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首页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调教太平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明末逐鹿天下 朕,君临天下!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文阅读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txt下载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章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概述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回目为“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此回目精准概括了本回的核心情节,同时也暗示了贾府内部的诸多问题。

本回开篇,鸳鸯因司棋姑舅兄弟私逃、司棋病倒之事,前去探望并安慰司棋,承诺不会揭露其丑事。随后,鸳鸯发现王熙凤气色不佳,得知她患了“血山崩”,但王熙凤要强,羞于说病,仍操劳着府中事务。与此同时,官媒朱大娘为孙家给迎春提亲,这一情节暗示了迎春未来的不幸命运。

贾琏为解决府中经济困境,央求鸳鸯偷出贾母值钱的东西去押银子。他巧言令色,以各种理由说服鸳鸯,尽显其在经济压力下的无奈与狡黠。而旺儿媳妇则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儿子求娶王夫人屋里的丫鬟彩霞。彩霞本人及父母都不愿意,可在王熙凤出面施压后,彩霞之母只得答应。此外,林之孝与贾琏交谈,提及雨村降职,并建议削减用人,但贾琏因贾政刚回家,暂不考虑此事。

这一回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进一步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经济危机、管理混乱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矛盾,预示着贾府的衰败已不可避免。同时,各个人物的命运也在这一回中悄然发生变化,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是《红楼梦》悲剧主题逐渐深化的重要环节。

二、情节线索梳理

1.司棋与鸳鸯的情节线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司棋与鸳鸯这条情节线充满了无奈与悲凉。此前,司棋与姑舅兄弟潘又安两情相悦,在大观园里私会,不巧被鸳鸯撞见。这一事件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司棋原本平静的生活。

鸳鸯前来探望司棋时,司棋正卧病在床。她的病情,一方面是身体上的不适,而更主要的是心灵遭受重创。潘又安因害怕奸盗相连之事被曝光,竟选择了私逃。这一行为对司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原本以为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两人的感情在大观园的隐秘角落中悄然生长,然而潘又安的怯懦和自私,让她的希望瞬间破灭。

司棋躺在床上,眼神黯淡无光,往日的活泼与灵动早已消失不见。她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悔恨自己看错了人,痛苦于爱情的破灭。她或许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回忆着与潘又安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瞬间如今都变成了刺痛她心的利刃。

鸳鸯看着病中的司棋,心中满是怜悯。她深知司棋的遭遇,也明白这件事对司棋的伤害有多大。鸳鸯轻声安慰着司棋,告诉她不要过于伤心,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她承诺会替司棋保守秘密,不会将此事外传。鸳鸯的安慰和承诺,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了司棋些许慰藉。

司棋此前在大观园中的形象是大胆而热烈的。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畏惧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与潘又安的私会,虽然违背了贾府的规矩,但也展现了她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然而,这次事件让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从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少女,变成了一个被爱情伤害、卧病在床的可怜人。

司棋的遭遇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无奈和悲哀。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她们的爱情和婚姻都受到家族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司棋即使有勇气追求爱情,最终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她的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无声控诉。

鸳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司棋精神上的支持。但司棋的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她的爱情已经破碎,而她在贾府的处境也变得更加艰难。这一情节线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剧色彩,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2.王熙凤病情相关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王熙凤的病情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情节,深刻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和艰难的处境。此时的王熙凤,病情已然加重,然而她却羞于说病,这种矛盾的表现背后蕴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

从具体表现来看,王熙凤的病状已经十分明显。她的身体日益虚弱,精力大不如前,但依然强撑着处理贾府的大小事务。平儿与鸳鸯的对话中,透露出了王熙凤病情的严重程度。平儿向鸳鸯诉苦,提及王熙凤“虽有精神,到底也不是铁打的”,这表明王熙凤的身体状况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然而,王熙凤却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病情,在众人面前依旧表现出一副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样子。她害怕一旦宣布病情加重,自己手中的权力就会逐渐流失。

王熙凤讳疾忌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权力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在贾府中,王熙凤掌握着管家的大权,这让她拥有了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她享受着权力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一旦因病放权,她担心自己会失去现有的一切。她之前在管理贾府的过程中,做了许多勾连之事,放了不少利钱,如果此时称病放权,这些事情很可能会被曝光,她将面临巨大的危机。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她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病情。

