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炮灰"攻"养成系统 花豹突击队 百炼飞升录 谍影凌云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调教太平洋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朕,君临天下!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巴尔干风暴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咱们说的,希特勒为了保障未来进攻苏联的南翼安全,软硬兼施,把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一票巴尔干国家都拉拢或逼迫着加入了轴心国阵营。眼看南翼就要“一片祥和”,可以安心准备“巴巴罗萨”了,可偏偏有两个国家不按剧本走,成了希特勒眼中的“刺儿头”。

第一个不听话的,就是南斯拉夫。这个国家本身就是个民族成分极其复杂的“拼盘”(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等等,互相之间矛盾还不小)。其摄政王保罗亲王,在德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压力下,于1941年3月25日,顶着国内巨大的反对声音(尤其是占主体的塞尔维亚人,历史上就亲英法、反德国),在维也纳签署了加入《三国同盟条约》的文件。

希特勒可能觉得,又搞定一个!可他万万没想到,南斯拉夫人(特别是塞尔维亚军官们)的骨头这么硬!仅仅两天之后,3月27日凌晨,贝尔格莱德就爆发了一场由空军将领杜尚·西莫维奇等人领导的军事政变!他们一夜之间推翻了保罗亲王的政府,把还未成年的国王彼得二世扶上了王位,并宣布废除刚刚签订的加入轴心国的协议!贝尔格莱德街头,民众涌上街头,高呼反德口号,甚至撕毁纳粹旗帜,庆祝“脱离苦海”。

那么为什么南斯拉夫敢叛变呢?

塞尔维亚人的“血性”: 塞尔维亚人在历史上就以强悍、不屈着称,一战时就跟奥匈帝国死磕到底。他们对德国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敌意,无法接受与纳粹为伍。

军方的传统: 南斯拉夫军队(尤其是塞尔维亚军官团)与英法有着传统联系,很多人接受过西方军事教育,思想上更倾向于同盟国。

民众的愤怒: 加入轴心国的决定本身就违背了大部分南斯拉夫人民的意愿,政变得到了广泛的民意支持。

英国的“小动作”? 也有说法认为,英国情报部门在背后煽动和支持了这次政变,希望借此在巴尔干牵制德国的力量。(这在乱世之中,也算常规操作了。)

南斯拉夫这突如其来的“反水”,彻底激怒了希特勒!他感觉自己被耍了!颜面尽失!更重要的是,一个敌对的南斯拉夫杵在巴尔干中心,将严重威胁到他进攻苏联的南翼安全!

“必须给这些不知好歹的塞尔维亚人一个血的教训!” 希特勒在最高军事会议上咆哮着。他立刻下令,暂停原定针对希腊的行动,优先解决南斯拉夫!并且要以“闪电般的速度”和“毫不留情的严厉手段”来执行!

1941年4月6日,星期日, 天还没亮透。德国空军的轰炸机群,在没有任何宣战的情况下,就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发动了代号“惩罚行动”的、极其残酷的、持续数天的战略大轰炸!

数以百计的德国轰炸机(包括Ju 87斯图卡、he 111、Ju 88等),像一群嗜血的秃鹫,轮番飞临贝尔格莱德上空,将成吨的高爆弹和燃烧弹倾泻到这座几乎不设防的城市!目标不仅仅是军事设施和政府机构,更包括了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医院、学校、教堂……整个城市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和废墟之中!爆炸声、房屋倒塌声、市民的哭喊声、消防车的警笛声(如果还有的话)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惨象。据估计,这场野蛮的轰炸导致了数千甚至上万名无辜平民的死亡(具体数字至今仍有争议),贝尔格莱德古城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希特勒用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向南斯拉夫展示了他的“愤怒”。

就在贝尔格莱德在烈火中呻吟的同时,德国及其盟友的地面部队,依据“第25号指令”,从四面八方杀入了南斯拉夫!

北面: 德军第2集团军从奥地利和匈牙利南部进攻,直取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东面: 德军第1装甲集群(克莱斯特指挥)从保加利亚西部进攻,目标是切断南斯拉夫军队与希腊的联系,并向贝尔格莱德推进。

意大利军队也从其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和边境地区向东、向北进攻。

匈牙利军队也趁机出兵占领了他们一直觊觎的伏伊伏丁那地区。

面对如此多路、协同(虽然意大利和匈牙利军队战斗力有限,但声势浩大)的闪电攻势,再加上首都遭到毁灭性轰炸,南斯拉夫军队本就存在的内部矛盾(塞尔维亚族与克罗地亚族等不和)和指挥混乱问题被无限放大。

