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首页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官赐福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逍遥人生 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 竹马他有自闭症 深空彼岸 黑驴蹄子专卖店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洛公子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60章 女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那粒落在公交站台裂缝里的蒲公英种子,被清晨的第一滴露水唤醒了。露水顺着站台的铁皮往下渗,带着昨夜年轻人和小男孩的对话余温,悄悄钻进种子的种皮里。

卖早点的王婶推着车路过时,瞥见裂缝里冒出的嫩芽,顺手往旁边撒了把小米——是给早起的麻雀留的。“这小家伙倒会找地方扎根。”她笑着自语,想起去年冬天,就是在这个站台,一个戴围巾的姑娘把热包子分给了瑟瑟发抖的流浪狗,狗脖子上还系着根红绳,和姑娘围巾上的流苏一个颜色。

嫩芽在阳光下舒展叶片时,绒毛的“前辈”们正在善星周围跳起了圆舞曲。那颗调皮的星子突然停下来,对着地球的方向眨了眨眼——它看见公交站台上,一个背着画板的女孩正蹲在裂缝旁写生。女孩的画笔在纸上晕开暖黄的光,把蒲公英嫩芽和站台的公益标语画在了一起,画的角落还添了颗小小的星星,旁边写着“这里有光”。

女孩画到一半,发现画笔没水了。旁边等车的阿姨从包里掏出支新画笔:“用我的吧,去年我儿子艺考时,也是个陌生姐姐借了他支画笔。”女孩接过画笔时,把刚买的豆浆递给阿姨:“阿姨您喝,我妈妈说空腹等车对胃不好。”豆浆杯上的贴纸是早餐店送的,印着只举着爱心的小熊,和女孩画板上的星星遥相呼应。

中午的阳光把站台晒得发烫,嫩芽的叶片微微卷曲。修空调的师傅路过时,顺手把手里的空矿泉水瓶剪开,装满水放在裂缝旁:“小芽芽,喝饱了才能长高。”他记得上个月,自己在这附近修空调时中暑,是站台边卖冰棍的大爷递了根绿豆沙,还说“年轻人别总硬扛着”。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女孩来取画时,发现矿泉水瓶里的水没了,旁边多了块小石子——是放学的孩子们怕瓶子被风吹倒,特意压上的。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指着画说:“姐姐,你画的星星好像在动!”女孩低头一看,果然见画上的星星边缘泛着微光,像是沾了蒲公英绒毛上的星光。

这时,公交缓缓驶来,女孩收起画挤上车。靠窗的座位上,一位老奶奶正给怀里的猫梳毛,猫的爪子上缠着纱布——是昨天被自行车蹭破的,送它来医院的是个中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付了医药费。老奶奶看到女孩的画,笑着说:“这星星画得真好,像我家老头子年轻时给我摘的星星灯。”她从布包里掏出颗薄荷糖,塞进女孩手里:“含着吧,坐车容易晕。”

车窗外,蒲公英嫩芽在晚风中轻轻摇晃。站台的感应灯亮了,暖黄的光落在嫩芽上,也落在刚下车的上班族身上。他低头系鞋带时,发现裂缝旁多了片银杏叶,叶面上用马克笔写着“加油”,字迹稚嫩,是白天的孩子们留下的。上班族笑着把银杏叶夹进笔记本,那本子里还夹着去年冬天的一张地铁票——那天他没带零钱,是个陌生人替他刷了卡,说“下次遇到需要帮忙的人,替我帮一把就好”。

深夜的站台空无一人,只有感应灯还在静静等待。蒲公英嫩芽的叶片上,凝结着新的露水,露水在月光下泛着光,像善星洒下的银粉。远处的善星周围,又多了个新的光点,标注着“2024年,地球,站台上的小芽”,光点里播放着孩子们压石子、师傅喂水、阿姨借画笔的画面,温柔得像首没写完的诗。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林溪当年埋下时间胶囊的老楼里,那株蒲公英已经长得半人高。深夜回家的姑娘发现,楼梯转角的裂缝里,又冒出了新的嫩芽,旁边放着个小小的陶瓷花盆——是白天来送快递的小哥留下的,盆底下压着张便签:“楼下花店的姐姐说,这土适合蒲公英。”

