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公公叫康熙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谍影无声 亮剑之军工系统 锦衣状元 明末逐鹿天下 重生之铁血战将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3章 高演图篡朝堂乱 陈军克敌湘地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皇太后娄氏亲自来到杨愔的丧礼现场。

她看到杨愔的一只眼睛被剜去,顿时痛哭失声:“杨郎啊杨郎!

忠心耿耿却遭此大祸,怎能不叫人痛心!”

说着,她取出御用的金制假眼,亲手为杨愔安上,轻抚着尸体说:“这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

站在一旁的侍从小声嘀咕:“明明是她纵容儿子杀人,现在又来装模作样。”

这话传到了娄氏耳中,她转头怒视:“你们懂什么?

看到这孤儿寡母,怎能不想起我早逝的女婿?”

高演此时也心生悔意,对弟弟高湛说:“不如赦免杨愔的家属吧。”

高湛却冷笑一声:“兄长未免太心软了。

按律当诛连五族!”

这时,王曦匆匆赶来,递上奏折:“陛下,杨愔已死,何必牵连无辜?”

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决定只抄没杨愔直系一房。

可怜那些孩童,都难逃一死;

兄弟子侄,尽数被革除功名。

朝堂上,新任中书令赵彦深接过杨愔的职务,战战兢兢地说:“臣定当尽心竭力。”

高演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说完便转身离去,他要以大丞相的身份,前往晋阳坐镇。

高湛站在宫门前,望着兄长远去的背影,对左右说:“我这个太傅,倒要看看这京城里还有什么风吹草动。”

高演到了晋阳,立刻上奏调派赵郡王高睿——高欢的侄子——担任左长史,又任命王曦为司马。

这两人都是他的心腹,尤其是王曦,常常被他叫进密室商议大事。

这一天,高演又悄悄召见王曦。

他挥手让左右退下,压低声音问道:“最近那些王公贵族总来逼我,说我违逆天意,迟早要出事。

他们劝我先下手为强,用严法立威。你觉得呢?”

王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盯着高演看了半晌,才缓缓开口:“殿下最近的所作所为,确实不合臣子之道。

现在朝中上下,人人自危,就像背上扎了刺,谁都不自在。

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乱子。”

高演眉头一皱,语气突然严厉起来:“你竟敢说这种话?

不怕掉脑袋吗?”

话虽如此,他的眼神却闪过一丝喜色。

王曦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天时、人心都站在您这边,我才敢冒死直言!”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殿下若再犹豫,只怕先帝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

高演长叹一声,神色复杂地望向窗外:“拯救危局、匡扶社稷,那是圣人的事。

我怎敢私下议论?

你别再说了!”

他的语气里既有无奈,又暗藏决心。

房间里一时陷入沉默。

高演背着手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王曦站在原地,目光始终追随着他的身影。

过了许久,高演突然停下脚步,转头问道:“若真如你所说,我该当如何?”

王曦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明鉴。”

高演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但最终只是摆了摆手:“此事重大,容我再想想。

你先退下吧。”

王曦快步走出宫门,迎面撞上了从事中郎陆杳。

陆杳一把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道:“时机已到,何不劝进?”

王曦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这事急不得,容我过几日再提。”

陆杳皱眉,显然有些着急,但见王曦神色从容,只得点头离去。

几天后,王曦找到高演,把陆杳的话转述了一遍。

高演沉默良久,忽然问道:“若朝野上下都有此意,为何赵彦深从未提起?”

王曦略一思索,答道:“我去问问他。”

他转身直奔赵彦深的府邸。

彦深见他来访,心知肚明,叹道:“其实我也听闻此事,只是每每想说,却总觉心惊胆战,不敢开口。”

王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然话已挑明,不如你我一同去见高演?”

彦深点头:“好,今日便豁出去了!”

两人一同入宫,见了高演,便轮番劝进,说的无非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之类的话。

高演听完,沉吟片刻,终于起身道:“既如此,我去禀报太皇太后。”

高演入宫面见娄太后,将群臣之意一一陈述。

娄太后眉头微蹙,转头问侍中赵道德:“此事你怎么看?”

赵道德正色道:“相王本该效仿周公辅政,如今却想取而代之,难道不怕后世骂名?”

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反而让人觉得是真心讲道德。

太皇太后娄氏捻着佛珠摇头,窗外的蝉声突然刺耳起来。

高演跪在青石砖上,后襟早已被汗水浸透——这已是今日第三次请命了。

“母后!”