克罗地亚的“反水”: 早就想独立的克罗地亚人,在德国的煽动和支持下,很快就宣布脱离南斯拉夫,成立了亲纳粹的“克罗地亚独立国”(由法西斯组织“乌斯塔沙”领导)。许多克罗地亚籍的士兵拒绝抵抗,甚至调转枪口。

指挥瘫痪,各自为战: 南斯拉夫军队的动员尚未完成,最高指挥部在轰炸中陷入混乱,各部队之间失去联系,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很多部队在德军装甲部队的快速穿插下,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分割包围、缴械投降了。

整个战役进程快得惊人!德军的装甲部队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迅速突破了南斯拉夫军队的防线。仅仅用了11天!到4月17日,南斯拉夫军队就基本停止了有组织的抵抗,被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国王彼得二世和政府流亡国外。

伤亡情况: 这场战役,德军损失轻微(阵亡仅一百多人),意大利、匈牙利等仆从国损失也不大。而南斯拉夫方面则损失惨重,除了数千人在轰炸和战斗中死亡外,更有超过30万官兵被俘。南斯拉夫这个国家,被德国及其盟友瓜分得支离破碎。

就在德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决南斯拉夫的同时,另一路德军主力——由威廉·李斯特元帅指挥的第12集团军,也于4月6日从保加利亚越过边境,发动了代号“玛丽塔行动”的入侵希腊的战役。

希腊军队此时正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局面。他们的大部分精锐部队,正在西部的阿尔巴尼亚前线,顽强地抵抗着(甚至反推着)墨索里尼那帮“不给力”的意大利军队。而现在,装备精良、战术先进的德军又从他们的后方(东北部)杀了过来!

希腊在希保边境修筑了一条被称为“梅塔克萨斯防线”的坚固工事。德国第12集团军集中了强大的炮火和空军支援(又是斯图卡开路!),对防线发动了猛攻。虽然希腊守军进行了英勇抵抗,给德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面对德军的绝对优势,防线最终还是在几天内被突破。

德军突破防线后,其装甲部队迅速向南穿插,目标是切断仍在阿尔巴尼亚前线作战的希腊主力部队的退路,并迂回到部署在希腊中部的英国远征军(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部队组成,约6万余人,由亨利·梅特兰·威尔逊将军指挥)的侧后方。

威尔逊将军意识到情况不妙,德军的快速推进使得坚守已无可能,为了避免部队被合围,他下令英联邦部队开始逐步向南撤退,准备寻找港口撤离。

希腊军队陷入了绝境。主力部队面临被德军和意军(虽然战斗力差,但也在德军压力下开始反攻)南北夹击的危险,后方又被德军快速突破。希腊政府和军队领导层知道,大势已去。

4月20日,在阿尔巴尼亚前线的希腊埃皮鲁斯集团军司令乔治·措拉科格鲁将军,在无望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部队被完全歼灭,决定向当面的德军指挥官(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师长塞普·迪特里希)提出投降。

然而,在投降谈判中,措拉科格鲁将军提出了一个让德国人也感到意外、却又充满了民族气节的要求:他的部队,只向德国军队投降,绝不向意大利军队投降! 理由很简单:我们希腊人跟你们德国人打,输了,我们认!但我们跟意大利人打了大半年,一直是我们在揍他们!我们绝不能向被我们打败的懦夫投降!这关系到希腊军人的荣誉!

这个要求,让现场的德国军官们也颇为“敬佩”,迪特里希甚至同意了这个“不合常规”的投降条件。

消息传到罗马,墨索里尼气得差点跳起来!“什么?!希腊人只向德国人投降?!看不起我意大利?!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感觉自己的脸面被狠狠地踩在了地上。于是,他立刻向希特勒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必须重新举行一次有意大利代表参加的、正式的投降仪式!

希特勒虽然心里可能也觉得墨索里尼这事儿办得挺丢人,但毕竟是盟友,面子还是得给。于是,他向措拉科格鲁施压。最终,4月23日,在塞萨洛尼基,希腊军队被迫又举行了一次投降仪式,这次意大利的代表也“荣幸”地出席了。墨索里尼总算是挽回了一点他那可怜的“面子”。但这件事,也成了二战中的一个笑谈。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希腊军队与德军签署停战协议之间、正式投降命令尚未完全传达之际(大约4月21日至22日),仍在阿尔巴尼亚前线的意大利军队,不甘心毫无战果,竟然试图发动一次“最后”的进攻,想“打出点威风”,证明自己也“参与了胜利”。结果,面对着这些已经准备放下武器、士气低落但仍保有荣誉感的希腊士兵——他们视意大利人的进攻为对自己尊严的挑衅——意大利军队的这次“趁火打劫”式的进攻,竟然又一次被希腊军队打败!意大利人想捞点便宜,结果又碰了一鼻子灰。意大利军队的“战绩”再一次成了更大的笑柄。

希腊军队投降了,但部署在希腊的英联邦远征军还在啊!他们的处境极其危险,德军的坦克和飞机正在穷追不舍。丘吉尔再次面临艰难抉择:是让部队死战到底,还是尽力把他们撤出来?