姑娘把花盆轻轻扣在新嫩芽上,风从窗户缝钻进来,吹起朵成熟的绒毛。它打着旋儿飞出老楼,飞过亮着灯的窗户,飞过公交站台的感应灯——灯光下,蒲公英的嫩芽正努力伸展着叶片,像在朝着天空的方向招手。

绒毛朝着善星飞去时,突然与另一朵绒毛相遇。那朵绒毛上沾着片樱花,是公园里的志愿者刚扫完地,特意留下的一朵,说“给晚归的人留个春天”。两朵绒毛结伴往前飞,身后跟着越来越多的同伴:有写字楼里互相分享的咖啡香,有菜市场里多给的那把香菜,有地铁上让给老人的座位,还有深夜街头,陌生人递来的一句“小心路滑”。

它们抵达善星时,正赶上那颗饼干碎屑变的卫星甩出一串新光点。光点里,蒲公英嫩芽在站台上慢慢长大,叶片上的露水折射出千万盏灯的光;女孩的画被挂在社区的展示栏里,引来好多人驻足,有人在画旁贴了张便签,有人留下颗糖,还有人画了颗更大的星星;公交站台上的感应灯坏了,是修灯师傅连夜来修的,他说“这里的光不能灭”。

善星的光芒越来越盛,像个巨大的光球,把所有善意都揽在怀里。而地球的公交站台上,蒲公英嫩芽已经长出了花苞。清晨的第一班公交驶来,车上的乘客们透过窗户,都看到了那抹小小的绿,和它头顶即将绽放的花苞,像颗举在掌心的星星,在晨光里闪闪发亮。

或许这就是善意的模样——它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公交站台上的一滴水、一片叶、一句鼓励;是老楼里的一盏灯、一颗糖、一盆土;是你我不经意间的一次伸手,一次分享,一次等待。这些细碎的温暖像蒲公英的种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最后乘着风,去往宇宙深处,化作善星的光,再洒回人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而那朵刚从老楼飞出的绒毛,正带着新花苞的清香,朝着公交站台的方向飞去。它知道,那里有株小芽在等它,有盏灯在亮着,有无数个新的故事,正等着被写进宇宙的星图里。

公交站台上的蒲公英花苞,在某个微雨的清晨悄悄绽开了。细碎的绒毛顶着露珠,像缀满星星的小伞,风过时便簌簌摇晃,仿佛在和站台的公益标语打招呼——“温暖会发芽,善意会开花”。

早班公交刚驶离,一位穿雨衣的环卫工阿姨就来清扫站台。她看到蒲公英时,特意绕开了那片区域,扫帚在地面划出温柔的弧线。去年这个时候,也是这样的雨天,她在站台捡到个钱包,等失主时,一个中学生把伞往她这边倾斜了大半,自己半边肩膀都淋湿了。失主赶来时非要塞钱感谢,阿姨没收,只笑着说:“下次您遇到需要帮忙的人,多搭把手就行。”

雨停后,阳光从云层里钻出来,给绒毛镀上了层金边。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姑娘蹲在站台边,小心翼翼地数着绒毛的数量:“一、二、三……一共十二朵!”她妈妈站在旁边,手里拎着刚买的菜,其中一把青菜上还沾着泥土——是菜市场张阿姨额外送的,说“你家孩子爱吃带露珠的菜”。小姑娘数到第七朵时,发现有片绒毛被蛛网粘住了,她轻轻扯断蛛丝,看着绒毛重新飘向天空:“飞吧飞吧,去善星那里呀。”

