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竹晴园

首页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 奶娘,朕饿了 清穿皇妃要娇养 重生之官道 白色年华 三体 快穿万人迷:漂亮炮灰惹人爱 人渣养成系统 快穿:炮灰街溜子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竹晴园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全文阅读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txt下载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19集:年轻的力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像素青砖与真实苔藓

陈知野的指尖在平板电脑边缘摩挲,屏幕上浮动的三维模型正旋转展示着龙门石窟的佛龛。第319次修订稿里,卢舍那大佛的衣纹褶皱比上版多了十七道,却依然让他觉得缺了点什么。

“陈总,林砚之的方案放您桌上了。”秘书轻叩玻璃门,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犹豫。

他抬头时,正看见实习生抱着文件袋站在走廊尽头,白衬衫下摆沾着草屑——这姑娘昨天刚跟着考察队去了云栖古镇。三个月前她把咖啡泼在VR设备上时,谁也没料到这个00后会搅乱整个文旅事业部的节奏。

文件袋封面贴着打印的像素画:一只卡通狐狸举着“元宇宙探险”的牌子,尾巴扫过“云栖古镇”四个篆字。陈知野翻开方案,第一页就是虚拟古镇的全景图,青石板路上游走着戴VR眼镜的游客,半透明的数据流在飞檐间流转。

“元宇宙?”他把方案往桌上一推,金属边框磕出轻响,“上周董事会刚否了数字藏品项目,你觉得我会花钱买一堆代码?”

林砚之攥着衣角的手指泛白,声音却异常平稳:“不是代码,是通道。短视频引流的转化率已经跌破3%,但Z世代在虚拟空间的付费意愿是现实的1.8倍。我们可以在虚拟古镇里设计任务,用户找到隐藏的非遗手作,就能兑换现实中的体验券。”

她点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出虚拟绣坊的画面:穿汉服的Npc正在刺绣,游客的虚拟形象凑过去时,会弹出苏绣针法的解析。“就像您当年做二手车时,让客户先试驾再下单——这是数字时代的试驾。”

陈知野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忽然想起2005年那个暴雨夜。他蹲在二手车行的车库里,用棉布蘸着煤油擦一辆捷达的发动机,车主隔着雨帘喊:“小陈,我信你,不用看了!”后来这人成了他的第一个大客户,介绍来的生意撑过了最艰难的半年。

“预算要多少?”他忽然问。

林砚之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被阳光照到的露珠:“前期搭建demo,二十万够了。我联系了母校的计算机系,他们愿意以实习项目合作,人工成本能省一大半。”

方案最后附着团队名单,五个名字后面都标着“00后”。陈知野拿起笔,在预算栏添了个“3”,又划掉“技术部”三个字,改成“独立项目组”。“明早让财务给你拨款,另外,老周和小唐归你调遣。”

老周是技术部的“老古董”,当年景区引入AI导览时,他拿着游客手写的意见簿堵过陈知野的门;小唐在市场部做用户画像,能把Z世代的消费习惯分析到小数点后两位。

林砚之抱着批文出门时,听见陈知野在身后说:“记住,虚拟景区是钥匙,不是笼子。游客最终要去的,是能闻到桂花香的真实古镇。”

一、代码里的青石板

项目组的办公室设在景区旧游客中心,墙皮剥落的地方被林砚之用像素风格的贴纸盖住。老周第一天来就发了火——虚拟古镇的马头墙角度比现实中陡了两度。

“当年修复古镇时,陈总盯着工匠们把每块砖都按清代尺寸烧,你这倒好,直接改起承重墙了?”他搬来梯子,从储物间翻出泛黄的建筑测绘图,纸页边缘已经脆得像枯叶。

林砚之咬着奶茶吸管调整参数:“周哥,元宇宙里可以艺术加工嘛。”

“加工也得讲规矩。”老周点开景区的监控录像,画面里王阿婆正坐在巷口择菜,“你看阿婆家门口的石板,左边那块比右边低三分,那是百年人踩出来的弧度,代码算不出来的。”

争执声引来了小唐。她把用户画像报告拍在桌上:“18-25岁用户里,67%喜欢赛博朋克风,但咱们景区主打的是江南温婉调。你看这虚拟人,手里拿个光剑合适吗?”

屏幕上,穿汉服的虚拟少女正举着激光剑砍向虚拟灯笼,数据流飞溅得像烟花。林砚之把光剑换成竹编灯笼,灯笼里的烛火会随着游客的虚拟动作晃动:“我查过《东京梦华录》,宋代就有琉璃灯了,算古代黑科技吧?”

