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首页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在亮剑搞援助 谍影凌云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灵剑尊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封侯 明末1625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7章 假如在大明实行这些政策进行改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假如在大明实行这些政策,会发生什么?#】

【某乎有个网友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在大明实行以下改革,大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明朝初年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并且土地不允许买卖,每一个男性在成年时都会获得政府发放的土地,新的土地由政府开垦。

二:皇帝的儿子只能获得一块相当于今天一个镇大小的封地,且他们的后代无论出生多少孩子都不会获得爵位和朝廷的资助,他们只能依靠这个城镇,并且需要向朝廷交税,女儿则许配给功臣家庭。

三:明朝中后期借助大量涌入中国的白银,发行银币,银币的币值不由货币本身含银量决定,而由国家信誉决定。

四:明朝实行粮食官方专卖,每年向农民收到的粮食实体由官方向城镇脱产群体出售。

五:明朝实行大量基础建设,支付给农民的工资是银币,同时鼓励经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和严格保护被雇佣人的利益。】

~~~~~~

【高赞回答是这样评价题主的政策:

当然是当场暴毙,每一条都是精准地找死。

官绅一体纳粮,这第一条就让人无语,谁告诉你明朝官绅不纳粮了?

官绅拥有的田产的土地税从来都是理论上必须按规定缴纳的,实际操作可以避税,法律上从来没承认过。

明朝官绅拥有的免税特权是不服徭役,不用缴代役银,这种权利连煮盐的盐户都有。

“自洪武始,凡生员之家,俱除本身外,户内优免二丁差役;嘉靖二十四年,又令免粮二石。”

合法的特权就这么点而已,剩下的逃税漏税,都是靠着缙绅在地方上把持基层的势力实现的。

取消优免这事,崇祯就干过。

“士首四民,素谙忠义,年来独宽优免,皇恩则既沃矣,士独无所自效于危时乎?通查海内生员,大州县五六百名,即小县亦二三百名,计一年所入可得三十万两,足当一省赋役,今自崇祯三年为始,尽扣充饷,亦不后其君者之当然耳。”

结果就是,那些靠把持基层官府来逃税的大豪绅,根本不差那两个丁、两石米的免税额度。

这三十万两加税,剥的都是没权没势的穷秀才。

以至于后来李自成、张献忠开科举的时候,“劣衿或羶逐之”,一堆穷秀才去投奔。

第二:土地不允许买卖。

那允许老百姓借钱吗?

能不能保证农民遇到困难,需要借钱的时候,官府都能及时提供低息贷款?

看看王安石青苗法的结果,最好不要有这种幻想。

如果允许农民借钱,他们偿还能力薄弱,不拿土地抵押,谁肯借?

这种政策要是被当成摆设,私下照常交易土地,还好一些。

否则的话,那就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有钱人谁也不肯借钱给农民。

因为借钱的话农民很可能还不上,不许拿土地抵押,那就没利润了。

所以,他们宁可眼看着农民饿死、暴乱,收买官府镇压他们,也绝对不会借钱。

第三:每一个男性在成年时都会获得政府发放的土地,新的土地由政府开垦。

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请问明朝疆域内哪来那么多的地?

而且你如果说朝廷鼓励开荒,开荒归自己所有,或者就是给百姓一片荒地,让他们自己开垦,都还能理解。

朝廷开垦好土地,然后分给百姓?

即便真有这么多土地,你猜这些土地能能到百姓手上?

假设朝廷开垦土地,再假设政策一直实行,继续假设大明一统全球,生孩子什么都不给的时候,华夏人口都一直在递增。

儿子成年就分土地,你猜他们每家每户会生多少个孩子出来,之后的土地从哪儿来?

你是串爆,要带领大明打上月球?

第四:皇室宗亲只能获得一个镇的封地,后代都不获得爵位和朝廷的资助,只能依靠城镇,并且需要向朝廷交税。

请问:皇帝的儿子扔到地方上,打算怎么监管?

他们私下兼并土地、控制商业,难道官员在皇权至上的环境下治得了他们?

明朝宗室制度最大的害不是俸禄,俸禄朝廷可以拖欠不给,最大的祸害是就藩。

事实上明朝中期开始,除了领头的几位藩王,大多数宗室俸禄都被朝廷拖欠,以至于闹出皇室宗亲进京讨薪的丑闻。

除非否定皇帝高人一等,否则没人能监督皇帝的亲戚。

就算是在否定有人天生血统高贵的时代,你见过顶尖当权者的亲戚被有效监督吗?

第五:发行银币,银币价值不由货币本身含银量决定,而由国家信誉决定。

首先说信誉,大明前期还行,中后期,大明朝廷的信誉?你在开什么玩笑?

其次,这个建议就有问题。

你如果说发行的货币,以国家信誉作为保障,就像纸币一样,以国家信誉担保是没问题的。

但你说货币,尤其非纸币,乃是银币,它的价值不由它本身决定,而是由国家信誉决定,你初中上课的时候都在睡觉?

如果你以我国的货币举例子,那我已经真的建议你回炉重造,再去读几年书。

第六:实行粮食官方专卖,从农民手里收到的粮食由官方向城镇脱产群体出售。

这么胡搞的结果,稍有点常识就能想到,肯定是官差四处搜刮,低价强买农民存粮。

如果家里有在“旧社会”生活过的老人,可以问问他们,说不定他们还亲眼见过。

第七:明朝实行大量基础建设,支付给农民的工资是银币。

首先,基础建设指哪些?该怎么实行?

你该不会套的是我国的大规模基建计划吧?

其次,没有足够的白银积累就想用白银货币,会怎么样?

初中学过,会通货紧缩。

不管朝廷给银币规定什么价值,老百姓心里都会给它定义一个实际价值。

毕竟是银的,不至于像大明宝钞那么离谱,但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第八:鼓励经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严格保护被雇佣人的利益。

鼓励经商,那水力作坊和农田灌溉、漕运争水的时候,支持谁?

为了保护商人,把地主、农民、官员、军队都得罪?

工商业用地给什么价格?

被征地的地主和农民反抗的时候,朝廷镇压谁?

工商业投资回报率不如买地收租和放高利贷,敢强行压低地租和利率为工商业筹款吗?

保护雇工利益?那雇工要求增加工资的时候,是保护雇工还是鼓励经商?

城市粮价下跌,卖粮的地主和农民不干,城市粮价涨了,工商业主和雇工不干。

统治这个14世纪的国家,在没有工业化的年代,难道要舍弃地主和农民,靠工商业主和雇工?

在技术上取得成果的人要奖励,那么研究儒经研究出成果的人要不要奖励呢,如果不奖励,难道要让工匠地位超过儒生?

再说了,前面都把宗室派到地方上去了,搞工商业的人不投献给他们怎么生存,难道面对宗室的勒索要依法打官司吗?

这套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既打击地主,又打击农民,还要特意打击儒生,口号上支持工商业主和工人,实际操作还是打击。】

