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首页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抗日之特战兵王 百炼飞升录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想当皇帝的领主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明1937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明末钢铁大亨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全文阅读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txt下载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79章 石壕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

太子宫。

扶苏在抄着一本《国师诗集》,李缘就在旁边拿着一根草翘着二郎腿哼着歌。

自从上次从科学院回来后,嬴政和李斯就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

大秦依旧在埋头发展。

他依旧在国师府享乐。

如今,雪都下了好几场了,眼看着年关又将近了;除了他来的第一年事情很多外,他发现之后这两年都过得非常快,也许是因为秦国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他不需要再干涉太多了。

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只是个领路人。

至于具体发展,秦国任何一个中层官吏几乎都可以比他更好。

那些穿越古代想以手段和古人去比、甚至走上政坛攀上巅峰的……李缘不怀疑后世确实有许多人有这个能力,但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没有的,他只是一个兴趣比较广泛的普通人,他也属于芸芸众生的一员。

他很有自知之明。

“国师,这首诗为什么这里面没有?”

扶苏身旁,蒙恬看着他问道。

诗歌,诗歌,诗与歌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蒙恬的认知中,每一首诗都可以唱出来,每一首能唱出来的歌都可以变成一首诗。

李缘停下了晃动的二郎腿:“没什么,这首不适合写进去。”

那诗集里的诗都是先贤所作,只不过是他在一些场合背了出来,然后就被王绾等人编纂成书了。

由于里面各种各样的诗词都有,以至于许多先生甚至将李缘冠以‘诗祖’‘词仙’等诸多称号。

李缘曾对此感到惭愧无比、自觉受之有愧,却由于无法说出真相而心中郁结。

到后来,当学宫有人请求把诗集当成小学教材、以增加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时,李缘改变了想法,主动贡献了大量诗词。

他是觉得当文抄公很丢脸,他也不在乎名声,不喜欢装逼;可如果是用于教化孩童,那他想,就算那些先贤知道了,恐怕也不会因此责怪他。

那些诗词,会如同当初他学习时一样,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一个印象。

未来的某天,当他们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曾学习过的诗词会如同一个人生回旋镖,正中他们眉心的同时告诉他们:这就叫诗。

情感会构成一个时空通道,让那些经历过的人在诗歌中相见。

听到李缘说不适合,蒙恬若有所思。

许多先生一提到国师,都会对他的文学水平赞不绝口;但五国有一些古板至极的读书人,他们对国师的诗词和文章全然不信。

‘天底下哪有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多名篇的人?指不定从哪抄的……’

他们承认那些诗词和文章的优秀,也知道那些诗词以前没有,但就是不信李缘这个年纪能作出来。

这种言论被秦人嗤之以鼻。

有秦国的读书人指出,这些人是在以否定国师来否定秦国,然后激起了秦人甚至天下许多百姓的愤慨。

国师仙人之才,写些东西怎么了?你们不信?爱信不信!

可国师自己都是一副对这些诗词不上心的态度……

他低头看向那本诗集,扶苏正在抄一首长诗,按照国师的划分,这好像是属于五言古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蒙恬沉默许久,他的知识储备能让他看懂这首诗,他所知道的现实也能让他理解确实有那样的事;但他毕竟没经历过,所以他体会不到什么情感。

“国师,石壕村在哪?”

……

汉中郡。

一个老者从县城的医馆走了出来。

门口,一对年轻夫妇正等在这,看到他出来,三人一起朝着家中走去。

“爹,我在付家的商行找到事了。”男人说:“只不过要去郡城驻守,五天在郡城五天在县里轮着来。”

“怎么没去田家的?”

