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首页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百炼飞升录 穿越之极限奇兵 想当皇帝的领主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汉世祖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重生之铁血战将 亮剑之独立大队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章 尔朱荣从"托尼老师"到"河阴大屠杀操盘手"的疯狂人生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泰元年,河阴陶渚。

血色残阳如血,缓缓西沉,将河面染成一片暗红,仿佛大地都在流血。尔朱荣站在河岸,手中把玩着那把还滴着鲜血的弯刀,刀刃上倒映出他那张因杀戮而扭曲的面孔。

他的脚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北魏宗室的尸体,这些曾经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人们,如今却成为了他刀下的亡魂。血腥味与泥土的气息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作呕。

尔朱荣转头,望向身边那个战战兢兢的谋士,突然发出一阵狞笑:“这些养尊处优的废物,留着也是浪费粮食!”他的声音在这片死寂中回荡,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和残忍。

这位靠着养马发家的契胡豪强,如今却用一场震惊天下的血腥屠杀,将北魏王朝彻底推向了分裂的深渊。他的行为虽然残暴,但在那个乱世之中,却也成为了他崛起的垫脚石。

然而,权力的漩涡总是无情的。尔朱荣在这场血腥的权力游戏中,最终也走向了毁灭。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出充满暴力与荒诞、爱恨交织的乱世传奇,让人叹息,也让人深思。

一、养马发家的\"草原暴发户\"

在北魏边陲的秀容川,这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宛如绿色的海洋一般,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这片草原上,一个传奇人物即将开始书写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篇章。

尔朱荣,一个名字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生于契胡部落酋长之家,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与草原上的风、草、马为伴。草原的风,吹塑了他豪爽而又狡黠的性格,让他既有着草原汉子的豪迈,又有着狡黠的智慧。

在尔朱荣的童年时光里,父亲是他最敬仰的人。然而,命运却在他年幼时给了他沉重的一击——父亲病重离世。临终前,父亲紧紧地拉着他的手,那目光中充满了不舍与期望,仿佛要将所有的父爱都倾注在这最后的时刻。

“儿啊,咱家就剩这群马了,你一定要好好养……”父亲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像重锤一样敲在尔朱荣的心上。他默默地抚摸着马鬃毛,感受着父亲的手渐渐失去温度,而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爹,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让全天下都知道,养马也能养出个江山!”尔朱荣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决心和自信。他知道,从此刻起,他不仅要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更要去追寻那个属于他的天下。

从此以后,尔朱荣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养马事业当中。他对马种改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辞辛劳地四处寻觅优良的马种。无论是高山峻岭,还是茫茫草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了获取更多的养马知识和经验,尔朱荣还经常与草原上的马夫们交流。他虚心请教,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养马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尔朱荣终于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他培育出的马匹不仅身形矫健、肌肉发达,而且具有超强的耐力和惊人的速度。这些马匹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供不应求。

凭借着这些优质的马匹,尔朱荣逐渐垄断了马市。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了北魏最富有的“马老板”。

有一次,尔朱荣满心欢喜地带着一匹绝世宝马,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这匹宝马毛色如墨,身姿矫健,日行千里,乃是他精心挑选的贡品,希望能以此博得皇帝的欢心。

终于,尔朱荣抵达了京城。京城的宫殿气势恢宏,金碧辉煌,让人不禁为之惊叹。尔朱荣怀着敬畏之心走进宫殿,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当他见到年轻的皇帝元诩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冲动。元诩端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气宇轩昂。尔朱荣被皇帝的威严所震慑,他突然单膝跪地,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陛下,臣愿为您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元诩看着眼前这个满身草腥味的暴发户,心中有些不屑,但还是露出了一丝敷衍的笑容,随口说道:“好好干吧……”

然而,尔朱荣却将这句话深深地铭记在心,他把这当成了皇帝对他的期许和信任。回到秀容川后,尔朱荣立刻开始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他常常对部下吹嘘:“皇帝说了,让我当大将军!”

部下们对尔朱荣的话半信半疑,但看到他如此积极地扩充军队,也都不敢怠慢,纷纷尽心尽力地协助他。尔朱荣的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暗中策划着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真正的大将军。

在养马发家的漫长过程中,尔朱荣邂逅了一位名叫阿莲的草原女子。阿莲的出现犹如一道明亮的阳光,照亮了尔朱荣的生活。她的容貌出众,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她的豪爽与聪慧,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草原上的骏马一般自由奔放。

阿莲常常陪伴在尔朱荣身旁,无论是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还是在简陋的帐篷里商议事情,她总是默默地倾听,然后用她那独特的见解为尔朱荣出谋划策。在她的帮助下,尔朱荣的养马事业蒸蒸日上,他的财富也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尔朱荣和阿莲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他们在朝夕相处中,彼此了解,相互扶持,渐渐地,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

一天,阿莲看着尔朱荣,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轻声说道:“荣郎,这草原虽大,但你的志向不应局限于此。天下纷乱,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尔朱荣凝视着阿莲,被她的话语所打动,他紧紧握住阿莲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阿莲,有你在我身边,我定要闯出一番大事业!”

