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炼巅峰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我的老婆是土匪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猎天争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点燃自由的灯,照亮泥泞的路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咱们说到,盟军在萨莱诺湾那片血染的沙滩上,是结结实实地领教了德国人的厉害。克拉克将军的“雪崩行动”,差点就真成了“雪崩”,要不是海军的舰炮兄弟们给力,拼了老命地把炮弹往岸上砸,这几万美国大兵差点就得被德国人的坦克给赶回海里去喂鱼了。

好在,蒙哥马利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虽然姗姗来迟,但总归是赶到了。德军指挥官一看,再打下去就得被南北夹击,包了饺子,于是主动脱离战斗,向北撤退。萨莱诺的危机,总算是解除了。

克拉克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的英国第八集团军,总算是在意大利的土地上,胜利会师了。

但站在萨莱诺那片狼藉的滩头上,向北望去,等待他们的,根本不是什么通往罗马的康庄大道,而是一片满目疮痍、被战争彻底蹂躏过的土地。

德国人撤退的时候,那叫一个“专业”,也叫一个“狠毒”。他们把沿途所有的桥梁都给炸了,把所有的公路、铁路都给埋上了成千上万颗地雷,甚至连一些关键的路口和涵洞,都用炸药给彻底炸塌了。盟军的推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与道路、桥梁和地雷的“艰苦搏斗”之中。

战争的节奏,也从之前预想的“快速推进”,一下子就变成了每天只能在泥泞中前进几公里、甚至几百米的“缓慢爬升”。意大利南部的秋雨,也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把那些本就糟糕的土路,变成了一条条名副其实的“烂泥塘”。坦克陷在里面出不来,卡车翻在沟里没人管,士兵们的军靴上,糊满了厚厚的、甩都甩不掉的泥巴。

就在盟军还在为如何修复桥梁、清扫地雷而头疼的时候,在他们的前进路线上,一座充满了历史和艺术气息的古老城市——那不勒斯,正在经历着一场烈火的洗礼。

德军在决定放弃那不勒斯之前,下达了极其残酷的“焦土政策”命令。他们要在这座城市撤离之前,将其彻底摧毁,不给盟军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

从1943年9月27日开始,德军的工兵和党卫军部队,就像一群疯狂的破坏者,在那不勒斯的街头巷尾,四处纵火,安放炸药。港口的码头、仓库、起重机,被一一炸毁;城内的燃料库、发电厂、电话局、自来水厂,也相继陷入一片火海。他们甚至还洗劫了博物馆和图书馆,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书籍付之一炬。

德国人的暴行,彻底激怒了那不勒斯的人民。这些平时看起来可能有点“自由散漫”、甚至有点“不靠谱”的南意人民,在国仇家恨面前,却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血性!

9月27日至30日,一场完全由市民自发组织的、被称为“那不勒斯四日”的武装起义,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学生、工人、商人、甚至一些家庭主妇和退役的老兵,纷纷拿起他们能找到的一切武器——猎枪、手枪、菜刀、石块、自制的燃烧瓶……与装备精良的德国占领军,展开了殊死的巷战。

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在长达四天的时间里,那不勒斯的每一条街道,都变成了战场。起义的市民们,虽然伤亡惨重(据统计,至少有664名平民在这场起义中阵亡),但他们的顽强抵抗,却极大地干扰和迟滞了德军的破坏行动,也为即将到来的盟军,保住了一部分城市的关键设施。

10月1日,当盟军的先头部队开进那不勒斯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座满目疮痍、但却已经“自我解放”了的城市。

德军虽然撤离了,但城市上空,依然笼罩着失败和毁灭的阴影。港口被彻底瘫痪,到处是沉船的残骸和燃烧的废墟。

就在这片死寂的黑暗之中,一个年迈的、名叫安东尼奥的意大利老水手,拒绝了所有人的劝阻,独自一人,划着一艘破旧的小舢板,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地爬上了那座在炮火中幸存下来、但早已熄灭了灯火的港口灯塔。他用自己那双布满了老茧的、颤抖的手,一点一点地擦拭着灯塔的镜片,重新点燃了那盏已经熄灭了许久的煤油灯。