高演突然直起身,“邺城流民还在哄抢粮仓,若不立新君...”

话未说完就被茶盏磕碰声打断。

娄太后望着这个最像先帝的儿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先帝也这般跪在暴雨里求她支持夺位。

历史总是轮回,可这次...

“罢了。”

太后突然开口,惊飞檐下麻雀,“但殷儿若少根头发...”

诏书传到济南王府时,高殷正教幼弟写字。

笔尖在“兄弟”二字上洇开墨痕.

他苦笑着对侍从说:“告诉演哥,我只要一箱书。”

登基大典那日,新帝高演在晋阳宫笑得像少年。

他连夜修改律法,连宫女打碎茶盏都要亲自过问。

裴泽捧着奏章忍不住劝:“陛下,水至清则无鱼啊!”

“哈!”

高演朱笔一顿,眼底闪过寒光,“现在嫌朕苛刻?

等出了乱子,你们又要说朕疏忽了。”

没过多久,高演想提拔王曦当侍郎,王曦却死活不肯接受。

有人觉得他不近人情,王曦却叹道:“我见过的人不少,那些少年得志的,没几个有好下场。

靠着主子的恩宠,未必能长久。

万一哪天失势,连退路都没有!”

他顿了顿,苦笑道:“谁不想当大官?

可我想透了,不如老老实实守本分。”

这话听着在理,可有人就纳闷了——既然你这么清醒,当初干嘛帮着高演篡位?

这不是教猴子上树,回头又嫌它爬太高吗?

果然,高演一登基,立马封弟弟高湛为右丞相,高淹为太傅,高浟为大司马。

高浟是尔朱氏所生,高欢的第五子。

接着,他又立元氏为皇后,五岁的儿子高百年为太子。

这长广王高湛,当初帮着高演杀高殷、夺皇位,图的不就是“兄终弟及”,当个皇太弟吗?

高演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如今却翻脸不认账,把个五岁娃娃立为储君。

高湛能咽下这口气?

且说梁朝丞相王琳,听说陈国刚遭国丧,新君初立,朝局未稳。

他眯眼盘算:“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当即拍案定计。

“孙大人,”王琳对少府卿孙瑒说,“郢州就交给你了。”

他边说边蘸着茶水在案几上画地图,“我带皇上亲征,必能一举拿下陈国!”

孙瑒皱眉:“丞相三思,陈国虽逢国丧,但侯瑱等人...”

“怕什么!”

王琳大笑,“我已约好北齐慕容俨出兵相助。”

说着把密信拍在桌上,“双管齐下,定叫陈国首尾难顾!”

果然,慕容俨接到信就率军驻守临江。

消息传到陈国,朝堂上一片哗然。

“报——梁军已到濡须口!”

探子气喘吁吁跪倒在地。

侯瑱拍案而起:“诸位,该我们上场了!”

他转向侯安都:“你守左翼。”

又对徐度说:“你负责右翼。”

最后对吴明彻笑道:“吴将军夜袭最拿手,不如...”

吴明彻会意,抱拳道:“末将愿夜袭湓城!”

当夜,吴明彻带着精兵悄悄出发。

谁知刚过山坳,突然杀声四起。

任忠的伏兵从四面八方杀来,火把照亮了半边天。

“中计了!”

吴明彻大喊。

他奋力突围,最后只身逃回,战甲上还插着几支箭。

“王琳这老狐狸!”

侯瑱气得直跺脚。

他立即调整部署:“全军退守芜湖,以水为障!”

两军在芜湖对峙百日。

这天,侯瑱正在帐中研究地图,亲兵来报:“将军,水涨了!”

侯瑱眼睛一亮:“好机会!

传令全军,准备出击!”

与此同时,王琳也在调兵遣将。

他对副将说:“传令合肥、巢湖守军,按计划推进。”

又望了望天色:“这场仗,该见分晓了。”

探子飞马来报:“报——陈军已到虎槛州!”

正打算和陈军决一死战,王琳突然收到孙瑒的紧急军报。

信上说,周朝的荆州刺史史宁趁虚攻打郢州,虽然城中守军奋力抵抗,但恐怕撑不了多久。

王琳捏着信,眉头紧锁。

他心想:“这下麻烦了!

前有陈军,后有周兵,进退两难啊!”

副将见他神色不对,上前问道:“将军,出什么事了?”

王琳摆摆手,故作镇定:“没什么,继续前进!”

