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花豹突击队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谍影凌云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大唐一品 灵剑尊 封侯 明末1625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有诗说道:

兄弟之间的情谊最为亲密,往往在酒后便能吐露真情。

何清不顾同胞兄弟之义,何涛又怎会知晓众贼之名。

轻慢贼寇致使贼人暗中逃脱,打草惊蛇使得事情难以成功。

只因一纸公文,引出了天罡地煞一众好汉。

当时,何观察对兄弟何清说:“这锭银子是官府悬赏的,可不是我拿来哄你的,之后还有重赏。兄弟,你快说说,这伙人怎么就被你攥在手心了?” 只见何清从身边的招文袋里摸出一个经折儿,指着说:“这伙贼人都记在上面。” 何涛问:“你快讲讲,怎么会写在这上面的?”

何清说:“不瞒哥哥,前些日子我赌博输得精光,连一文盘缠都没有了。有个一起赌博的人,带我去北门外十五里,一个叫安乐村的地方,在一家王家客店里凑局小赌。因为官府下了文书,要求本村凡是开客店的,都要准备登记文簿,还要盖上勘合印信。每晚有客商来投宿,都得问清楚他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姓甚名谁,做什么买卖,都得抄写在簿子上。官府检查的时候,每个月要去里正那里报一次名。因为店里的小二哥不识字,就请我帮他抄了半个月。六月初三那天,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店里歇脚。我认出其中为首的一个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我怎么会认得他呢?我以前曾跟着一个闲汉去投奔过他,所以认识。我登记文簿的时候,问他:‘客人贵姓?’只见一个留着三髭须、面皮白净的人抢着回答说:‘我们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然照写了,但心里有些怀疑。第二天,他们就离开了。店主带我去村里赌博,走到一处三叉路口,看见一个汉子挑着两个桶。我不认识他,店主却跟他打招呼说:‘白大郎,去哪里?’那人回答说:‘有担醋,拿去村里财主家卖。’店主跟我说:‘这人叫白日鼠白胜,是个赌徒。’我当时也没多想。后来听到外面沸沸扬扬地传言:‘黄泥冈上有一伙贩枣子的客人,用蒙汗药麻翻了人,劫走了生辰纲。’我猜那为首的不是晁保正还能是谁!现在只要抓住白胜,一问便知详情。这个经折儿就是我抄写的副本。” 何涛听了,十分高兴,立刻带着兄弟何清径直来到州衙,见到了太守。府尹问:“那案子有什么进展了吗?” 何涛禀报道:“稍微有些消息了。”

府尹把他们叫进后堂,详细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何清一五一十地禀明了情况。当下,府尹便派了八个捕快,与何涛、何清一起,连夜赶到安乐村。他们让店主人带路,直奔白胜家。当时正是三更时分,他们让店主人去叫门,说是要打火。只听见白胜在床上发出声音,问他老婆,他老婆说:“他害热病,一直没出汗。” 众人把白胜从床上拖起来,只见他面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就用绳索把他绑了,喝道:“黄泥冈上的好事是你做的吧!” 白胜哪里肯承认。众人又把他老婆也捆了,她也不肯招供。众捕快在屋里四处寻找赃物和其他贼人,搜到床底下时,发现地面不平整,众人便挖开,还不到三尺深,众多公人齐声大喊,白胜顿时面如土色,原来从地下挖出了一包金银。众人随即把白胜的头脸包起来,带上他老婆,扛着赃物,连夜赶回济州城。到了五更天,天刚亮的时候,他们把白胜押到厅前,用绳索捆好,审问他主谋是谁。白胜抵死不认,坚决不肯招出晁保正等七人。众人连打了他三四顿,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府尹喝道:“原告已经招出了赃物,捕快也已经知道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了。你这家伙怎么抵赖得过?你快说出那六个人是谁,就不再打你了。” 白胜又撑了一会儿,实在熬不住了,只得招供说:“为首的是晁保正。他和另外六个人来拉拢我,让我给他们挑酒,我真的不认识那六个人。” 知府说:“这倒不难。只要抓住晁保正,那六个人的下落就清楚了。” 于是,先取来一面二十斤重的死枷,把白胜枷了;他的老婆也被锁了,押到女牢里关押起来。随即,府尹签发了一纸公文,派何涛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前往郓城县投递,要求郓城县立刻捉拿晁保正以及其他不知姓名的六个正贼。还让原来押送生辰纲的两个虞候跟着去指认抓人。出发前,叮嘱他们不要大张旗鼓,以免走漏了消息。众人星夜赶到郓城县,先把这一行人以及两个虞候都藏在客店里,只带一两个人跟着去县衙投递公文,径直朝郓城县衙门走去。

