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首页 >> 汉末小人物 >> 汉末小人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三国之至尊系统 从八百开始崛起 猎天争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锦衣状元 大明1937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北宋大相公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 汉末小人物全文阅读 - 汉末小人物txt下载 - 汉末小人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3章 清水河决战,袁谭奋起 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建安七年十一月过半,袁曹两军近五大军于清水河畔会战,东汉末期的十一月份中原地区还没有进入严寒的冬季。

然而天气已然转凉,又经历过数场大雨,白日气温虽说还有十几度,可人马走在泥水中已经能感觉到彻骨的冰冷。

三刻钟过后曹军整队完毕,许褚坐镇中军护卫曹操,骑兵以营为单位撒开出去警戒外围,步兵成两个梯队,从袁谭方向俯视曹营步兵军阵犹如一个t字。

t字的一竖直面袁谭军阵,作为第一梯队执行中央突破,前锋乐进于禁,满宠徐晃随后,朱灵史涣压阵,总计一万两千人排成两路共十二个矩形阵。

第二梯队则是t字那一横,曹仁曹洪,赵俨李典,也是一万两千人十二个方阵,横向排开随时准备替换前方部队。

巳时过半曹军发起首轮攻势,乐进于禁两个方阵当先踏入泥沼,不出所料泥沼很难行走,没多久阵型就散了。

四个方阵在泥沼里越走越散,曹军也不停下整队,走着走着两军忽然转向两翼撤回后方,满宠徐晃两军也是如此,等后续朱灵史涣两军停下脚步,曹军已经到了河边。

这个距离能够看到曹军每人抱着一捆干草枯枝,行进中逐次放下铺满泥地,等到最后一排也放下干草枯枝,全军便不再前进而是转向返回阵后。

曹军这一手可把袁谭看呆了,要知道这可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全军步调一致宛如一个整体,偶尔出现个别人滑倒也没造成太大影响。

要明白扔草填泥不是日常的训练科目,实在无法想象要怎样才能具备如此的执行力,仅靠意将领过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力显然不够。

“好严整啊,不可能是屯田兵。”辛评手搭凉棚观瞧一阵,不自觉发出感慨,这种组织能力只有官渡之前的大戟士可比。

徐勋摇着头开口:“严苛峻法,族属连坐,除此以外想不出其他。”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郭援讲出自己的猜测:“那是其一,唯才是举才是关键,军士晋升有望,有了奔头自然认真执行军令。”

汉代没有背景的普通军人想晋升很难,对于立功多数情况下给赏钱,想升级可不是一般军功就行,就算你立功升官,5人伍长、10人什长、50人队率一路做到百人屯将,在真正的官爵面前还是下等人。

至于获得爵位实现阶层跃迁就更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汉承秦制爵分二十等,别以为能一级一级升上去,统治阶层早就设置好了障碍,用门第限制了人生的上限。

爵位分民爵和吏爵,草民除非亲手杀了单于,否则最高只能做到公大夫,汉代又叫七大夫,授爵者等官员出缺可以安排进政府工作,坐不上真正的官,通常是个小吏。

有背景有官身才有资格封吏爵,这也不是真正的爵位,汉代只有王、公、侯,所谓上三级才被称为爵,你要不姓刘,就算有通天的背景也只能做到第三级侯爵。

光有背景还不够,汉代用“行状”给门第高下设置障碍,所谓行状就是行为德行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风评,绝大多数人再有能力终生也摸不到上三级的边儿。

社会舆论把持在谁的手中不言自明,刘琰是个什么德行谁心里没数?你问她在哪儿喝的花酒,昨晚几个壮汉伺候?你贪污了多少钱,搜刮几多产业?一问一个不吱声,不是因为羞愧难以启齿,是太多了她压根儿记不住。

可她的风评是啥?是放荡不羁吾辈楷模,学门翘楚海内名士,洁身自好阴阳专家!毫无道理你不服还不行,总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统治者对于老百姓秉承一个原则,出生在平民家永远都是老百姓,安安生生做一辈子牛马就行了,别琢磨有的没得。

妄想追求不属于你的东西只会到处碰壁,残酷的现实会教育你,即使短暂得到好处,随之而来的后果你也承受不起。

董卓的下场就是警示,一个破落的边地武人,投身袁家当部曲的一条狗,想跃迁阶层进入上流社会不可能,永远不可能。

身死族灭不说,遗体被制作成精美的人灯点燃,烧上三天三夜供人观赏取乐,再被编排无数恶心人的笑料流传后世。

隔绝的藩篱不容被打破,注定的事谁都不能去改变,顶层就算犯法也轮不到草根处罚,法律只约束老百姓,对于权贵只要没触犯统治秩序,法律只是一个笑话,他们有亿万种普通人绞尽脑汁都想不到的方式去逃避制裁。

凭良心讲曹操有污点,但不可否认他也是个伟大的人,别管出于什么目的,人家甘冒风险勇于打破旧有惯例,不认出身只凭本事,小兵、平民、哪怕是部曲立功就升官,能力有多大前途就有多广阔。

坏了规矩等于动了他人蛋糕,一直是固定人群在分享果实,现在你吃一口我就少分一块,凭什么和你一个下等人分享?