他怕军心动摇,干脆把信藏了起来,下令水军东进,直逼陈军。

这时,北齐的援军也到了。

仪同三司刘伯球带着一万多水兵赶来助阵,齐将慕容子会也率领两千铁骑驻扎在芜湖西岸,声势浩大。

西南风呼呼地刮着,战船顺风而行。

王琳站在船头,得意地笑道:“天助我也!

这次定能一举攻下建康!”

陈将侯瑱远远望见王琳的船队,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对手下说:“让他们过去,我们绕到后面,给他们一个‘惊喜’。”

王琳的船队刚过,侯瑱立刻率军从芜湖杀出,截断了他的退路。

“不好!中计了!”

王琳回头一看,大惊失色。

他急忙下令:“放火!烧掉他们的船!”

水兵们纷纷朝侯瑱的船队投掷火把,可火刚扔出去,就被猛烈的西南风倒吹回来。

“将军,火……火烧到我们自己船上了!”

士兵们惊慌大喊。

侯瑱指挥众人,猛地朝着王琳的战舰发起攻击。

他还想出个法子,用牛皮蒙住小艇,顺着水流就朝着敌船撞了过去。

这还不算完,又把铁熔化成铁水,朝着王琳的船上乱浇。

嘿,这一番操作下来,王琳的军队可就吃了大败仗。

你瞧那战场上,王琳的一艘艘战舰大多都被毁坏沉没了。

很多军士掉进水里淹死了,那些没被淹死、弃船登上岸的,也被陈军截住,杀得差不多了。

齐将刘伯球倒霉,被陈军给擒住了。

慕容子会当时把军队屯在西岸,远远望见王琳的军队战败,赶紧指挥着士兵往回跑。

这一跑可乱了套,士兵们自相践踏,不少人还陷进了芦荻泥淖里。

那些骑士呢,都扔下马,脱了身就跑。

没想到啊,陈军追上来了,一个个奋勇地杀过来。

齐兵这下更慌了,四处逃窜。

最后就剩下慕容子会一个人一匹马,还是被陈军给捉回去了。

再看王琳,他乘着舴舰,好不容易突出重围,跑到了湓城。

可到了那儿,手下的人都跑光了。

他只能带着妻妾还有身边十多个人,朝着北方投奔齐国去了。

梁侍中袁泌和御史中丞刘仲威,之前留下来保卫永嘉王庄。

听说王琳打了败仗,他们就用轻舟把庄送到齐国去。

刘仲威跟着一起去了,袁泌则往南来投降了陈军。

王琳的将领樊猛和他哥哥樊毅,也跑到陈军营地投降了。

陈军接着又朝着郢州进发。

郢州城下的周兵,打探到陈军要来了,就撤了围自己走了。

守吏孙瑒呢,干脆把整个州都献出来,投降了陈军。

“唉,”一位陈军将领看着这一片狼藉的战场,感慨道,“王琳折腾了这么多年,这下可好,一寸土地都没剩下。”

旁边一个士兵也搭话:“是啊,忙活了这么久,全白费力气了。”

另一个士兵补充说:“他那些谋划啊,就跟气刀一样,看着厉害,最后啥用都没有。”

一个年长些的军官听了,叹了口气说:“他这几年,到处经营,想着给自己留几个后路,也就是那‘狡兔三窟’。

可现在呢,这几个窟差不多都没了。”

齐主高演正在忙着篡位呢,根本没闲工夫去计较别的事儿。

而周大司马宇文护,听说陈军十分威武,心里直发怵。

他独自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把陈衡阳王昌送回去,想让他们自己窝里斗。

这昌给陈主写了封信,言语里很是傲慢无礼,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倒霉嘛。

陈主蒨把侯安都召进宫来,一脸凄苦地说:“太子就要回来了,我得另外找个藩地,安度晚年啦。”

侯安都一听,马上说道:“主位都定好了,哪能再变啊!

从古到今哪有被替代的天子啊,我笨,可不敢听您这话。”

陈主蒨又问:“那以后衡阳王该咋处置呢?”