当时是巳牌时分,知县刚刚退了早衙,县衙前静悄悄的。何涛走到县衙对面的一个茶坊里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等候。喝了一杯茶后,他问茶博士:“今天县衙前怎么这么安静?” 茶博士说:“知县相公早衙刚散,所有公人和告状的人都去吃饭了,还没回来。” 何涛又问:“今天县里是哪个押司当值?” 茶博士指着说:“今天当值的押司来了。” 何涛一看,只见从县里走出一个吏员。看那人的模样:

眼睛如同丹凤一般明亮,眉毛好似卧蚕一样清秀。两颗耳垂圆润饱满,像珍珠般滴溜溜地挂着,一双眼睛漆黑明亮,如同点漆一般。嘴唇方正,胡须在下巴处显得十分轻盈;额头宽阔,头顶平整,皮肉饱满,天庭饱满。坐定时宛如猛虎般威严,走动时又似狼般矫健。年纪三十左右,却有救济万人的度量;身躯六尺,胸怀扫除四海的志向。上应星魁,感应着乾坤的秀气;下临凡世,凝聚着山岳的灵气。志气高昂,胸襟宽广。刀笔之才敢与萧相国相比,声名远扬不让孟尝君。

这位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因为他长得面黑身矮,人们都叫他黑宋江;又因为他在家极为孝顺,为人仗义疏财,大家都称他为孝义黑三郎。他的父亲还健在,母亲去世得早,下面有个兄弟,叫铁扇子宋清,和父亲宋太公在村里务农,靠着一些田园维持生计。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对刀笔极为精通,官场之道也十分娴熟,还喜爱练习枪棒,学会了多种武艺。他平生最喜欢结交江湖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无论身份高低,他都一概接纳,留在庄上款待,整天陪伴,毫无厌烦之意;要是有人要离开,他还会尽力资助,出手极为大方,视金钱如粪土。别人向他要钱物,他也从不推脱。而且他喜欢行方便,常常为人排忧解难,只想着周全别人的性命。他经常施舍棺材和药饵,救济贫苦之人,周济别人的急难,扶助他人的困苦。因此,在山东、河北一带,他的名声很大,人们都称他为及时雨,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能拯救万物。曾有一首《临江仙》称赞宋江的好处:

出身于花村的刀笔小吏,英灵之气上应天星。他仗义疏财,才能出众。侍奉双亲极为孝顺,对待士人很有名声。 他济弱扶倾,心地慷慨,声名如同冰月般高洁。他是四方称赞的及时甘雨。山东人称他为呼保义,他就是豪杰宋公明。

当时,宋江带着一个随从,从县衙前走出来。只见何观察当街迎上去,喊道:“押司,这边请坐,喝杯茶。” 宋江见他一副公人的打扮,急忙还礼说:“尊兄是哪里的?” 何涛说:“请押司到茶坊里,咱们边喝茶边说话。” 宋江说:“好的。” 两人走进茶坊坐下,随从都被打发到门前等候。宋江问:“请问尊兄高姓大名?” 何涛回答:“小人是济州府缉捕使臣何观察。敢问押司贵姓大名?” 宋江说:“是我眼拙,没认出观察,多有得罪。小吏姓宋名江。” 何涛立刻倒地便拜,说道:“久闻大名,一直无缘拜见。” 宋江说:“不敢当!观察请上坐。” 何涛说:“小人只是个小弟,怎敢占上座。” 宋江说:“观察是上司衙门的人,又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两人谦让了一番,宋江坐了主位,何涛坐了客席。宋江对茶博士说:“来两杯茶。” 不一会儿,茶就送来了。两人喝了茶,把茶盏放在桌子上。