试错的过程像在泥地里打桩。第一次内部测试时,服务器崩了三次,老周在机房熬了两个通宵,最后发现是代码里多了个标点符号;小唐设计的任务链太复杂,二十个测试用户里只有三个完成打卡,最后简化成“寻物、解谜、兑换”三步。

最棘手的是Npc的语音系统。林砚之想用AI合成古镇阿婆的方言,试了几十版都觉得像掐着嗓子说话。还是老周出了主意,带着录音设备去巷口找正在晒太阳的王阿婆,把她讲的民间故事全录了下来。

“日本兵来那年,我爷爷把族谱藏在匾额后面。”虚拟阿婆在屏幕里摇着蒲扇,声音里的颤音和林砚之在档案馆找到的录音分毫不差。

陈知野来视察那天,正赶上测试雨天特效。虚拟世界里下起黄梅雨,青石板路泛起水光,屋檐垂落的雨线里藏着灯谜。他戴上VR眼镜走了半条街,在虚拟茶馆遇到了穿长衫的Npc——那是按古镇最后一位说书先生建模的。

“这茶,得用后山的泉水泡。”虚拟先生的茶杯里飘出热气,和现实中茶馆的水雾重叠在一起。

摘下眼镜时,陈知野发现林砚之在抹眼泪。小姑娘说,建模时参考了太多老照片,总觉得那些消失的人和故事,好像真的能通过代码活过来。

“下个月搞内测。”他指着地图上的几处景点,“把现实中的手工艺人放进虚拟景区,用户线上拜师,线下就能去他们的工作室学手艺。”

林砚之忽然想起入职第一天,看到陈知野办公室挂着的老照片:二十年前的他站在二手车行门口,背后广告牌上写着“卖车如做人,踏实最重要”。

二、破茧前的裂痕

内测邀请了两百位游客,大半是大学生。林砚之守在后台看数据,虚拟景区开放两小时,用户平均停留时长47分钟,比预期高了近一倍。

“有人在虚拟祠堂给祖先献了电子花。”小唐指着屏幕笑,“还有人蹲在虚拟戏台前等了半小时,就为看全息版《牡丹亭》。”

但差评来得更快。有用户反馈找不到兑换入口,有人觉得奖励太鸡肋——几张优惠券比不上其他平台的折扣;最尖锐的批评来自历史系教授:“把古镇变成游戏地图,是对文化的矮化。”

老周在技术会上拍了桌子。程序员想加“御剑飞行”功能,觉得这样更吸引年轻人,被老周当场否决:“咱们做的是文旅项目,不是网游。游客来这儿是感受历史,不是耍酷。”

林砚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理解程序员想创新的心情,却也明白老周说的边界感。那天晚上,她抱着笔记本去了古镇,坐在河边石阶上看月亮。王阿婆提着马灯走过,看见她就喊:“小林姑娘,进来喝碗绿豆汤?”

阿婆的孙子正在玩平板,屏幕上是某游戏公司做的虚拟古镇。“这上面的房子都能炸掉,”男孩炫耀着操作,“比你们做的好玩多了。”

林砚之的心沉了下去。她忽然意识到,他们或许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年轻人要的不是纯粹的娱乐,也不是刻板的教育,而是能产生共鸣的连接。就像王阿婆讲的故事,动人的从来不是情节,而是里面的生活气。

第二天,她推翻了原有的任务设计。新方案里,虚拟景区的Npc不再只说历史知识,还会聊家长里短:药铺老板抱怨儿子总熬夜打游戏,绣坊姑娘偷偷藏了本言情小说。用户帮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的奖励不是优惠券,而是现实中能体验的“特权”——跟着药铺老板上山采药,或者看绣坊姑娘演示失传的“打籽绣”。

“这得加预算。”老周看着新方案,“光采集这些故事就得花不少功夫。”

林砚之硬着头皮去找陈知野。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他在打电话:“……虚拟景区不是重点,下个月的非遗文化周才是核心,所有资源都要往那边倾斜。”

她攥着方案的手出了汗。这段时间,竞争对手的非遗项目搞得风生水起,董事会已经几次施压,要求陈知野把精力放回传统业务。

“进来。”陈知野挂了电话,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我正要找你。”

他递过来一份报告,是市场部做的风险评估:元宇宙项目投入产出比太低,建议暂缓。“董事会的意思是,把这笔钱投去做短视频推广,见效更快。”

林砚之把新方案放在他面前:“陈总,您还记得让我建钥匙的事吗?现在我们找到开锁的方法了。”她点开演示视频,虚拟绣娘正对着用户叹气:“我娘总说女孩子学刺绣没出息……”

陈知野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爷爷总在老茶馆里跟人说:“做生意就像熬汤,急不得,得慢慢咕嘟出味道。”

“再给你五十万。”他在报告上签下名字,笔尖划破了“暂缓执行”那行字,“但有个条件,下个月非遗文化周,我要看到虚拟景区和现实活动联动起来。”

林砚之走出办公室时,走廊尽头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景区宣传片。画面里,王阿婆牵着穿汉服的小姑娘,走过青石板路。

三、虚实交界处

非遗文化周开幕那天,林砚之在虚拟景区里设置了“寻宝”活动。用户找到隐藏的非遗元素,就能兑换现实中的体验券。第一批领到券的是三个大学生,他们在虚拟竹编坊里帮Npc解决了难题,此刻正站在现实中的竹编艺人周师傅面前。