侯安都回答:“让他回自己的藩地不就得了。

要是他不服,我愿意去接他,肯定有办法对付他。”

这话里其实就有杀昌的意思了。

陈主蒨当下就命令侯安都带着诏书去迎接昌,还封昌为骠骑大将军、扬州牧,仍然是衡阳王。

昌接到命令就渡江了,和侯安都同坐一条船。

侯安都把昌骗到船头,说看看江上的景色。

昌出来和侯安都并排站着,哪能想到侯安都突然用手一推,他站不稳,就掉进江里,顺着波浪漂走了。

侯安都假装着急忙慌的,赶紧让水手去捞。

水手们捞了半天多,才捞出一具尸体。

侯安都回去向陈主报告。

陈主下令按照王爷的礼节把尸体埋了,还封侯安都为清远公。

从安都得到这个封赏,就能看出陈主心里的想法啦。

从这里也能看出,宇文护这招借刀杀人用得挺狠,想利用陈朝内部的矛盾来削弱陈朝。

而陈主呢,表面上说得可怜兮兮,好像要让位,其实心里肯定也不想轻易放弃皇位。

侯安都那也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陈主的心思,还主动承担起了处理昌的事儿。

昌呢,自己太傲慢,不知道收敛,结果落得个葬身江底的下场。

这一场争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算计,在权力面前,亲情、礼节啥的都被抛到一边去了。

侍郎毛喜曾经被困在长安,后来和昌一起回到了陈国。

这毛喜呀,就跟还在梦里似的,给陈主上书,说应该和北周搞好关系,和亲算了。

陈主觉得有道理,就派了侍中周弘正西行,去和北周修好。

这边呢,陈国的将领侯瑱他们,趁着打了胜仗的劲儿,朝着湘州进攻。

北周那边也没闲着,派了军司马贺若敦,带着步兵去支援,又让将军独孤盛,领着水军一起去。

巧的是,这时候秋水泛滥,粮食运输跟不上了。

贺若敦心里犯嘀咕,怕侯瑱知道他们没粮食了,就想了个主意。

他在军营里弄了好多土囤子,上面盖着米。

嘿,这招还真管用,侯瑱派人来侦察,果然被忽悠住了,不敢往前逼得太近。

贺若敦一看这情况,又加把劲修营垒,跟侯瑱耗上了。

侯瑱也没辙,干瞪眼没办法。

他正琢磨着退兵呢,突然传来消息,说周主毓中了毒,暴病身亡了,

北周又立了新的君主。侯瑱心里就想不开了,

这北周换了新主,朝廷内外肯定得有变动。

他跟手下说:“兄弟们,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北周现在乱着呢。”

手下人也点头称是,有人问:“将军,那咱们咋办?”

侯瑱一拍大腿,说:“咱们先别急着撤,就留在湘州。

等那边乱得差不多了,咱们瞅准机会就进攻。”

侯瑱看着营外的山水,心里盘算着,这湘州可是个好地方,要是能拿下来,功劳可不小。

他又对身边的谋士说:“你觉得这事儿靠谱不?”

谋士拱手道:“将军,此时北周内部不稳,咱们留在这里观望,一旦有机会,定能大获全胜。”

侯瑱满意地点点头,心想,这机会难得,可得好好把握。

于是,他就下令部队留守湘州,士兵们也都准备好,随时等待进攻的命令。

究竟周主是怎么遇毒的呢?

原来是宇文护指使的。

周主宇文毓聪明有见识,宇文护很忌惮他。

宇文护假装请求把朝政大权归还周主,周主还真答应了,只让宇文护当太师和雍州牧。

接着就改元武成,周主开始亲自处理各种政务。

宇文护本想弄假成真,没想到弄巧成拙,于是就密谋干坏事,又动了杀心。

过了一年,宇文护指使膳部中大夫,把毒药放在糖饼里,拿去给周主当御膳。

周主宇文毓吃了好几块,肚子马上疼起来,他知道自己中了毒。

他口授了五百多字的遗诏,还把群臣召来,说:“我儿子还小,没办法治理国家。

鲁公宇文邕是我的弟弟,他宽仁大度,天下人都知道。

将来能光大我周家的,一定是他。

你们要齐心协力辅佐他,别辜负我的话!”

说完就去世了,才二十七岁。

鲁公宇文邕当时已经是大司空,不用大老远地去迎他。

他奉着遗诏登上了皇位,追尊哥哥宇文毓为明皇帝,庙号世宗。

第二年改元保定,还让宇文护当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

这时候,郢州的援将独孤盛,被陈军攻破了杨叶洲,只好带着人逃走。

巴陵投降了陈,贺若敦也撑不下去,带着军队往北撤,湘州也丢了。

巴湘地区归周有好几年了,现在又成了南朝的地盘。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刚遇退婚,就被偷听了心声 林岚秦小雅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嚣张娘亲别想逃 超级电力强国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间者 朕,君临天下! 快穿之炮灰登顶计划 大神夫人有点萌 人间最强兵 你是我兄弟 都市之纨绔军医 空间之田园商妃 异度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穿越:重塑大唐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