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首页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狂兵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康熙大帝 汉乡 武炼巅峰 民国之谍影风云 红色帝国1924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明末逐鹿天下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0章 他确实有几分本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转头看向自家胖儿子,朗声道:

“惟庸的法子简单得很——派兵乘船出海,挑个港口好、气候佳、位置便利、人多热闹的地方!”

“先礼后兵,能谈就谈,谈不拢就打!”

说到这儿,朱元璋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惟庸有句话咱觉得特别在理——”

“他说,我大明将士远道而来,堂堂正正要块地盘做买卖,你这小国竟敢不给面子?”

“不给大明面子,将士们能忍?”

“自然要好好教训一番!”

“到时候不仅地归咱们,连建城的钱粮人力也得让他们掏。”

“这帮番邦小国,畏强权不识仁义,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日后岂不更猖狂?”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神情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妙啊!

胡公不愧曾是我大明的宰相。

这安排,进退有度、名正言顺。

既显了大明的威仪,又不失风度。

甚好!

说笑几句后,朱元璋话锋一转:

“地一到手,那就是大明的疆土!”

“驻军、派官、迁民,一样不落!”

“若那些外邦百姓仰慕我大明,想进城生活,倒也无妨。”

“但既入我大明地界,就得守我大明的规矩,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胡惟庸这番话掷地有声,朱元璋父子深以为然。

本就该如此!

大明没灭了你那小国已是开恩,让你守规矩,天经地义!

“殖民地,就是我大明在海外扎根的地方!”

“这样的地盘多了,我大明的舰队便能纵横四海!”

“惟庸这主意,咱觉得挺好!”

朱标毫不犹豫地点头赞同。

朱标对这种表面光鲜又声势浩大的策略格外青睐。

他心中认定,大明正该这般行事。

至于\"仁慈宽厚\"?

呵,他可是大明的储君,又不是外邦的王子,何必理会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紧接着,朱标便与朱元璋商议起远征将领的人选。

这父子俩已然迫不及待地开始挑选统兵大将。

在他们看来,此次远征分明是送上门的功勋。

如今大明军威正盛,对付那些偏远小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故而择选合适的统帅至关重要。

经过反复斟酌,父子二人最终定下蓝玉、傅友德、李景隆三人。

这三位将领将各自统领一军,分头攻占异国的疆土。

对朱元璋父子而言,这三人的选择皆有其深意。

蓝玉身为太子妃的舅父,傅友德曾有过出海经验,而李景隆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更是朱元璋的义子,乃开国功臣。

可以说,除却老成稳重的傅友德作为保障外,蓝玉与李景隆实则是为朱标日后登基培养的班底。

这二人皆属大明第二代将领。

眼下既有如此良机,朱元璋自然要抓紧为自家儿子铺路。

确定主帅后,朱元璋立即遣人去请胡惟庸。

毕竟具体如何设立殖民地,前期如何部署,还得仰仗这位胡大人的谋划。

奉命传旨的仍是宋利。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胡府,禀明来意后,胡惟庸爽快地应了下来。

他甚至感到几分欣慰。

能说服顽固守旧的朱元璋开放海禁,主动开拓海外疆土,胡惟庸自觉功德无量。

兴致颇高的胡惟庸乘着马车入宫,途中便向宋利打听此次出征的安排。

宋利对胡惟庸毫无隐瞒。

横竖稍后朝会上都会知晓,索性将朱元璋父子选定的将领和盘托出。

谁知胡惟庸听着听着,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眉头越皱越紧。

老朱这是抽的哪门子风?

这几个人选,可都不怎么妥当啊!

蓝玉就不必提了,行事鲁莽又爱惹是生非,指不定会捅出什么娄子。

李景隆更是\"声名显赫\",堪称大明初代\"战神\",与后世那位\"土木堡之星\"堪称绝配。

这位甚至用实战证明了\"纸上谈兵\"并非赵括的专利,他自己也深谙此道。

三人之中,唯独傅友德还算可靠。

但傅友德并非总帅,三将分兵而行——这怕是要出大乱子!

胡大老爷此刻心中隐约泛起不安。

这位老爷既未曾远渡重洋,也未尝亲临战阵。

可他有一桩旁人不及的好处——能以史为鉴。

这些年来胡大老爷早已确信,此方天地并无鬼神之说,大明依旧是史册记载的大明。那些注定要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循着原本的轨迹一一应验。

由此可知,史书所载之人,纵使细节或有出入,但大体脉络断不会错。更何况如今胡大老爷亲身处于这段历史之中,两相印证之下,更觉史笔如铁。

偏生那李景隆与蓝玉二人,竟与史书所载一般无二。

蓝玉骁勇否?

当真勇冠三军!

冲锋陷阵无人能及。

可那骄纵之气却也丝毫不假。这般人物若为将才,只需有主帅压制,便是无往不利的锋刃;若让其独掌兵符,却不知要惹出何等祸事。

至于李景隆?

论仪表风度、待人接物,确是无可挑剔。与之相交,如沐春风。唯独这领兵之能,实在不堪大用。

此二人若率军登船,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在胡大老爷看来,跨海远征比陆路行军更为艰险。这完全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章法。

陆上安营扎寨,蓝玉等人自是驾轻就熟,就连李景隆这等\"名将\"也能处置得当。可到了海上呢?