“田家给的待遇太好了,我怀疑他们是为了讨好您刻意如此,所以拒绝了。”

“嗯,也好。”

他们一家是从齐国迁徙而来的。

老者靠着一手家传的医术,在县城的医馆里当了医官,收入还行,至少能让家人吃饱穿暖。

这个医馆是朝廷开的,秦国朝廷有规定,药材只以比成本价高一点的价格出售,如果百姓只是来问诊、自己去山上采药,那拿着身份证明则可以免费询问,以至于秦国各地朝廷医馆几乎都只能做到收支平衡、少部分亏钱、郡城的有薄利——这还是沾了大发展后许多百姓手中有钱的光,如果是以前,大部分百姓们则只会来问个病,然后自己上山采药或者托民间采药人帮忙,花费比医馆少得多。

至于他们这些医官,朝廷给医官们准备包括住房、食宿在内的一应生活用度,相对应的,收入方面虽然比普通百姓高了点,但也绝对算不上富裕。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医馆内的医官可以翻阅秦国所有医书、定期接受科学院医学院和朝廷太医馆的指导和培训;对于那些不在乎钱财只在乎医术的人来说,朝廷医馆是绝对的首选。

而从现有数据来看,此时的秦国医者中,大部分都称得上医者仁心,朝廷医馆几乎吸纳了秦国九成的医者。

或者说,这个时代能称得上医家之人的,都是宁可药架生尘也不愿意财源广进的贤者。

儿子说完,老者又看向儿媳。

儿媳摇了摇头,今天她去朝廷的制衣厂应聘,落选了。

对此,不管是她还是老者、丈夫都不觉得意外。

秦国如今适合妇女的工厂太少了,朝廷说是因为原材料受限,她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想进去的人太多了。

更何况,他们一家还是齐国迁来的,虽然没和其他迁徙者一样欠朝廷许多债务,但总归是外来者。

三人结伴朝着城外的家走去。

城内太贵,他们能住得起、但没必要。

虽然生活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他们也只是普通百姓,朝廷不欺压、生活安稳、食有粮居有所,便已是普通百姓的盛世了。

回到村里。

村民们纷纷向他们问好。

一个有学问的人、不管是读书人还是会医术的,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黄昏时,里长带着三个小吏打着火把来到了村里。

“县里要统计青壮人口,我来登记下。”里长说:“县令说是要拿这个去郡城争取几个厂的名额,你们村里有多少人?”

在小吏核查村中青壮时。

医者家里,登记完回来的男人看向自家老爹:“县令这莫不是在……携民意哭求?”

按照此法,如果他是县令,去了郡城之后大可以拿着数据哭诉:你们看看,我们县有多少青壮,可资源就那么点,怎么发展得起来啊?

甚至思维再拓宽一点,可以拿县中以前的经济数据、或者县里某些短板做辅助。

总之一句话:我县惨啊!郡城不帮点我们该怎么办啊?

老者摇了摇头。

“爹,是我想得不对吗?”

“你想得很对,但老夫的意思是,不要管这个事。”

老者见过的事比儿子多,一些心思也比儿子多。

仅仅这个举动,他想到了更多的方面。

县令真的不知道本县的青壮数据?

为什么要派人挨家挨户核查?

为什么只要青壮数据?

这似乎是一个不能深究的问题……

……

楚国北部。

一处村子里。

一个中年读书人背着一个行囊走进了村子,想要在这里借宿一晚。

可村子里没几个人,大多都是老弱妇孺,青壮更是一个都没见到,唯一一个青壮还是一只不知道是流浪猫还是村民家养的小猫——如果它也算青壮的话。

尤福看了看村中,选了一户看上去房屋最好的人家走去。

不是他嫌贫爱富,而是相对较好的人家,才可能有多出来的地方供他休息;不然去了贫苦人家里,就算人家好意收留他,他也不好意思麻烦对方。

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老人。

四十多岁的年纪,也就比他大十多岁而已,但身体看上去很明显苍老无比,几乎与七十岁老人无异。

面对对方的不信任,尤福打开行囊露出了几本书和几卷竹简——这是读书人才会有的。

老人将他迎了进去。

家中还有一个老妇,以及一个较年轻的女子和两个孩子,一个大约四五岁,一个还只有一两岁的样子。

角落摆着一个柜子,上面有着一些草药,一旁还有一个捣药石罐。

普通人家是不会有这些的。

“叨扰几位了!”