其次,王熙凤的性格也是导致她讳疾忌医的重要因素。她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自尊心极强,不肯承认自己的软弱。在她的观念里,强者就应该无所不能,不能被疾病打倒。她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担心会因此遭到他人的轻视和嘲笑。她试图用坚强的外表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即使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她依然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自己的威严和形象。

再者,王熙凤对贾府的责任感也是一个原因。她深知贾府这个大家族已经摇摇欲坠,需要有人来支撑局面。她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管理好贾府的人,如果自己倒下了,贾府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境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维持这个将倾的大厦,所以即使身体不适,她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养病。

然而,王熙凤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却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她的强撑不仅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贾府的管理。由于她身体不适,处理事务时难免会出现疏漏,这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和艰难的处境。她在权力、自尊和责任感的驱使下,选择了隐瞒病情,继续操劳。但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她陷入更深的困境,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3.贾琏借当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贾府繁华表象下日益严重的经济困境,同时也深刻展现了贾琏复杂的心理状态。

贾琏向鸳鸯借当的过程充满了无奈与讨好。他先是百般奉承鸳鸯,试图拉近与她的关系。在言语上,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鸳鸯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夸赞,希望能博得她的好感。他深知鸳鸯在贾母身边的重要地位,也明白只有得到鸳鸯的帮助,自己才能解决燃眉之急。在与鸳鸯交谈的过程中,贾琏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借当的请求,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生怕被鸳鸯拒绝。

从贾琏的心理来看,他此时处于一种极度焦虑和无奈的状态。贾府表面上依旧是钟鸣鼎食之家,但实际上内部的经济状况已经岌岌可危。贾琏作为贾府的管事之一,深知家族的财政困境。他需要资金来维持贾府的日常开销和各种应酬,然而手头却十分拮据。向鸳鸯借当是他在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他希望通过偷取贾母闲置的物件去典当换钱,来缓解眼前的经济压力。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动歪脑筋动到了贾母身上,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只能冒险一试。

这一情节背后反映出的贾府经济困境是多方面的。首先,贾府的日常开销巨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方式。府中的主子们吃穿用度都极为讲究,各种排场和应酬不断,这使得贾府的财政支出居高不下。其次,贾府的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靠田庄的地租和一些祖产,但这些收入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支。再者,贾府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使得大量的钱财被中饱私囊,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贾琏借当的物品虽然在文中没有详细描述,但可以推测这些物件应该是贾母平时不常用但具有一定价值的东西。这些物品的典当,也从侧面反映出贾府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贾母的私藏都要拿出来应急。

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贾府经济上的困境,也展现了贾琏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他的行为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已经走向了末路。这一情节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以及经济困境对家族命运的重大影响。

4.来旺妇求亲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来旺妇求亲这一情节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生动展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

来旺妇求亲的过程充满了恃强凌弱的意味。来旺妇作为王熙凤管理外面账房的助手,倚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太太房里的丫鬟彩霞。她自恃有王熙凤撑腰,行事颇为嚣张,根本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彩霞不过是一个丫鬟,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那是莫大的荣幸。

彩霞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她原本有可能成为贾环的姨娘,在贾府中获得相对较高的地位。然而,来旺妇的强行求亲,将她的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方向。彩霞深知来旺儿的儿子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她内心充满了反抗和无奈,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她的反抗在来旺妇的强势面前显得那么渺小,只能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

各方人物对这门亲事有着不同的反应。贾琏得知来旺儿儿子的品行后,觉得来旺儿不该糟蹋了别人,非但不能给他说媒,还想把他抓起来打一顿。这表明贾琏还有一丝良知,对来旺儿儿子的行为感到不齿。但由于他有求于王熙凤,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支持了这门亲事。这体现了贾琏在贾府复杂人际关系中的无奈和软弱,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贾环对彩霞的命运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彩霞只是一个丫头,不值得他过多关注。这反映出贾环的薄情寡义,也显示出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虽然不低,但却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赵姨娘则对这门亲事极为不满,因为彩霞是她的大助力。她直接找到最高统治者贾政吹枕头风,试图阻止这门婚事。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赵姨娘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反映出她在贾府中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她还顺带告了王夫人偷将袭人给宝玉的状,进一步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