最终,英国决定,再次上演“敦刻尔克”奇迹!一个代号为“恶魔行动”的大规模海上撤退计划启动了!

从4月24日晚开始,英国皇家海军和商船队的舰船,冒着德国空军越来越猛烈的轰炸(德国空军此时已经基本控制了希腊上空),驶向希腊南部的几个港口(如比雷埃夫斯、纳夫普利翁、卡拉马塔等)和偏僻的海滩,接运撤退的盟军士兵。

撤退过程极其惊险!德国空军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对撤退的船只和港口进行了疯狂的攻击。多艘英国驱逐舰和运输船被炸沉或炸伤,数千名士兵在登船或航渡过程中伤亡。但英国海军和船员们再次展现了高超的技巧和无畏的勇气。到4月30日左右,撤退行动基本结束。

结果: 英国成功地从希腊撤出了大约 5万多名 士兵(占总人数的80%以上),再次避免了主力被歼灭的命运。但这又是一次代价高昂的“胜利大逃亡”,所有的重装备几乎全部丢失,海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到1941年4月底,南斯拉夫和希腊本土的战斗基本结束,整个巴尔干半岛(除了土耳其保持中立)都落入了轴心国的控制之下。希特勒的南翼似乎已经彻底稳固。

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战役,再次展现了德军“闪电战”的威力,但也意外地将“巴巴罗萨”计划的发起时间,从原定的5月15日推迟了大约五到六周(推迟到了6月22日)。 这一个多月的延误,对于即将在广袤而寒冷的俄国大地上展开的战争来说,会产生怎样致命的影响?当时可能谁也没有完全预料到。

但希特勒此时还顾不上想那么远。他的目光,投向了希腊南部那个狭长的岛屿——克里特岛。

英联邦军队虽然从希腊本土撤走了,但有相当一部分部队(约4万多人,包括从希腊撤下来的残部和岛上原有的守军)退守到了克里特岛上。更重要的是,英国皇家海军仍然控制着克里特岛周边的海域,皇家空军也试图利用岛上的机场,威胁德国在巴尔干的侧翼和罗马尼亚的油田。

这在希特勒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克里特岛,就像一颗钉子,扎在轴心国控制的东地中海区域,必须拔掉!

但是,怎么拔?英国海军控制着制海权,大规模海上登陆风险太大。这时候,一直想找机会证明自己空军“无所不能”的戈林,又跳了出来。他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大胆甚至疯狂的计划:用我们精锐的伞兵和滑翔机空降部队,从天而降,直接夺取克里特岛!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完全依靠空降兵来夺取一个有重兵把守的大型岛屿!

希特勒被这个充满“创意”和“突然性”的计划打动了(也可能是想给空军一个弥补不列颠空战失利的机会)。他批准了戈林和空降兵司令库特·斯图登特将军提出的这个代号为“水星行动”的计划。

1941年5月20日清晨, 克里特岛上空,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宁静。数以百计的德国Ju 52运输机和牵引着dFS 230滑翔机的飞机,如同遮天蔽日的蝗虫,飞临岛屿上空。

紧接着,成千上万的德国伞兵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从天而降!他们的目标是岛上三个关键的机场:西部的马莱迈、中部的雷西姆农和东部的伊拉克利翁。与此同时,搭载着重装备和突击部队的滑翔机也悄无声息地降落在预定区域。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不是想象中的轻松占领,而是地狱般的腥风血雨!盟军守岛部队(总司令是新西兰的伯纳德·弗赖伯格将军),虽然装备不足(缺乏重炮和坦克),士气也因刚从希腊败退而受到影响,但他们通过ULtRA情报已经提前获知德军可能发动空降(虽然对具体时间和地点判断不完全准确),并在机场周围部署了重兵!