宋江问:“观察到我们县里,不知上司有什么公务?” 何涛说:“不瞒押司,来贵县是要捉拿几个要紧的人。” 宋江问:“莫非是贼情公事?” 何涛说:“有密封的公文在此,还请押司帮忙。” 宋江说:“观察是上司派来负责此事的人,小吏怎敢怠慢。不知是什么要紧的贼情?” 何涛说:“押司是负责文案的人,说出来也无妨。我们府管辖的黄泥冈上有一伙贼人,一共八个,用蒙汗药麻翻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派去给蔡太师送生辰纲的十五个军健,劫走了十一担金珠宝贝,价值十万贯的正赃。如今已经抓到了一个从贼,叫白胜,他供出七个正贼都在贵县。这是太师府特地派一个干办,在我们府里立等要这个案子的结果,希望押司能尽快帮忙办理。” 宋江说:“别说太师府有要求,就是观察您亲自带着公文来要,我怎敢不抓捕送人。只是不知道白胜供出的那七个人的名字?” 何涛说:“不瞒押司,为首的是贵县东溪村的晁保正。另外还有六个从贼,不知道姓名,还请押司多多费心。”

宋江听了何涛的话,心里猛地一惊,暗自思忖:“晁盖可是我的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下这等弥天大罪,我若不救他,一旦被捕获,性命可就没了。” 这么一想,他心里顿时慌乱起来。但宋江还是强装镇定,应道:“晁盖这家伙,一向奸猾,在本县里上上下下,没一个人不讨厌他。如今终于做出这等事,也该让他尝尝苦头!” 何涛说道:“那就麻烦押司赶紧着手办理此事了。” 宋江说:“这倒不难,此事就如同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只是有一点:这密封的公文,还得观察您亲自在公堂上当着本官的面呈交,本官看过之后,才好下令处置,派人去捉拿。小吏我可不敢私下擅自拆开!这件公事非同小可,千万别轻易泄露给别人。” 何涛说:“押司见解高明,还请帮忙引荐。” 宋江说:“本官处理了一早上事务,有些疲倦,正在稍作休息。观察您稍等片刻,等他坐堂的时候,我再来请您。” 何涛说:“还望押司务必帮忙促成此事。” 宋江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您别这么客气。我回一趟家,安排一下家里的事务就来,观察您先坐一会儿。” 何涛说:“押司请便,去忙您的事。小弟我就在这儿专门等候。”

宋江站起身,走出茶坊的雅间,嘱咐茶博士:“那位官人要是还想喝茶,一并算在我的账上。” 说完,他离开茶坊,飞快地跑回住处。一到地方,他先吩咐随从去叫县衙的当值人员,在茶坊门前等候,还特意叮嘱:“要是知县坐堂,你就去茶坊里稳住那位公人,跟他说‘押司马上就来’,让他稍微等一等。” 安排妥当后,宋江从马槽里牵出自己的马,把马鞍等装备都弄好,牵到后门外。他拿起鞭子,翻身上马,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县衙。出了东门后,他猛地挥了两鞭,那马便撒开蹄子,朝着东溪村飞奔而去。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晁盖的庄上。庄客看到宋江来了,赶忙进去通报。这正是:

有仁有义的宋公明,结交豪强秉持着真诚的志向。

一旦机密阴谋全都泄露,六人便要趁着夜色匆忙逃生。

且说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的葡萄树下喝酒。此时,阮氏三兄弟已经拿到分得的钱财,回石碣村去了。晁盖听到庄客禀报说宋押司在门前,便问道:“有多少人跟着他一起来的?” 庄客回答:“就他独自一个人,骑着快马赶来,说有急事要见保正。” 晁盖心想:“肯定出大事了。” 于是赶忙出来迎接。宋江上前施了一礼,拉着晁盖的手,就往旁边的小房间走去。晁盖问道:“押司,你怎么来得这么匆忙?” 宋江说:“哥哥,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可是心腹弟兄,我这次是拼着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的事败露了!白胜已经被抓到济州的大牢里,他供出了你们六个人。济州府派了一个何缉捕,带着好些人,拿着太师府的钧帖和本州的公文,来抓你们七个人,还说你是带头的。幸亏这事落到我手里!我就借口说知县睡着了,让何观察在县衙对面的茶坊里等我,所以赶紧飞马跑来给你报信。哥哥,常言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要是不赶紧跑,还等什么呢!我回去后,会引着他在公堂上呈交公文,知县很快就会派人连夜来抓你们。你们可千万别耽搁,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怎么办!哥哥可别怪小弟我没赶来救你。” 晁盖听了,大吃一惊,说道:“贤弟,你的大恩大德,我真是难以报答!” 宋江说:“哥哥,你就别多说了,赶紧安排逃命的事,别再啰嗦。我这就回去了。” 晁盖说:“我们七个人,其中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已经拿到钱财,回石碣村去了;后面还有三个人在这儿,贤弟你见他们一面吧。” 宋江跟着晁盖来到后园,晁盖指着那三个人介绍道:“这位是吴学究;这位是公孙胜,从蓟州来的;这位是刘唐,东潞州人。” 宋江简单地和他们行了个礼,转身就要走,还不忘叮嘱:“哥哥,你保重,赶紧逃命!兄弟我先走了。” 宋江走到庄前,上了马,挥了两鞭,又像来时一样,快马加鞭朝着县里赶去。