这一情节所反映的贾府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来旺妇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儿子求亲,体现了主仆之间的依附关系。王熙凤为了给自己的手下谋福利,不惜牺牲彩霞的幸福,显示出她在贾府中的强势和专横。贾琏为了自己的利益向王熙凤妥协,反映出贾府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贾环、赵姨娘等人的不同反应,也展现了贾府内部各房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来看,这一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婚姻往往不是基于男女双方的感情,而是由家族的利益和权势决定。彩霞作为一个丫鬟,她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只能听从主人的安排。这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同时,来旺妇倚势霸亲的行为,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势阶层的横行霸道和对弱势群体的压迫。

来旺妇求亲这一情节,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节描写,深刻展现了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封建社会的诸多社会现象,为读者了解《红楼梦》所描绘的那个时代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5.其他相关情节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除了前文所述的主要情节外,朱大娘提亲、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等情节同样不容忽视,它们对推动故事发展和揭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大娘前来提亲,欲为宝玉说亲。这一情节看似平常,实则暗示了宝玉的婚姻大事已被提上日程,反映出贾府众人对宝玉未来的规划。在封建家族中,婚姻往往是家族利益的结合,宝玉作为贾府的重要人物,他的婚姻关系到家族的兴衰。朱大娘的出现,让读者感受到了封建礼教下婚姻的功利性和不由个人意志左右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批判。

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则聚焦于贾府的用人和管理问题。林之孝向贾琏提及府中一些小厮的不良行为,如吃酒赌钱、聚赌斗殴等,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如蚁穴般侵蚀着贾府的根基。贾琏虽然表示要整顿,但言语中透露出的无奈和敷衍,暗示着贾府的衰败已难以挽回。这一情节揭示了贾府表面繁华下的内部危机,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些情节与前文的司棋事件、王熙凤病情、贾琏借当、来旺妇求亲等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贾府世界。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贾府的生活百态和社会风貌,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家族兴衰的必然性。通过这些情节的交织,作者进一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即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三、人物形象分析

1.王熙凤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王熙凤的形象展现得极为复杂,她恃强羞说病的性格特点以及精明、强势、病弱等多面形象跃然纸上,每一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和行为动机。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的性格特点在本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病情已然十分严重,平儿与鸳鸯的对话中透露,王熙凤患的是“血山崩”,身体状况糟糕透顶。然而,她却羞于承认自己的病情,依旧强撑着处理贾府的大小事务。这背后的心理动机主要源于她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掌控欲。在贾府,王熙凤手握管家大权,这权力给她带来了极高的地位和荣耀。她深知一旦宣布病情加重,手中的权力就会逐渐旁落。她之前在管理贾府时,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放利钱等事一旦被曝光,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为了保住权力,她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要在众人面前维持自己的权威形象。她的自尊心也不允许她表现出软弱,在她的认知里,强者就应该无所不能,不能被疾病打倒,她害怕被人轻视和嘲笑。

王熙凤的精明在本回中也有诸多体现。当贾琏向鸳鸯提出借当的请求时,王熙凤虽然卧病在床,却依然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利益关系。她询问贾琏借当之事自己是否有好处,这一细节展现了她的精明算计。她深知贾府的经济困境,也明白借当并非长久之计,但她更清楚如何在这种困境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在处理来旺妇求亲一事上,她也展现出了精明的一面。她知道来旺妇是自己的手下,为手下谋福利可以巩固自己在府中的势力。同时,她也利用这个机会,要求旺儿把放货出去的账在年底收回来,既做了人情,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王熙凤的强势在本回中更是显而易见。来旺妇倚仗她的权势为儿子求娶彩霞,她对此事并未过多阻拦,反而默认了这门亲事。她根本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丫鬟的命运就应该由主子决定。她的强势还体现在处理事务的果断上。当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索要二百两银子时,她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迅速想办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她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得罪宫里的人,否则会给贾府带来麻烦。她的强势让她在贾府中说一不二,无人敢轻易违抗她的命令。

然而,王熙凤的病弱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面。她的身体已经被繁重的事务和巨大的压力拖垮,但她却不肯休息。她的病弱不仅影响了她的身体机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决策和判断。在处理事务时,她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出现疏漏,这也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隐患。她的病弱与她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王熙凤在本回中的多面形象是由她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决定的。她身处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权力斗争激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为了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她不得不变得精明、强势。而她的病弱则是长期劳累和精神压力的结果。她的心理和行为动机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持贾府表面的繁华。但她的这种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也无法改变贾府衰败的命运。王熙凤的形象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她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2.贾琏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贾琏深陷贾府经济困境的泥沼,其无奈与应对方式尽显,同时也暴露出他的性格弱点,清晰展现出他在贾府中的角色定位。

