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狂兵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康熙大帝 醉枕江山 民国之谍影风云 红色帝国1924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明末逐鹿天下 北宋大相公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8章 张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汉末三国时代,一幅波澜壮阔的烽火画卷徐徐展开。

在这幅画卷中,猛将如云,他们或凭盖世功业名垂青史,或借雄才大略搅动风云。

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巴蜀大地上,却有一位孤臣,他的名字叫做张任。

张任,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名字,但他的故事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身处乱世,面对强权与诱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诚,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气节。

在那个充满权谋与争斗的时代,张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巴蜀地区的一位重要将领。

他率领着军队,与各路诸侯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人民而战。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尽管他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

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他不幸被俘,成为了敌人的阶下囚。

面对敌人的劝降,张任毫不屈服,他宁死不降,以自己的生命扞卫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他的结局是悲壮的,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张任的生年已湮没于历史尘埃,史书中关于他早年的记载仅《益部耆旧记》留下“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十二字。这简短的描述,却如同一幅速写,勾勒出一位从底层崛起的少年形象。

东汉末年的益州,虽远离中原战火,却也并非世外桃源。

自刘焉入蜀后,这里便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舞台,而张任的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展开。

益州地处西南,自古便是多民族杂居之地,山地丘陵占去大半疆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人剽悍尚武的民风。

张任的故乡据考证在蜀郡(今四川成都周边),少年时曾随父辈在岷江边劳作,练就了强健的体魄与过人的水性。据地方方志记载,他十三岁时曾徒手搏杀过窜入村落的猛虎,此事在乡邻间传为美谈,也让“张任”这个名字首次与“勇武”挂钩。

东汉的选官制度以察举制为主,寒门子弟若无奇遇,很难跻身仕途。

张任深知这一点,便将目光投向了军旅。

当时益州牧刘焉正招募乡勇扩充军备,张任毅然投军,成为一名普通士卒。

在军营中,他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别人贪图军功时,他专注于研习阵法;同僚饮酒作乐时,他在灯下研读兵书。

据《蜀鉴》记载,他曾在一次小规模演练中,仅凭五十名士兵便击溃了模拟敌军的三百人队伍,其排兵布阵之法令校尉惊叹不已。

张任的军事才能很快引起了上司的注意。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益州南部的夷人发动叛乱,刘焉派张任所属部队前往平叛。

在越嶲郡(今四川西昌)的山地作战中,主将因不熟悉地形陷入包围,张任临危不乱,率十余名精锐绕到敌军后方,点燃火把制造援军假象,同时大喊“官军主力已至”,吓得夷人军队溃散而逃。

此战后,张任因功晋升为军侯,开始在益州军中崭露头角。

刘璋继任益州牧后,张任已升任校尉,负责成都周边的防务。

当时益州内部矛盾重重:刘焉带来的“东州兵”与本土士族摩擦不断,豪强地主拥兵自重,而刘璋性格懦弱,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

张任虽出身寒门,却始终以守护益州为己任。

他多次向刘璋上书,提出“整军、安民、联羌”三策:整肃军纪以提升战斗力,减免赋税以安抚民心,联合西羌以稳固边防。

可惜这些建议大多石沉大海,刘璋的优柔寡断让张任深感忧虑。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汉中张鲁势力扩张,多次袭扰益州边境。

张任主动请缨镇守阳平关,在此期间,他修建防御工事,训练山地作战部队,多次击退张鲁的进攻。

据《华阳国志》记载,他曾设计诱敌深入,在阳平关以南的峡谷中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张鲁部将杨昂的五千精兵,让张鲁此后数年不敢南下。

这段经历不仅磨练了张任的军事才能,更让他对益州的山川地势了如指掌,为日后的雒城之战埋下伏笔。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扬言要讨伐张鲁,刘璋听闻后惶恐不安,在张松、法正的劝说下,决定邀请刘备入蜀协助抵御张鲁。

这一决定在益州内部引发激烈争议,张任便是反对者之一。

他在朝堂上直言进谏:“刘备素有雄才,今引狼入室,必为后患。不如加强战备,联合张鲁共拒曹操。”

可惜刘璋听不进逆耳忠言,执意派法正前往荆州迎接刘备。

刘备入蜀后,屯兵葭萌关(今四川广元),却迟迟不进攻张鲁,反而广施恩德,收买人心。

张任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再次劝谏刘璋:“刘备驻军不前,意在图谋益州,应尽早驱逐。”

刘璋虽有所警觉,却不愿与刘备撕破脸皮,只派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监视刘备。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以刘璋未提供足够粮草为由,斩杀杨怀、高沛,正式起兵反蜀,益州之战爆发。

战争初期,刘备军进展顺利,涪城(今四川绵阳)守将杨怀不战而降,绵竹(今四川德阳)守将李严献城归顺。

短短数月间,成都以北的防线几乎崩溃,雒城(今四川广汉)成为守护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雒城地势险要,北临沱江,南依雁江,易守难攻,但其兵力不足,粮草有限,防守压力极大。

就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刘璋任命张任为副军师,与主帅刘璝共同镇守雒城。

张任抵达雒城后,立刻对防务进行了全面整顿。

他发现雒城的城墙虽坚固,但守城士兵士气低落,不少人已心生退意。

于是他召集将士,慷慨陈词:

“雒城若破,成都危矣!我等世居益州,当以死相拼,守护家园!”

