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风吹爱浪

首页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炮灰"攻"养成系统 花豹突击队 百炼飞升录 谍影凌云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调教太平洋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朕,君临天下!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风吹爱浪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全文阅读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txt下载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2章 米面之争食为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汉崔寔在《四月民令》中说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不管在哪个朝代,吃喝永远都是头等大事。

那么,此时的人们吃些什么呢?

占汉朝人饮食结构比例最大的当然就属粟、黍、水稻、小麦、大豆等各类谷物了。

粟脱壳后就是粟米,也就是后世的小米,这也是北方人最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有“百谷之王”的称呼。

粟地位的奠定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具有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等特性,所以先秦时期就已经在北方广泛种植。

到了两汉时期,已经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其中品质最好的又被称为“梁”,是那些贵族与士人才能享用的美味,才能吃上“梁饭”与肉,也是高水平生活的象征。

而在先秦时期并列的黍,也就是大黄米,在汉朝时地位大幅下降,究其原因,粟和黍地位相当,但黍生长周期更短,也更加耐旱,很适合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

就比如刘备发动流民在庐江与九江开垦出来的土地,第一期种的就多是黍与豆这种易种易收的作物。

不过这东西的地位下降是因为它的产量没有粟高,汉朝人种黍也多是用作酿酒原料的,大多数人喝得也都是这种黄米酿成的黄酒。

再说水稻,作为原产南方的作物,到汉朝时已经遍布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司马迁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日常一餐便是大米饭配上鱼羹,大米也成了这些地方不可动摇的主食。

在东汉之前的西汉时期,北方气候还没有变得干冷之前,水稻在北方地区也是被广泛种植的。

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初,建元三年,微始出行……旦明,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骛禾嫁稻岻之地。

这是说汉武帝继位不久,和随从出行打猎,到了城郊就能看到有稻田。

也能侧面论证出在西汉中前期以前,关东地区等地方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等到之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就已经越来越广泛了。

【后汉书】中的一些记载也能佐证此事,“汝南太守邓晨兴鸿郤陂数千亩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

“南阳太守杜诗,又修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不过总体来说,大米在北方还是属于比较高级的精粮,有地位有钱的人才能吃到,还没有进入到千家万户之中。

在东汉遭逢小冰期,天灾频发,北方气候变得干旱与寒冷以后,菽,也就是大豆、小豆、豌豆等豆类作物开始取代水稻,上了北方汉人的餐桌,成为主食之一。

普通百姓的饮食被描述为豆饭藿羹,也就是大豆煮粟米,再配上豆叶做的菜羹。在灾年之时,有时候朝廷还会允许百姓用粟与豆混着缴纳赋税。

汉朝粮食作物变化最大的就是小麦了,在两汉以前的时期,不论南北,小麦这种作物都是可有可无的。

而到了汉朝,小麦这种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进入了主要粮食序列。

这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首先冬小麦秋种夏收,正好可以与粟等作物轮流播种,补充粮食缺口。

其次小麦对水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汉朝正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高峰期,水利兴修是纳入官员考核体系里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也为小麦的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

最后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饮食习惯变化与旋转石磨的成熟,让小麦成为了北方人的重要主粮。

这也就是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南米北面之争,也就是粒食与面食之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就是从汉代开始的,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饮食习惯改变。

汉朝以前,人们的主流方式是粒食,也就是把谷物颗粒做熟之后直接食用,直到了千年之后,水稻还是采用这种古老的食用方式。

这种方式也最为简单,只要有容器、水、火源,就可以把大米加工成饭与粥。粮食欠收之时,还可以加点野菜作为调剂,非常便捷。

不管是大米还是小米,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加工,不过这种食用方式却对小麦不太友好。

因为即使是脱壳后的麦粒也过于粗糙,煮熟之后口感非常一般,几乎是难以下咽。

所以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麦饭都被看作是极为粗糙的饭食,麦这种作物都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改变来自磨粉技术的提高,旋转石磨的技术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两汉的时候才真正成熟并推广到了全国。

有了石磨之后,原本粗糙不堪食用的小麦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做出各种面食的麦粉,口感大为提高,也为汉人的餐桌上增加了面食这个选项。

毫无疑问,各种谷物中只有小麦在磨成粉后口感有大幅提升,这也推动了小麦这种作物的种植,让他从黄河下游地区被推广到了整个北方,乃至长江流域。

也正是得益于磨粉技术的成熟,汉人吃的花样也变多了。

在面粉出现以前,汉人的主食可以归纳为广义上的“饭”。

就是简单把谷粒煮熟后得到的食物,并在此基础上衍生,比如煮饭水多了就是粥,让饭晒干就成了干粮。

而在麦粉出现之后,饼作为新型主食迅速崛起。

汉朝人对饼的定义比较宽泛,可以代指一切用面粉做的食物。

按照制作范围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煮饼或者汤饼,有人说这就是面条的前身。

不过此时的人们喜欢把面粉做成片状或者条状,下锅煮熟。

第二种叫做蒸饼,汉人通过酿酒已经掌握了发酵的方法,后来很快运用到了起面上,那些面团放在笼屉里蒸熟,就成了酥软的蒸饼了,这东西也算是后世馒头的原型了。

到了过节之时,蒸饼里面会加入果脯、蜜饯、枣子之类的东西,做成好吃的节令食品。

第三种就是烤饼了,要将面团撒上芝麻,放在烤炉或者架在铁器上用火烤熟,这种吃法是从胡人那里传过来的,因此也叫作胡饼。

汉灵帝刘宏就比较喜欢吃胡饼,一度还导致洛阳城里的贵族争相模仿。

除了这些之外,汉人还会把大米磨成粉,做成像饼一样的食物,并称之为“饵”。

据【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光武帝刘秀曾因犯事被羁押于新野,市吏樊晔在刘秀饥肠辘辘之时送了他一盒饵,让快要饿死的刘秀因此活了下来。

当了皇帝后刘秀对此念念不忘,不但赏赐了樊晔御食,乘舆服物,还给了他一个大官做。

总的来说呢,汉朝是中国主粮结构成型的关键时期,并深刻的影响到了后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三千世界漫谈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听说,爱情回来过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修行在完美世界 雁鸣长空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忠犬神探 都市之纨绔军医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新现代逍遥录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韩娱之梦幻少时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冰临谷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 风吹爱浪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txt下载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最新章节 - 三国:这个刘备不对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