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作家小郭

首页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谍影凌云 隋末之大夏龙雀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从八百开始崛起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封侯 明末1625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作家小郭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文阅读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txt下载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5章 汉旗重展蜀地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折 宫阙重明整朝纲

成都的晨光穿透云层时,太极殿的铜钟已敲响三遍。姜维踏着殿前的积水登上丹陛,靴底碾过未及清扫的断箭,发出细碎的声响。昨夜的血迹被晨光染成暗红,像极了先帝刘备陵前那株老柏的纹路——那是建兴年间诸葛亮亲手栽种的,如今枝桠仍倔强地伸向天空。

“姜将军,百官已在殿外候着了。”内侍的声音带着颤音,他捧着的朝服叠得整整齐齐,玄色的章纹里还沾着星点墨痕。这是刘禅退位前常穿的礼服,袖口磨出的毛边藏着蜀汉四十三年的风霜。

姜维接过朝服时,指尖触到内侧绣着的“汉”字。那是甘夫人当年为太子缝制时,用头发丝混着丝线绣成的,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陛下呢?”他问,声音比想象中平静。

“安乐公……在偏殿喝粥。”内侍的头垂得更低,“他说,昨夜梦见丞相了。”

姜维转身望向殿外。霍弋正领着南中七郡的太守们站在阶下,他们的铠甲上还沾着江油关的尘土,腰间的铜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最年长的牂牁太守王伉,鬓角的白发比三年前更多了,却仍像当年守永昌城时那样,脊背挺得笔直。

“诸位大人,”姜维踏上丹陛最高级,声音透过空旷的大殿传出去,“建安二十六年,先帝在成都称帝,昭告天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今日,汉旗重升,不是为了复昨日之旧,是为了守万世之基。”他解开腰间的青铜符,高高举起,“先帝遗诏在此,即日起,复立汉祚,仍以成都为都。”

阶下的人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哽咽。王伉颤抖着摘下头盔,露出额角那道当年被叛军砍出的疤痕:“姜将军,永昌郡五千部曲已在城外扎营,愿听将军调遣!”

“牂牁郡愿献粮草三万石!”

“越巂郡的青羌勇士已备好战马!”

呼喊声此起彼伏,像春潮漫过干涸的河床。姜维望着这些跟着先帝南征北战的老臣,突然想起建兴七年,他刚归蜀时,诸葛亮拉着他的手说:“伯约,蜀汉的山,比天水的更青。”那时他不懂,此刻看着阶下一张张被风霜刻满却依旧炽热的脸,忽然就懂了。

“传我将令,”姜维的声音陡然提高,“霍弋领南中兵镇守成都四门,王伉大人暂代司徒府事,清点府库户籍。周平,你带五百亲卫去安乐公府,不是看守,是护卫——告诉陛下,从今往后,不必再演乐不思蜀了。”

周平领命转身时,瞥见姜维朝服的袖口在微微颤动。他想起昨夜将军在城楼上站了整夜,手中那卷写着“光复”的绢布,被指血洇透了边角。

偏殿里,刘禅正用银匙搅动碗中的莲子粥。粥是南中送来的新米熬的,软糯得像绵州的雨。他看着匙柄上映出的自己,两鬓竟也有了白发,恍惚间想起章武三年,父皇临终前把他抱在膝头,指着地图上的祁山道说:“阿斗,那里的麦子熟了的时候,就是汉家兵马来接我们的时候。”

“陛下,”姜维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捧着那卷绢布,“这是您亲手写的‘光复’二字,该挂回太极殿的横梁上了。”

刘禅的匙子顿在碗沿,莲子滚落在案上。“伯约,”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起来,像成都巷陌里的老榕树,“当年丞相总说我笨,可我知道,有些字写出去,就收不回来了。”他推开粥碗站起身,“带我去看看太极殿的梁,还够不够结实。”