他还以身作则,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巡查防务,很快稳定了军心。

针对刘备军的进攻特点,张任制定了“以守为攻,袭扰疲敌”的战术。

白天,他依托城墙部署弓箭手和投石机,利用地形优势击退敌军的猛攻;夜晚,则挑选精锐组成突击队,偷袭刘备军营。

有一次,他亲率三百勇士,趁夜渡过沱江,烧毁了刘备军的粮草营寨,让刘备军陷入缺粮困境,不得不暂缓攻城。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久攻雒城不下,心急如焚,命军师庞统亲自督战。

庞统素有“凤雏”之称,智谋过人,他看出雒城的防御重心在东门,便亲率主力从东门进攻,同时派一支偏师佯攻北门,试图分散守军兵力。

张任识破了庞统的计谋,却没有直接加强东门防御,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落凤坡设伏。

落凤坡位于雒城东南,是一条狭窄的山道,两侧悬崖峭壁,中间仅有一条小路通行。

张任判断庞统会亲自率军经过落凤坡,便在此埋伏了五千弓箭手和刀斧手。

当庞统的军队进入落凤坡后,张任一声令下,箭如雨下,滚石齐落。

庞统猝不及防,被乱箭射中,当场身亡。

《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先主痛惜,言则流涕”,足见这一战对刘备军的打击之大。

落凤坡的胜利让益州军士气大振,但张任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刘备在失去庞统后,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援军入蜀,雒城的压力陡增。

不久,张飞率军攻克江州(今重庆),赵云平定江阳(今四川泸州),诸葛亮则沿水路西进,对雒城形成合围之势。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张任并未退缩。

他一方面派人向成都求援,另一方面加强城内防御,甚至组织百姓参与守城。

他还发明了一种“连环弩”,能一次发射十支箭,极大地增强了守城火力。

在一次战斗中,张飞亲自擂鼓助威,率军猛攻西门,张任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身中数箭仍不肯退下,其忠勇之态令士兵们深受感动,纷纷拼死抵抗。

然而,寡不敌众的局面终究难以逆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雒城的粮草逐渐告罄,士兵们疲惫不堪,不少人开始动摇。

主帅刘璝主张投降,与张任发生激烈争执。

张任怒斥刘璝:“我等受主公厚恩,当以死报国,岂能屈膝投降!”

他下令将主张投降的将领斩首示众,暂时稳住了军心,但雒城的陷落已只是时间问题。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备军对雒城发起总攻。

诸葛亮设计用云梯从北门强攻,吸引守军注意力,同时派张飞率精锐从东门的薄弱处突破。

张任虽奋力抵抗,但兵力不足,防线最终被撕开一道缺口。

刘备军蜂拥而入,雒城失守。

张任率残部与敌军展开巷战,他手持长枪,奋勇杀敌,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自己也多处受伤,浑身是血。

但他仍不肯投降,继续与敌军拼杀,直到力竭被擒。

当士兵将他押到刘备面前时,这位满身伤痕的将领依然昂首挺立,眼中毫无惧色。

刘备素来爱惜人才,见张任勇武忠诚,便想招降他。

他亲自为张任松绑,好言劝道:“卿乃当世名将,奈何追随刘璋这样的庸主?若肯归降,我必委以重任。”

张任却冷冷地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生为益州人,死为益州鬼,岂能降贼!”

刘备并不甘心,又许以高官厚禄:“若肯降,当表卿为广汉太守,总领蜀地军政。”

张任厉声回绝:“我受刘璋厚恩,岂能背主求荣?今日被擒,唯有一死,休想让我屈膝!”

他的言辞激烈,态度坚决,让刘备身边的将领都怒不可遏,纷纷请求将他斩首。

刘备见张任心意已决,知道再劝无益,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敬佩他的气节。

最终,他叹息道:“卿既不降,我也不强求。念你忠勇,允你全尸。”

张任听后,面向成都方向叩首三拜,说道:“臣不能保全益州,愧对主公!”

随后从容就义。

张任的死,让刘备军中不少将领感慨不已。

诸葛亮曾评价:“张任之忠,胜于吕布之勇。”

刘备也为未能招降他而惋惜,下令将其厚葬于雒城金雁桥侧。

如今,四川广汉仍有张任墓,墓碑上刻着“汉将军张任之墓”,墓前的石马石羊虽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守护着这位孤臣的忠魂。

张任的一生,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甚至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笔墨。

但他以“宁死不降”的气节,成为了三国时期“忠义”的象征。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他的事迹,让这位巴蜀孤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从历史的角度看,张任的忠诚或许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他所效忠的刘璋,并非明主;他所坚守的益州,最终还是归属了更有作为的刘备。

但在那个“良禽择木而栖”的乱世,张任的选择恰恰彰显了人性中最珍贵的品质——坚守。

他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士节”,这种精神超越了成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忠义”的典范。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张任的形象不断被重塑。

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将他描绘成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明代的《三国演义》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忠贞不屈。

清代的一些地方戏曲中,更是将他塑造成了守护巴蜀的英雄,深受百姓喜爱。

如今,当我们回望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张任的身影或许不够高大,却足够清晰。

他就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中短暂划过,却以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忠义”二字的永恒价值。

这位巴蜀大地上的孤臣,用自己的生命,为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写下了最悲壮的一笔。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中,坚守信念或许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这种坚守本身,就是一种不朽的传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赶尸道长 生活系游戏 大明1937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林岚秦小雅 玄鉴仙族 三千世界漫谈 新现代逍遥录 快穿玩转逆袭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福艳之都市后宫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战地军医 李治你别怂 北美大唐 在下潘凤,字无双 无情江湖路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