一束微弱但却温暖的光芒,再次划破了那不勒斯港的夜空。安东尼奥站在灯塔的顶端,迎着冰冷的海风,望着远处那片漆黑的大海,喃喃自语道:“孩子,回家吧。我在这里,为你们,为所有即将靠岸的自由,点亮一盏灯。”

那不勒斯,这座在烈火中重生的城市,很快就成为了盟军在意大利最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

就在克拉克的美国第五集团军在那不勒斯周边地区,跟泥泞和地雷较劲的时候,东线的蒙哥马利,也没闲着。

他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沿着亚得里亚海的海岸线,向北稳步推进。他们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是位于意大利“靴子”东侧的福贾地区。

这福贾,地方不大,但其周边的平原上,却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十几个大型的、设备完善的军用机场。这在多山的意大利,简直就是一块宝地!谁控制了福贾机场群,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南意大利的制空权,更重要的是,可以以此为基地,对德国本土(特别是其南部的工业区)以及德国在巴尔干地区的石油产地(比如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德国的凯塞林元帅,自然也清楚福贾的重要性。他命令德国空军的部队,对福贾地区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和反扑。

但最终,在1943年10月初,英军第78步兵师等部队,经过一番激战,还是成功地占领了福贾及其周边的机场群。

福贾的失守,让凯塞林意识到,在东翼的平原地区,与兵力和空中优势都占优的盟军进行消耗战,是极其不明智的。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放弃在东翼平原地区的固守,将德军的主力,逐步收缩到意大利中西部的、地势更险要、也更有利于防御的山区,转入全面的纵深防御。

而盟军呢,在占领了福贾机场群之后,立刻就将其变成了他们在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战略轰炸机基地”。美国的第12和第15战略航空队,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开始陆续进驻这里。从此,成群结队的b-17“空中堡垒”、b-24“解放者”和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开始几乎天天从这里起飞,对德国本土和巴尔干地区的目标,进行着不间断的、毁灭性的“地毯式”轰炸。

时间,进入了1943年的10月和11月。意大利的秋天,雨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盟军在占领了那不勒斯和福贾之后,继续向北推进。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比之前任何一次战斗都更折磨人、也更令人沮丧的“山地泥潭战”。

德军总指挥凯塞林元帅,充分利用了意大利中部那崎岖多山、河流纵横的复杂地形,构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的、被称为“沃尔图诺防线”、“芭芭拉防线”、“伯恩哈特防线”的防御地带。

德军的战术,也变得极其刁钻和有效。他们不再与盟军进行大规模的正面硬撼,而是化整为零,利用山谷、隘口、河流和城镇,进行着小规模的、但极其顽强的阻击和伏击。

山地炮火:德军将他们的火炮(特别是威力巨大的88毫米炮)巧妙地部署在能够俯瞰整个山谷的反斜面阵地上,居高临下,对那些挤在狭窄公路上、缓慢前进的盟军车队和步兵,进行着精准而又致命的打击。

地雷与破坏:德军的工兵,更是把“破坏”这门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不仅在道路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地雷,还把沿途所有的桥梁、涵洞都给炸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还利用山体滑坡,来彻底堵塞山谷中的道路。

小股反击:德军的山地步兵和装甲掷弹兵,则像一群经验丰富的猎人,利用夜暗和恶劣天气的掩护,频繁地对盟军那些过于突出的先头部队,发动小规模的、打了就跑的袭扰和反击,搞得盟军是日夜不得安宁,疲于奔命。

盟军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天气恶劣:连绵不断的秋雨,把整个意大利南部的山区,都变成了一片泥泞的海洋。道路泥泞不堪,补给车队经常因为翻车或者陷入泥潭而动弹不得,士兵们在冰冷的泥水里行军和作战,苦不堪言。