且说晁盖对吴用、公孙胜、刘唐三人说:“你们认识刚才进来和我见面的这个人吗?” 吴用说:“他怎么这么慌慌张张地就走了?到底是谁呀?” 晁盖说:“你们三位还不知道呢,要不是他来,咱们的性命可就悬了!” 三人大惊失色,问道:“莫不是消息走漏,咱们这事败露了?” 晁盖说:“多亏了这位兄弟,冒着天大的风险来给我们报信!原来白胜已经被抓到济州大牢里,供出了我们七个人。本州派了个缉捕何观察,带着一些人,拿着太师的钧帖,到郓城县来,指名要抓我们七个。多亏他稳住了那个公人,让他在茶坊里等着,自己飞马先来通知我们。现在他回去交公文,一会儿就会派人连夜来抓我们。这可怎么办才好?” 吴用说:“要不是这个人来报信,咱们可就全掉进网里了。这位大恩人姓甚名谁?” 晁盖说:“他就是本县的押司,人称呼保义宋江。” 吴用说:“我只听闻过宋押司的大名,却一直没能和他见面。虽说住得近在咫尺,却总是没机会相见。” 公孙胜、刘唐都问:“莫不是江湖上传说的及时雨宋公明?” 晁盖点头说:“正是他。他和我是心腹之交,结拜的弟兄。吴先生你没见过他,不过在四海之内,他可是名不虚传。能结交到这样的兄弟,也算没白活。”

晁盖问吴用:“咱们现在情况危急,到底怎么解救呢?” 吴用说:“兄长,不用再商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晁盖说:“刚才宋押司也让我们走为上计,可往哪儿走才好呢?” 吴用说:“我心里已经想好了。现在咱们收拾五七担财物挑着,一起走,投奔石碣村阮氏三兄弟家里去。” 晁盖说:“三阮是打鱼的人家,怎么能安置得下我们这么多人呢?” 吴用说:“兄长,你怎么这么不细心。石碣村再往前走,就是梁山泊。如今梁山泊里非常兴旺,官军捕盗都不敢正眼瞧他们。要是被官军逼得紧了,我们就直接入伙!” 晁盖说:“你这想法正合我意。只是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 吴用说:“我们有的是金银财宝,送些给他们,就能入伙了。” 晁盖说:“既然这样,那就这么定了,事不宜迟!吴先生,你就和刘唐带几个庄客,挑着担子先去阮家安顿好,然后在旱路上接应我们。我和公孙先生收拾好了就来。” 于是,吴用、刘唐把打劫生辰纲得来的金珠宝贝,装了五六担,叫五六个庄客一起吃了酒食。吴用把铜链藏在袖子里,刘唐提着朴刀,押着五七担财物,一行十几个人,朝着石碣村出发了。晁盖和公孙胜则在庄上收拾东西。有些不愿意跟着走的庄客,晁盖就给他们些钱物,让他们去投奔别的主人;愿意走的,就在庄上整理财物,打包行李。有诗为证:

太师的公文下达州府,晁盖面临灾祸危机四伏。

若不是宋江偷偷来报信,七人难逃这场飞来横祸。

再说宋江快马回到住处,又连忙赶到茶坊。只见何观察正在门前张望。宋江说:“观察久等了。村里有个亲戚,到我住处说了些家务事,所以耽搁了一会儿。” 何涛说:“有劳押司帮忙引荐。” 宋江说:“请观察跟我到县里去。” 两人进了衙门,正好知县时文彬正在公堂上处理事务。宋江拿着密封的公文,带着何观察,一直走到书案边,让左右的人挂上回避牌。宋江上前禀报道:“这是济州府送来的公文,因为贼情紧急,特地派缉捕使臣何观察来呈交文书。” 知县接过公文拆开,当场看了之后,大惊失色,对宋江说:“这可是太师府派干办来立等回话的大事。这伙贼人得赶紧派人去捉拿。” 宋江说:“白天去只怕会走漏消息,最好派人连夜去抓。抓住晁保正,另外六个人的下落就清楚了。” 知县时文彬说:“这东溪村的晁保正,向来是有名的好汉,他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随即叫来尉司和两个都头:一个姓朱名仝,一个姓雷名横。这两人可不是一般人!