“这篾条要削得像头发丝那么细。”周师傅的手布满老茧,却灵活得很,“你们看,这样编出来的篮子才透光。”

大学生们的手机都亮着,虚拟景区的教程在后台同步讲解步骤。林砚之看着数据面板,这三个用户的现实停留时长已经超过两小时,远超景区平均游览时间。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中午时分,虚拟景区突然涌入大量游客,服务器再次崩溃。林砚之在控制台前焦头烂额时,陈知野走了过来。他没问故障原因,反而指着监控画面:“你看那边。”

屏幕里,几个没能进入虚拟景区的游客,正围着王阿婆听故事。阿婆手里拿着林砚之团队做的AR卡片,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老照片里的古镇风貌。

“其实不一定非要在虚拟世界里完成任务。”陈知野说,“有时候一张能互动的卡片,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比再先进的代码都管用。”

林砚之忽然明白,他们一直追求的“闭环”,不是线上到线下的强制转化,而是让虚拟成为现实的镜子,让那些在数字世界里被触动的情感,能在真实场景里找到归宿。

技术部用了三个小时修复服务器。重新开放后,林砚之加了个新功能:用户可以在虚拟景区里给现实中的商户留言。傍晚时,周师傅的竹编坊收到了一条留言:“爷爷说您编的篮子和他小时候用的一模一样,可惜他现在走不动路了,能不能麻烦您编个小的寄给我?”

周师傅看着留言,眼眶红了。他让林砚之帮忙回复:“不用寄,我教你编,等你爷爷好点了,带他来这儿,我请你们喝茶。”

文化周结束时,数据报表放在了陈知野的桌上。虚拟景区用户转化率37%,带动非遗体验项目收入增长42%,更重要的是,游客满意度评分比上月提高了18分。最下面附着一张照片,是林砚之团队和王阿婆、周师傅的合影,背景里的古镇灯笼,亮得像一片星海。

“再加个人。”陈知野在团队名单上添了个名字,是负责景区档案管理的老张,“把那些快失传的手艺都搬进虚拟景区,让老张盯着史实,你们负责让它活起来。”

林砚之拿起名单时,发现陈知野在“试错经费”那一栏,又加了个零。

窗外,古镇的夜色正浓。青石板路上,几个游客举着手机AR扫描,寻找虚拟世界里留下的彩蛋。而在巷子深处,周师傅的竹编坊还亮着灯,隐约传来年轻人的笑声。

元宇宙的代码仍在运行,但此刻它不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就像陈知野说的,真正的风景从来不在虚拟里,而在那些愿意为一片砖瓦、一缕茶香停留的人心上。

林砚之想起自己提交方案前,在档案馆看到的一张老照片:1985年的云栖古镇,年轻的陈知野背着书包走过石板路,手里攥着爷爷给的零花钱,正朝茶馆跑去。照片背面有行字:“等我长大了,要让更多人看到这里。”

她低头看了看手机,虚拟景区的后台显示,有位用户在虚拟茶馆里停留了72分钟,临走时给Npc留了言:“下周带爸妈来,他们总说想看看我工作的地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在萌兽世界的日子 僵尸男友 快穿之主角您的外挂已到期 十二天劫 高科技军阀 快穿之拆官配计划 血宋 妖仙令 怦然婚动,老婆高高在上 XS5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天之炽之神圣帝国 修真四万年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触墓惊心 绝妙江山 九霄剑神 白色年华 大国崛起1857 
经典收藏四合院:开局杀贾东旭,灭聋老太 我,6个系统,嚣张一点怎么了 神豪:穿进恋综成为全民女神 在四合院里过日子 寒王煞妃 是灰原小姐攻略我的,请看VCR 最强佣兵 我在美漫变成光 我的冷艳老婆不好惹 人在奥特,准备整活 穿越贝利亚,我洗白了 我真的是卧底啊! 影视:逍遥诸天畅享人生 从骑士开始混特摄 惊!高考三百分,被国家队特招 最强佣兵(北疆雪狼) 奥特:从奈克瑟斯之光开始 四合院:刘光天的幸福生活 龙珠:开局成为实习界王神 雾屏山的风与石 
最近更新王爷不育?可我的孕肚藏不住了 弹幕系统,小透明成长为最强女 七零御兽娇娇被糙汉大佬宠上天 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 渣男骗我到死,重生改嫁他死对头 穿成狐妖后,我成神了 通灵贵女 美人弈 从崩坏开始当仙人 资本家大小姐随军,搬空家产躺赢 假千金被团宠,侯府一家跪求原谅 灼情 抽卡后,邪神成了我的吐槽役 斗罗:开局携天道拐走唐三 太奶是神棍,孝子贤孙跪求平安符 真大佬出狱,父子追妻火葬场了 重生之异能女王嫁糙汉 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他来自十维空间 猫仙事务所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竹晴园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txt下载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最新章节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