贾琏面临的经济困境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贾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钟鸣鼎食的繁华景象,但内部经济早已千疮百孔。日常开销巨大,维持奢华生活的费用如流水般不断消耗着家底,而收入来源却十分有限,主要依赖田庄的地租和祖产,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支。贾琏作为贾府的管事之一,深知家族财政的窘迫,却无力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他。

为了应对经济困境,贾琏采取了向鸳鸯借当的方式。他百般奉承鸳鸯,试图拉近与她的关系,小心翼翼地提出借当请求。这一行为既体现了他的无奈,也反映出他在困境中的挣扎。他知道动贾母闲置物件的主意是冒险之举,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但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缓解眼前的资金压力,他只能出此下策。这种应对方式虽然解了一时之急,但也反映出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贾琏的性格弱点在这一过程中暴露无遗。他的贪婪和自私在借当一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为了满足自己和贾府的一时之需,不惜动用贾母的私藏,全然不顾这种行为可能对家族和贾母造成的伤害。他的短视也十分明显,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困境,而没有考虑到借当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贾府的经济问题。此外,他在面对来旺妇求亲一事时,虽然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有所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了妥协,这体现了他的软弱和缺乏原则。

在贾府中,贾琏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是贾府的管事之一,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责,但他的能力和决策却常常受到质疑。他在经济困境面前的无奈和应对方式,显示出他在贾府管理中的无力感。他既无法改变贾府的经济现状,也无法有效地解决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他与王熙凤的关系也十分微妙。他在家庭中受制于王熙凤的强势,在经济事务上也需要依赖王熙凤的支持。他的角色定位使得他在贾府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想有所作为,又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贾琏在经济困境下的无奈和应对方式,以及他的性格弱点和在贾府中的角色定位,都深刻地反映了《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他的故事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3.来旺妇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来旺妇倚势霸亲的行为,将她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凸显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来旺妇倚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太太房里的丫鬟彩霞。她行事嚣张跋扈,全然不把彩霞的意愿放在眼里。在她看来,彩霞不过是个丫鬟,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媳妇,是高攀了自家。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她的恃强凌弱和仗势欺人。她自恃有王熙凤撑腰,便肆意妄为,根本不考虑彩霞的幸福和感受。

从性格上来说,来旺妇贪婪且自私。她一心只为自己儿子的婚事着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她没有考虑到来旺儿儿子在外吃酒赌钱、无所不至的品行,也没有考虑到彩霞可能会因此陷入不幸的婚姻。她只看重自己家族的利益,希望通过这门亲事为儿子谋得好处,全然不顾他人的死活。

来旺妇的愚蠢也在这一事件中暴露无遗。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也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后果。她以为只要有王熙凤的支持,就可以为所欲为,却没有想到这种行为会加剧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在贾府中,来旺妇的地位是依附于王熙凤的。她是王熙凤管理外面账房的助手,负责处理一些外部事务。她通过讨好王熙凤,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然而,她的这种地位是不稳定的,完全取决于王熙凤的态度。一旦王熙凤失势,她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来旺妇在贾府中起到了加剧内部矛盾的作用。她的倚势霸亲行为,引起了彩霞的不满和反抗,也让贾琏等人心生不悦。她的行为破坏了贾府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使得原本就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她的存在就像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贾府的根基,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来旺妇的行为和性格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势阶层的丑恶嘴脸,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腐朽。她的故事是《红楼梦》中众多悲剧的一部分,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4.司棋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司棋的心理变化犹如波澜起伏的潮水,深刻展现了她复杂的性格特点,而这一切也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

此前,司棋与姑舅兄弟潘又安两情相悦,在大观园里私会,却不幸被鸳鸯撞见。这一事件成为了她命运的转折点,让她原本平静的心湖掀起了惊涛骇浪。当鸳鸯前来探望时,司棋正卧病在床,她的内心充满了悔恨、痛苦和绝望。潘又安的怯懦私逃,让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瞬间破灭。她悔恨自己看错了人,痛苦于爱情的背叛,绝望于未来的迷茫。她或许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回忆着与潘又安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甜蜜如今都变成了刺痛她心的利刃。

