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首页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我在亮剑搞援助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皇朝夜行 明末1625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全文阅读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txt下载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99章 泰山封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泰山之巅,云海翻涌如万马奔腾。

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辛卯,唐玄宗李隆基身着十二章纹的衮龙冕服,踏着封禅台的九层玉阶拾级而上。

祭天的玉璧在朝阳下折射出温润的光泽,与他鬓边的珍珠冠冕交相辉映。

当礼官高唱“奠玉帛”的声浪穿透云层时,这位年届四十的帝王微微侧首,望向东方破晓处——那里,是他一手缔造的大唐帝国,正以最磅礴的姿态铺展在天地之间。

封禅队伍中,禁军金吾卫的明光铠在山风中泛起冷冽的光。

这些士兵皆选自募兵制下的边镇精锐,甲叶上的云纹历经百次打磨,仍能映出清晰的面容。

李隆基望着他们挺直的脊梁,想起开元十年那场牵动全国的军事改革。

彼时府兵制已如朽木难支,关中折冲府的兵额亏欠过半,辽东戍卒甚至要自带干粮赴任。

他力排众议,让宰相张说推行募兵制,以“召募壮士,不问家世”的原则选拔士兵,给予丰厚的军饷与田宅。

此刻泰山脚下待命的万骑禁军,正是这场改革的结晶——他们平均年龄二十五岁,弓马娴熟,铠甲鲜明,与十年前那些面黄肌瘦的府兵判若云泥。

兵部尚书萧嵩在一旁低声禀报:“陛下,北庭都护盖嘉运已率铁骑五千屯于伊吾,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遣斥候至葱岭以西。”

李隆基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封禅台两侧陈列的边疆舆图。

图上朱笔勾勒的疆域线,东抵朝鲜半岛的熊津都督府,西达阿姆河流域的康居都督府,北至贝加尔湖畔的坚昆都督府,南及安南都护府管辖的交趾。

这道绵亘万里的疆界,由十大节度使与四都护府镇守,如同巨人伸出的臂膀,将整个东亚纳入怀中。

最令帝国骄傲的,是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构成的西域屏障。

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每三百里便有一处烽燧,每五百里设一座军城。

龟兹的驼铃与轮台的号角相和,疏勒的戍卒能在三日内向于阗传递警讯。

去年秋天,突骑施可汗苏禄率部侵扰碎叶城,安西都护杜暹仅用七日便集结三万骑兵,将其逐至怛罗斯以西。

如今的西域道上,商队再不必担心胡骑劫掠,就连波斯的驼商也敢带着香料与琉璃,直抵长安西市。

封禅大典的礼器中,有一组银壶格外引人注目——壶身錾刻着七十个国家的使者朝拜图,从高鼻深目的大食商人到束发左衽的渤海王子,皆神色恭谨地捧着贡品。

礼官介绍说,这是鸿胪寺为此次封禅特意打造的“万国朝宗壶”,壶底还刻着“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铭文。

李隆基轻抚壶身,想起去年冬至在洛阳紫微城的朝会盛况。

那日,应天门广场上陈列着各国贡品:回纥的貂裘堆成小山,新罗的人参用玉盒盛放,日本的硫磺装在描金漆桶里,南诏的朱砂盛在银盆中。

七十余国的使者按国之大小排列,为首的渤海郡王大武艺身着紫袍玉带,身后跟着吐蕃使者与大食哈里发的使节。

当鸿胪卿宣读各国贡单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波斯王子带着舞姬献艺,她们旋转的裙摆如绽放的花朵,引得禁军士兵也忍不住驻足观看。

这种热闹景象,在长安更是寻常。

西市胡商云集的“波斯邸”里,撒马尔罕的商人用梵语与突厥语讨价还价,康国的乐师在酒肆中弹奏琵琶,吐蕃的僧侣在慈恩寺翻译佛经。

去年鉴真和尚东渡时,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特意在青龙寺设斋,邀请了二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赴宴。

席间,新罗学子崔致远用汉文赋诗,大食商人献上鸵鸟蛋,吐蕃贵族跳起锅庄舞,连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都忍不住加入其中,与众人共饮葡萄酿。

从泰山返回长安的途中,李隆基特意绕道洛阳。

这座与长安并称“二京”的都市,正上演着初夏的繁华。

天津桥上,胡姬骑着白马飞驰而过,鬓边的金箔与桥上的石狮相映成趣。

南市的绸缎铺前,波斯商人正用蹩脚的汉语向买主介绍撒马尔罕的织锦。

上阳宫的牡丹园里,宫女们正与西域使节的女眷掷骰子,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黄鹂。

