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阿佘的白日梦

首页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之极限奇兵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亮剑之军工系统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皇朝夜行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阿佘的白日梦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全文阅读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txt下载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大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到了傍晚时分,这八字胡的胡商骑马去了一间小庙。

一个酷似肥胖狐狸的突厥男子,正在唉声叹气地掷骰子。屋子里一股瓜果沤烂的气味,似乎主人心思重重,连饭也不想吃了。

这个突厥男子正是哥利。

他刚到拔换城就去了安西兵军营,满以为见一见袁公瑜,能打听到不少消息。谁知袁公瑜见他就像见了鬼一般,毫不客气将他撵出去,警告他老实住在庙里,不准打听、探问,否则就要抓他下狱鞭打,或者让他立即滚回千泉。

哥利不禁盯着骰子苦笑。

袁公瑜当初愿意跟他合作,确实只是为了对付裴行俭。如今裴行俭灰溜溜滚回长安了,袁公瑜这安西副都护就立刻做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唯恐和自己这个突厥使臣扯上关系,真是两张脸皮随便换。

正想到此处,门“吱呀”一声响了。

哥利见八字胡的胡商来了,连忙放下手中骰子,问起安西兵的情况。

胡商“咕噜咕噜”地灌了半壶凉水,抹把嘴说:“他们修堤修得挺快,再过五、六天就能修完了,袁副都护一定是急着回安西大都护府。这么热的天,谁不想躺在官衙里舒服?”

看来,八字胡觉得袁公瑜会带安西兵回龟兹。哥利想:袁公瑜和裴行俭有深仇旧怨,但他和王方翼又没有交恶,说不定关系还不错。

哥利想到默啜临走前的劝告:牢牢记住一点,跟着安西兵走。

大不了自己也回龟兹吧。他点了点头,又问:“有人提起波斯那个亡国的王子吗?”

“王子和王方翼在一起,都留在龟兹。”

“安悉延他们呢?”

“哦,你问‘昭武九姓’大酋长?”八字胡想了想说,“安悉延的商队应该快到拔换城了,听说足有数千人。他采买了很多资装、粮草、马药,这也罢了,听说还携带了大批弓箭、刀枪,随行都是最精壮的武士,各路强盗听说了都躲得远远的。他们若只是去托云山口,何必这么大张旗鼓?”

哥利哈哈一笑:“安悉延跟我提过,他翻过托云山口,会去更远的天竺甚至大食,所以会准备大规模车队,携带各种安西的货物。这关系到他们一族今年所有生计,他肯定要想方设法保证安全,再多赚些钱。”

八字胡拿了哥利的一枚金币,在夜色中离开了。

哥利正要躺下睡觉,又有人来找他。

“呀!你这日子,可真逍遥!”

来人是安重岚,手里正摇着一柄扇子,十分高兴自在的模样。

哥利没想到这么晚了,竟能看见这人,忙问:“你家大酋长这么快就到了?”

“正要请你去见上一面。”

哥利一听,连蹦带跳地爬起来就走。安悉延是最豪奢大方的人,邀请他去,恐怕是要盛情款待一番呢。哥利憋闷坏了,只想找找乐子。

月色大亮,哥利跟着安重岚骑马向西北面行去。到处是簌簌声响,不知是风吹水草,是沙飞石走,还是毒蛇吐信,暗夜中的拔换城显得格外诡异、凶险。

哥利不禁望了望安重岚,却见这人一路都在说说笑笑。

前方出现了几个人影,在月夜长风里飘忽不定,宛如漾在墨池中,那是持兵器的武士。

更远处是一片断壁残垣。中间一座古拙的阁楼,看来,安悉延是暂居在手下宅中。

哥利想:我也是疯了,这里能是什么险境?