司棋的性格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原本是一个大胆热烈、敢于追求爱情的少女。在大观园中,她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与潘又安私会,展现出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这次事件也让她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她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害怕自己的丑事被曝光,担心会受到众人的指责和唾弃。她对潘又安的失望,也让她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结合她之前的经历,司棋的悲剧命运早已注定。在“鸡蛋羹”事件中,她率众大闹小厨房,得罪了以王夫人为首的“怡红院”一派;在“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事件中,她为迎春理论,却让自己两面不是人,还引起了迎春乳母的不满。这些事件都为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这次与潘又安的私会被撞破,更是让她陷入了绝境。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贞洁至关重要,一旦失去了贞洁,就会被视为不洁之人,遭到社会的唾弃。司棋深知这一点,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最终,司棋的命运以悲剧收场。她在抄检大观园时,被翻出了与潘又安私相授受的证据,这成为了她被逐的导火索。她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最终撞墙自杀在家。司棋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奈和悲哀。

5.彩霞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彩霞在婚姻问题上的无奈与反抗,深刻展现了她的人物形象以及在贾府中的艰难处境。

彩霞原本在太太房里当差,她聪明伶俐,深得太太信任。她心中曾有过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原本有可能成为贾环的姨娘,在贾府中获得相对安稳的地位。然而,来旺妇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彩霞,这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她的幻想。

彩霞对这门亲事充满了无奈。她深知来旺儿的儿子在外头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托付终身。但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她身为丫鬟,命运根本不由自己掌控。来旺妇自恃有王熙凤撑腰,行事嚣张,根本不把她的意愿放在眼里。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虽有反抗之心,却难以挣脱命运的枷锁。

不过,彩霞并非完全逆来顺受,她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抗。她叫小妹进去问一问赵姨娘,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和帮助。赵姨娘也因彩霞是自己的大助力,试图阻止这门婚事,还顺带告了王夫人偷将袭人给宝玉的状。这一系列举动,显示出彩霞不甘心被命运摆布,努力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从人物形象来看,彩霞是一个有主见、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愿意轻易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她在困境中努力寻找出路,尽管力量微薄,但依然不放弃希望。

在贾府中,彩霞的处境十分艰难。她身为丫鬟,处于社会底层,没有任何话语权。她的婚姻被他人随意决定,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伴侣。她在贾府中虽然有一定的地位,但面对来旺妇和王熙凤的权势,她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她的反抗不仅可能会得罪来旺妇,还可能会引起王熙凤的不满,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彩霞在婚姻问题上的无奈和反抗,生动地展现了她的人物形象和在贾府中的艰难处境。她的故事是封建社会中众多丫鬟命运的一个缩影,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和无奈。

四、艺术特色赏析

1.情节结构艺术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在情节结构上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其情节紧凑、多条线索交织的特点,为故事的展开和主题的揭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回情节紧凑,各个事件之间环环相扣,没有丝毫拖沓之感。从鸳鸯探望司棋开始,引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感情纠葛以及司棋的病情,这一情节迅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紧接着,鸳鸯又去看望王熙凤,从而揭示出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的情节,让读者对王熙凤的性格和处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贾琏向鸳鸯借当的情节,进一步展现了贾府经济的困境,与前面王熙凤的病情相呼应,暗示着贾府的衰败已不仅仅是表面的问题,而是深入到了经济层面。而来旺妇求亲的情节,则在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层面上掀起了波澜,各方人物的不同反应和利益冲突,使得情节更加紧张刺激。这些情节紧密相连,一个接着一个,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悬念和冲突的世界中,欲罢不能。

同时,本回采用了多条线索交织的结构方式。司棋与鸳鸯的情节线、王熙凤病情相关情节线、贾琏借当情节线、来旺妇求亲情节线以及其他相关情节线,如朱大娘提亲、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等,相互穿插,并行发展。这些线索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王熙凤的病情影响了她对来旺妇求亲一事的处理,而贾琏借当的行为也与贾府的经济困境以及王熙凤的病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多条线索交织的结构,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贾府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贾府的复杂情况。

这种情节紧凑、多条线索交织的结构对展现故事和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故事方面,它使得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在不同的情节线之间切换,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在主题方面,这种结构有助于揭示《红楼梦》的核心主题——贾府的衰败和封建社会的腐朽。通过多条线索的交织,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贾府在经济、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感受到这个家族的衰败已经不可避免。同时,也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等级观念、婚姻制度等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的情节结构艺术堪称典范,它以紧凑的情节和交织的线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深刻复杂的故事世界,有力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

