史家绝唱,原来是他以后史家成这样了?!”

这是嬴政当时的原话。

司马迁虽然较为公正、不会将别人的功绩抹掉或者功过不写,但依旧有个人情绪,看《史记》时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他喜欢谁。

原本嬴政还对他有些不爽,毕竟这货不喜欢自己。

可自从听到后世其他史官写的史书后,他发现司马迁还真是难得,至少他真的会将别人的功过写出来供后人自己想,他的主观态度不影响他对你功过的记述。

哪和宋朝一样,直接编……

宋朝史官直接将司马迁在嬴政心里的地位拔高了。

李缘翻到了自己上次说的那一页。

“八载春正月甲申,赐京官绢,备春时游赏。二月戊申,引百官于左藏库纵观钱币,赐绢而归。三月,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北筑横塞城。夏四月,咸宁太守赵奉璋决杖而死,着作郎韦子春贬端溪尉,李林甫陷之也。幸华清宫观风楼……”

嬴政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其实李林甫当政时期,唐王朝的中央朝廷里就已经有乱象了。

然而李隆基还是在沉迷享乐,于华清宫中与杨贵妃嬉戏。

你说他全然不知道吧,未必。

可你说他聪明吧,他却坐视局面发展。

后世有人说,安史之乱的根源是唐朝建立之初地方权力过大,李渊和李世民他们要么是对自己太过自信,要么就是因世家局面不好收权而没办法。

先不说这两人当初是怎么想的,仅说地方权力过大这事。

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基础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地方权力过大?

那怎么之前那几任皇帝期间没爆发安史之乱?

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他们的能力兴许还不如李隆基呢,他们在任的时候中央朝廷内还内斗呢,那时候也没见地方爆发叛乱啊!

当听到李隆基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时,时间已经快到了傍晚。

嬴政叫停了李缘。

对着门口喊了一句,让锦陇去准备晚膳后,他给听了半天的这段历史下了一个定论。

“你说得没错,李隆基死得太晚了。”

来自千古一帝的最终认证。

看着他那有些阴郁的表情,李缘笑了笑:“你好像很气?”

“给宦官监军之权、对宠幸之臣忠奸不分、重用外族藩将、贪于享乐、听信谗言催促将领……如果说这些还能解释为堕落和愚蠢的话,那赐死杨贵妃直接就证明了他人不行。”

嬴政说:“寡人就不信那时候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他却连兵权都抓不稳,最终要靠推出自己心爱的女人去平怨,这还是个男人?”

嬴政并不是有多同情杨贵妃。

相反,他觉得这女人就是个累赘,只会耽误一个帝王勤政的能力。

可累赘是一回事,推出去顶罪是另一回事。

明明是自己犯下的错,却需要用自己心爱之人的死作为手段之一,这非帝王之道。

对崇尚王道、霸道的嬴政而言,这是无能之举。

更别提李隆基干的那些事:

唐朝规定内侍省不设三品官,他却不仅设了,还给了太监监军之权甚至让太监代替自己去巡视;安禄山一介藩将,却能身兼三镇节度使;边关人心有异那么多年,他却宛如聋子瞎子一般;前线将领作战,他却听信不识军事的亲信蛊惑自己也无军事才能……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李隆基身上抹不掉的污点。

“开创了古代巅峰的开元盛世?”嬴政冷哼一声:“寡人严重怀疑自那之后真正的唐玄宗就累死了,怕不是有个废物和你曾说过的一样魂穿了过去!”

这李隆基前后的差距不得不让他多想。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李隆基本身就是个废物,只是前半生他由于危机和热血未凉,在唐朝强盛的国力和许多前置条件上才表现出一副兢兢业业的样子,开元盛世实际只是唐朝的厚积薄发,和他个人毫无关系。

“不然实在难以解释,为何史书中有那么多教训,他却一个个都犯了!”嬴政说。

李缘摇了摇头。

教训?

后世人类不一样没学会任何教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绝妙江山 拯救男配计划 圣堂 修行在完美世界 都市之兽王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无上真身 谋妻有道之王爷太腹黑 不要啊棺人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Seven日记 云间长生叹 女官 忠犬神探 仙道释然清尘落 脑叶公司之都市咖啡馆 重生明朝当嫡女 大叔宠娇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大叔凶猛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txt下载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