他满脸堆笑,已经想好了要如何跟诸位大酋长客套。可是,等进入屋内,哥利定睛一看,头发都竖起来了。烛火之下,十几个人都在望着他。

为首者一身紫袍,有一双深而静的眼睛。

哥利仿佛见了恶鬼,尖叫一声,竟不管不顾冲去窗边,拼命想把肥硕的身躯挤出屋去。

这突厥使者素来机灵狡猾,可每次遇到危险,立刻像没头苍蝇般疯跑瞎撞,裴行俭见了也不禁摇头。

一身黑色军服的荆镝和穆春圭对视一眼,忍不住都微笑起来,接着,两人一起扑了上去,将再次卡在窗棱上的哥利扒了下来。

龟兹拔换城的夏日,只有清晨时分有片刻凉爽。

袁公瑜擦拭着不断溢出的汗粒,等几位将领、幕僚来禀报。

他的大蠹高高矗立,四面角声也响了起来。将领们还在巡查营帐、清点兵员。

尽管只是修堤,袁公瑜还是要求以战时行军的方式管理军营,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不能容忍嘈杂混乱。

不一会儿,四声角响过,这意味着兵员、马匹、粮草、铠甲全都整顿好了,几位将领、幕僚陆续来到这位副都护面前。

安西大都护府的将领、兵员们对袁公瑜一向有令必遵,可他总是隐隐觉得,这些军人对他表面恭谨、暗中怠慢。安西军中,军官、士卒都来自四镇本地,他们会觉得袁公瑜是个不了解西域的外乡人,是很正常的。袁公瑜自己有时也难免认为,此地对他来说,永远是孤独辽阔的异乡。

这也难怪,西域一些大官譬如西州都督崔怀旦,一心只想回中原。可是袁公瑜并不想回去,至少现在不想。他在长安甚至比在西域还要危险,他的仇敌可太多了。

中原被贬到西域的一些高官显贵,会被看作是受残害的忠良,被百姓同情、爱戴。然而袁公瑜根本没有耿直忠良的名声,他甚至被视作奸佞。他们说他告密诬赖裴行俭,说他亲手逼死长孙无忌。

袁公瑜也不知道,失去权势更令他痛苦,还是遭到如此诋毁更令他痛苦。或许这本就是一回事。在你官运亨通的时候,你肯定是个忠良。做最卑劣的事,说最好听的话,就能永远胜利。这些愤世嫉俗的念头毁灭了他从小被圣贤经义培养出的道德观,时常宛如利刃插进他的心,剜得鲜血淋漓。

袁公瑜出生官宦世家,勤学经史,十九岁时调补文德长孙皇后挽郎,出仕后更获太宗皇帝赞许。他在刑部多年,一直做到大理寺丞,为武皇后驱驰,甚至当上了中书舍人,后来究竟是为什么被下狱,落到眼下地步?这些年他究竟错在哪里?这一切错误,都是从向武皇后告发裴行俭开始的吗?

裴行俭……

官员品级犹如宝塔,上一层永远压在下一层头上。安西副都护是从三品,吏部侍郎是正四品,在这虚假的象征中,他还压在裴行俭头上。然而,即便最无知的百姓,都能分辨虚假的象征和真实的权力。袁公瑜时常感到自己被轻慢,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他在官场上落败了。权力就是一切,而在斗争中,他是失败者。

袁公瑜向外望去,一墙之隔,四处弥漫着热浪与尘沙。

幸而,武皇后还记得,当年裴行俭那句锥心刺骨的话——中宫易主,祸乱之始。

此人得了兵权,武皇后还能睡得安稳吗?幸而,自己最后的提醒,总算还不晚。

袁公瑜下令,将领们各率部属离营,自己也准备上马。

安西军右虞侯军率先出营,第一营的队正和旗头刚出营门,突然“咦”一声,掉头去找长官报告。

担任营主的是个校尉,他颇纳闷地一张望:怎么商队也跑到军营外面了?

十几骑来得很快,骑手们全都戴了纬帽,白色的轻纱飘浮在风里。

校尉厉声喝道:“来者何人?敢不下马?”

在他身后,首队五十人都拔出了刀,挺起了枪。然而,再定睛一瞧,校尉心下犯起了嘀咕。西域人大多不懂中原礼制,时常发生服制僭越的事,官府也懒得严加管理。但是,敢穿着紫色衣袍跑到军营来,这是什么路数?