晨光穿过窗棂,在地上投下两道影子,一道年轻挺拔,一道微胖却不再佝偻。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报时的鼓声,咚——咚——咚——,像敲在每个蜀人的心坎上,震得檐角的铜铃都响了起来。

第二折 粮道暗防探虚实

绵竹关的风带着蜀地特有的湿气,吹得关卡上的汉旗猎猎作响。马邈站在垛口前,望着远处蜿蜒的官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虎符。这是姜维昨日亲手交给他的,符身刻着的“绵竹”二字,还留着新铸的铜腥气。

“将军,成都来的粮队还有三十里。”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马邈转过身,看见少年兵张苞(与张飞之子同名,为军中后辈)正踮着脚眺望,铠甲后的箭囊里插着三支白羽箭——那是姜维赏赐的,说他上次在江油关射落钟会的帅旗时,箭法像极了当年的赵云。

“让弟兄们把拒马再往前挪三丈,”马邈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告诉伙夫,多烧些姜汤,夜里凉。”他望着少年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父亲马遵临终前的话:“绵竹关是成都的咽喉,守住它,比守住性命更要紧。”

三更时分,粮队的灯笼终于出现在官道尽头。马邈亲自带着士兵去查验,领头的粮官是个瘸腿的老兵,左袖空荡荡的——那是定军山之战时被魏军的弩箭射穿的。“马将军,这是南中送来的新米,霍弋太守特意嘱咐,要先让关里的弟兄们吃上。”老兵笑着递过账簿,断袖在风中轻轻摆动。

清点到第三辆粮车时,马邈的目光顿住了。车轮碾过石子的声音比别的车更沉,车辕上的漆皮虽新,却在暗处留着一道月牙形的刻痕——那是曹魏粮车特有的记号,当年他在祁山见过无数次。

“这车装的是什么?”马邈的手按在剑柄上,声音平静无波。

瘸腿老兵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化开:“回将军,是南中特产的腊肉,用松枝熏过的,格外香。”

“打开看看。”

士兵们撬开车板的瞬间,马邈看见的不是腊肉,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环首刀,刀鞘上的“魏”字在灯笼下泛着冷光。瘸腿老兵突然从怀里掏出短刀,直扑马邈面门:“狗贼,受死!”

刀锋离咽喉还有三寸时,一支白羽箭精准地射穿了老兵的手腕。张苞从暗处跃出来,弓弦还在嗡嗡作响:“将军,早看这瘸子不对劲!”

混战在片刻间结束。被擒的粮兵里,有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瞪着马邈骂道:“司马昭大人已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你们这些蜀汉余孽,迟早人头落地!”

马邈踢了他一脚,却没下死手。“把他们关进地牢,单独看押。”他对亲卫说,“记住,给口吃的,别让他们死了。”转身时,看见张苞正用布擦拭那支射穿手腕的箭,箭杆上刻着的“汉”字,被血浸得更红了。

黎明时分,马邈的密信送到了成都。姜维展开绢布时,霍弋正在旁边擦拭他的独眼——那是当年随诸葛亮南征时,被蛮兵的毒箭射中的,每逢阴雨天就疼得厉害。“绵竹关发现魏军细作,看来司马昭是想断我们的粮道。”姜维指着信上的月牙刻痕,“这是邓艾旧部的记号,他们定是想复刻当年偷渡阴平的老路。”

霍弋往眼眶里滴了两滴草药汁,疼得龇牙咧嘴:“我派去阴平的探马还没回信,莫不是已经……”

“不会。”姜维拿起案上的地图,手指划过阴平古道的位置,“阴平的栈道去年被我们烧了大半,他们要想走,至少得三个月。现在最要紧的是绵竹关,那里是通往南中的必经之路。”他顿了顿,突然看向霍弋,“你敢不敢跟我去趟绵竹?”

霍弋咧嘴笑了,露出断了半颗的门牙——那是在江油关被卫瓘的刀劈的:“将军忘了?当年在南中,我跟着你追了孟获三天三夜,连条内裤都跑丢了,还怕这点小场面?”

