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首页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永不解封的档案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文阅读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txt下载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34章 比帅也比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光兵书里的寥寥数语远远不够,尤世威只恨如此伟大之骑兵战术大师的着作未能流传于世,竟遍寻不着详细记载其战术的专着。他只能踏遍草原寻访当年有此战争记忆的老人,亦只找到寥寥数人(这个没办法,能活到七老八十的蒙古人实在稀缺)。故纸堆里的字+当年之敌的口述记忆,两头一凑,尤世威自信摸到了马芳骑兵战术思想的门道,又在蒙古盟友的帮带下,镇北台终于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即便只百来人的规模,也再不是马队了。

百余人,就是骑兵连了。组建完成不久后就迎来了首战---迎战曾有杀害武当玉虚宫师徒恶行的流贼王二部。

王二手下一群乌合之众见武备松弛的镇北台守军竟然有骑兵,不由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眼看骑兵连首战旗开得胜,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尤世威弟弟尤世禄领先头部队与敌接战,后边的兄弟却没跟上来。原来是多数战马未经战阵,听到火铳响,受到惊吓四处乱跑。骑兵连阵形大乱。见此,流贼胆子大起来,又折返回来还高喊抓活的。冲在头里的急先锋见后边的人马跟不上来,好不尴尬,只得掉转马头边打边撤。最后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收拢队伍。

这次虎头蛇尾的打斗充分暴露出骑兵连经验不足、训练不足的问题。蒙古人教官对骑兵技战术不精通,特么就是个江湖骗子。尤世威还得找个专家来带兵,他很快找到了合适人选—大同镇右卫旗官、陕西延川老乡姜襄。

榆林卫闲死,大同镇右卫忙死。几乎一整年来,大同边军跟实施‘西迁右翼’大战略的林丹汗大打出手。身处战斗一线的姜襄对骑兵作战有着深刻理解,骑兵科目无一不精。更有甚者,他在蒙古人的射箭、赛马、摔跤男子三项的那达慕大会中还曾拿到过赛马的名次。这样的专业人才,正是尤世威急需的。

姜教官看在丰厚外快的份上来了。来了榆林卫一看,才知道这份工钱不好挣,特么就是个草台班子啊。问题太多了,捡要紧的说至少也有三条:第一,马不行,由于是充话费送的,不善奔跑只能用于驮载拉车,胆子比兔子还小,一听见铳炮响就朝低于地表的红石峡里窜,拦都拦不住。第二,刀不行,制式雁翎刀劈砍动能转化效率低,更适合步战。第三,配套不行,马鞍多为木鞍,又重又滑,走不多远就得连人带马摔地上;马镫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编个柳条代替;马缰同样乱七八糟,居然用麻绳,一用劲就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支持姜襄的工作,尤世威趁着自己升任参将的热乎劲怂恿总兵拨付经费购置骑兵装备,这笔钱这相当于镇北台守军半年的伙食费,上级也是真的支持!不仅如此,他还连哄带骗,动员与其交好的蒙古部落把好马送到了骑兵连。

家底厚实了,接下来就是训练。姜襄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了多项创新。他设计打造出新型马刀“世威刀”,比骑兵惯常使用的柳叶刀长10厘米,在交战中优势明显。特别规定了世威刀的制作标准:一刀劈下去,能把两块叠起来的铜钱劈成四半,刀刃无任何缺损和卷刃才算合格。制定出一套骑射操典,使骑兵连不仅能在马上熟练使用短铳,还能腾空两手在马上打长杆的鸟铳。

事实证明外教不行,水土不服空耗经费。还得是熟悉自家情况的本土教练才能把队伍带出来,才会出成绩。在姜教练的打造下,队员技战术水平光速提升战力倍增,骑兵连亦逐渐壮大至骑兵营。

乃造化弄人,这么一支为抵御流贼打造的部队,其中大部分的精英却从了贼,然后又从流贼做回了官军。

马芳、尤世威、姜襄青史留名必有过人之处。此三大历史巨头联手打造下的,在赵寿吉湖广军特色武装下的,做回了官军的原镇北台200人骑兵连,很有可能是天下最强骑兵。

他们的坐骑清一色的山丹马场出品的西凉马,他们弃简陋火器不用,以精钢手弩代之。他们拥有昂贵的马朔,同时保留下了世威刀。他们披挂齐整,着三层甲:最里层穿纯棉压制做成的棉甲,保暖且有非常好的防护抗震缓冲性能。中间套一层万历朝改进过的锁子甲,采用铁网甲形式,将环与环构成小方块,再将这些小方块附着在甲衬上形成甲衣的各个单元,最终组合成完整的软甲。其工艺先进,不仅重量轻而且具较柔韧性,防护功能也更出色。外一层披直身布面甲,内衬猪尿泡制成的防潮层,此黑科技让铁片不被汗水侵渍生锈。戴有沿帽儿盔,铁环臂、铁护喉、铁面罩、护心镜,护肩等甲具附件一应俱全。

战马则半具装,佩马面子、鸡颈、马身甲、胸甲等。马面子护马头,内里填充棉布用作贴额。鸡项护马颈,甲片缀成,前有搭扣可以扣上;马身甲与马匹等长,下缀连虎斑部裙防流矢。

单这人马具甲,大批量制造下成本仍高达68两银子。这还不算兵器的费用。湖广军骑兵,用银子堆出来的!天下也只赵寿吉有这个本钱!