这朵被救下的绒毛,恰好落在了路过的自行车筐里。骑车的是位白发老爷爷,筐里装着个竹篮,篮子里是刚从早市买的新鲜草莓,红得像小灯笼。他要把草莓送给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那些老人总说:“李大爷的草莓比超市买的甜,因为带着热乎气。”路过修车铺时,老爷爷停下来给车胎打气,修车铺的小伙子顺手递来块抹布:“大爷,擦擦车把上的泥,昨天您送我的草莓,我孙女说比糖还甜。”

绒毛随着自行车的颠簸晃悠着,路过社区图书馆时,被一阵翻书声吸引。窗台上,管理员正给一盆绿萝浇水,绿萝的花盆是个旧酸奶盒,是常来借书的小男孩做的,盒身上画着图书馆的样子,旁边写着“谢谢阿姨总留着《小王子》等我”。此刻,小男孩正踮脚够书架顶层的书,管理员笑着把书递给他:“这是上周你说想看的绘本,我特意从总馆调的。”男孩接过书时,从兜里掏出颗水果糖:“阿姨吃这个,我妈妈说看书时含颗糖,故事都会变甜。”

自行车拐进胡同,老爷爷在一扇斑驳的木门前停下。门没锁,虚掩着,门环上挂着个布偶——是去年冬天,邻居家的小姑娘怕老人孤单,亲手缝的。老人推开门时,屋里传来收音机的声响,独居的张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择菜,竹篮里的豆角是对门王婶送的,说“您眼神不好,我帮您择干净了”。老爷爷把草莓放在桌上,张奶奶立刻从柜里摸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金银花:“这是我侄女寄来的,您泡水喝,败火。”

绒毛从竹篮的缝隙里溜出来,被风吹向胡同口的杂货店。店主是对年轻夫妻,正给货架补货,妻子的围裙上沾着面粉——早上给排队的学生们做了红糖馒头,说“读书费脑子,多吃点甜的”。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来买橡皮,付钱时发现差了一毛钱,老板摆摆手:“没事,下次带过来就行。”男孩却从书包里掏出颗弹珠:“这个抵给您,是我赢来的,可亮了!”弹珠滚在柜台上,映出货架上的棒棒糖,糖纸上的笑脸和林溪卡套上的一模一样。

午后的阳光变得慵懒,绒毛被热风吹向街心公园。一群老人正在打太极,领头的大爷动作舒展,腰间挂着个旧收音机,是社区志愿者送的,说“您教大家打太极,我们给您修收音机”。旁边的石桌上,几个老太太在择菜,其中一位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旁边的阿姨伸手帮她推上去:“你呀,总顾着给大家分菜,自己眼镜歪了都不知道。”择好的菜要分给独居老人,装菜的袋子上印着“爱心传递”,是超市老板免费提供的。

公园的长椅上,一个穿病号服的年轻人正晒太阳,手里捧着本诗集。他是从医院溜出来的,兜里揣着护士偷偷塞的巧克力:“偶尔出来晒晒太阳,对心情好。”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宝宝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举着半块饼干,是妈妈让他分享的。年轻人笑着接过饼干,把诗集里夹着的书签递给宝宝——书签是片银杏叶,是去年秋天,一个陌生姐姐在医院走廊里塞给他的,说“看书时看到它,就想想秋天的阳光”。

傍晚的霞光把天空染成橘红色,绒毛被归巢的燕子带着往高处飞。它飞过小区的快递柜,看见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正帮邻居取快递,快递单上的名字她认得——是那位总给她讲题的退休教师。女孩抱着快递往教师家走,路过水果店时,老板往她手里塞了个苹果:“给张老师带过去,上次他帮我孙女辅导作业,连水都没喝一口。”苹果的果香混着快递盒里的墨香,在空气里酿成温柔的味道。

教师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出毛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张老师正给社区的孩子们写春联——虽然离春节还有些日子,但他说“提前写好,晾干了才好看”。桌上的砚台旁放着杯热茶,是楼下花店的姑娘送来的,说“墨太干,喝点茶润润”。女孩把快递和苹果放在桌上,发现是套新的毛笔,收件人写着她的名字——是张老师特意给她买的,说“你上次写的毛笔字有进步,该用支好笔”。