为首一人掀开披风和帽子,有一个旅帅“啊”地一声,惊叫“王将军”。原来,王方翼在安西都护府几天,这旅帅见过他。

王方翼十分和善地说:“让我们去见一见袁都护吧。”

五十余人一起放下刀枪,让开了道路。

校尉这才发现,王方翼身后还有一个穿紫袍的男子,不禁越发惊异:西域到底哪里钻出来这么多达官显贵,难道杜怀宝也来了?他怎么可能来这儿?

骑队末尾的马背上,绑着一个突厥人。

校尉起初以为,那是被抓住的奸细,然而再一看,这人他明明认识!

校尉纳闷,这突厥人怎么被捆了?

紫袍男子远远望见袁公瑜,驱马向前,这一次没有人下令不准他进军营,他长驱直入。

他自然不是杜怀宝,而是裴行俭。

袁公瑜觉得自己神智错乱了。

西域人痴迷各种离奇的神仙鬼怪故事,曾经有人将幻境当作真实发生的事讲给他听,说得天花乱坠,可袁公瑜对这些怪力乱神之说从来都敬谢不敏、嗤之以鼻。此刻,他只是想:如果眼前是鬼魂,那应该是十几年前的样子才对……

袁公瑜上一次见到裴行俭,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他听见自己干哑的声音,如同幻影般不真实:“你为什么在这儿?”

裴行俭从容平静地说:“袁都护,请借一步说话。”

接着,他跳下马,对身后的十余骑说:“你们在外面等一等。”

袁公瑜不知道自己是跨下马还是摔下马的,他踉踉跄跄朝简陋的土房里走去,每走一步都像踩下了悬崖。他抑制住颤抖的手和嗓音,确定眼前只有裴行俭,终于怒问:“你竟敢违抗圣命?”

“圣上命我带兵去攻打突厥可汗的牙帐,路线与时日都由我自行择取,且自行军总管以下将官,也全都由我选任。我来见都护,是要交接掌兵之权。”

热意从四周直扑头顶,袁公瑜觉得自己要晕阙了:“你……有何凭据?”

“都护要凭据,”裴行俭微微点头,转头向外面喊“观光”。

还没等袁公瑜想明白“观光”是谁,外面走进来一个文士。

这文士眼睛如鼬一般精亮,袁公瑜看呆了。

骆宾王的名、字取自《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骆宾王捋了一下胡须,说:“圣旨并不是给袁都护的,都护真的要看吗?”

袁公瑜一股勃然怒气噎在喉咙里,大怒间指着对方点了几次,才拍案问:“你这待罪白身!此地岂有你插口之处?”

骆宾王如今并无官爵,穿的是普通百姓的白衫,还不如青衣的胥吏。

袁公瑜叱令骆宾王退出去,然而裴行俭拦住说:“他来西域,是作为中使来传旨。此次行军,他是行军管记,自然有资格在这里说话。”

袁公瑜身体摇晃,他想起了在刑部时,他倒背如流的《永徽律疏》,一字一字、咬牙切齿地说:“凡发府兵,皆下符契。符者铜鱼符,契者木契。无此二者,即为擅自发兵,是擅兴大罪。即便没有谋反等目的,擅发千人以上者仍处绞刑。你要我交接兵权,居心叵测,是想谋反吗?

“我说过,我有圣旨。”

袁公瑜哑声问:“谁下的旨?”

这话一出口,裴行俭和骆宾王不禁面面相觑,怀疑袁公瑜是不是失心疯了。

袁公瑜自知失言:“你自称有圣旨,又不拿出来,岂非欺诳?矫旨欺君,视同谋反!”

