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首页 >> 锦衣黑明 >> 锦衣黑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大明1937 民国之谍影风云 大清隐龙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从八百开始崛起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千山记 明末逐鹿天下 
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 锦衣黑明全文阅读 - 锦衣黑明txt下载 - 锦衣黑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46章 天地囚笼局18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汪汝谦顿时哀求看向刘宗周和黄宗羲,好似在求他们尽快结束,哪怕认输。

师徒俩很发愁,他们也不想与威远大将军论道。

儒士与将军论道,感觉输赢都是一个结果,且时间太仓促了。

陆天明好似知道他们为难,向榻后坐坐,直接半躺,淡淡说道,“北方议政与乡绅治乡的优劣,靠嘴无法辩论,因为治国的实践与儒学的思想,是心与身的合一。

通过自我推理来证明乡绅治乡更好,就像用阿弥陀佛来证明无量天尊,你认为有用,他就有用,你认为没用,他就没用。”

这话调子太高,黄宗羲接茬不合适,刘宗周拱手道,

“大将军言之有理,人心即道心。学贵适用,治学为明道救世,学问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

陆天明点点头,“这是蕺山先生的学问,陆某认可这句话,不代表认可蕺山学派。

蕺山先生别急,咱们捋一捋大明的学问,您就知道陆某在说什么。

儒学诞生以来,强调仁、义、礼、智、信等观念,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代以前,经学治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有了新的理解,理学治世,既有发展、也有创新。

大明真儒陈白沙于弘治年间,首提心学一词,陈白沙弟子、与王阳明一起讲学的大儒湛若水认为,心学即随处体认天理,而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乃致良知,至此,心学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成为儒学又一大派。

蕺山学派的学问,基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之旨,认同朱子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得天理,又加入王阳明的良知说。

听起来是大杂烩,但若论儒学的理念,陆某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世人不会再超过蕺山先生。

理学、心学若是在学术上论高低,朱子乃冠军,二程乃亚军,王阳明乃季军,蕺山先生是不可否认的殿军,集学术大成者。”

刘宗周顿时听明白了,真正做学问的人,从不会认为自己的理念‘大圆满’。

任何理念,均是有正有反,有真有假,有实有虚,关键在认知、运用、实践、改进,而不是固步自封。

换句话说,陆天明并不是说乡绅治乡肯定对,也没说肯定错,而是说黄宗羲没有实践,不应该自满大夸。

“大将军谬赞,儒学有很多学派,心理为主,刘某能附尾,甘之若饴。乡绅治乡并非我等提出,而是当前已然出现,太冲恰好发觉优点,弊端肯定存在,需要陛下和中枢监督改进。”

陆天明摇摇手,“陆某没有夸你,因为陆某没有说儒学治世就对。”

“刘某请教!”

“那咱们还得捋,陆某与世人所言的学术都不同。

儒释道学问中,常有‘心’、‘意’、‘志’等词汇,通常与个人的内心世界、意识和意愿相关,此乃个体意识。又常用‘物’、‘理’、‘道’等词汇,强调独立于个人意识之外的存在和规律。

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构成,属于万物唯心。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属于个体唯心。

两者的共同点是:意识为一、物质为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理学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来认识到天理,而心学则强调内心自省,认为天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通过内省和自我修养,人可以直接体验到天理,并将其付诸实践。

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刘宗周笑了,“大将军年纪轻轻,不偏不倚,持正看待学问,难怪能成就大功业,刘某深感钦佩。大将军在说理学刻板,禁锢脑袋,心学空谈,超脱实际。”

陆天明摇摇头,“说到持正,蕺山先生不能这么理解,刻板、空谈,这都是个体的表现,泰州学派承自心学,却承认世俗生活的道理,承认人的欲望,认可普通人的价值。

由此可见,任何学问,都是人的一种理解,执着于论高低的时候,已经输了。

陆某是上位者,考虑的是多数人的利益,务实为先,一切看实践运用。

不论经学、理学、心学,或者泰州学派、蕺山学派,更或者法学、算学、工学、天文、航海等等,只要对多数人有益,都是治世学问。

这就是北方科举开杂科的原因,若贬低他们是末端学问,那贬低者自己也变成了末端,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亦或你们蕺山学派,都一样。”

张维贤嘴角浮现一丝弧度,陆天明辩论,总是来龙去脉开始,居高临下,凌空抽打。

刘宗周三言两语就被绕进去了,果然喷唾沫也是战斗力。

刘宗周在消化陆天的话,黄宗羲突然道,“大将军读书的本事学生佩服,治国若一切以务实为先,过于市侩,大将军如何避免小人和野心家出现?”