绒毛从窗缝钻进屋,落在宣纸上未干的字迹上。纸上写着“善意如星”,墨汁在灯光下泛着光,像善星落在纸上的影子。张老师给孩子们分点心时,发现少了一块,正想再去拿,一个小男孩把自己的那块递过来:“老师吃我的,我妈妈说分享的点心更甜。”男孩的书包上挂着个铃铛,叮当作响——是去年冬天,他在公交站台帮一位老奶奶拎菜,奶奶送他的,说“走路时响着,让人放心”。

夜色渐浓时,绒毛被风吹出教师家,朝着善星的方向飞去。它路过城市的地标建筑,那里的大屏幕正在播放公益广告:“每个微小的善意,都是照亮世界的光。”屏幕下,一个卖气球的小贩正把最后一个气球送给哭泣的小女孩,女孩的妈妈要付钱,小贩摆摆手:“不用,我小时候丢了气球,也有个叔叔送了我一个。”气球飘向夜空,红色的绸带缠着朵蒲公英绒毛,像颗会飞的红心。

飞过医院的住院部时,绒毛看见三楼的病房还亮着灯。白天那个穿病号服的年轻人正在给护士写感谢信,旁边放着颗没拆的巧克力——他想留给夜班的护士。窗外的绿萝又抽出了新叶,叶片上的露水在月光下闪着光,是护工阿姨刚才浇水时特意多洒的,说“植物旺了,人心情也会好”。

接近善星时,绒毛突然被一股温暖的力量包裹。它看见那颗调皮的星子正围着一个巨大的光点旋转,光点里是无数张笑脸:环卫工阿姨的、菜市场张阿姨的、图书馆管理员的、张老师的、卖气球小贩的……每个笑脸都在发光,像拼在一起的太阳。光点旁边新添了个标记:“2024年,地球,会飞的红心”,下面还有行小字:“善意从不会迷路,因为它记得出发时的方向。”

善星周围的光点已经多到数不清,有的在播放清晨的露水如何滋润嫩芽,有的在讲述孩子们如何拯救被蛛网粘住的绒毛,有的在记录陌生人之间的一句“谢谢”。这些光点像串在一起的珍珠,绕着善星缓缓转动,把地球的温度传递给每一颗路过的星辰。

而在公交站台上,新的绒毛又开始了旅程。深夜加班的姑娘在站台等车时,发现蒲公英的花茎上系着根红绳,是白天的小姑娘怕绒毛被风吹得太远,特意系上的,绳结里还塞着颗糖纸,印着笑眼弯弯的小姑娘——和林溪卡套上的、小男孩糖纸上的一模一样。姑娘笑着把糖纸展开,月光透过糖纸,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善星落在人间的吻。

远处的善星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光芒突然亮了几分。太空站里,观测员正对着星图微笑,她发现善星旁边又多了个标记:“2024年,地球,红绳上的糖纸”。旁边的老观测员凑过来看,指着标记说:“你看,它在长大呢。就像地球的善意,从来不是静止的,它会跟着蒲公英的绒毛飞,跟着气球的红绳飘,跟着人们的脚步走,最后在宇宙里开出花来。”

观测员低头时,看见自己的笔记本上贴着片蒲公英绒毛——是上次回地球时,在一个公交站台上捡到的。绒毛的根部还沾着点泥土,那泥土里藏着地球的秘密:关于清晨的露水,关于傍晚的霞光,关于陌生人递来的一杯热茶,关于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关于所有被时光记住或遗忘的温暖瞬间。

此刻,公交站台上的感应灯亮了,暖黄的光落在蒲公英上,也落在姑娘的笑脸上。她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模样,正被善星周围的某个光点记录着,旁边标注着:“善意是会传染的,就像打哈欠,就像开花,就像此刻,你心里泛起的暖意。”

