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武炼巅峰 迷踪谍影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谍影无声 调教太平洋 德意志崛起之路 大叔凶猛 封侯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4章 稳北,南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靖康四年的冬雪,细密如盐,无声地覆盖在汴梁城灰黛的瓦檐之上,却压不住枢密院内冷凝如铁的气氛。

陈太初面对着舆图上红蓝箭头交错纵横的危局,那股在双绞绝境中凝练出的决断,已化作一道道精确如机械齿轮般的指令,沿着冰封的驿道与密布的鸽道,疾驰四方!

北方之北,小山港的废墟之上。

焦黑的龙骨如同巨兽残缺的尸骸,仍歪斜在破碎的船坞中,无声诉说着月前的惨烈。

王伦披着厚重的狼裘,立于被炮火犁过、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滩涂,手中紧握着那份染着汴京寒气、墨迹未干的密信:

“…坞可暂弃,当务之急,人存物转!工坊之精要者——火器、火药、蒸汽机具、车床图籍、橡胶核心工序——着即拆卸装箱!

循内河西行二十里,择隐蔽处(如小清河支脉)重建!务必依山傍水,以水力代蒸汽,隐入尘烟!

码头炮台加倍加高,以水泥钢骨为基,巨炮前置!火炮射界覆盖全港及近海,令敌胆寒!贾进部万人,不日将抵!戍守此间,即为尔等屏障!勿复再虑北顾之敌!”

“枢相洞若观火!”王伦长叹一声,信纸在朔风中猎猎作响。放弃船坞固然肉疼,但核心生产力得以保存转移,便留下东山再起的种子!

他眼中精光爆射,厉声喝令:“王奎!传令!所有工匠暂停船坞修复!全力拆运!内河选址,今日勘定!”

小山港再次沸腾,却是秩序井然的撤离与强化防御。

沉重的铸锤、精密的旋床被小心拆卸装入蒙着油布的箱笼;一桶桶硝石、硫磺、铁胆被抬上内河船只;核心的图纸、配方则由死士贴身藏匿。

一道道新的水泥地基在离海二十里处的无名河湾迅速浇筑,水力驱动的齿轮组在隐秘的工棚内重新咬合转动。

岸边焦土上,则立起更高的钢筋水泥台基,从沧州磁州新铸的重炮带着森然杀气被吊装定位,炮口遥指那片曾带来毁灭的海域。

废墟之上,顽强的生机正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扎根蔓延。

汴梁,陈府后宅。

陈安,这位昔日的书童,如今陈太初身边最信任的管家,已褪去青涩,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干练。

他双手恭敬接过一份盖着枢密院火漆印的密札与一枚刻有“沧澜”暗纹的青铜鱼符。

“安哥儿,”陈太初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凝重,亦是对最心腹之人的托付,“速往登州,乘长风号出海,直奔流求!寻染墨。告诉他:旧日种下的铁树,该分些枝芽了。以鱼符为凭,调取其船坞内‘沧’字级战船二十艘!皆需配置最新‘雷吼炮’者!交付张猛之手!张猛,即流求经略之利剑!”

“另,王伦、王奎二人北归不易,需一安身立命之所。密州胶州湾,即墨西南之海湾,潮平岸阔,内有良港雏形。此乃枢密院特批之‘长风海驿’,许其永驻经营!凡往来美洲船只,皆可停泊修整!官契印信皆在此札!”陈安用力点头:“公子放心!胶州湾位置,仆铭记于心!定将此信物口谕,亲自交到染墨大人手中!”

翌日黎明,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载着陈安与几名精干护卫,顶风冒雪直奔登州。

海风凛冽,浪涛汹涌,他们将在登州港口换乘快船,将陈太初的意志传递至万里烟波之外的流求孤岛。

陈安紧握着怀中那冰冷沉重的鱼符,心中涌动着与主人共同开拓沧溟的豪情。

染墨,那位与陈太初年岁相仿、曾因童贯案牵连、被陈太初救下并委以流求开基重任的旧部,如今早已在岛上娶妻生子。

陈太初身边这些最老的心腹,都如同他那永远停不下来的“救火”巨舶上的部件,奔波于帝国急需的每一个角落。

东北的烽火还在肆虐,但对于大宋而言,渤海湾的威胁,已被暂时压缩在一条强化的海岸线与一道内河屏障之后。

陈太初的目光,如同在棋盘上落定一子,决绝地转向南方!

“攘外必先安内,救火必断其薪!安南之扰,非止癣疥,实断我铜脉!此患不除,如鲠在喉,何谈逐鹿北溟?”

陈太初站在汴京城头,望着南方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穿透万水千山,看到了那片蒸腾着瘴疠之气、却又蕴藏着无尽贪婪的南疆。他的声音传至南熏门外已经列阵完毕的五万禁军!

旌旗招展,甲光映日!但这一次,闪亮的并非传统的步人甲鳞片,而是崭新的制式装备:

新制“迅雷”燧发枪: 兵卒肩上斜挎的火铳,枪管笔直修长,通体泛着冷冽的精铁寒光。

枪托处增加了木质护颊弧线,机括部件更为紧凑流畅。

这由太室山密研所改良的燧发结构,摒弃了耗时的火绳引燃,激发更果断!

卡簧力度加大,连续激发数十次亦罕有炸火故障!