德国伞兵在降落过程中和刚刚落地、还没来得及集结时,就遭到了盟军步兵、机枪、甚至高射炮(放平了当反步兵武器用!)的毁灭性打击!无数伞兵在空中就被打死,或者落地后还没解开降落伞就被射杀。滑翔机降落时也损失惨重。更让德国人始料未及的是,克里特岛当地的居民,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自发地拿起猎枪、菜刀、斧头甚至石块,与德国伞兵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对侵略者表现出了惊人的仇恨和勇气!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残酷和混乱。

马莱迈机场的拉锯战: 整个战役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在了西部的马莱迈机场。这里是德军投入兵力最多、也是盟军(主要是新西兰第5旅)防御最顽强的地点。双方围绕着机场和旁边关键的107高地,展开了反复的、极其血腥的拉锯战。德军伞兵伤亡极其惨重,一度濒临失败。

弗赖伯格的争议决策与德军的增援: 就在德军在马莱迈的进攻陷入困境、伤亡惨重之际,盟军司令弗赖伯格将军,可能因为情报混乱或者判断失误,未能及时组织起决定性的反击来彻底夺回机场。而德军指挥官斯图登特则孤注一掷,下令所有后续的运输机,不顾一切代价,强行在仍在交火、布满弹坑的马莱迈机场(或其附近)降落,把宝贵的山地步兵增援部队送上岛!虽然Ju 52运输机在降落过程中损失惨重,但正是这些冒死降落的增援部队,最终扭转了马莱迈的战局。 德军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牢牢控制了马莱迈机场这个关键的立足点。

盟军败退与海上撤离: 一旦马莱迈机场落入德军之手,德国人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空运增派部队和补给。盟军在其他两个机场(雷西姆农和伊拉克利翁)的守军虽然仍在顽强抵抗,但大势已去。弗赖伯格将军最终下令放弃抵抗,部队向南海岸撤退,准备再次进行海上撤离。

英国皇家海军再次临危受命,派往克里特岛南部崎岖的海岸(主要是斯法基亚附近)接运撤退的盟军。但这次,德国空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克里特岛上空,并且可以从希腊和克里特岛本身的机场起飞。撤退船队遭受了比希腊撤退时更加猛烈和持续的空袭!多艘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被炸沉或重创,海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最终,到6月1日撤退结束时,大约只有1万8千名盟军士兵被成功救走,超过1万2千人被俘,还有数千人阵亡。

克里特岛最终落入了德军手中。但这场胜利,对德国人来说,代价高昂得让他们心疼不已,堪称一次“惨胜”。

德国最精锐的第7空降师和第5山地师,在克里特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估计,德军阵亡和失踪人数接近4000人,受伤人数更是高达2500人以上。尤其是伞兵部队,损失了近一半的骨干力量!运输机也损失了200多架。

盟军方面,阵亡约4000人,受伤约2000人,被俘约人。皇家海军损失也极为惨重,3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被击沉,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在内的多艘大型舰只受重创。

与此同时希腊军民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抵抗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甚至包括他们的对手。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1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给予了希腊人最高的赞誉:“在此之前,我们常说:希腊人像英雄一样战斗。但从今以后,我们将说:英雄们像希腊人一样战斗!”

就连希特勒本人,在私下里(是在1941年6月对党卫军高层的一次讲话中)也承认:“平心而论,希腊士兵的作战尤其英勇顽强。他们投降时是如此高傲,以至于赢得了对手的尊敬…只有希腊人敢于在投降后依旧保持不屈和骄傲。” 他甚至还抱怨:“如果不是为了拯救意大利那可怜的颜面,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卷入那块贫瘠的半岛(指希腊)。” 这无疑也流露出他对墨索里尼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盟友的极度不满。

克里特岛之战,虽然以德军占领该岛告终,但其精锐空降部队遭受的巨大损失,让希特勒本人也感到震惊和后怕。 他从此对大规模使用伞兵和滑翔机进行突袭作战的方式产生了怀疑,认为这种战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因为奇袭性难以保证,损失又太大)。在此后的战争中,德国空降部队虽然仍然存在,但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克里特岛这样大规模的独立空降作战。克里特岛,成为了德国伞兵的“光荣巅峰”,也成为了他们的“坟墓”。

随着克里特岛的陷落,德国算是彻底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部分制空权。虽然这场“计划外”的巴尔干战役,意外地将“巴巴罗萨”计划的发起时间推迟了关键的一个多月,但希特勒认为,南翼的威胁已经解除,是时候调转枪口,去执行他那个酝酿已久的“终极计划”了!

德国的百万大军,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悄悄地向苏德边境集结。无数的坦克、大炮、飞机,正等待着元首的一声令下,去撕裂那片广袤的东方大地。

然而,那个即将被他攻击的苏维埃俄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是如何在短短二十多年间,从旧沙俄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既恐惧又好奇的红色政权?它与德国之间,又有着怎样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葛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为何希特勒会如此执着地,将其视为必须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彻底消灭的头号大敌?

下一回开始让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17年,回到那改变了俄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十月革命”的炮火声中,去探寻苏维埃诞生的秘密,以及它与纳粹德国最终走向生死决战的历史必然!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血宋 不要啊棺人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近距离爱恋 雁鸣长空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大宋游侠 间者 你擦肩而过 至尊邪天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韩娱之梦幻少时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冰临谷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