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首页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战场合同工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德意志崛起之路 大唐二愣子 明末逐鹿天下 封侯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全文阅读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txt下载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04章 公瑾疑虑,子敬斡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鲁肃的奔走果然迅速且有效。

次日午后,我便再次被召至孙权的临时行辕帅帐。

这一次,帐内的气氛比昨日更加凝重,除了端坐主位的孙权和侍立一旁的周瑜、鲁肃外,竟再无旁人。

显然,这是一场仅限于核心决策圈的、针对我昨日“荆南之策”的闭门会议。

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在厚重的地毯上投下几道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孙权面沉似水,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我们三人。

周瑜则抱臂立于一侧,英俊的面容上覆盖着一层寒霜,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警惕和疑虑,

目光时不时地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

唯有鲁肃,虽然神色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期待和镇定,

显然他已经将我的计策以及他的想法,向孙权和周瑜做了初步的沟通。

“子明,”

孙权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威严,

“子敬已将你昨日之策,详详细细说与孤及公瑾听了。

让刘备南取荆南四郡,以换取其不再觊觎南郡……嗯,想法倒是颇为新奇。”

他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用一种审慎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仿佛要穿透我的皮囊,直视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意图。

我躬身一礼,语气平静地回答:

“启禀主公,此非昭一人之奇思,实乃权衡当前利弊,为维系联盟、共抗曹贼之不得已而为之策。”

“哼,说得轻巧!”

不等孙权再问,周瑜已经冷哼一声,踏前一步,目光如电般射向我,

“陆参军,你可知荆州四郡虽偏,然一旦落入刘备之手,意味着什么?”

他语气凌厉,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刘备素有枭雄之姿,又得关、张、赵云之勇,孔明之智,

一旦让其在荆南站稳脚跟,招兵买马,收拢人心,不出数年,必成气候!

届时,他坐拥荆南,虎视江东,与我军仅隔一江,我江东岂非引狼入室,自留心腹之患?!”

周瑜的担忧,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这正是历史上他坚决反对“借荆州”给刘备的核心原因

——不信任刘备,并视其为潜在的巨大威胁。

“都督所虑,确有道理。”

我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先表示理解,缓和气氛,

“玄德公胸怀大志,其麾下文武亦非庸才,假以时日,必非池中之物。然……”

我话锋一转,迎上周瑜锐利的目光,语气坚定地说道:

“然,我等今日所谋,非百年之后之远忧,乃是眼前之急患!

曹操八十万大军虽败,然其根基未损,北方未失,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今日赤壁之胜,乃孙刘联合之功,若此刻因区区南郡之争而使联盟破裂,内耗不休,岂非正中曹贼下怀?

待曹军再次南下,我江东纵有长江天险,又能独善其身乎?”

我刻意加重了“眼前之急患”和“区区南郡之争”的语气,

意在提醒孙权和周瑜,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曹操,内部矛盾应该服从于主要矛盾。

周瑜眉头紧锁,显然我的话触动了他,但他依然坚持己见:

“陆参军此言差矣!曹操固然是大敌,但刘备亦非善类!

今日我等放任其壮大,他日他若反噬江东,岂非比曹操更为可虑?

荆南之地,虽有长江相隔,然水道相通,一旦刘备羽翼丰满,顺江东下,亦可直逼我腹心!

此非远忧,乃肘腋之患!”

他向前走了几步,声音更加激昂:

“与其养虎为患,不如趁其羽翼未丰,将其牢牢控制在股掌之间!

南郡,绝不可轻与!荆南四郡,亦当徐图之!”

周瑜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决断力和掌控欲,也代表了江东内部相当一部分鹰派将领的想法。

孙权听着,眼神闪烁,显然内心也在激烈地斗争。

这时,一直沉默的鲁肃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温和却充满了力量:

“都督此言,虽出于公心,然恕肃不敢苟同。”

他先是对周瑜拱了拱手,随即转向孙权,恳切地说道:

“主公,都督所虑,乃刘备坐大之后患。

然我等今日若将刘备逼迫太甚,使其走投无路,其后果恐怕更为直接,更为严重!”

鲁肃加重了语气:

“玄德公兵败当阳,携民渡江,仁义之名已深入人心。

赤壁一战,其虽兵力不如我军,亦出力甚多。

若战后我等非但不予安抚,反而处处相逼,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江东?

荆襄士人本就心向刘备者众,若我等失信于天下,人心离散,岂非自毁长城?”