“律法!”陆天明只说了两个字。

黄宗羲停顿片刻,正义凛然道,“君主做圣君,才能保持律法的公正,贤臣掌舆论,才能圣君在世,学贵适用,才是贤臣。”

好一个逻辑自洽!

陆天明哈哈大笑,“你没实践,而陆某已经实践半个大明。黄宗羲,北方议政与乡绅治乡,本质区别只有八个字。

议政乃王在法下,乡绅治乡乃王在法上,什么心学、理学、经学,什么泰州学派、蕺山学派,统统都是王在法上。公平、正义、圣君,都是一种自我标榜。”

黄宗羲眉头一皱,“没有实践,大将军为何认定错误?王在法上即正统,王在法下即混沌,大将军手握强权,却大言王在法下,世人谁会信?”

“信任,属于个体意识行为,你的问题不在于信不信,而在于你愿不愿意信。我们既然论道,你避而不谈实践的具体办法,一句足税于仓,就像迷幻药,不谈执行过程,终究没有说服力。陆某不会傻乎乎的陷入逻辑自证,北方国强民富,现实就是我的答案,而你什么都没有,一切交给时间最好。”

“看来大将军认为各有优势,各有缺点,并未一味反对。”

“这是你的结论,不是我的,我的结论是另一个。”

“请大将军赐教。”

“黄宗羲,张太岳身为心学弟子,你知道他为何禁绝心学传播吗?”

“李卓吾是罪魁祸首。”

“这就是你的答案?没别的?”

“李卓吾虽然也有先贤良言,但他过于离经叛道,光身讲学,男女不分,礼德崩坏,扰乱乡野。”

陆天明摇摇头,看向刘宗周,“蕺山先生怎么看?”

刘宗周轻咳一声,“张太岳于嘉靖二十六年成进士,入仕途,当时正是心学风靡,其师徐阶便是心学门徒,师公便是心学江右学派聂豹,以张太岳的精明,当然会对心学示好获取士林信任。

张居正曾言:自孔子没,微言绝,学者溺于见闻,支离糟粕,人持异见,各信其说,天下于是修身正心,真切笃实之学废,而训诂词章之习兴。有宋诸儒力诋其弊,然议论乃日益滋甚,虽号大儒宿学,至于白首犹不殚其业,而独行之士反为世所姗笑。呜呼!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敝也。

刘某坦率地说,张太岳决非单纯投机,他对心学浸染甚深。与心学前辈胡直、罗洪先、罗汝芳、耿定向、周友山等相交谈心。

张太岳之所以禁绝心学,他自己早已给过解释:议论日益滋甚、愈劳愈敝,故宫室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观也。学术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久也。”

陆天明突然起身,点点头道,

“就是如此,朝政艰难,必须改革,是否成功,必须在实践中观察改进,还未开始,就被抨击,此乃纯粹的固步自封。

你看,心学崇尚个体的自由,但展示出来,却是比理学具有更大的束缚性。

张太岳是心学门徒,但也不是心学叛逆,恰恰相反,他研究甚深,对心学优劣了如指掌,打击心学并非不信奉心学。

嘉靖末期、隆庆朝,心学甚嚣尘上,士林大儒以心学评论朝政,势力鼎盛,远超东林和复社,甚至左右了朝政。

而朝政艰难,不变则亡,张太岳实施改革,必然遭致非议,改革还未开始,就被士林定为弊政,阻挠朝政执行。

张太岳这时候需要的是干吏,而不是唾沫,大明需要的是政策执行者,而不是虚妄的批判者。

而士林只有唾沫,当时整个学术场吵闹不已,通过愤世嫉俗的声音来标榜自己。

张太岳乃大明实务第一臣,最看不上的就是耍嘴皮子、搞虚无的人,是心学逼着朝廷镇压他们,而不是张太岳主动禁绝心学。”

刘宗周再次对陆天明躬身,“大将军对学问态度持正,自然可看清规律,这与刘某不谋而合,为何您又认定乡绅治乡必定会失败?您岂非也是在走心学前辈的老路?未观政而批政,是否也是标榜自己?”

陆天明微微一笑,扭头拍拍黄宗羲,“黄先生,你只比我大两岁,学问的本事我当然佩服,但你对学问的成败过于执着,没有令师洒脱,可能是因为你年轻,可能是因为机会难得,不论如何,陆某理解先生的急切。

乡绅治乡,乃江南无奈的选择,并非你黄宗羲的理念,但你替江南士绅解释了乡绅治乡,陆某可否理解为,你在拍马?在追附强权?”

黄宗羲脸色黑红,大声反驳,“大将军此言诛心,君子治身治家治国,何惧诽谤!”