面对惊涛骇浪,既要抗衡天威,又要严守船规。以蓝、李二人的性子,岂能安分?定要卖弄权势。须知在这茫茫大海上,但凡起了炫耀之心,便是取死之道。

愈想愈觉此事凶险,胡大老爷急得坐立不安。甚至在宫中偏殿绘制海图时,仍在思量如何向朱元璋进言。

待得图成献上,见朱元璋志得意满之态,胡大老爷倏然惊觉——险些自蹈死地。

这事儿,哪轮得到他这条老咸鱼多嘴?

蓝玉、李景隆纵然在他眼里不成器,可对朱元璋来说,那可是信赖有加的左膀右臂啊!

更何况,这还是给他那胖儿子预备的心腹大将。

眼下这两人都还没犯过什么错呢。

胡大老爷光凭几句“忧虑”“担心”就想让朱元璋换掉他们?

这不是两边都得罪光了吗?

图个啥啊!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根本没法证明!

真正让胡大老爷吓得满头冷汗的是——这事儿涉及兵权。

这可就太敏感了!

再想想自己身上……

权臣、外戚的身份已经甩不掉了,要是再沾上兵权,那不就等于找死?

哪个皇帝听了不得防一手?

搞不好朱元璋听完他的建议,转头就得琢磨着怎么弄死他!

幸亏啊,最后关头总算清醒过来了。

看来,大明这一劫是躲不掉了。

不过也好,出了这档子事儿,至少能让大明对海贸、远航多上点心。

现在的朱元璋,估计还把这趟远征当成陆地行军看待呢。

以他的见识,也就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了。

没见过真正大海的人,哪能想象远航时有多少凶险!

更别提朱元璋还挑了这么一对卧龙凤雏带队,那更是没指望了。

胡大老爷献完地图,便笑眯眯地告退,半句废话都没多说。

朱元璋也很满意,盯着地图转身就把蓝玉等人召了过来。

“咱的打算是,你们仨各领一支兵马,全走海路出征。”

“惟学稳重,又走过一趟,咱就不多啰嗦了。”

“但你们两个兔崽子给咱听好了——这事办成了,就是开疆拓土的功劳;要是办砸了,可别怪咱下手太狠!”

傅友德自然不用多说,虽只远征过一次,好歹算是有经验。

蓝玉和李景隆却压根没把海外蛮夷放在眼里,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失手。

可朱元璋没察觉,朱标也没注意到——这两人盘算的全是登陆作战的风险,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航海途中会出什么岔子。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领命之后,三人立刻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可光是筹备阶段,蓝玉和李景隆就先闹出乱子来了。

说到底,这两人虽然年纪差了些,却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

偏偏这次出征,两人平起平坐,谁也不服谁。

谁不想多带些兵马车械?

甭管用不用得上,先抢到手再说,到时候底气也更足!

蓝玉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资历比不上傅友德等人,但比起李景隆,终究高出一辈。

可李景隆虽然本事平平,辈分也的确矮了一截,可他好歹是国公之子,勉强算得上皇亲国戚。

如今两人同为一路主帅,为了自家的前程,他怎么可能在蓝玉面前认怂?

绝无可能!

况且,军中之人,谁不讲究个面子?

若是自家主帅抢不过对方,岂不让麾下将士见了对方的人马都矮三分?

没二话,抢!

……

“李九江,你算什么东西?老子打仗时,你连裤子都还穿不利索呢,滚一边去!”

蓝玉就是蓝玉,倔脾气一上来,哪会把李景隆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李景隆老爹李文忠虽是开国功臣,可你李九江算个什么东西?

仗着读了几本兵书,就敢来老子这儿抢人马、抢兵器?

若非场合不对,他早叫亲兵动手了。

李九江罢了,打了又能如何?

可蓝玉虽嚣张,李景隆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冷哼一声,斜睨蓝玉一眼,寸步不让道:

“蓝玉,你也就敢在我面前摆谱。”

“论战功战绩,我爹他们哪个不压你一头?”

“你这把年纪,还是想想怎么给自己留个后吧,别到时候连个烧香磕头的都没有!”

“义子再多,终究不姓蓝,不是你的血脉!”

“我这可是为你好!”

句句看似劝诫,却字字戳心。

蓝玉双眼赤红,当场就要拼命。

无子一事,正是他此生最大的痛。

他为何收那么多义子?

就是为了死后香火不断。

可李景隆偏往他痛处戳,蓝玉如何不怒?

二人一闹,便闹得天翻地覆。

别看李景隆被戏称为“大明战神初代目”,战绩一塌糊涂。

可话说回来,能成“纸上谈兵”的典型,自然有其道理。

平心而论,只要不是真正统兵打仗……

论兵书兵法、沙盘推演,乃至单打独斗,李景隆还真没服过谁。

他确实有几分本事。

这不,蓝玉一动手,虽说是沙场老将……

可几番交手下来,竟与李景隆打了个不相上下。

李景隆正值壮年,身强体壮自然占了优势。

李文忠自幼对李景隆管教甚严,棍棒之下逼着他习武练功,筋骨打熬得极为扎实。

二人交手便打出了火气。

眼看僵持不下,不知谁先喊的亲兵助阵。

一方动了手,另一方自然不甘示弱。

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傅友德起初还想劝阻。

见此情形干脆退到一旁冷眼旁观。

他知道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无法收场。

这事迟早要传到朱元璋耳中。

到时候看这两个混账如何交代。

消息传到朱元璋父子那里,老朱勃然大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赶尸道长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拯救男配计划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三千世界漫谈 林岚秦小雅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玄鉴仙族 法宝修复专家 不要啊棺人 血宋 快穿玩转逆袭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超级电力强国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战地军医 李治你别怂 在下潘凤,字无双 无情江湖路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txt下载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最新章节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