他行着礼,引得三个大人连连摆手。

“你是读书人,可否帮我们念下信?我们的两个孩子被朝廷征徭役征去了,今日接到了小儿通过秦商寄来的信,可我们都不识字……”两个老人很明显有些不好意思。

尤福当即点头,这是他应该做、且有能力做到的。

年轻女子带着孩子进了里屋,男人接过信件,和两个老人一起坐在窗边,借着月光看向信件。

“爹娘在上,儿给二老叩首,儿活着。”

听到此话,两个老人相视一笑,心里最重的负担悄然落下。

“只不知何时得以归乡侍奉,此次来信,亦有事告知。”

“前日天大寒,朝廷无御寒衣物下发,大哥体弱,当夜不……”

尤福的话戛然而止。

月光依旧,照耀下的信纸略微泛黄,商行代笔者的字迹很是清晰,但在他眼中却那么扭曲、沉重。

两个老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夜风拂进,吹动了信纸的一角,也掀翻了尤福的心。

寂静中,两个老人好像知道了什么,老妇默默接过了信,带着悲意闭上眼,低头不语。

尤福很想安慰他们。

可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怎么也开不了口。

沉默间,老妇默默地给他拿来了一床竹席,一叠薄被。

正要开口感谢时,村口传来一阵声音。

“县衙征徭令到!石沟村出十人,今夜……”

听到这话,老妇人赶忙看向老伴:“快去地窖!”

“可你……”

老人瞬间知晓了什么,但只能哀叹一声,连忙朝着里间走去。

尤福跟着老妇人走出门,想看看情况。

小吏语气凶狠,看到尤福身上的衣服后顿时明白他不是个普通人,且只是留宿这里,于是便瞪了他一眼。

“六十以下者皆可征,你家老头子呢!”

“我家老头子前日过世了,坟都在山上,我家实在是没人了……”

“我也是按律办事,你家必出一人,不然我要受罚,既然你老头子死了,你让你儿媳……”

“不要!”老妇人连忙说道:“老头子在世时,老婆子我也跟着学过几下药理,我跟你们去吧,能给你们抓草药的!”

小吏还想说什么,但带着忌惮看了尤福一眼,最终只是面色不善的点了点头。

老妇扭头回头看向尤福,脸上已经有些泪水:“先生,抱歉无法招待您,席子和被子都已备好,委屈您了。”

看着她那祈求的神色,尤福知道她祈求的是什么,黯然的点了点头。

看着老妇被小吏带走,尤福心里思绪翻涌。

这个时节,真的是发徭役吗?

小吏半夜来此,真的是为了招丁?

必出一人,却不求证是否死去,开口就指明女子?

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里五味杂陈。

他失神的走入屋内,打开了行囊,拿出了里面几本纸质书之一的《国师诗集》。

翻到那首《石壕吏》。

恍惚中,他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中年人,背着行囊和他一样露宿村中;两人一样的窘迫,一样的心生怜悯,一样的无能为力……

……

太子宫。

编了一个曾经经过魏国的故事后,李缘看着有些愣神的蒙恬。

“你还小,但你父亲、祖父他们一定见过以前的时代。”

古代的所有盛世,都与底层百姓无关。

所以杜甫的许多诗,其实放在大部分时候都与可以是现实写照。

后世能找到的史料记录里,仅春秋时期224年里,华夏大地上有三十六名君王死于内乱或战争,五十二个国家被灭,有记录的战争四百八十多次。

这些是后世还能找到的。

是诸侯贵族们之间被记录下来的。

那些没找到的,那些属于底层百姓的苦难,又还有多少?

所以李缘一直很敬佩嬴政。

不管他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仅以现实结果来说,始皇和秦国对华夏的功劳,可垂万古!

“如果没有秦国,如果秦国无法统一,继续战乱下去,天下处处都是石壕村。”

蒙恬看着他,凝重的点了点头。

这一刻,他和其他诸多先生一样,对这些诗作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圣堂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三生降头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铜镜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北宋第一狠人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最后一个修仙者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txt下载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