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首页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狂兵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康熙大帝 汉乡 武炼巅峰 民国之谍影风云 红色帝国1924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明末逐鹿天下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0章 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胡大老爷再次回归悠闲生活。

他立于屋檐下,审视着今日的天色。

咦,不知不觉已至夏末,是时候外出走走瞧瞧了。

来到大明这么久,我还真未曾真正出游过。

是时候踏上旅程了。

看这天,钓鱼、露营、野餐皆是佳选。

正好!

有胡义在旁,出行之事只需胡大老爷一句话,他便会将一切准备妥当。

别以为这时代少了后世科技就不便。

实际上,许多后世科技在生活中的有无并非关键。

它们解决的仅是普及与便捷问题。

说白了,虽科技欠缺,但凭借人力、财力,我们仍能享受不逊于后世的待遇。

胡大老爷此刻唯有一忧。

这安全能保障吗?

大明虽已建国,且身处金陵城附近。

但我这惜命之人,怎能让自己置身险境?

念及此,他即刻找来了毛骧。

调用锦衣卫!

为此,他还派胡义前往东宫,向朱标求了一道旨意。

不找朱元璋,并非怕他不给,而是无需如此。

朱标的旨意已足够。

当然,有了这道旨意,加之胡大老爷慷慨的报酬。

啧啧,锦衣卫的热情超乎想象!

仅仅一日,金陵城郊的钓鱼之行便安排妥当。

尽管胡大老爷望着那百余人和十几辆大车的队伍略显无奈,但郊游毕竟是成行了。

出行一旦超过十里,便需考虑诸多事宜:住宿、饮食、水源等,皆需精心筹划,否则性命难保。此次胡大老爷的钓鱼郊游,更是如此,毕竟已离城三十里。

他们特意选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小湖畔,地势宽广,绿树葱郁,既可垂钓,又能赏景。

胡大老爷一行清晨出发,抵达时已是黄昏。毕竟,一日行三十里,速度已算飞快。

到达后,胡大老爷便背着手,带着如诗、宛如四处闲逛。而胡府的下人们则开始忙碌起来。

先是平整地面,随后在最佳位置搭建起胡大老爷的帐篷。这帐篷虽无现代科技,却十分宽敞,用粗木料支撑,如同搭积木般迅速组装,再蒙上布匹。

另一边,另一批人则开始垒土为灶,准备饭菜。饭菜自然分为大灶与小灶。

即便是供应仆从及锦衣卫全体膳食的大锅饭,其品质也远超常人所能享用。

胡大老爷这般气魄之人,怎会在饮食上吝啬?

瞧那大锅翻炒的菜肴,大块鲜美的肉食,伴着香气扑鼻的米饭,直教人口水横流。

而一旁,早已依军中规制搭建好的军帐内,锦衣卫们腹中饥饿,咕咕作响。

待分到各自饭菜,众锦衣卫心中所想一致:

“胡爷,日后您若出行需护卫,只需一句话,小的若迟缓半分,便是小的过错!”

究其原因,乃是胡大老爷的安排太过周到。

薪资丰厚,待遇优渥,就连餐食也是准备得无微不至。

如此安排,还有何言可说?

自然,胡大老爷的餐食更为精致。

对此,众人皆认为理所应当。

毕竟,胡大老爷是何等人物?

饮食讲究些,再正常不过。

然而,当夜,锦衣卫与仆从们听到帐篷内传来的阵阵“猫叫”,顿觉异样。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但他们并未深思。

身为男儿,谁不贪恋酒色财气?

胡大老爷这才是真性情。

但到了次日清晨,当他们看见胡大老爷精神焕发地持竿垂钓时,想法彻底改变。

不仅是外来的锦衣卫,就连胡府自家的仆人,此刻也心生寒意。

以往在府中,前后院相隔未觉异常。

而今,听了大半夜的猫叫,转眼又见胡大老爷如此精神抖擞,谁能不心生疑惑?