与萨尔浒的老冤家仇人相见,老赵分外眼红。

不把你鞑子打个半死,对不起赵官家砸下的银子。

夷虏之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

见来者手里没有铳炮火枪,鞑子便无所忌惮。哪知一经交锋便暗叫不好。八旗善骑射不假,可射出的箭矢对湖广骑兵无法造成致命伤害。湖广军射出的弩箭却能力透重甲。对面的明狗皮厚牙利,鞑子哪里受得住这顿揍。一个回合,顿时气沮。不论马军步军,被冲了个七零八落,被打了个七零八碎。当看清楚对方的旗帜,知当前之敌并非吴下阿蒙,乃惊呼‘楚霸王来了!’

骑射上差距巨大,对冲也吃老亏。

当骑枪遇上马朔,唯骑墙跑路。没有对刀的机会,几支烟的功夫,殿后的鞑子2000步骑后卫灰飞烟灭。

一战扬名立万,一战辉煌胜利!老赵不仅报了仇雪了耻,更创造了在兵力相当情况下击败后金八旗的最快记录。快到阿多多不及逃跑,快到他们的亲护不得不留下打掩护。

冲在最前的急先锋正是高迎祥所率老营骑兵,见一彪人马气势汹汹冲来,感觉惊讶,乃勒马迎战。那边的亲兵营见明军摆开阵型,也勒马整队。如此,两边隔着二百多步大眼瞪小眼。

高部人马此前没见过后金鞑子,来此勤王,适才光顾着砍杀了不曾细看。闹沸沸扬扬的后金鞑子究竟长啥样?开打前先端详,心虚了一半。人家那才叫七尺男儿呢。哪像咱,又矮又矬。

榆林子弟,老秦血脉。个个小腹微微鼓起,人人身长一米六七。

鞑子骨架大,比例上没有蒙古人那么粗壮,但个头高,普遍超过一米七,身材粗壮魁梧。大头长脸、肤色较浅、肩膀宽阔,显得孔武有力。身材是极好的。可那脸长得,那叫一个随意!

脸庞异常宽阔平坦,鼻眼相比面部小得不成比例,整个面部好像是被平底锅拍扁了似的!眯眯眼、大饼脸,相貌极其丑陋。

赞一个人长得好,只说相貌堂堂。故所以,身材魁梧高大不算优点。比谁长得好,我汉家完胜。

这个结论没毛病。我方只寻常普通兵哥哥,鞑子却是千挑万选的旗主亲兵。拿我平均水平跟你上限比,也将你鞑子比一个体无完肤羞愧钻地。

比完长相之后,再行比武。

200对300,两边迎头相撞。只一回合的互射互刺互砍,300鞑子亲军被干掉大半,其余胆寒败退。而高部骑兵完成此战绩只用了9分钟。

鞑子越跑越远,钢弩那变态的射程也够不着了。赵寿吉决定停止追击,“今天便宜了这些通古斯野人!”

亲兵李齐虎怎么说都是在王府当过差的,学问境界岂能是凡夫俗子可比,当下问道:“总兵大人,俺知有猪尾巴、建奴、建虏、满鞑、鞑子、东虏、螨虫的,这通古斯野人倒是头一遭听说。”

“回头与你细说。本兵命你速速回头,将鞑子步军清剿干净,给你一炷香的功夫,若让本兵见着一个竖着的通古斯半兽人,你休再说你延安府李齐虎当年输给我五弟只为不善拳脚只通枪棒。”

老赵话音未落,李齐虎的战马已窜出半个身位,“大人少歇,待鞑子见识我八卦枪的厉害。”

蒙格手臂有箭伤,关东大扫子太沉,单手抡不太动。一个年过半百的老鞑子看出了对手力怯,一手使枪一手飞铁蒺藜而来。幸亏蒙格及时换了把马刀才得运用自如,用刀挡住铁蒺藜的进攻。这铁蒺藜难对付,两三斤重的铁蒺藜砸过来势大力沉像柄小铁锤,实在难以招架。这憨憨算是碰上高手了,被打得节节败走。他奋力挡住老鞑子的破风枪,再没能躲闪开铁蒺藜的连环击,胸前生生挨了一锤,如此再也支持不住,跌坐地上。

老鞑子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哪里会容得对手喘息,紧接着便举枪来刺。蒙格无力招架不及闪躲,眼一闭:“今天算交代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无上真身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福艳之都市后宫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寒门状元路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道藏辑要 笔架叉将军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大明辽国公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凌小蛰2025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txt下载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最新章节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