两人正说着,周平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瓦罐:“将军,安乐公让人送来的,说是他亲手腌的泡菜,配粥吃最好。”瓦罐揭开时,酸香漫了满室,姜维看着里面的泡仔姜,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在天水腌的咸菜,也是这样的味道。

“告诉陛下,”姜维用筷子夹起一块仔姜,脆生生的,“等绵竹关安稳了,我陪他去锦里吃糖画。”

周平应声而去,霍弋却看着姜维手里的筷子出神:“将军,你说……我们真能守住蜀地吗?”

姜维把仔姜放进嘴里,酸得眼眶发热:“当年丞相在五丈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们这些后人,总得把这口气续上。”他望向窗外,晨光正漫过太极殿的飞檐,将“汉”字旗染成了金色。

第三折 锦里偶遇识民心

成都的锦里在午后活了过来。青石板路上,挑着糖画担子的老汉吹着芦笙,穿粗布裙的妇人蹲在竹筐前择菜,孩子们举着风车在巷子里追逐,风车叶上糊着的红纸,印着歪歪扭扭的“汉”字。

姜维换了身寻常书生的青布衫,跟着刘禅走在人群里。皇帝的锦袍被换成了半旧的蜀锦长衫,腰间还别着个装着莲子的锦囊——那是当年皇后亲手绣的,边角已磨得发白。“伯约你看,那家的三大炮还是老样子。”刘禅指着前面的小吃摊,红糖浆在案板上溅起甜香,“先帝在时,总带我来吃。”

姜维刚要答话,却被一阵争吵声吸引。巷口的酒肆前,两个汉子正揪着对方的衣领,一个穿短打的是本地脚夫,另一个戴毡帽的像是陇西来的商人。“你们蜀人就是忘恩负义!当年若不是魏公打下成都,你们早被邓艾的兵抢光了!”商人的嗓门又高又尖。

脚夫的脸涨得通红,拳头捏得咯咯响:“放你娘的屁!当年钟会的兵在盐市口杀了我爹,是姜将军带着人把我们救出来的!”

周围的百姓渐渐围拢过来,有个卖花的老婆婆拄着拐杖骂道:“陇西来的蛮子懂个屁!当年诸葛丞相在的时候,我们蜀人过的是什么日子?秋毫无犯,税都比魏人少三成!”

商人被骂得急了,伸手就要推老婆婆,却被一只手稳稳抓住。姜维不知何时走了过去,青布衫的袖子被扯得变了形:“阁下既是商人,该懂买卖不成仁义在的道理。在这里撒野,怕是找错了地方。”

商人看清姜维的脸,突然像见了鬼似的往后缩:“你……你是姜维?”他去年在洛阳见过这位蜀汉大将军的画像,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还穿着如此普通的衣衫。

“正是。”姜维松开手,声音不高却带着力量,“阁下若想在成都做生意,就得守蜀地的规矩。这里的人,敬的是忠义,不是霸道。”

周围爆发出一阵叫好声,脚夫趁机踹了商人一脚:“还不快滚!再敢胡吣,把你扔到锦江里喂鱼!”商人连滚带爬地跑了,人群里的笑声像炸开的爆米花。

刘禅走到姜维身边,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个糖画的青龙:“伯约,你看,这糖画师傅的手艺比当年还好。”他把糖画递过去,糖稀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刚才那商人说的,其实也有几分道理。成都城里,确实有不少人盼着魏军来呢。”

姜维咬了口糖画,甜得齁人:“我知道。当年先帝入蜀,也有人骂他是外来的强盗。可日子久了,百姓自然知道谁真心待他们。”他望着巷子里嬉闹的孩子,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举着“汉”字风车,追着一只大黄狗跑,“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堵他们的嘴,是让他们的心踏实下来。”