~~~~~~

评论区:

〖笑死我了,银币币值不由含银量决定。〗

〖我看到第三条就没绷住,明朝早就财产税了,题主想回到租庸调制。〗

〖感觉这些条款,连不少现代国家都难做到。〗

〖靠天吃饭的年代,靠制度就能解决饥荒问题吗?〗

〖王莽见了都得给提问者磕一个。〗

〖有一说一,王莽虽然失败了,但也成功了,他救了大汉,提前释放掉了矛盾,不然再过几十年变成寿终正寝,可就没东汉了。〗

〖一个穿越者开脑洞危害顶得上旧社会十个官僚。〗

〖总结一下题主的政策:《对万民宣战诏书》〗

〖四处出击,拳拳到肉,左右开弓,无人生还。〗

〖坏人苦思冥想,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感觉这人甚至都没看过张居正改革的细则。〗

〖穿越到《乡村爱情》,连象牙山都治理不好象。〗

〖不至于当场暴毙,还是能有半年国祚的,毕竟政令从朝廷下发到地方村镇,中间怎么也需要半年。〗

〖这个提问反驳了知乎的一个共识,“烂摊子谁来都一样”,很明显题主的毁灭性更胜一筹。〗

〖题主的政策简直是波尔布特转世。〗

〖题主不如直接分封,周朝分封苟了八百年,楚国也分封苟了八百年不是秦国太变态,估计还能继续苟。〗

〖不如直接一王一县办团练,直接神罗化。〗

〖地主,农民,宗室,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全打击了一个遍,你的基本盘在哪里?〗

〖所以穿越回去,制度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发展生产力,好比回到秦汉,你要用科举制,你首先得搞定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还要广开学校,否则在用竹简记录知识的年代,科举和举荐制没有太大区别,本质上还是那批人。〗

〖题主初中政治没学好,就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大明,崇祯年间。

拉着戴苍的手,朱由检还不忘吩咐宫人将这些政策逐字逐句的记录下来。

包括后人对政策的反驳,以及不可能实行的原因,都要完整记录。

管它有用没用,先记下来,早晚有用。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此言甚是有理。”朱元璋感慨道,不知是后世的哪位大才,寥寥几字便将一个道理总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后人用的政策、治国的理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天下大同、富贫贵贱一等,上古就有圣人提出。

人人平等就不提了,涉及人性。

后世人人读书知理,不也只是表面做到而已?