“圣旨是写给我和杜都护杜怀宝的,我原本以为杜怀宝已经告知袁都护了。呵呵,既然你一定要看,那就跪下吧。”

这张圣旨是一道密旨,但也是中书省官员草拟,且有门下省官员签名。

袁公瑜双膝发软,跪着看到末尾,上面写着一个“敕”字。

圣旨内容已经令他如坠深渊,但最令他触目惊心的是,他认得,上面这个“敕”字是武皇后亲笔写的。

李唐皇室多擅书法,太宗皇帝最喜王羲之,武皇后为才人时,就曾苦习钟王小楷,以博取太宗皇帝欢心。高宗皇帝也非常喜欢书法,最擅长的是二王行书。武皇后的字,与高宗皇帝的字,看起来有一些差别。接到圣旨的官员,往往一眼就能认出旨意出自帝后谁手。

这清秀俊丽的字迹,此刻看在袁公瑜眼里,不啻刀剑穿肠。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裴行俭见他惊愕万分,问:“都护还有什么疑问吗?”

积恨难消,没齿不忘;有刘祎之和李敬玄等人轮番劝说,武皇后怎能不将裴行俭召回去……难道这些都是骗人的?

一声嚎叫,裴行俭惊愕地俯身,一只铁箍般的手紧紧套在他腕上,像要将他手腕掰断。

骆宾王大叫:“快来人!传军医!快来人!”

一片黑翳,没有尽头的漆黑火焰在熊熊灼烧。袁公瑜在地上痉挛着,像受了重伤的人拼尽气力要爬起来,他抓着裴行俭的手越是颤抖,掐得越用力。裴行俭连忙跪在地上,一只手托着他脸颊,一只手掰开他眼睑,检查他是哪里出了毛病。

骆宾王又叫了一声,无人应答。

“住口!”袁公瑜终于抬起头,声音衰弱又嘶哑,狞恶地盯着裴行俭。

“我没事,是天气太热了。”好一会儿,他渐渐地喘息均匀,甩几下脑袋,紫胀了脸,似乎刚才倒地令他颜面尽失。

裴行俭让骆宾王守在门口,袁公瑜跌跌撞撞坐下,突然哈哈大笑。

是啊,早就有人告诉过他,裴行俭的夫人能从北门直接进出宫禁,这是武皇后亲信才有的恩遇。人家还告诉他,库狄氏只是侍奉武皇后拜佛,绝不议论政事。袁公瑜相信了。可是他忘了,偶尔能在帝、后耳边说话,无论说的是什么,都意味着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

袁公瑜笑得气息衰弱,最后像是精疲力竭,只剩一点皮笑肉不笑的阴沉暗影:“皇后为何竟听信你谗言?”

裴行俭见袁公瑜如此激愤不平,决定跟他挑明厉害,令他彻底服输,便问:“别人错看了武皇后,因此惹下杀身之祸。你有没有错看什么人,才会遭到贬谪?”

袁公瑜喘息问:“许圉师?”

十多年前,许圉师任宰相时,放纵儿子许自然游猎践踏田地,还用鸣镝射了田主。是时在刑部的袁公瑜帮助田主改换姓名上封事,直接将状告到了皇帝御前。高宗皇帝痛骂许圉师侵凌百姓、作威作福。许圉师辩解说,手握重兵、身居重镇的人才会作威作福,自己只是个替皇帝办事的文吏而已。高宗皇帝大怒:“你怨恨自己没兵吗?”于是,这位宰相彻底倒台。

袁公瑜以为自己立了一功,谁知没过几天,他也被别的官员参去了官职。虽然袁公瑜得罪了不少人,但他被下狱,直接原因是被许圉师一党攻讦。

裴行俭摇头。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乃是高宗皇帝亲舅,扶持高宗成为太子、登上皇位,权倾朝野数十年。因废王立武一事,他与高宗皇帝最终变得水火不容。高宗皇帝为夺回君权,罢黜了几位宰相,逐渐将前朝勋贵势力剪除,并将他们一一流放、处死。在这风声鹤唳中,袁公瑜奉命去黔州,重鞫长孙无忌勾结废太子谋反一事。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罪名,长孙无忌听了,一句话也没有辩驳,只问,皇帝是要他活,还是要他死。袁公瑜直言相告,皇帝要他死。于是,长孙无忌走进内室,自缢而死。过了一会儿,再无声息。袁公瑜叫来仆役,将那具冰冷僵硬的尸体从绳子上解下来。