两人走到锦江边时,正撞见王伉带着小吏在丈量土地。老太守蹲在田埂上,用手捏着泥土,脸上的皱纹里还沾着草屑。“姜将军,安乐公。”他站起身拱了拱手,“按您的吩咐,把当年被邓艾强占的良田,都归还给百姓了。这是名册,您过目。”

刘禅翻看名册时,姜维看见田埂边有个老农在插秧,秧苗插得笔直,像列队的士兵。“老丈,今年的收成能好吗?”他走过去问道。

老农直起腰,黝黑的脸上全是汗:“托将军的福,能好!去年魏军在这里种的麦子,连种子都收不回,还是我们蜀人的水稻养地啊。”他抹了把汗,突然对着刘禅作揖,“陛下,您可得让姜将军多待些日子,他在,我们心里就稳当。”

刘禅的眼眶红了,把手里的糖画塞给老农的孙子:“放心,我们都会好好的。”孩子舔着糖画跑开了,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声。

夕阳西下时,两人往回走。刘禅突然哼起一段曲子,是当年在宫中听的《梁甫吟》,调子有些跑,却透着轻快。“伯约,”他停下脚步,望着锦江里的晚霞,“当年邓艾兵临城下,谯周劝我投降,说这样百姓能少遭些罪。我现在才明白,有些罪躲不过,就像这江水,总得撞过礁石,才能流得更远。”

姜维望着远处的宫墙,暮色中正升起炊烟,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飘着饭菜的香气。“陛下说得是。”他轻声道,“我们守住的不只是一座城,是让这些炊烟能一直飘下去。”

晚风吹过,带着锦里的甜香和锦江的潮气,拂在两人脸上,像极了多年前那个安稳的春日。

第四折 夜探敌营获密信

阴平古道的夜比墨还浓。姜维伏在峭壁的灌木丛里,看着下方火把组成的长龙,像条毒蛇蜿蜒在山谷中。霍弋的呼吸喷在他后颈上,带着草药的苦味——为了不惊动魏军,两人都换上了夜行衣,连兵刃都裹了麻布。

“看旗号,是司马昭的堂弟司马望亲自带队。”霍弋低声道,他的独眼在夜色中格外明亮,“这老小子当年在关中跟我们打过仗,最擅长玩偷袭。”

姜维没说话,只是指了指火把阵的中段。那里有座临时搭建的营帐,四周的卫兵比别处多了三倍,帐顶的青罗伞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那是曹魏宗室才能用的仪仗。

“想办法混进去。”姜维从腰间解下钩爪,绳索在手里盘成圈,“我去帐里看看,你在外面接应,以三短一长的哨声为号。”

霍弋抓住他的手腕,掌心全是汗:“太险了。司马望那厮诡计多端,帐里说不定有埋伏。”

“越险才越有料。”姜维拍开他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笑,“别忘了,当年在祁山,我可是从司马懿的眼皮子底下偷走了他的粮票。”他荡着钩爪坠下峭壁,黑衣像只夜枭,悄无声息地落在营地边缘的阴影里。

卫兵换岗的间隙,姜维像泥鳅似的滑进了帐篷区。地上的草被踩得稀烂,混着马粪和汗水的味道,让他想起沓中屯田的日子。靠近青罗伞帐时,他听见里面传来争执声,一个粗嗓门喊道:“……再等下去,姜维那小子就要把绵竹关的防御补好了!不如今夜就强攻!”