“更何况,”

鲁肃继续说道,

“刘备麾下关、张皆虎熊之将,孔明亦非易与之辈。

若当真将其逼入绝境,狗急尚且跳墙,何况枭雄乎?

届时其若不顾一切,与我江东反目,甚至……甚至铤而走险,暗通曹操,我江东岂非腹背受敌?

此等风险,远比让其据有荆南更为可怕!”

鲁肃的这番话,可谓是切中要害。

他没有过多纠缠于“未来威胁”,而是将“现实风险”摆在了孙权面前

——逼反刘备的直接后果,可能比放任其发展更为严重。

周瑜脸色微变,显然鲁肃的话让他无法完全反驳,但他仍旧冷声道:

“子敬未免危言耸听!刘备区区数万残兵,何足惧哉?若其当真不识时务,我江东大军旦夕可灭之!”

“都督!”

鲁肃提高了声音,神色急切,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孙刘联盟,乃抗曹之基石,岂可因一时意气而轻言刀兵?

若内战一起,无论胜负,皆是亲者痛,仇者快!曹操必坐收渔利!主公三思啊!”

鲁肃说完,深深一揖,神情恳切至极。

帐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孙权的目光在周瑜、鲁肃和我之间来回移动,手指敲击案几的频率越来越快,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挣扎。

周瑜的担忧,代表了对未来风险的警惕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鲁肃的劝谏,则代表了对现实风险的规避和对联盟大局的维护。

而我的提议,则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明白,现在是关键时刻,必须再加一把火。

我再次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主公,都督,先生。

昭以为,今日之议,关键不在于刘备是否可信,而在于如何将刘备这股力量,置于对我江东最有利之位置。”

“南郡乃江防要地,绝不可失,此乃底线。

然强留刘备于南郡附近,无异于卧榻之侧,置一猛虎,日夜提防,耗费心力。

放其去荆南,看似纵虎归山,实则有三利。”

“一者,解南郡之围,使我江东可专心经营江北防线,应对曹操。

二者,以荆南之偏远疲敝,足以消耗刘备大量精力,使其短期内无力他顾,更遑论威胁江东。

三者,长江天险,并非虚设。

只要我江东水师强盛,牢牢掌控长江水域,刘备纵有雄兵百万,亦难渡江。

我等只需扼守江口要隘,便可高枕无忧。”

我顿了顿,加重语气:

“此乃以地利制衡之策。

与其日夜忧心其反噬,不如划定界限,严加防范,使其虽有壮大之机,却无威胁江东之力。

待日后曹贼削平,天下大定,再图荆襄不迟。”

我的这番话,没有回避刘备可能坐大的风险,而是提出了具体的制衡策略

——利用长江天险进行地理隔离和军事压制。

这显然比单纯的“养虎为患”论更具说服力。

周瑜的眉头依然紧锁,但眼神中的敌意似乎稍减,开始认真思考我的话。

孙权的目光则变得深邃起来,手指停止了敲击。

鲁肃见状,立刻补充道:

“子明所言甚是!长江天险,乃我江东立国之本!

只要水师在手,何惧刘备?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以荆南四郡换取联盟稳固,并暂时解除肘腋之患,实乃上策!”

孙权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公瑾,子敬,子明……你们之言,孤都听进去了。

此事,关乎江东百年大计,亦关乎孙刘联盟之前途,不可不慎。”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最终停在地图前,目光落在荆南四郡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容孤……再思量一日。”他挥了挥手,“今日暂且议到这里。”

虽然孙权没有立刻拍板,但我能感觉到,天平已经开始向我的方案倾斜。

周瑜的疑虑虽重,但在鲁肃的力挺和我的“地利制衡”论面前,也并非无懈可击。

孙权作为雄主,更看重的是现实利益和风险的平衡。

走出帅帐,阳光有些刺眼。

我与鲁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公瑾的疑虑,子敬的斡旋……这场围绕着荆州归属的博弈,远比史书上记载的“借荆州”要复杂得多。

而我,正身处这漩涡的中心,用我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洞察力,努力地引导着历史的走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不要啊棺人 快穿玩转逆袭 道藏辑要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贵女多娇 极品太子爷 穿越之极限奇兵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至尊邪天 你是我兄弟 都市之纨绔军医 叱咤风云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红色脊梁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绝代神主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唐躺平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浴血山河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清宫秘史十二章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txt下载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