长孙一家垮台,犹如参天巨树倒地,朝野无数人被波及,他的子孙辈多被杀死,陈年旧账都被翻出来一一清算。谁会想到,仅仅过了几年,长孙氏又死灰复燃?袁公瑜会遭到切齿痛恨,首先是因为长孙无忌的势力犹如巨树深根,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然而,裴行俭还是摇头。

袁公瑜愣了一下,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起来:“……裴行俭,你难道是想说,我被贬在此,只因错看了你?”

当初袁公瑜告发裴行俭,目的是向高宗皇帝证实,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个顾命大臣在废后一事上阴结私党,裴行俭在其中并不是什么真正重要的角色。而对裴行俭本人来说,结果焉知不是因祸得福呢?他很快被贬到西域,躲开了最激烈的皇帝与权臣的殊死斗争。他那时不是高官,犯的也不是死罪,故而还能苟全性命,甚至东山再起。这一切皆是命数使然。

裴行俭并不理会袁公瑜的嘲讽,仍旧摇头。

袁公瑜目光转冷,真正变了脸色,他终于明白裴行俭说的是谁了。

高宗皇帝登基几年之后,便时常因为头风卧病。他让武皇后代为理政,二圣并称,海内呼为“天皇”、“天后”,仿佛二人并驾齐驱。可是,真相究竟如何呢?

武皇后做的所有事,无不是皇帝首肯,甚至她的一切行为,都要小心翼翼揣摩皇帝圣意,大加逢迎。她的确大权在握,但她比谁都清楚,她的地位与权柄都是皇帝给的,要想握得更久,就要皇帝对她更信任。

高宗皇帝对武皇后的专横霸道不满时,也曾命宰相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此事虽然最后以武皇后获胜、上官仪被诛结束,但着实令她深受震慑。

高宗皇帝将权力交给武皇后,是为了避免在病中被宰相与百官侵夺皇权,而决不是让武皇后压在他头上。没有帝王真正愿意与人分享权力,所以高宗皇帝感到武皇后权柄过大时,立刻召回了不少反对立她为后的臣子,甚至重用裴行俭、王方翼;贬谪支持武皇后的一派朝臣,譬如李义府、袁公瑜。

武皇后时常也会表现得顺从、谦抑,不仅不敢为娘家人要高官显爵,还亲自将她的兄长、侄儿们都流放。她不会违拗皇帝的真正坚持的意愿。这样的局面,直到皇帝驾崩的一天,都不会有任何改变。当日太平公主附耳低语,也是提醒武皇后,“皇帝执意要裴行俭征讨西突厥,若陛下将他召回,该如何向皇帝交待?”

“你说得不错。”袁公瑜面色灰败,“我错看了他,以致落到今日境地。”

“既然承认失败,就尽快交接兵权。”

“你带一万多兵马去打突厥可汗,简直荒谬至极!你到不了千泉便会惨败,这是将安西兵驱进汤火之中!我等辛苦经营安西军政十年,是为了去填突厥人虎狼之口吗?”

裴行俭眼里冷光一闪:“袁公瑜,你私见突厥使者,派人去京城见你的党羽,是谋叛之举,安悉延可以为我作证。”

“安悉延是你的走狗,他的话能有谁信?”

裴行俭变了脸色,又向外面喊了一声,然后问:“你看一看这是谁?”

哥利被捆缚着推进来,垂头丧气。

骆宾王也进来了,说:“袁都护,此事天子已有圣裁,你难道要抗旨?”

袁公瑜脸色灰败,无言以对。

他正要召集众将,一个响亮声音炸雷般震起来:“都护,军营之中,可有人横生事端?”

一个威风凛凛的大汉,领着数名安西将领闯了进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三千世界漫谈 末世巨贾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大叔宠娇妻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雁鸣长空 忠犬神探 大宋游侠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间者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掌权者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血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阿佘的白日梦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txt下载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