于禁一个部曲奴隶出身居然坐上大官,乐进一个小豪强凭什么吆五喝六!就凭你有本事?你再有本事还能有我家老祖宗贡献大?

在军队胡搞瞎搞也就罢了,以董昭为代表的寒酸门第你也提拔到高层,那可不成,一定要反对,反对无效就弄死始作俑者。

明面笑脸相对其实内外都是敌人,说不准什么时候抽冷子捅一刀,曹操想做点事太难了,当下他唯一拥有的,就是这些出身寒门将领指挥的军队。

他不会放弃军权,军队也不会允许他放弃权利,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带领大汉的草根阶层走向未知,结果是好也罢是坏也罢,走到现在所有人都身不由己没有退路。

怎样赢得官渡决战曹操心中明镜一般,他明白想打败河北很难,想统一天下更难,就算拿下河北,赢得天下又怎样?

无数既得利益的士族都怨恨曹家,只是迫于强大的武力暂时隐忍,更可怕的还在于,过去那些草根寒门跻身顶层之后,还会不会和曹操保持一条心。

人的立场是会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改变的,曹操不敢去想,不愿去想,现在的主要对手就是河北袁氏,就是清水河对面的袁谭,放下顾虑先击败他再说。

用草料干柴填泥很有效果,后续军队行走在上面不再艰难,郭援和陶升就在阵前,距离近看的真切,马上派遣传令兵过来报告。

袁谭没有多惊讶,行军缓慢辎重都跟在队伍后面,换成自己也会这么做。这个办法在对岸也许有效,这一边辛评挖出很多浅坑,草料枯枝扔下去作用不大,顶多隔住泥巴步兵省些体力骑兵还是无法冲击。

“骑兵不来就有得打。”袁谭说话时不禁嗤笑出声,,曹孟德打算的挺好,可惜现实会给他重重一击。

战前仔细巡查过,对面骑兵要过河很困难,过了河也无法立刻投入战斗。看样子后路确实成了坦途,可前路已然泥泞,在你铺路的时候一样用弓箭杀伤,等你付出惨重代价铺好了路,反而方便我军以逸待劳大肆冲杀。

袁谭一方排出两个厚厚的横阵,左翼陶升辛评,右翼郭援徐勋,经过一致表决韩猛被放在最后,这人肾上腺素分泌太过旺盛打起来不要命,不管不顾冲上去会打乱布置。

韩猛心里有气,然而出自公议也没法反驳,扭头看见刘琰顶盔掼甲,盆领遮住半张脸,搭配如塔楼一般的梨盔走起路头重脚轻,晃晃荡荡显得整个人颇为滑稽。

“咋想起穿甲了?”韩猛出言揶揄。

“对面熟人不多,还是穿甲安全些。”

“我听说是张绣射你。”

“原来是这个不要脸的家伙,我迟早射死他。”

要不是张绣反水赵彦不会死,赵家更不会倒,刘琰对他的恨意刻骨铭心,讲起话来面目狰狞咬牙切齿。

看得韩猛心里直打鼓,对于这呆妞儿的二愣子精神也是深有体会,赶紧转移话题:“这是战场不是许昌,情况不妙立刻就走,我给大家殿后。”

刘琰心里感动嘴上倔强:“韩君莫瞧不起人,幽州苦战不是没打过。”

韩猛没有反驳,过去跟着袁绍打过公孙瓒,幽州人强不强先不说,至少人家能把胡人打出屎来,还是一遍遍反复殴打。

单论步兵曹军和袁军都差不多,屯田兵强不到哪里去,民兵或半脱产的军队无法和脱产职业兵相比,交战中出现伤亡都难免崩溃。区别只在于崩溃程度不同,所谓精兵强在崩溃后仍能聚拢,喘口气可以再次投入战斗。

这个时代职业兵就是各个将领们的部曲,步兵就看是否披甲,至于骑兵肯定都是部曲,除了产马的北三州略有不同,通常骑兵只归属军阀本人或亲族将领指挥。

说到底士兵质量才是战场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一场战斗只要核心部曲还在,召集一次反击转败为胜也是常有的事。