“蠢货!”另一个声音冷得像冰,“你以为姜维是邓艾?他在阴平的栈道上埋了多少火药,你知道吗?”是司马望的声音,“等洛阳的援军到了,我们再从侧翼包抄,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姜维屏住呼吸,正想再听,却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他猛地钻进旁边的粮车底,车轮的阴影正好遮住他的身形。两个巡逻兵举着火把走过,其中一个打了个哈欠:“听说了吗?贾充大人的儿子贾南风,要嫁给太子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另一个嗤笑一声:“喜事?我看是祸事!那贾南风据说长得比母夜叉还丑,心肠更毒,太子娶了她,怕是没好日子过。”

火把渐渐远去,姜维从车底爬出来,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他借着月光摸到青罗伞帐的后帘,用匕首割开一道缝隙,正看见司马望站在地图前,手里捏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信。

“这是陛下刚送来的密诏,”司马望对旁边的副将说,“让我们拖住姜维,等他亲率的中军到了,再一举拿下成都。到时候,你我都是开国功臣。”他将密信塞进怀里,转身时,腰间的玉佩撞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姜维的心猛地一跳。司马昭要亲征?这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他正想退出去报信,却听见帐外传来卫兵的喝问:“谁在那里?”

霍弋的哨声突然响起,三短一长,急促而尖锐。姜维知道他暴露了,当机立断撞开后帘,反手将匕首插进冲过来的卫兵咽喉。司马望惊呼着去拔腰间的剑,却被姜维一脚踹翻在地,怀里的密信掉了出来。

“姜维!”司马望捂着肚子怒吼,“抓活的!重重有赏!”

营地瞬间炸开了锅,火把像疯长的野草,瞬间照亮了整个山谷。姜维抓起密信塞进怀里,翻身跃上旁边的战马,霍弋的箭正好射断了营门的绳索。“走!”两人一前一后冲出营地,马蹄踏过篝火,溅起的火星像漫天流萤。

追兵的喊杀声在身后紧追不舍。霍弋一边放箭一边骂:“你个疯子!为了封信差点把命丢了!”

“这信比命值钱!”姜维回头一箭射穿了最前面骑兵的马眼,“司马昭的中军部署全在里面!”他勒转马头,朝着栈道的方向狂奔,马蹄声在山谷里回荡,像急促的鼓点。

跑到栈道入口时,天已微亮。姜维让霍弋先带密信回成都,自己则转身看着追来的魏军。“把栈道烧了!”他对守在这里的蜀军喊道,“用我教你们的连环火!”

士兵们早已备好浸了桐油的柴草,火把扔下去的瞬间,火光顺着栈道蔓延,噼啪的燃烧声里混着魏军的惨叫。姜维站在悬崖边,看着火舌吞噬那些熟悉的木梁——这是他当年亲手督建的栈道,如今却要亲手烧毁。

“将军,快走!”亲卫拉着他的马缰,火烟已经呛得人睁不开眼。

姜维最后看了一眼燃烧的栈道,调转马头往回走。晨光中,他怀里的密信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火漆上的“晋”字却依旧刺眼——司马昭已经晋位晋王,离称帝只剩一步之遥了。

第五折 聚贤楼里定良策

成都的聚贤楼在傍晚时热闹起来。楼外的幌子上写着“汉家酒坊”四个大字,是王伉亲笔题的,笔锋里还带着当年守永昌城的刚劲。姜维走上二楼时,霍弋正和几个老将掰着手腕,满桌的空酒坛倒得横七竖八,南中特有的米酒香漫了半条街。

“伯约来了!”霍弋手一使劲,把越巂太守按在桌上,引来一阵哄笑,“快,把那密信给大伙念念,看司马昭那老狐狸想耍什么花样!”

姜维解开密信,楼里顿时安静下来。烛火照着他的脸,也照着满座老将的脸——有跟着刘备入蜀的老兵,有诸葛亮南征时收服的蛮将,还有像马邈这样的降将后代,此刻都屏息凝神,等着听曹魏的动向。

“司马昭亲率十万中军,已过陈仓,预计下月抵达汉中。”姜维的声音在安静的楼里格外清晰,“司马望的先锋营会在阴平牵制我们,等中军到齐,就分三路进攻:一路攻绵竹关,一路走祁山道,最后一路……从水路袭扰江州。”

马邈手里的酒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水路?他们想从嘉陵江顺流而下?”江州是他的老家,那里的水师还是当年他父亲训练的。

“正是。”姜维展开地图,手指点在江州的位置,“所以我们得提前派一支水师去守住瞿塘峡,那里是嘉陵江入长江的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我去!”角落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众人回头,看见是当年随关羽守荆州的部将廖化之子廖立。小伙子才二十出头,脸上还有少年气,眼神却像他父亲一样锐利,“我在江州待过三年,熟悉那里的水情!”