2.人物刻画手法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作者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手法,成功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来看,王熙凤的精明强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当贾琏向鸳鸯提出借当请求时,王熙凤虽卧病在床,却敏锐地询问自己是否有好处。这简短的一问,将她善于算计、不放过任何利益的性格特点展现无遗。她深知贾府经济困境,但更在意自己的私利,这种言行生动地刻画了她精明世故的形象。在来旺妇求亲一事上,她默认来旺妇的行为,不把彩霞意愿放在眼里,强势地决定他人命运,进一步凸显了她在贾府中的权威和专横。

贾琏的言行则体现出他的无奈与软弱。他在向鸳鸯借当过程中,百般奉承,小心翼翼地提出请求,言语中满是讨好之意,这反映出他在经济困境下的无奈和对解决问题的急切。而在来旺妇求亲一事上,他虽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妥协,这种言行表现出他的软弱和缺乏原则。

来旺妇的嚣张跋扈通过她的言行表露无遗。她为儿子求娶彩霞时,全然不顾彩霞的意愿,自恃有王熙凤撑腰,行事嚣张,言语中充满了对彩霞的轻视,将她恃强凌弱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十分精妙。司棋在被鸳鸯撞见与潘又安私会后,内心充满了悔恨、痛苦和绝望。她卧病在床,回忆着与潘又安的过往,那些甜蜜的瞬间如今都成了痛苦的根源。这种心理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爱情破灭后的伤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使司棋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彩霞在面对来旺妇为儿子求亲时,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反抗。她深知来旺儿儿子的品行恶劣,不愿嫁给他,但身为丫鬟又无力改变命运。她叫小妹去问赵姨娘,希望能得到支持,这种心理活动展现了她在困境中努力争取一线生机的反抗精神,让读者对她的遭遇产生同情。

通过这些人物刻画手法,作者成功地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感受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这些手法也为小说主题的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复杂。

3.暗示手法运用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作者巧妙运用暗示手法,通过诸多细节暗示了贾府衰败的命运,使读者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大厦将倾的预兆,这种手法的运用为小说增添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经济窘迫是暗示贾府衰败的重要方面。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贾府经济的困境。贾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但实际上已经入不敷出。贾琏为了维持日常开销和各种应酬,不得不冒险偷取贾母闲置的物件去典当换钱。这一行为暗示着贾府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连贾母的私藏都要拿出来应急。此外,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索要二百两银子,王熙凤虽然想办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但也反映出贾府在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这种经济上的窘迫暗示着贾府的繁华只是表面现象,内部已经千疮百孔,衰败的命运难以避免。

人际关系复杂也是暗示贾府衰败的重要细节。来旺妇倚势霸亲,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彩霞,这一事件引发了各方人物的不同反应,展现了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贾琏虽然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了妥协;贾环对彩霞的命运漠不关心;赵姨娘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阻止这门婚事。这些人物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暗示着贾府内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谐与团结,家族的凝聚力正在逐渐消失。同时,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中提到府中小厮的不良行为,如吃酒赌钱、聚赌斗殴等,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这种管理上的混乱暗示着贾府的衰败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无法有效地维持正常的秩序。

暗示手法的运用在本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它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暗示手法,作者将贾府衰败的命运巧妙地隐藏在细节之中,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悲凉的氛围,使小说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暗示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家族兴衰的必然性,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后,暗示手法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它没有直接点明贾府的衰败,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使读者对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中暗示手法的运用,通过经济窘迫、人际关系复杂等细节,巧妙地暗示了贾府衰败的命运,为小说增添了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这种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还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使读者对小说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五、主题思想挖掘

1.贾府衰败的预兆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贾府衰败的诸多预兆,从经济困境、管理混乱到人际关系矛盾,这些现象相互交织,共同预示着这座繁华府邸即将走向没落。