风又起了,带着新的绒毛飞向夜空。它们路过亮着灯的窗户,看见有人在给晚归的邻居留门;路过24小时便利店,看见店员正在给流浪猫倒牛奶;路过寂静的街道,看见环卫工阿姨正把掉落的共享单车摆整齐。这些画面被绒毛悄悄打包,带着地球的心跳,朝着善星飞去。

或许这就是宇宙的浪漫——它让最微小的善意拥有了最辽阔的舞台,让一朵蒲公英的绒毛能抵达星辰,让一句简单的“谢谢”能被光年之外的眼睛看见。而地球之所以温暖,是因为总有人在守护这些微小的善意,像守护蒲公英的绒毛不被蛛网粘住,像守护公交站台上的嫩芽能喝到水,像守护善星的光芒永远明亮。

那朵带着红绳的绒毛,在飞向善星的途中,与无数同伴相遇。它们交换着彼此的故事,分享着地球的温度,最后一起融进善星的光芒里。善星的光穿过亿万光年,又落回地球,落在公交站台的蒲公英上,落在老楼的感应灯上,落在每个等待温暖的人心里,告诉他们:别怕,善意正在路上,它会乘着风,带着光,穿过漫长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而这,就是善星存在的意义——它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所有善意的集合体,是地球写给宇宙的情书,是你我心中那点不灭的暖光。它会一直亮着,像公交站台上的感应灯,像老楼里的夜灯,像无数个平凡日子里,为别人点亮的那盏灯,直到永远。

善星的光芒漫过冥王星的冰原时,公交站台上的蒲公英又结出了新的绒毛。这次的绒毛格外特别,根部缠着根银色的发丝——是清晨那位环卫工阿姨梳头时落下的,她扫站台时特意把发丝绕在花茎上,笑着说:“让它带着我的念想飞吧,我那在外地的孙女,也爱揪蒲公英玩。”

第一缕阳光爬上站台顶棚时,一个背着画板的男孩蹲在蒲公英旁写生。他的画板上,除了绒毛和感应灯,还多了道模糊的光影——是昨晚那位加班姑娘的剪影,她离开时把没吃完的面包放在了站台长椅上,此刻正被一群麻雀啄食。男孩给光影添了双翅膀,说:“这样她就不用赶晚班车了,可以飞回家。”

写生本里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是去年秋天美术老师送他的。老师说:“画画不只要画看得见的东西,还要画心里感受到的光。”男孩当时不懂,直到今天清晨,他看见环卫工阿姨为蒲公英绕发丝时,指尖的老茧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突然就懂了。

公交进站时,男孩收起画板挤上车。后排座位上,一位戴眼镜的叔叔正在批改作业,红笔在纸上划出的弧线,像极了蒲公英绒毛的轨迹。男孩认出那是社区补习班的老师,上周暴雨,老师背着生病的同学淌过水洼,自己的皮鞋灌满了泥,却笑着说:“这点泥算什么,当年我老师背着我走了三里地呢。”老师批改到一半,发现红笔没水了,男孩从画板袋里掏出支新笔:“用我的吧,妈妈说帮助老师的孩子,会变聪明。”

车窗外,环卫工阿姨正在给蒲公英浇水。她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剥开糖纸埋在泥土里:“给小芽芽也尝尝甜的。”这颗糖是早市卖水果的大叔给的,说“你每天帮我扫掉落在摊前的树叶,这点甜算谢礼”。糖纸在泥土里慢慢舒展,上面的笑脸对着阳光,像在和站台的公益标语比谁笑得更甜。

中午的阳光晒得人发困,修车铺的小伙子扛着工具箱路过站台。他看见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得贴在广告牌上,特意停下脚步,用手指轻轻把绒毛剥下来:“可别粘住了,你还要去很远的地方呢。”他工具箱里的扳手缠着圈红布,是去年冬天,一位老奶奶怕他冻手,连夜缝的布套,说“年轻人的手要好好护着,才能修更多东西”。