对面曹军里曹氏诸将有部曲,李典乐进有部曲,于禁指挥着天下闻名的泰山兵,那是鲍信死后继承下来的。

满宠赵俨许褚三人部曲不多,两人韩猛不放在眼里,至于其他人更瞧不上,尤其徐晃史涣这个两人,当初韩猛和他俩交过手,对方仗着人多还设计取胜不算大丈夫。

“他们为啥喊你韩莒子?是字莒子吗?”刘琰问出早就想问的话。

韩猛哼了声不愿意回答,春秋之前中原习惯称呼东夷中距离较近的部落为莒,这个称呼和后来的莒国是两码事,不必替古人多虑,当时的人对此分的门儿清。

“莒子”在称呼莒国国君之外,在民间口语中慢慢的用来指代那些射术高超,性格又比较愣的猛人,类似二愣子的一种戏称诨名。

与之对应的还有称呼骑术高超的“义渠”这两个字。巧的是,袁绍阵营都占全了,擅长步兵弓弩的韩猛诨名“韩莒子”,指挥骑兵性格相似的蒋奇诨名则是“蒋义渠”。

就在两人谈话间,曹军第一梯队整体轮换了一遍位置,乐进于禁再次当先越过清水河,这次在泥里走得更慢。

等了好久袁谭军阵前方响起呐喊,一轮箭雨遮天蔽日抛射而出,距离过远首轮抛射命中率很低,等到距离近些第二轮抛射发出,命中率提高不少,可是杀伤效果很不理想。

乐进有一半是重甲盾步,他们列阵在前轻装步兵跟在后面,弓箭别说破甲,单那副厚木盾弓箭就毫无办法;

同为先锋的泰山兵本来也是重甲步盾,和吕布争夺兖州的过程中,于禁对其麾下大弓手颇为羡慕,吕布败亡后重金招募曾经的敌兵,以敌为师重新训练几年,现在的泰山兵是全员重甲大弓手。

大弓手人人重甲长稍,普通弓手对射吃亏不说,放近了更要命,大弓手其实很擅长肉搏,重甲短兵密集阵列冲过来互砍不死不休。

对方全是重甲,非得近距离直射不能破甲,袁谭弓手多是使用短梢弓,长梢弓很少,故此远距离抛射作用非常有限。

袁谭开始思考要不要前移阵列准备肉搏,正在犹豫乐进于禁四千人撤退了,从容转向不介意箭雨袭来自两翼回去了。

乐进于禁两人各有一半是轻步兵,撤退时正赶上第三轮箭雨,轻步兵遭受到打击出现不少伤亡,见到对面狼狈模样袁谭军中爆发一阵兴奋鼓噪。

对面主动挨揍袁谭很不理解,看向同样一脸懵的辛评:“仲治?这什么情况?怎么退了?”

“体力消耗太大不敢冲。”辛评稍一思量便作出判断,过了河还要经过一段泥巴地才能接战,重甲步兵行走在泥地里很耗费体力,体力匮乏一定不敢冲过来肉搏。

袁谭手指对面骑兵群:“仲治你看,骑兵似乎不打算过河。”

辛评嗯了一声,曹军骑兵分散警戒确实不像要过河的样子。

“主公快看对面换阵!”不多时辛评发现新的情况,立刻遥指前方提示。

袁谭顺方向望过去,曹军第二梯队在缓缓集中,形成两路跟在第一梯队后面,整个步兵阵列从t字变成一个长条形,踩在干草枯枝上速度果然变快,排在前面的军队已经过了河。

乐进于禁的重甲撤到长条形最后,想是给步兵恢复体力,现在的第一梯队除了满宠麾下有一半部曲,其余外姓将领多是普通的屯田兵。

大片浅坑加剧了行军难度,满宠徐晃两军阵型发生散乱,不时有人失足跌倒,面对箭雨抛射盾兵无法防护住所有人,伤亡随着距离接近开始增加。

硬顶着箭雨行进到三十步停下,看样子如乐进于禁一样准备转向撤退,按说这个距离本该冲锋,所谓一鼓作气,再难也不能后退,现在撤退就等于败逃对士气打击很大。

停下也不正常,这就是胆怯的表现,袁谭军兴奋呼喊,嘲讽对手表现如此不堪,袁谭冷哼一声高高举起令旗摇摆,陶升郭援两军齐齐迈入泥地迎击。

曹军在泥地里走了三百多米,于禁乐进的重甲撤回后阵,眼前的曹军经历过几轮箭雨,正胆怯的停住脚步。

趁这个时候进攻无疑是正确的,三十步泥巴地算什么?比起曹军劳累了许久我军还是以逸待劳。

袁军排出冲锋阵型,矛手在前重甲紧跟,弓手处在阵后边行进边抛射,三十步换算约等于五十米距离,军队满士气冲锋说到就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天官赐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白色年华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吃心不悔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Seven日记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大唐房二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明末:边军不退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大楚武信君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水浒之往事随风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 汉末小人物txt下载 - 汉末小人物最新章节 - 汉末小人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