经济困境是贾府衰败的显着标志。贾琏向鸳鸯借当这一情节,深刻揭示了贾府入不敷出的严峻现实。贾府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奢华的生活,主子们吃穿用度极尽讲究,各种排场和应酬不断,然而实际的财政状况却早已千疮百孔。贾琏为了维持日常开销和应对各种事务,不得不冒险偷取贾母闲置的物件去典当换钱,这一行为如同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贾府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夏太监打发小太监来索要二百两银子,王熙凤虽然设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但也暴露出贾府在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这种经济上的窘迫使得贾府难以维持往日的繁华,各项事务的运转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为贾府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管理混乱也是贾府衰败的重要因素。林之孝与贾琏的交谈中提到府中小厮的不良行为,如吃酒赌钱、聚赌斗殴等,这反映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松懈和无序。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实则如蚁穴般侵蚀着贾府的根基。贾府作为一个庞大的家族,需要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制度来维持秩序,但从这些小厮的行为可以看出,贾府的管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漏洞。此外,王熙凤在管理贾府时,虽然精明能干,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她为了个人利益放利钱,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贾府的利益,也破坏了贾府的管理秩序。管理的混乱使得贾府无法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进一步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人际关系矛盾则是贾府衰败的内在隐患。来旺妇倚势霸亲,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求娶彩霞,这一事件引发了各方人物的不同反应,展现了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复杂。贾琏虽然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了妥协;贾环对彩霞的命运漠不关心;赵姨娘则为了自己的利益试图阻止这门婚事。这些人物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使得贾府内部失去了往日的和谐与团结。在一个家族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贾府内部的人际关系矛盾却使得家族成员之间相互猜忌、勾心斗角,无法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困难。这种内部的分裂和矛盾,使得贾府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加脆弱,加速了贾府的衰败。

经济困境、管理混乱和人际关系矛盾这些现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贾府衰败的预兆。经济困境导致管理混乱,因为资金的短缺使得贾府无法有效地维持管理秩序;管理混乱又加剧了人际关系矛盾,因为管理的不善使得各方利益无法得到平衡;而人际关系矛盾则进一步影响了贾府的经济和管理,使得贾府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些现象与贾府的衰败密切相关,它们是贾府衰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进程。《红楼梦》第七十二回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贵族家庭的兴衰荣辱,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和无奈。

2.人性的复杂展现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宛如一个人性的舞台,不同人物在权力与利益的交织下,展现出复杂而多面的人性。

王熙凤在本回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她精明能干,手握贾府管家大权,深知权力的重要性。为了保住权力,即便身患重病,也羞于说病,强撑着处理事务。在贾琏向鸳鸯借当一事上,她敏锐地询问自己是否有好处,尽显其对利益的算计。然而,她并非完全的冷酷无情,在面对夏太监索要银子时,虽心中不满,但还是迅速想办法满足对方,这其中既有对贾府利益的维护,也有对权力地位的考量。她的强势背后,是对权力和利益的执着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无奈。

贾琏在经济困境面前,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他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向鸳鸯借当,不惜讨好奉承,甚至动用贾母的私藏,这体现了他的贪婪和短视。在来旺妇求亲一事上,他虽对来旺儿儿子的品行不满,但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选择妥协,显示出他的软弱和缺乏原则。然而,他也并非毫无良知,对来旺儿儿子的行为也曾有过不满和愤怒,只是在利益面前,良知被暂时搁置。

来旺妇则是仗势欺人的典型。她倚仗王熙凤的权势,为儿子求娶彩霞,全然不顾彩霞的意愿和幸福,尽显其贪婪、自私和愚蠢。她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为了儿子的婚事不择手段,却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后果和他人的感受。她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贾府的和谐,也加剧了内部的矛盾。

司棋在爱情与现实的冲突中,展现出人性的脆弱与坚强。她与潘又安的爱情被鸳鸯撞见后,潘又安的怯懦私逃让她陷入绝望。她悔恨、痛苦,但也曾勇敢地追求爱情。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她的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无奈,但也展现出了一定的坚强,没有轻易放弃对爱情的信念。

彩霞在婚姻问题上,体现了人性的反抗与无奈。她不愿意嫁给来旺儿的儿子,深知对方品行恶劣,但身为丫鬟,她的命运无法自主。她叫小妹询问赵姨娘,试图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这显示出她的反抗精神。然而,在强大的权势面前,她的反抗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更多的是无奈和悲哀。