同为男儿,这等事,谁又能不心生羡慕?

众人此刻纷纷猜测,胡大老爷是否食用了什么奇珍异宝。

毕竟,他的状态实在过于精神矍铄。

但这些猜测,与胡大老爷实则毫无干系。

他不过是一条偶尔现身透气、放松心情的老咸鱼。

对他来说,享乐至上,其余皆浮云。

夏末初秋,树荫之下,凉风拂面,水面波光粼粼。

品一口茶台上温热的茶水,轻摇鱼竿,胡大老爷享受着无边的惬意。

心中暗想,往后还需常出来走走。

不然,怎能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当今时代,无污染,无高科技捕鱼手段,江河湖海的鱼类资源极为丰富。

未到午餐时分,鱼篓已满载而归,一条条鱼儿被轻易钓起,那感觉妙不可言。

这也得益于胡大老爷用白米泡酒打窝,诱鱼无数。

这些鱼儿哪曾见过如此美味,纷纷中计。

至中午,营地弥漫着鱼香。

胡大老爷早有指示,蔬菜瓜果皆需本地直采,以求新鲜。

钱财于他如浮云,岂会在乎这点小开销?

小日子滋润无比。

然而,这份宁静在第三天被打破。

胡府大管家胡义,骑马狂奔而来,向胡大老爷报信:

“堂兄,生了!”

一听此言,胡大老爷便意识到,自己的郊游已告一段落。

他立刻牵来一匹快马,驰骋回家。

回家后,他换了身衣裳,携同胡仁彬夫妇,急忙赶往东宫。

此时,东宫内,朱元璋与马皇后皆在。

经过数日调养,马皇后虽未见显着变化,但精神与气色均有好转。

二人见胡大老爷到来,满心欢喜。

胡大老爷望着马皇后怀中略显苍白的小脸,笑着摇头。

“时光匆匆啊!”

“昔日还拽着我衣角娇声喊伯父的小姑娘,如今已为人母。”

胡馨月此次诞下一子。

这对老朱家而言,无疑是喜讯。

毕竟,朱标一脉乃老朱家正统。

而今,胡馨月已是名副其实的太子妃。

朱元璋轻轻触碰小婴儿,满脸笑意地对胡大老爷说:

“是啊,惟庸,咱俩都做爷爷了。”

“这孩子,乃标儿之后,依咱为他准备的字辈,应为允字辈。”

“嗯,这孩子外公不凡,那便叫允炆吧!”

“将来定能助他大哥一臂之力。”

胡大老爷闻“允炆”之名,心中一震。

唉!

世事纷扰,最终还是出现了朱允炆这个名字。

似乎命中注定,逃不过此名。

更令人惊讶的是,如今的朱允炆,竟成了自己的嫡亲外孙。

这世间,真是变幻莫测。

这个名字,在大明历史的篇章中,是任何略知一二者都无法回避的。

他,推翻了洪武时期朱元璋设定的文官束缚;

他,以拙劣政治手腕和不成熟政策,耗尽了洪武年间积累的财富;

他,激化南北士子与官场矛盾,纵容江南士林的崛起;

更甚者,他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藩王成功背后的反衬!

一般而言,开国后的第二任皇帝,应是最为顺遂的。

继承了开国君主的政治与经济基础,开创一番事业本非难事。

若性格稳健,则可为治世明君,使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家日渐强盛;

若性格激进,则可成一代霸主,汇聚国力,开疆拓土。

作为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既有基础又得民心,无疑是得天独厚的。

尤其是如朱允炆这般,被朱元璋精心扶持上位者,更是拥有绝佳的开端。

然而,朱允炆的不成熟政策与政治手段,加之身边那些不切实际的幕僚,硬是将这天赐良机推向了深渊。

他们毫不犹豫地朝着毁灭冲刺,最终不仅葬送了自己,也耗尽了大明初建的家底。

朱允炆所犯之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尽管历史上不乏为其翻案的声音,

但对其能力的质疑,却始终未能被推翻。

怎料,最终自家的外孙竟也步入了朱允炆的后尘,这其中的荒谬,又能向谁诉说?