小伙子刚走,收废品的大爷就推着车过来了。他车斗里的旧报纸堆上,放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孩子们送的糖果。路过站台时,他往蒲公英旁边放了块干净的硬纸板:“挡挡太阳,别晒蔫了。”硬纸板上印着半截公益广告,恰好是“善意会开花”那几个字,和蒲公英的花苞凑在一起,像句完整的诗。

傍晚的霞光把天空染成蜜色,男孩来取早上落在站台的橡皮。他发现硬纸板上多了幅粉笔画,是几个小女孩画的彩虹,彩虹的尽头连着一朵蒲公英,绒毛上坐着个笑眼弯弯的小姑娘——和糖纸上的、林溪卡套上的一模一样。最大的那个女孩正踮脚往彩虹上添星星,她说:“这样绒毛飞到善星时,就不会迷路了。”

这时,卖气球的小贩推着车经过。他今天的气球上都系着根细麻绳,绳尾拴着颗玻璃珠——是社区里的老爷爷们帮忙磨的,说“这样气球飞不高,孩子们能追上”。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要买气球,小贩却摇摇头:“送你一个,昨天你帮我捡回飞走的气球,这是谢礼。”女孩接过气球时,把手里的掰了一半递过去:“叔叔吃,会飞,和气球做伴。”

气球带着的甜香飘向天空,正好与一朵蒲公英绒毛撞在一起。绒毛顺着麻绳滑到气球上,看见玻璃珠里映着整个城市的缩影:公交站台的感应灯、修车铺的红布扳手、补习班老师的红笔、孩子们的粉笔画……这些画面在珠子里慢慢旋转,像善星周围的光点。

暮色渐浓时,气球飘过社区医院的窗台。三楼病房里,白天那个穿病号服的年轻人正在给护工阿姨读信,信是他远方的妹妹写的,里面夹着片干花瓣:“姐姐说这是春天的味道,希望你闻着能快点好起来。”护工阿姨的围裙上沾着药味,却在听到“春天”两个字时,眼里泛起了光——她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时,邻居家的姐姐也是这样,每天给她带一朵野花。

年轻人读完信,把花瓣插进玻璃瓶。瓶里的绿萝又抽出片新叶,叶尖沾着颗露珠,是刚才护士路过时,用注射器滴上去的,说“植物喝了药,长得更快”。露珠滚落时,正好落在花瓣上,折射出窗外气球的影子,像颗会发光的泪滴。

气球飞过公园时,被一阵风吹向了天文馆。展厅里,白天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拉着爸爸看星图。她指着善星旁边的新标记“红绳上的糖纸”,突然拍手说:“爸爸你看,那颗星星在眨眼睛!”爸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善星的光芒忽明忽暗,像在回应。讲解员笑着说:“那是因为有新的‘善意信使’抵达了,善星在欢迎它们呢。”

小女孩突然从兜里掏出颗糖,剥开糖纸对着星图举着:“那我也送颗糖给它!”糖纸在灯光下折射出的光,与星图上善星的位置连成一线,像条看不见的银线,把地球的甜意缝进了宇宙的画布。

气球带着蒲公英绒毛飞出天文馆时,绳尾的玻璃珠突然掉了下来,落在一位老人的拐杖上。老人正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拐杖头包着块厚布,是社区志愿者缝的,说“这样拄着不硌手”。他捡起玻璃珠,对着阳光看了看,突然笑了——珠子里映着年轻时的自己,正把最后一块干粮分给逃难的陌生人,那人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临终前还说:“当年你给我的那块饼,是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

老人把玻璃珠塞进孙女的口袋,孙女正是那个在站台画彩虹的小女孩。她举着玻璃珠跑向站台,发现蒲公英的绒毛已经飞走了大半,只剩下最后一朵,正缠着她早上系在花茎上的红绳。女孩解开红绳,让绒毛带着绳子飞:“这样你就能牵着更多同伴回来啦。”