姜维点头:“好!廖将军带三千水师,明日一早就出发,务必在司马昭的水军抵达前守住瞿塘峡。”他转向霍弋,“南中七郡的粮草,能不能再调五万石到绵竹关?”

霍弋拍着胸脯:“没问题!我让牂牁的人用大象运,比马车快三倍!”

“祁山道那边……”王伉捻着胡须,“当年丞相在那里打过不少仗,地形复杂,倒是可以设些埋伏。”

姜维看向马邈:“马将军,你在绵竹关的防御,还需要什么?”

马邈站起身,腰杆挺得笔直:“末将只需要一千名弓弩手,再加上将军上次改良的连弩,保证让魏军有来无回!”他想起江油关的胜利,眼里闪着光。

讨论声又热烈起来,老将们争着要去最险的关口,年轻将领则吵着要当先锋。烛火在众人脸上跳跃,映着一张张或沧桑或年轻的脸,却都透着一股劲——那是蜀汉从夷陵之战的惨败里爬起来的劲,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执拗,也是姜维十一次北伐的不屈。

姜维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眼角发热。他想起建兴六年,第一次跟着诸葛亮出兵祁山,那时他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天水小将,看着丞相在军帐里彻夜不眠,对着地图一遍遍推演。如今自己也到了这般年纪,才懂那份肩上的重量。

“诸位,”他举起酒杯,里面的米酒泛着琥珀色,“当年先帝说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我们守的不只是蜀地,是汉家的衣冠,是心里的忠义。”

“干!”满座酒杯碰在一起,发出震耳的声响,惊飞了窗外的夜鸟。

散席时,已是深夜。姜维走在回府的路上,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周平提着灯笼跟在后面,忽然说:“将军,安乐公让人在府里等着呢,说有东西要给您。”

回到府中,刘禅正坐在堂前,面前摆着个木盒。见姜维进来,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件锦袍,蜀锦的料子,上面绣着日月星辰,正是当年刘备称帝时穿的龙袍样式,只是把龙纹换成了汉家的图腾。

“这是当年相父留给我的,说等有一天,能托付忠义之士。”刘禅的声音有些沙哑,“伯约,我知道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但我知道,你是能守住蜀地的人。这件袍子,该给你穿。”

姜维跪下,接过锦袍时,指尖触到粗糙的针脚——那是诸葛亮晚年视力模糊时,亲手绣上去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刺绣都更重。

“陛下,”姜维的声音哽咽,“臣……”

“别说了。”刘禅扶起他,像兄长拍弟弟的肩膀那样拍了拍他,“我在宫里给你备了最好的蜀锦,等打退了魏军,我们一起去锦里,让最好的绣娘给你绣件新的。”

送刘禅回宫后,姜维穿着那件旧锦袍站在院中。月光洒在袍上的日月星辰,仿佛真的在发光。远处的军营里传来更鼓声,梆梆梆——敲在三更,也敲在他的心上。

他知道,明天又是一场硬仗。但此刻,握着这件承载着三代人心愿的锦袍,听着满城安稳的鼾声,他忽然觉得,再难的仗,也打得下去。

因为这蜀地的春天,已经回来了。而他,要守住这春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林岚秦小雅 新现代逍遥录 血宋 艳海风波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无上真身 嚣张娘亲别想逃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恶灵龙骑 逍遥人生 极品太子爷 绑架总裁作嫁妆 一品呆萌妻 听说,爱情回来过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叱咤风云 携手战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奋斗在沙俄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超神雇佣兵王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大唐躺平王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作家小郭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txt下载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