所幸仅是名字寓意不佳,倒不忧虑外孙会被教导成历史中的旧模样。

以胡大老爷今朝的地位,黄子澄若想成为朱允炆之师,未经他首肯,断无可能。

胡大老爷稍加思索,便觉朱元璋方才言辞亦含混。

不过是取个名,还刻意提醒众人,朱允炆将来要做“大哥的好助手”。

这不就是在暗示皇位终将属于朱雄英吗?

哼,这老家伙心思真不少。

胡大老爷对此并未在意。

他本就无意推举外孙继位。

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被困宫中,日日劳碌,连顿热饭都吃不上吗?

罢了,随便吧!

他本就无此意,任由朱元璋安排便是。

见过胡馨月后,朱元璋、朱标父子开始设宴款待众人。

在场的皆是朱家至亲,无需客气,众人围坐一桌,开怀畅饮。

老朱待人真诚时,确实无可挑剔。

他亲自倒酒、夹菜,极为热情。

胡大老爷起初还挺享受,但听着听着便觉不对劲。

怎么又开始拐弯抹角地说朱允炆得帮衬大哥?

这不就是让他别插手,别去支持朱允炆吗?

但这种事,他本就不会做。

恰在此时,胡大老爷环顾四周宾客。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我、逆子及安庆儿媳,皆为至亲,无需遮掩。

胡大老爷索性坦言,直视朱元璋:“陛下心意,我心已明。无论我如何起誓,您皆不信。”

“但请您细想,您在位尚有几十年光景,其后太子继位,执政亦将数十年。再之后,方轮到雄英、允炆他们。”

“到那时,我早已不在人世,又何须挂怀此事?”

他摊手直言,毫不避讳。

未待朱元璋回应,胡大老爷已指向胡仁彬夫妇:“即便将来是仁彬与安庆,他们岂会插手此事?太子乃他们亲兄,岂会支持他人?”

“论及第三代,雄英称安庆为姑姑,嫡亲姑侄也。仁彬与安庆之子,与雄英、允炆乃手足之情,岂会不认?”

“他们助允炆登基为何?反正都是朱标之子为帝,有何异处?”

此言一出,胡仁彬与安庆公主连连点头,深感胡大老爷言之有理。

皆为侄子,朱标之后,情谊无别,何异之有?

若非图谋私利,谁愿搅动如此风云?

然胡家至此,除称帝外,又何来晋升之路?

朱元璋闻此,初时愕然,旋即苦笑,向胡大老爷连连拱手。

“惟庸,是我多虑了。”

“我也是一时没想清楚,别往心里去。”

“我给你赔个不是。”

“说实话,你们家确实没什么可担心的。”

朱标等晚辈惊愕地望着这一幕,难以置信。

平日里固执己见的父皇,竟会道歉?

但胡大老爷却显得习以为常。

就连朱元璋自己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毕竟,谈论之事极为敏感。

如今挑明反而更好。

他朱元璋从不偏听偏信,做事讲逻辑。

至少,胡大老爷方才的逻辑,他赞同。

标儿的地位稳固无比。

至于第三代的事,胡大老爷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

至于胡仁彬夫妇,支持此事对他们毫无益处。

风险巨大,好处微乎其微,何必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更加安心,转而聊起安庆公主。

他现在也牵挂着,女儿身怀六甲,何时分娩呢?

这也是老朱家的大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赶尸道长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三千世界漫谈 林岚秦小雅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玄鉴仙族 法宝修复专家 不要啊棺人 血宋 快穿玩转逆袭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超级电力强国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战地军医 李治你别怂 在下潘凤,字无双 无情江湖路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北宋第一狠人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