更关键的是,射程与精度皆有提升!五万支崭新的利器,如同沉默的森林。

轻巧“破山”炮: 不再是动辄需数十人、十数牛拖拽的笨重巨物。

新式“破山”炮,炮管由镍铁合金铸成,膛线隐现,可发射筒形预制破甲弹!

后装填药包设计省时省力!

最精妙的是,配发了轻便坚固的两轮铜架炮车!一匹骡马,甚至四名健卒,便能轻松拖曳翻山越岭!

数量高达千门,炮口森然列阵,直指南方!

骑兵亦携新锐: 战马身侧除了传统的马刀角弓,更挂着改良的“旋风”三眼火铳(一次三发霰弹)、短筒“虎蹲”骑兵炮,火力配置远超旧时代!

换装遗泽: 大量被淘汰的旧式火绳枪、老式虎蹲炮、弗朗机,并未回炉,而是迅速配发至边州各处厢军、乡勇,地方武装的威慑力亦大幅提升!

大军阵前,一面绣着狰狞虎头的“岳”字帅旗之下,岳飞身披玄色山文战甲,腰悬佩剑,目光如电扫视着麾下这五万武装到牙齿的铁流!

作为陈太初麾下最锋利的攻坚之矛,他深知此役的分量——不仅要打垮安南,更要展示新式火器的雷霆之威,震慑四方不臣!

“开拔!剑指安南!”岳飞声音如雷,响彻原野!

钢铁洪流开始向南涌动!

车轮辘辘,马蹄雷动,却少了往日大军开拔时的喧嚣,更多是金属摩擦、装备随行带来的沉重韵律。

辎重车队中,崭新的四轮重载马车载着弹药物资,高效有序。一股沉默而令人窒息的力量,正滚滚压向南疆!

此刻,千里之外,嵩山之脉深处,太室山北麓一条人迹罕至的幽邃山谷。

谷口伪装成普通采石场,戒备森严。

内里却别有洞天!庞大的地下工坊群嵌入山腹!

巨大熔炉昼夜不息,红亮灼热的钢水在深槽内流淌;

高压蒸汽驱动的巨大锻锤在密封工房内发出沉闷规律的轰鸣,震得地面微颤;

密闭净化间内,黄磷与秘制硝粉被按照极其精密的配比搅拌;

另一处高墙围出的隔离院落中,高倍光学(水晶磨镜)实验室正在调试某种精密的机械结构——那是一种正在摸索中的、利用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的全新枪械原型!

这里,才是陈太初工业、军事革命的心脏!最先进、最前沿、最核心的研发,都汇聚于此。

所有参与者——柳家核心匠师、陈太初家族(陈氏旁支)精选子弟、从千万人中挑选出来并烙下秘誓死契的天才工匠——皆是终身不得出谷的“国匠”!

他们如同身处一个与世隔绝的科技神殿,进行着超越时代的探索。

“装备一代,” 陈太初的声音如同箴言,刻在机要密库的石壁之上,“生产一代,试验一代,研发一代!此乃帝国不竭之钢铁血脉!”

此刻,在这山谷深处某个被多重铜门隔绝的秘研室里,几位白须老者(柳家硕果仅存的几位大匠)正围着一条泛着幽蓝冷光的精巧镍铁合金枪机部件,激动得双手发抖。旁边新绘的图纸上,复杂的杠杆联动结构清晰可见。

“成了!成了!”一个年轻人(陈氏旁支子弟)激动得声音发颤,“这‘撞针’结构!配合铜箔卷制的锥形‘底火帽’,已通过三百次连发无故障!装填速度比‘迅雷’又快了近半!”

“报上去!速报‘天工枢密’(陈太初在山中通讯的代称)!”领头的老匠师柳宗翰,激动地捻断了几根花白胡须。

窗外,纷纷扬扬的冬雪落入山谷,却瞬间被谷内蒸腾的地热与熔炉烈焰驱散。

这片看似沉寂的雪谷山腹,跳动着一颗驱动着整个帝国战争机器狂飙突进、又始终领先世界至少两代的科技心脏!

它为前线提供可批量生产的制式利器(生产一代‘迅雷’燧发枪),正在岳家军身上验证其威力;它储备着能随时推出战场、引发战术革命的次代兵器(试验一代——如新式炮车炮栓和后装炮);

它更在深邃的实验室里,孕育着足以颠覆现有战争形态的、属于未来的神兵!(研发一代——撞针底火枪)北方的狼烟,南疆的战鼓,不过是为帝国这柄不断磨砺、迭代的重剑,提供着试锋的祭坛!

陈太初的策略已然明了:稳住北方,以战略纵深和新据点(胶州湾)化被动为主动;

抽身南下,以最精良的兵锋铁流,斩断安南伸向铜矿的毒手!

而深埋太室山的超级熔炉与智慧暗流,则如一张拉满的巨弓,无声地积蓄着超越朴氏舰队、超越这个时代认知的终极力量!

帝国的未来,在此三线交叠的枢纽,正迸发出刺穿乱世寒夜的冰冷铁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玄鉴仙族 快穿玩转逆袭 从良医到良相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近距离爱恋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大宋游侠 逍遥人生 极品太子爷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至尊邪天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叱咤风云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抗战双子星 秦时小说家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霸天武魂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大唐躺平王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