这句话如同誓言一般,回荡在两人的耳边。他们的手紧紧相握,仿佛能感受到彼此的力量和决心。在那一刻,尔朱荣和阿莲都明白,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而他们将携手并肩,共同去追寻那个属于他们的辉煌。

二、打着\"清君侧\"旗号的野心家

北魏宫廷内,权力的斗争愈演愈烈。胡太后为了独揽大权,竟然狠心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明帝元诩。消息传出,天下震惊。尔朱荣得知此事后,怒拍案而起:\"这老妖婆,简直人神共愤!\"一旁的谋士贺拔岳目光闪烁,低声提醒他:\"将军,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尔朱荣心领神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他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那面写着“为孝明帝报仇”的大旗,仿佛这面旗帜能够承载他所有的愤怒和仇恨。然后,他在秀容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广泛地散发檄文,召集各路兵马。

为了激发士兵们的斗志,他慷慨激昂地对他们描绘着美好的未来:“一旦我们攻下洛阳,那里的金银财宝就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石子一样,你们可以随意抢夺!而那些美丽的女子,也将任由你们挑选!”他的话语如同火焰一般,瞬间点燃了士兵们内心的激情,让他们对这场战争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一时间,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杀向洛阳。马蹄声响彻云霄,如同惊雷一般,震耳欲聋。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

然而,在这漫长的行军途中,尔朱荣与阿莲之间却产生了分歧。阿莲忧心忡忡地看着眼前这支庞大的军队,她担心这场战争会带来太多的杀戮和灾难。于是,她苦口婆心地劝说道:“荣郎,我们起兵是为了正义,是为了给孝明帝报仇。但我们也不能伤及无辜啊,否则我们和那些残暴的敌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尔朱荣却对阿莲的劝告不以为然。他的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毫不掩饰地说:“阿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正是我成就霸业的绝佳时机,我绝不能心慈手软!只有通过铁血手段,才能让天下人都敬畏我,服从我!”

阿莲见自己的劝说完全无法打动尔朱荣,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她知道尔朱荣一旦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他的想法。但她又实在不忍心看到这场战争带来太多的血腥和破坏,于是她只能默默地陪伴在尔朱荣身边,希望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手下留情。

北魏朝廷得知尔朱荣起兵的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众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朝廷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最终决定派遣一名使者前往尔朱荣的军营,试图劝说他放下武器,归顺朝廷。这位使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他怀揣着劝降书,马不停蹄地赶往尔朱荣的驻地。

当使者终于抵达尔朱荣的营帐时,他见到了那位威名赫赫的将军。尔朱荣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使者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恭恭敬敬地将劝降书呈上,并说道:“尔朱将军,有话好说,何必大动干戈呢?”

然而,尔朱荣根本不给使者任何机会,他面无表情地接过劝降书,看都不看一眼,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撕得粉碎。紧接着,他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少废话!不交出胡太后,我踏平洛阳!”

使者被尔朱荣的气势吓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劝降竟然会遭到如此坚决的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得灰溜溜地返回洛阳,向朝廷禀报这一情况。

与此同时,尔朱荣的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迅速席卷而来,直逼洛阳城下。洛阳城中的百姓们惊恐万状,纷纷紧闭家门,不敢外出。而胡太后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眼看着敌军兵临城下,胡太后心急如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将年仅三岁的小皇帝推出来,希望以此来平息尔朱荣的怒火。

于是,胡太后匆忙抱着小皇帝登上城墙,对着城外的尔朱荣喊道:“这是新君,您看……”

然而,尔朱荣对胡太后的这一举动只是冷笑一声,他根本不相信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能够成为真正的皇帝。他怒吼道:“装神弄鬼?给我杀!”

随着尔朱荣的一声令下,他的军队如饿虎扑食一般,向洛阳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在洛阳城被攻破之后,尔朱荣率领着他的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般地进入了皇宫。皇宫内一片混乱,宫女和太监们四处逃窜,而尔朱荣的目标只有一个——胡太后。

终于,在一间宫殿里,尔朱荣找到了胡太后。胡太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她惊恐地跪在地上,浑身颤抖着,苦苦哀求道:“将军饶命啊!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一时糊涂,您大人有大量,就放过我吧!”