这种开放包容的风气,在长安更为浓烈。

朱雀大街上,能看到戴着帷帽的仕女与士子并辔而行,她们腰间的蹀躞带上挂着佩刀与算袋,全然不见后世的拘谨。

西市的“胡姬酒肆”里,歌女们唱着波斯的《胡笳十八拍》,舞姬们跳着柘枝舞,文人墨客在此斗诗饮酒,连宰相张九龄都曾留下“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诗句。

长安城的包容,更体现在对异域文化的接纳上。

景教寺的十字架与大慈恩寺的佛塔隔街相望,祆教的圣火与道教的炼丹炉在同一坊市燃烧。

吏部侍郎家中的厨娘是高丽人,能做出地道的冷面。

羽林军的将领中有鲜卑血统,却能背诵《论语》。

甚至宫廷乐师中,有来自龟兹的琵琶圣手白明达,他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如今已成为宫廷宴饮的必备曲目。

封禅大典结束后,李隆基在泰山脚下的行宫翻阅户部奏报。

绢帛库的账目显示,全国储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铜钱储备超过三百万贯,银两储备两万万两,绢帛堆积如山,以至于有些仓库的梁柱因不堪重负而坍塌。

掌管财政的杨国忠(时为度支郎中)在奏折中写道:“关中粟米每斗十钱,洛阳绸缎每匹百五十文,百姓户均存粮可支三年。”

这份富庶,源于帝国精巧的朝贡体系。

李隆基想起武则天的话:“蛮夷之地,若强取则耗国力,若怀柔则获其利。”

如今大唐对藩属国的治理,正是这套思路的延续。

渤海国每年进贡貂皮三万张,朝廷则回赠丝绸与农具。

新罗送来人参与海豹皮,便能换回《礼记》与历法;日本使团带来硫磺与砂金,带走的却是《唐律疏议》与《金刚经》。

这种“厚往薄来”的策略,看似朝廷吃亏,实则以最小的成本维系了庞大的国际秩序——正如鸿胪寺卿所言:“一匹丝绸换十张貂皮,十卷经书换千斛粮食,此非交易,乃天朝上国之恩泽。”

国库的充盈,让朝廷有底气推行更宽松的政策。

开元二十三年正月,李隆基下诏减免全国租庸调,将地税从每亩二升降至一升半。

同时扩大常平仓的规模,在关中、河南、河北增设五十座粮仓,以备荒年。

这些举措让百姓安居乐业,据户部统计,开元二十三年全国户数达九百万,人口四千五百万,较开元初年增长近三成。

站在泰山之巅俯瞰云海时,李隆基忽然想起开元初年的艰难。

那时太平公主刚被赐死,朝堂上派系林立,关中甚至因旱灾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他宵衣旰食,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推行括户、均田、整顿吏治等改革,才换来今日的盛世。

如今民间歌谣传唱“开元盛世胜贞观,远迈武周气象新”,连史官都在起居注中写道:“三代以降,未有如开元之盛者。”

但他也记得武则天的另一句话:“殖民之术,如执虎尾,力弱则为所噬。”

此刻的大唐虽强,但潜藏的危机已初露端倪。

募兵制虽提升了战斗力,却让边镇节度使手握重兵。

开放包容的风气,也让一些官员担忧“胡风太盛,坏我华风”。

就连国库的充盈,也引来皇子间对储位的觊觎。

只是这些隐忧,在封禅的荣光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当礼官高唱“礼成”的那一刻,李隆基对着苍天深深一拜。

山风吹动他的冕旒,珍珠碰撞的轻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紧绷了二十三年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

至于那些潜藏的暗流,或许,留到明天再想也不迟。

下山的队伍中,禁军的甲胄依然闪亮,外国使节的朝服依旧鲜艳。

长安的方向,朱雀大街上的钟鼓即将敲响暮鼓,西市的胡商正清点着今日的收入,大明宫的灯火已次第亮起。

这座帝国,如同泰山的日出,正处在最辉煌的时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血宋 官场之财色诱人 蜜爱深宠:总统大人好腹黑 贴身老师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家园 恶灵龙骑 异度 超级电力强国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间者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三国:乱世谋士 犁汉 特战雇佣兵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血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冰临谷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水浒之往事随风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哈李路亚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txt下载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最新章节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