就提那个土地不准买卖。

靠天吃饭的年代,你和咱谈这个?

遇上天灾,颗粒无收,怎么办?

借钱,谁借啊?

朝廷救济?朝廷借?

即便皇帝圣明无私、朝廷作为,官员个个清廉如水,一文钱都不贪污,也救不过来。

一年两年,咬咬牙还能挺过去。

遇上汉末、唐末那种天灾,从古至今,哪个朝代能救?

土地允许买卖,即便地主低价买,百姓也能多活些日子。

不然怎么办?

卖儿卖女,丈夫当奴仆、妻子入青楼吗?

人,从来都不值钱。

何况是天灾年景。

遇上好色的富豪,还愿意出钱买女的入门,前提还得身材样貌好。

其他人,买那么多奴仆丫鬟作甚?

养着吃干饭吗?

天灾、战乱的时候,一碗白米饭……不,一碗粥就可以买几条人命。

还有那基础建设,不就是以工代赈,管百姓吃喝、给百姓工资吗?

后人该不会以为服劳役不给钱、不管吃喝的吧?

每个人每年需要服多少天劳役,律法规定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超出规定的,是要给钱、管吃管住的。

即便是规定内的,也是要管吃喝拉撒的。

秦朝都知道要这样做,该不会以为我们后面的朝代还不如秦朝吧?

往前推一点,有史可查的春秋战国,乃至周公定的周礼,里面都有明文规定。

后世查资料那么方便,都不知道查一查的吗?

再者,咱难道不想大规模基础建设吗?

咱要是有后世的科技,咱恨不得把路修到草原上、修到冰封之地、修到大海上,再把长城建在极西之地。

可是,咱没有。

医学、粮产都比不上后世。

召集一群人在一起建设,粮食、医者等等都要准备齐全,稍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就像炸营一样。

一个人死,个个都会担心自己死。

一个人害怕,个个都会害怕。

一个人大叫,个个都会大叫。

一个人跑,个个都会跑。

你以为像你们一样,个个都读了书,科技发达,想家里人把手机掏出来,就可以联系上家里人?

吐槽半天,老朱说累了,朱棣奉上一杯茶水。

“呼~”

“咕噜~咕噜~”

一口茶水下肚,老朱又接着吐槽:“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还有那商业,这提建议的后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别以为咱没看出来,后世也是把商人当猪养,和咱干的有区别吗?”

“无非是明面上给了地位,说出去好听一点。”

想起曾经看过的视频,后人个个都想当老板,都想有钱,当富豪,老朱冷哼一声:

“士农工商,后世的商人是比农工好,但咱不信,他们还能比当官的还牛气!”

“权可以掌握钱,但钱不能掌握权。”

朱棣又递上一杯茶水。

老朱咕噜咕噜下肚,许是说累了,最后总结道:“怪不得总说王莽像个穿越者,原来是一丘之貉。”

“不,王莽比穿越者强,新朝还有十四年,这个后人穿越回来当皇帝,连四年都坚持不了。”

王莽(牙齿咬碎):朱八八,我特么谢谢你!

朱元璋:快滚去身毒当你的佛祖去!

从朱棣手中接过茶杯,老朱刚揭开茶盖,突然顿住。

这都第三次了吧?

浑小子今天这么懂事?

狐疑的看着朱棣,老朱问道:“有事求咱?”

“哈哈,没有~孝顺父亲,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能做交易呢?”朱棣挠着后脑勺打着哈哈道。

老朱颇文雅的饮了一口茶,轻轻放在桌案上。

“老四长大了,懂事了,既然如此,咱赏……”老朱不动声色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烧饼。

“赏你一个烧饼。”

朱棣嘴角微微下垂,却又马上扬起,挤出一个笑容:“谢谢爹。”

“没事,就跪安吧。”

“那有事呢?”

“有事就跪着吧。”

“……”

爹咋不按套路走?咋就不问一下自己有什么事?

朱棣苦思冥想之际,老朱的声音幽幽响起。

“你是想跪安,还是想跪着?”

“儿臣告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新现代逍遥录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雪淞散文随笔集 肆虐韩娱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容少的下堂妻 都市之纨绔军医 叱咤风云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三国:乱世谋士 地表最强佣兵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玛雅之小兵传奇 迷魂引,嗜血妖妃 九鼎问道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楚武信君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穿越之原始之路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刷视频:震惊古人txt下载 -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 刷视频:震惊古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