尔朱荣站在胡太后面前,他的目光冷冽而无情,仿佛能穿透胡太后的灵魂。他看着这个曾经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女人,如今却如此狼狈不堪,心中不禁涌起一丝鄙夷。

“你毒害亲儿,祸乱朝纲,导致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尔朱荣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宫殿里回荡着。

胡太后听到这句话,如遭雷击,她绝望地瘫倒在地,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然而,尔朱荣并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将胡太后和小皇帝一同押往黄河边。

黄河波涛汹涌,河水奔腾不息。胡太后和小皇帝被带到了河边,他们的生命在这一刻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尔朱荣冷漠地看着这对母子,他的心中没有一丝波澜。

随着尔朱荣的一声令下,胡太后和小皇帝被无情地投入了黄河之中。他们的身体在湍急的河水中翻滚着,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滚滚波涛之下。

就这样,胡太后和小皇帝结束了他们罪恶的一生,而尔朱荣则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胜利者。然而,这场血腥的杀戮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宁,反而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三、震惊天下的\"河阴大屠杀\"

控制洛阳后,尔朱荣站在巍峨的皇宫前,望着满朝文武,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他看着这些北魏宗室和大臣们,觉得他们大多腐败无能,不仅难以驾驭,还可能成为他掌权的阻碍。

尔朱荣心想:“这些人整天只知道贪图享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他们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对我这个外来者指指点点,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若不采取些手段,恐怕难以在这洛阳城中立足。”

于是,尔朱荣决定召集北魏宗室、大臣两千余人,以祭天祈求国运昌隆为由,让他们前往河阴陶渚。

阿莲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赶忙找到尔朱荣,苦苦哀求道:“荣郎,这些人毕竟是皇室宗亲、朝廷重臣,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冒险了!一旦引起众怒,后果不堪设想啊!”

然而,尔朱荣却对阿莲的劝告充耳不闻,他一脸决绝地道:“阿莲,你不懂。只有除掉这些绊脚石,我才能真正掌控天下!这些人表面上对我恭恭敬敬,背地里却不知道在谋划什么。我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对我不利。”

阿莲见尔朱荣如此固执,知道自己已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心中不禁黯然神伤。她默默地看着尔朱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最终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当众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抵达河阴陶渚时,尔朱荣突然面色一沉,犹如变脸一般,紧接着他扯开嗓子,声嘶力竭地吼道:“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全部给我杀了!”

他的话音未落,原本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变得如饿狼猛虎一般凶猛。他们高举着寒光闪闪的屠刀,嘴里发出阵阵嘶吼,如同一群失去理智的野兽,张牙舞爪地朝人群猛扑过去。

刹那间,陶渚变成了人间地狱。人们的惨叫声、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鲜血四溅,染红了大地,原本宁静的陶渚此刻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在这血腥的屠杀中,贵族元雍惊恐万分,他双膝跪地,苦苦哀求道:“将军,我可是皇室宗亲啊!您不能杀我啊!”然而,尔朱荣对他的求饶充耳不闻,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元雍的胸口,将他踢倒在地,然后轻蔑地说道:“宗亲?今天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你们!”

在这惨绝人寰的场景中,有一个大臣在临死前,双眼圆睁,怒发冲冠,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着尔朱荣破口大骂:“尔朱荣,你这个畜生,你不得好死!”然而,尔朱荣却对他的咒骂毫不在意,他甚至还若无其事地抹了一把脸上溅到的鲜血,然后张狂地大笑道:“哈哈,老子现在就是王法!你们这些人都得听我的!”

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有一位名叫元瑶的宗室女子,她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欲滴,令人不禁为之倾倒。她不仅容貌姣好,更难得的是性格温婉,宛如春日的微风,轻柔拂面。

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一片混乱中,元瑶不幸被尔朱荣的一名部下抓住。那名部下本就是个粗俗不堪的人,见到元瑶的花容月貌后,心中顿时生出了邪念,妄图对她行不轨之事。

元瑶惊恐万分,她拼命地挣扎反抗,然而她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敌得过那名强壮的男子呢?眼看着那名部下的手越来越放肆,元瑶的绝望也越来越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元瑶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呼救声。这声呼救仿佛穿越了重重黑暗,传入了尔朱荣的耳中。

尔朱荣听到动静后,立刻赶来查看。当他看到元瑶那楚楚可怜的模样时,心中竟莫名地产生了一丝怜悯之情。他怒喝一声,喝退了那名部下,然后将元瑶带回了自己的府邸。

元瑶对尔朱荣的恐惧和仇恨已经深入骨髓,然而,为了能够在这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她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暂时向这个恶魔屈服。

在与尔朱荣的相处过程中,元瑶意外地发现,这个杀人如麻的恶魔,内心深处似乎也隐藏着一丝柔软。他会在某些时刻流露出对元瑶的关心,尽管这种关心可能只是出于他的一时兴起,但对于元瑶来说,这已经足够让她感到困惑和迷茫。