当下,朱仝和雷横二人来到后堂,领了知县的命令,和县尉一同上了马,径直前往尉司。他们在那儿点起一百多名马步弓手和土兵,又与何观察以及两个虞候会合,准备前去捉拿晁盖等人。当晚,众人都带上绳索、武器,县尉骑着马,两个都头也各自骑马,他们腰间挂着腰刀,背上背着弓箭,手里还拿着朴刀,前后簇拥着马步弓手,出了东门,朝着东溪村的晁家飞奔而去。等赶到东溪村时,已经是一更天了,众人都到一个观音庵集合。朱仝说:“前面就是晁家庄。晁盖家有前后两条路,要是一起去攻打前门,他肯定从后门跑了;要是都去攻打后门,他又会从前门跑掉。我知道晁盖身手不凡,又不清楚那六个人是什么来头,但肯定也不是什么善茬。他们都是不要命的主,要是一起杀出来,再加上庄客帮忙,我们怎么抵挡得住。只能声东击西,等他们乱了阵脚,我们再动手。不如我和雷都头分成两路,我跟你各带一半人,都步行前往,我先去他后门埋伏,等听到唿哨声为信号,你们从前门只管打进去,见一个捉一个,见两个捉一双。” 雷横说:“说得有道理。朱都头,你和县尉相公从前门打进去,我去截住后路。” 朱仝说:“贤弟,你不明白。晁盖庄上有三条活路,我平时都留意到了。我去那里,认得路,不用火把也能看清。你还不知道他们的出没之处,要是走漏了消息,那可就麻烦了。” 县尉说:“朱都头说得对,你带一半人去吧。” 朱仝说:“只需要三十来个人就够了。” 于是,朱仝领着十个弓手、二十个土兵,先行出发了。县尉再次上马,雷横把马步弓手安排在前后,保护着县尉。土兵们都在马前,二三十个火把明晃晃的,众人拿着叉、朴刀、留客住、钩镰刀,一起朝着晁家庄奔去。到了庄前,还有半里多路,只见晁盖庄里突然燃起一把火,从中堂烧了起来,黑烟滚滚,红焰冲天。又走了没十几步,只见前后门四面八方,大约有三四十处火起,火光熊熊,一齐燃烧起来。前面雷横拿着朴刀,后面众土兵呐喊着,一齐把庄门打开,冲进里面一看,火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却一个人也没见到。只听见后面有人呐喊起来,喊着前面的人赶紧捉人。原来,朱仝有心要放晁盖,故意哄骗雷横去攻打前门。而雷横其实也有心要救晁盖,本想争先去打后门,却被朱仝说服,只好去攻打前门。他们这么故意大惊小怪、声东击西,就是为了催促晁盖赶紧逃走。

朱仝那时赶到庄后时,晁盖还在收拾东西,尚未完毕。庄客看到朱仝来了,赶紧跑去报告晁盖:“官军到了!事不宜迟。” 晁盖让庄客四下里只管放火,他和公孙胜带着十几个愿意走的庄客,大声呼喊着,挺起朴刀,从后门杀了出来,大喝道:“挡我者死,避我者生!” 朱仝在黑影里喊道:“保正别跑,朱仝我在这里等你多时了。” 晁盖哪里顾得上他说的话,和公孙胜拼命杀出一条血路。朱仝故意虚晃一下,让开一条路,放晁盖逃走了。晁盖让公孙胜带着庄客先走,自己押后。朱仝带着步弓手从后门冲进去,喊道:“前面赶紧追赶贼人。” 雷横听到喊声,转身便出了庄门,叫马步弓手分头去追赶。雷横在火光下,东张西望,装作在找人。朱仝撇下土兵,挺着刀去追赶晁盖。晁盖一边跑,一边说:“朱都头,你干嘛一直追我?我又没做坏事。” 朱仝见后面没人,才敢说:“保正,你还没看出我的好意吗?我怕雷横固执,不懂做人情,所以骗他去打前门,我在后面等你出来放你走。你看我给你闪开条路让你过去。你别去别的地方,只有梁山泊可以安身。” 晁盖说:“深感你的救命之恩,日后必定报答。” 有诗为证:

捕盗之人为何与盗贼相通,只因仁义之心打动了他。

都头已经为盗贼开辟生路,观察又怎能建立大功。

朱仝正追赶着,只听见背后雷横大喊:“别让贼人跑了!” 朱仝叮嘱晁盖:“保正,你别慌,只管往前跑,我自有办法支开他。” 朱仝回头喊道:“有三个贼人朝东边小路跑了。雷都头,你赶紧去追。” 雷横带着人,便朝着东小路,和土兵们一起追去了。朱仝一边和晁盖说着话,一边假装追赶,就像在护送他一样。渐渐地,在黑影里晁盖不见了踪影,朱仝故意装作失足,扑倒在地。众土兵上前扶起朱仝,关切地询问,朱仝回答:“黑影里看不清路,不小心走到野田里,滑倒了,闪到了左腿。” 县尉说:“跑了正贼,这可怎么办?” 朱仝说:“不是我不追,实在是天黑,没办法。这些土兵没几个顶用的,不敢往前冲!” 县尉又让土兵去追,众土兵心里嘀咕:“两个都头都对付不了,我们又能有什么用。” 于是都假装追了一会儿,回来报告:“黑灯瞎火的,根本不知道他们从哪条路跑了。” 雷横也追了一阵回来,心里琢磨:“朱仝和晁盖关系最好,很可能是他放了晁盖,我又何必做恶人。其实我也有心放他,现在他已经走了,只是没做成这个人情。晁盖那人也不是好惹的。” 回来后他便说:“根本追不上,这伙贼人太厉害了!”

县尉和两个都头回到庄前时,已经是四更时分。何观察见众人七零八落,赶了一夜,一个贼人都没抓到,叫苦不迭:“这可怎么回济州去见府尹啊!” 县尉没办法,只好捉了几家邻舍,押解到郓城县里。

这时,知县一夜没睡,正等着回报。听说贼都跑了,只抓了几个邻舍,知县把这些邻舍带到公堂审问。众邻舍辩解道:“小人等虽然在晁保正家附近居住,远的相隔两三里地,近的也隔着一些村坊。他家庄上经常有舞枪弄棒的人来,我们怎么知道他做了这种事?” 知县逐一询问,非要问出个下落。其中一个紧邻报告说:“要想知道实情,除非问他家的庄客。” 知县说:“听说他家庄客都跟着走了。” 邻舍说:“也有不愿意去的,还在这里。” 知县听了,立刻派人,带着这个紧邻去东溪村抓人。不到两个时辰,就抓到了两个庄客。在公堂审问时,这两个庄客一开始抵赖,经不住拷打,只得招供:“一开始是六个人商议,小人只认得一个是本乡教书的先生,叫吴学究。一个叫公孙胜,是个道士。还有一个黑大汉,姓刘。另外那三个,小人不认识,是吴学究找来的。听说他们姓阮,住在石碣村,是打鱼的,兄弟三个。就这些是实情。” 知县取了一纸招状,把两个庄客交给何观察,回了一道详细的公文,呈给本府。宋江从中周旋,让这些邻舍都被保释回家等候。

且说众人与何涛押解着两个庄客,连夜回到济州,正好府尹升堂。何涛带着众人来到厅前,禀报了晁盖烧庄逃跑的事,又把庄客的口供说了一遍。府尹说:“既然是这样,再把白胜带出来。” 问白胜:“那三个姓阮的到底住在哪里?” 白胜抵赖不过,只得供认:“三个姓阮的,一个叫立地太岁阮小二,一个叫短命二郎阮小五,一个是活阎罗阮小七,都住在石碣湖村里。” 知府问:“还有那三个人姓什么?” 白胜报告说:“一个是智多星吴用,一个是入云龙公孙胜,一个叫赤发鬼刘唐。” 知府听了后说:“既然有了下落,先把白胜照旧关押,收在牢里。” 随即又唤来何观察,派他去石碣村缉捕这几个贼人。

正是因为何涛前往石碣村,引出了一场大乱。山东大地从此不得安宁,河北之地也为之震动。天罡地煞众星,开始寻找风云际会的时机;水浒寨中,即将汇聚各路豪杰。这一去,将使得三十六位豪杰齐聚,七十二位煞星降临。究竟何观察怎样去石碣村缉捕贼人,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肆虐韩娱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楚武信君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