补给困难:后勤补给,成了盟军最大的噩梦。大量的坦克、火炮,因为缺乏油料和弹药,而无法发挥作用。士兵们的口粮和药品,也经常无法及时地送到前线。

伤亡惨重:在德军的顽强抵抗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盟军的每一次进攻,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美军第34师,在强渡沃尔图诺河和攻击圣安杰洛山区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英军第5军,也同样在反复的攻坚战中,伤亡了大量的兵员。

就在这艰难的推进过程中,盟军高层内部的矛盾,也开始日益激化。克拉克和蒙哥马利,这两位集团军司令,为了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吵得是不可开交。克拉克主张,应该集中力量,从正面强攻通往罗马的、也是德军防御最核心的“卡西诺谷地”。而蒙哥马_利则认为,那样做无异于自杀,应该采取更稳妥的、从东翼亚得里亚海沿岸迂回的策略。

就在盟军还在为如何突破沃尔图诺防线而头疼不已的时候,在他们的前方,一道更坚固、也更令人绝望的“钢铁防线”,已经在凯塞林的精心构筑下,悄然成型。

这就是后来让盟军流尽了鲜血的——古斯塔夫防线。

这条防线,横贯整个亚平宁半岛,从西海岸的加里利亚诺河口,一直延伸到东海岸的桑格罗河口。其核心和中轴,就是那座俯瞰着整个利里河谷和通往罗马6号公路的、地势极其险要的——蒙特卡西诺山。

山顶上,坐落着一座始建于公元6世纪的、举世闻名的本笃会修道院。这座古老的修道院,本身虽然没有被德军直接占据作为军事工事,但其周围的山体、岩石和峡谷,却被德军的工兵们,改造成了一个由无数地堡、暗堡、炮兵阵地、观察哨和雷区组成的、几乎无法被摧毁的“山地堡垒”。德军的工事,与山石融为一体,从空中和地面,都极难被发现。

蒙哥马利在看到这条防线的地形和德军的部署之后,就明确表示,反对从正面强攻卡西诺山。而克拉克,这位急于“建功立业”的美国将军,却依然坚持,必须从这里打开通往罗马的道路。盟军高层,再次陷入了严重的分裂和争执之中。

时间,进入了1943年的11月底。意大利的冬天,也带着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雨雪,降临了。

盟军在古斯塔夫防线面前,碰得是头破血流,攻势几乎完全陷入了停滞。

补给线:已经拉长到了极限。

步兵:在经历了数月的连续作战之后,早已疲惫不堪,却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轮换和休整。

山区攻防:变成了无休止的、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双方为了一两个山头的得失,反复争夺,伤亡惨重。

士兵们普遍开始厌战。一位随军的英国记者,在他发回伦敦的报道中,用绝望的笔触写道:“这里,是地中海最寒冷的地方。寒冷的,不仅仅是天气,更是士兵们那颗已经快要被绝望冻僵的心。”

而在德军占领的意大利北部,由墨索里尼领导的萨罗共和国,正在加紧对抵抗组织的镇压。而意大利的游击队,也在盟军的支持下,活动日益频繁,德军的后方,也同样是爆炸声四起,不得安宁。

不过因为冬季的到来,盟军也无力继续进攻了,蒙特卡西诺山,这座无法逾越的“圣山”,将在1944年的春天,迎来一场更加血腥、也更具争议的攻坚战。

就在意大利的山谷因为秋雨而陷入一片泥泞,盟军的推进举步维艰的时候,在千里之外的东线战场上,苏联人,正以一种近乎“赌上国运”的决心,将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和数以千计的坦克,悄悄地集结起来,为历史的下一个转折点,在库尔斯克的黑土地下,埋下了一颗即将引爆整个战局的、巨大的“钢铁地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血宋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林岚秦小雅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嚣张娘亲别想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听说,爱情回来过 大叔爱萌妻 朕,君临天下! 大神夫人有点萌 都市之纨绔军医 空间之田园商妃 异度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抗战双子星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谍海无名 左明天下 红楼:绝世悍将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铜镜约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锦衣血诏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