陆天明依旧微笑,“你解释不清,也不用急眼。蕺山学派注重学贵适用,脱胎于心学。

心学其实与佛家渊源颇深,专注内心的根本来自于佛家,王阳明之所以后来又抵制佛家,原因乃心学与佛学归途不同。

王阳明教人重视内心,让人在世俗中更好的为人处事,治家治国,而佛家则是让人看破世俗,只专注于修行。

这是心学与佛学的根本区别,也是心学最容易走入歧途的地方,心性释放走到了极端,就只是空谈和务虚了,李贽李卓吾就这样子,似疯非疯,似魔非魔,疯疯癫癫,离经叛道,不为世容,所以王阳明不仅强调心性,更强调实践,知行合一,正是在此。”

黄宗羲黑着脸道,“大将军既知,何故对乡绅未观而批?”

陆天明又回到主位,正襟端坐,“陆某从未在京城与人专职论道,今天很高兴,可以谈一谈上层东西。

任何学问,只要在反思、创新、实践,那就是好学问。

陆某之所以认定你们会失败,用儒学根本无法解释,蕺山学派没有跳出儒学,当然想不到为什么。

儒释道两千年,用一个字概括,儒学讲敬、佛学讲净、道学讲静。

用两个字概括,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学治身。

用三个字概括,儒学拿得起、佛学放得下、道学想得开。

儒学说的是人与人的道理,佛学说的是人与自己的道理,道学说的是人与万物的道理。

儒释道和谐共生两千年,务心、务实、务虚,都占据了。

单独研究儒学,过于务实功利,单独研究道学,过于放纵失控,单独研究佛学,过于虚幻缥缈。

人生而在世,不止活自己,我们有父母、有儿女、有亲朋、有同僚、有同族、有同类,我们每个人与世间所有人都有关系。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士农工商,世间还有法学、工学、物学、算学、天文、航海等等万科杂学。

也就是说,儒释道不完整,世间任何学问都无法单一的完整。

别说理学心学,儒释道所有学问,都在教导人意识为一,物质为二,是唯心学问。反过来说,若物质为一,意识为二,即唯物学问。

王阳明早已说过,心学最容易走入歧途,因为心性释放的尽头是空谈和务虚,不是每个人都有王文成强大的内心自控力。

所以,人世间禁锢人的,从来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你的见识、你的思想、你的理想、你的追求、你的眼光、你的灵魂。”

陆天明第一次从凌空视角给他们讲述道理,船舱内所有人都忘记了论道本身,个个深吸一口气,好似脑袋打开了一个窗,看到不同的世界。

等了一会,陆天明看他们都没有反应,也不知该如何反应,淡淡一笑,

“陆某没有说你们必败,但陆某可以保证自己不败,任何学问均具备优劣,武断否定他事,茫然肯定自己,这学问本身一定存在问题,儒释道两千年,博采众长,和谐共生,但最高处的理念,依旧在否定物质。

跳出来看一眼江浙,只有陆某是局外人,你们所有人身在局中,包括我的夫人、英国公、周延儒、皇帝、魏国公、流贼、乡绅等等所有所有人。

你们的眼界、你们的理想、你们的追求、你们的欲望、你们的行为,你们对天地万物的理解,都在禁锢你们自己。

你们每个人都是一道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天地囚笼,就算陆某告诉你们,江浙每个人都已深处笼中,越挣扎牢笼越紧。

一个人、两个人无法打破,需要所有人共同一致的行为,届时你们就会发现,原来那就是陆某的道,你们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别人还在理解陆天明的话,黄宗羲突然反驳道,“时间优势不一定在大将军。”

“哈哈哈~”

陆天明大笑,对黄宗羲的表现非常满意,世间改革,就缺这样的人,瞻前顾后,害怕失败的人,不会成就任何事。

“黄先生,时间的优势问题,是下一阶段的论道,当前而言,你无法带所有人跳出桎梏,陆某可以告诉你一句话:批判的武器,终究无法代替武器的批判。或者说,现实世界,批判的武器在武器的批判面前,终究不值一提。”

“大将军身具强军,崇尚暴力,那还谈什么?”

陆天明郑重摇头,“别急着争辩,你没有听懂我的话,武器的批判是暴力,但不是陆某的暴力,是你们的失败会孕育出武器的批判,比如流贼,比如东虏,比如降而复判的流贼。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你都看不到,还跟陆某比较暴力?

什么时候你们能控制武器的批判,什么时候就跳出了天地囚笼,这就是江浙的实情,跟我论道没用,跟我用强没用,我什么都比你们强,而你们…还在囚笼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道藏辑要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修行在完美世界 雁鸣长空 人间最强兵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间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首席,深情如初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新现代逍遥录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奋斗在沙俄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超神雇佣兵王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锦衣黑明 溜溜的兔子 - 锦衣黑明txt下载 - 锦衣黑明最新章节 - 锦衣黑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