红绳在夜空中划出温柔的弧线,路过居民楼的阳台时,勾住了件晾晒的毛衣。毛衣的袖口补着块不同颜色的布,是对门的阿姨帮忙补的,说“扔了可惜,补补还能穿”。毛衣的主人——一位独居老奶奶,正站在阳台浇花,看见红绳上的绒毛,笑着说:“去吧去吧,我年轻的时候,也给远方的人寄过带着花香的信呢。”

绒毛带着毛衣的毛线香,继续朝着善星飞去。它路过写字楼的加班灯,看见窗台上放着杯没喝完的咖啡,是同事帮泡的,杯壁上贴着便签:“别熬太晚,我帮你留了夜宵。”路过24小时便利店,看见店员正在给流浪狗铺毯子,毯子是附近居民捐的,上面还留着阳光的味道。路过深夜的街道,看见代驾师傅正把自己的外套披在醉汉身上,说“天凉,别冻着”。

这些画面被红绳串在一起,像串会发光的珠子,在夜空中闪闪发亮。当它们抵达善星时,那颗调皮的星子突然用红绳把所有光点都串了起来,做成个巨大的风铃。风过时,风铃叮当作响,每个光点都在播放地球的故事:环卫工的发丝、男孩的画笔、老人的玻璃珠、女孩的红绳……这些故事的声音在宇宙里回荡,像首温柔的歌。

太空站里,观测员正对着星图记录数据。她发现善星的光芒里,多了种毛线的暖黄色,那是居民楼阳台毛衣的颜色;还多了种咖啡的深褐色,那是写字楼加班灯的颜色;甚至还有种泥土的灰褐色,那是公交站台蒲公英扎根的颜色。老观测员走过来说:“你看,善星正在变成地球的颜色,因为它装了太多地球的温暖。”

观测员低头时,看见自己的指甲缝里还沾着点泥土——是上次回地球时,在公交站台上帮小女孩扶蒲公英时沾上的。她突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土地是最记恩情的,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庄稼;人心也是,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温暖。”

而在地球的公交站台上,新的绒毛又开始了旅程。深夜的感应灯亮着,照亮了蒲公英旁边的一小堆“礼物”:孩子们放的玻璃珠、大爷垫的硬纸板、阿姨埋的糖纸、小伙子剥下的广告牌贴纸……这些东西在月光下泛着光,像善星落在人间的碎片。

风过时,最后一朵绒毛带着红绳飞了起来。它回头望了眼公交站台,看见感应灯的光晕里,又冒出了颗新的嫩芽,芽尖顶着露珠,像颗刚睡醒的星星。绒毛笑了,它知道,这里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就像善星的光芒永远不会熄灭,就像你我心中的善意,永远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悄发芽,慢慢开花,最后乘着风,去往宇宙的每个角落,告诉所有星辰:地球是颗温暖的星球,因为这里的人,总把善意种在心里,让它长成会飞的蒲公英。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末世巨贾 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大明1937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林岚秦小雅 三千世界漫谈 玄鉴仙族 新现代逍遥录 不要啊棺人 法宝修复专家 官场之财色诱人 大叔宠娇妻 重生八八年 兰香缘 
经典收藏天官赐福 好色艳妇 艳海风波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 逍遥人生 四合院:小猎户进城 禽满四合院之哪个有我禽 四合院:驯兽从1958开始 重生之崛起之路 穿越北平从光荣时代开始 重回1982小渔村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四合院之傻柱的小日子 人在做!天在看! 重回78 四合院:我许大茂要做一个好人! 艳娇龙欲 
最近更新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 掌家婢 我在古代养学霸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 汴京手作娘 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渡我十年梦 问鼎:重生后我权势滔天 娇雀难哄 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种田养全家! 摄政王的掌心娇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 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 都重生了谁还白手起家,我选择当富二代 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