本回中不同人物在权力和利益面前的表现,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弱点和无奈,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各不相同。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本质,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3.社会现象的反映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生动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等级观念和主仆关系等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在本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来旺妇倚势为儿子求娶彩霞,全然不顾彩霞的意愿。在那个时代,婚姻往往是家族利益的结合,而非基于男女双方的感情。彩霞身为丫鬟,她的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只能听从主人的安排。这种婚姻制度剥夺了女性的自主选择权,使她们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即便彩霞心中有反抗之意,也难以挣脱命运的枷锁。这反映出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腐朽和对人性的压抑,女性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其现实意义在于提醒我们珍惜现代社会自由平等的婚姻制度,尊重每个人的婚姻选择权。从历史价值来看,它让我们深刻了解到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黑暗面,为研究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等级观念在本回中也十分明显。贾府作为贵族家庭,内部等级森严。主子与奴仆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奴仆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来旺妇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便肆意妄为,不把彩霞放在眼里。而彩霞身为丫鬟,即便心中不满,也只能默默忍受。这种等级观念不仅存在于主仆之间,在贾府内部各房之间也有所体现。贾环、赵姨娘等人的不同反应,展现了贾府内部各房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人际关系复杂而微妙。其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等级观念,倡导平等、公正的社会价值观。从历史价值来看,它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社会阶层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主仆关系在本回中呈现出一种依附和压迫的状态。来旺妇是王熙凤的手下,她依附于王熙凤的权势,为自己谋取利益。而王熙凤则通过控制手下的奴仆,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这种主仆关系是封建社会权力结构的一种体现,奴仆们为了生存和利益,不得不依附于主子,而主子则利用奴仆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主仆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来旺妇的行为引起了贾琏等人心生不悦,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其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倡导建立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从历史价值来看,它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主仆关系和社会权力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等级观念和主仆关系等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也为我们珍惜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六、与前后回目的关联

1.与前一回目的承接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与第七十一回在情节、人物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承接关系,这种承接对故事的连贯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情节上,第七十一回中,贾母八旬大寿,贾府上下热闹非凡,但在这繁华背后,已隐隐透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尤氏在荣国府受气,邢夫人因小事对王熙凤不满等,这些情节为第七十二回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到了第七十二回,贾府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这与她在第七十一回中操办大寿时的劳累和压力不无关系。大寿期间的繁忙事务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病情逐渐加重。而贾琏向鸳鸯借当,也是因为大寿等一系列活动导致贾府经济更加窘迫,资金周转不灵,这与第七十一回中贾府表面繁华下的经济困境相呼应。

在人物方面,第七十一回中邢夫人对王熙凤的不满,在第七十二回中虽未直接体现,但却影响着王熙凤的心理和行为。王熙凤深知自己在贾府的处境,为了保住权力和地位,她即便生病也不敢声张,继续强撑着处理事务。来旺妇在第七十二回中倚势霸亲,她的这种嚣张跋扈的行为与第七十一回中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等级制度的森严是一脉相承的。她仗着王熙凤的权势,为所欲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这种承接关系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自然流畅,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情节的层层递进和人物性格的持续发展。从第七十一回的表面繁华到第七十二回的内部矛盾凸显,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贾府这座大厦即将倾颓的预兆。同时,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也在这种承接中不断深化,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复杂的贾府世界之中。

2.对后一回目的铺垫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为第七十三回及后续情节做了诸多精妙的铺垫,使得故事发展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司棋事件是重要的伏笔。本回中,司棋与姑舅兄弟潘又安私会被鸳鸯撞见后,潘又安私逃,司棋卧病在床。这一事件在第七十三回及后续情节中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司棋的丑事成为了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之一。抄检大观园时,司棋与潘又安私相授受的证据被翻出,她最终被逐,撞墙自杀在家。司棋事件不仅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也为抄检大观园这一重要情节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王熙凤病情加重却羞于说病,也为后续情节埋下了隐患。她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却依旧强撑着处理事务。这使得她在管理贾府时可能会出现更多疏漏,为贾府的衰败加速。在后续情节中,她的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她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力,也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贾琏借当反映出的贾府经济困境,在后续情节中也会持续发酵。贾府的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危机和变故。例如,可能会引发家族内部的纷争,也会影响到贾府与外界的关系。

来旺妇求亲一事,虽然在本回中没有最终定论,但各方人物的不同反应和利益冲突,为后续情节的发展留下了悬念。彩霞的反抗和赵姨娘的干预,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斗争,进一步加剧贾府内部的混乱。

第七十二回通过司棋事件、王熙凤病情、贾琏借当、来旺妇求亲等情节,为第七十三回及后续情节做了充分的铺垫,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自然流畅,也让读者更加期待后续情节的展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不要啊棺人 快穿玩转逆袭 道藏辑要 贴身老师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贵女多娇 大宋游侠 逍遥人生 家园 极品太子爷 穿越之极限奇兵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至尊邪天 都市之纨绔军医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穿越之原始之路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txt下载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