而尔朱荣,在与元瑶的接触中,也渐渐对她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愫。他开始关注元瑶的一举一动,甚至会在她遇到困难时出手相助。这种变化让尔朱荣自己都感到惊讶,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对一个女人产生如此特殊的感觉。

然而,这一切都被阿莲看在眼里。阿莲是尔朱荣的亲信,她一直深爱着尔朱荣,但却发现尔朱荣对元瑶的态度越来越亲密。这让阿莲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嫉妒,她无法接受尔朱荣对元瑶的感情,更无法忍受他们之间的亲密互动。

阿莲的情绪逐渐失控,她与尔朱荣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出现了裂痕。尔朱荣开始对阿莲的态度变得冷淡,而阿莲则对元瑶充满了敌意,一场三角恋的纠葛就此展开。

这场震惊天下的\"河阴大屠杀\"彻底改变了北魏格局,鲜卑贵族几乎被屠戮殆尽。后世史学家痛心疾首:\"河阴之变,北魏元气大伤!\"而尔朱荣却不以为意,还美滋滋地给自己加官进爵:\"丞相、天柱大将军,这些头衔不错!\"

四、权力巅峰的\"嚣张日常\"

掌权后的尔朱荣,将\"嚣张\"二字发挥到了极致。在朝堂上,他跷着二郎腿,对皇帝元子攸颐指气使:\"陛下,这天下我说了算,你就乖乖听话!\"元子攸敢怒不敢言,只能赔笑:\"是是是,全凭大将军做主...\"

他的生活奢靡到令人咋舌的地步。他命人打造了纯金马桶,还得意地向人炫耀:\"看看,这才叫排面!\"每次出行,随从队伍长达数里,比皇帝出巡还要气派。一路上,百姓们都要回避,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有一次,他路过一户百姓家,看到家中的漂亮姑娘,直接命人将其抢回府中:\"美人,跟我享福去吧!\"姑娘的父母跪地哀求,却被士兵无情地赶走。

在府中,尔朱荣常常大摆宴席,邀请各方权贵。宴席上,美酒佳肴堆积如山,歌姬舞女们翩翩起舞。他与宾客们肆意享乐,通宵达旦。元瑶虽然被他宠爱,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她时刻想着为死去的亲人和族人报仇,却一直找不到机会。

阿莲对尔朱荣的所作所为越来越失望,两人之间的争吵也越来越频繁。阿莲多次劝他收敛,以仁德治国,可尔朱荣根本听不进去。阿莲感到心灰意冷,她决定离开尔朱荣,寻找自己的生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阿莲悄然离开了尔朱荣的府邸,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她对尔朱荣的失望和不舍。

尔朱荣发现阿莲离开后,心中涌起一阵失落。但他很快就将这份情绪抛诸脑后,继续沉迷于权力和享乐之中。他更加肆无忌惮地打压异己,扩充自己的势力,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他逼近。

五、死于非命的\"魔幻结局\"

皇帝元子攸在尔朱荣的压迫下,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深知,如果不除掉尔朱荣,自己永远无法摆脱傀儡的命运。于是,他和亲信们密谋:\"必须除掉这个祸害!\"有大臣提醒他:\"将军手握重兵,不好对付啊...\"元子攸咬牙切齿地说:\"拼了!\"

经过一番谋划,元子攸决定以皇后生子为由,骗尔朱荣进宫。他派人给尔朱荣送去消息,说皇后生下了皇子,邀请他进宫庆贺。尔朱荣接到消息后,丝毫没有怀疑,大摇大摆地走进皇宫,还边走边说:\"陛下又要赏赐我什么宝贝?\"

当尔朱荣刚走进宫殿,伏兵四起。他大惊失色,本能地扑向元子攸,怒喝道:\"陛下,你敢!\"元子攸抽出宝剑,眼中满是愤怒和决绝:\"去死吧!\"一剑刺穿了尔朱荣的胸膛。尔朱荣瞪大双眼,到死都不敢相信:\"我...我竟然...\"

尔朱荣死后,他的余党起兵叛乱,北魏彻底陷入分裂。曾经风光无限的乱世枭雄,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元瑶得知尔朱荣的死讯后,心中五味杂陈。她虽然报了仇,但却没有想象中的喜悦。而离开尔朱荣的阿莲,在远方听到这个消息后,默默流下了眼泪。她对尔朱荣的感情复杂而深刻,既有爱,又有恨,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尔朱荣这个靠养马发家的乱世枭雄,用暴力崛起,又因暴虐而亡,在五胡十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血腥一笔。当他的尸体冰冷地躺在地上时,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见证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权力、欲望、爱恨交织的残酷现实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血宋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从良医到良相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白色年华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朕,君临天下! 大神夫人有点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盛宠之侯门庶女 新现代逍遥录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锦衣血诏 道藏辑要 北宋第一狠人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txt下载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新章节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