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首页 >> 二战那些事儿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唐锦绣 霸天武魂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我的老婆是土匪 汉世祖 从八百开始崛起 逍遥太子爷 大叔凶猛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7章 诺曼底的僵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一回我们说到了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日——d日。盟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在诺曼底的五个海滩上,撕开了希特勒“大西洋壁垒”的五个缺口。而德军的最高指挥层,则在元首的酣睡、元帅的缺席和将军们的犹豫中,完美地错过了将盟军赶下大海的最佳时机。

当1944年6月6日的夜幕再次降临时,胜负未分,悬念依旧。盟军虽然成功地把近16万名士兵送上了法国的土地,但他们所建立的,不过是一个狭窄、脆弱、且互不相连的沿海走廊。德军的铁锤,虽然迟到了,但终究还是会砸下来。

现在,登陆已经成功。但比登陆更艰难、更血腥的,是战斗。诺曼底战役,才刚刚开始。

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室里,墙上挂着的计划图,是那么的清晰、乐观,且富有逻辑。按照总参谋部最初的设想:

d+2,也就是6月8日前,英军应该占领历史名城巴约,并攻克整个诺曼底地区的战略枢纽——卡昂。

d+3,也就是6月9日前,美军应从犹他海滩向西突进,彻底切断科唐坦半岛,将瑟堡港的德军包围。

d+4,也就是6月10日前,整个盟军的登陆场,应该已经连成一片,并稳定地向内陆推进20公里。

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在地图上画箭头那么简单。

到6月7日结束时,现实与计划之间的落差,是巨大的、甚至是令人沮丧的。

奥马哈海滩的美军,虽然在付出惨重伤亡后,奇迹般地站稳了脚跟,但他们被死死地压制在狭窄的滩头,寸步难行。

犹他海滩的美军,虽然因为幸运的偏航而登陆顺利,但他们向内陆的推进,也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

最重要的,是五个滩头阵地,依然是五个孤立的点,像散落在海岸线上的几块墨渍,随时有被德军逐个擦掉的危险。

在德国人的大本营里,隆美尔元帅正对着地图,心急如焚。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狮子,焦急地等待着空中侦察的报告,想搞清楚盟军的真实规模。而在柏林“狼穴”的希特勒,则依旧固执地拒绝在第一天清晨,就释放他手中最强大的装甲预备队。

6月7日清晨,英军按照原计划,向卡昂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但他们很快就一头撞上了前来增援的德军第21装甲师的侧翼。一阵激战后,英军被迫后撤。

d日之后的第一天结束了。盟军虽然没有被赶下海,但他们离最初的计划目标,还差得很远很远。诺曼底的土地,比他们想象中,要难啃得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6月7日至12日),双方都在拼命地向这个小小的战场,投入更多的力量。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德军方面,隆美尔几乎是在向柏林咆哮。他通过电话和电报,反复向最高统帅部请求,立即将驻扎在加莱地区的、最精锐的第15集团军和其下属的装甲预备队,调往诺曼底。他声称,如果再不行动,一切就都晚了。

但希特勒,这位已经被“坚韧行动”彻底洗脑的元首,依旧像个偏执狂一样,坚持他那套“加莱才是真正目标”的理论。他回复隆美尔说:诺曼底的,不过是佯攻,你要沉住气,等待真正的决战。

后来虽然有零星的增援,而此时的制空权完全不在德军手里,德军的增援行动,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盟军的迎头痛击。盟军的空中力量,像一群无处不在的苍鹰,死死地盯着法国北部的每一条公路和铁路。6月10日,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精准地命中了德军第47装甲军的司令部。一颗炸弹,直接穿透了司令部的屋顶,军长施韦彭堡将军被当场重伤。德军的指挥系统,再一次陷入了混乱。

盟军方面,也在拼命地巩固滩头。

在英军和加拿大军负责的东段,总指挥蒙哥马利元帅,原本计划在6月8日,就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钳形攻势,一举拿下卡昂。但实际的推进,只有区区5公里,就因为德军的顽强抵抗和装甲支援的不足,被迫停止了。英军第3步兵师和第6空降师,虽然成功会师,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与“希特勒青年团”的残酷拉锯战中。

在美军负责的西段,第4师成功地巩固了犹他海滩,并开始向瑟堡港推进。但在奥马哈海滩,第29师和第1师的推进,依旧是举步维艰。他们每天的推进距离,往往只能用“数百米”来计算。

因为,他们进入了诺曼底地区,最令人头疼、最让装甲兵绝望的地形——博卡日。

“博卡日”,在法语里的意思,是“林地”或“树篱田”。这听起来,像是一幅田园牧歌般的乡村风光。但对于1944年的美国大兵来说,这个词,就等同于“地狱”。

诺曼底的乡间,被无数纵横交错的、古老的树篱所分割。这些树篱,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齐腰高的小灌木。它们生长在高达一两米的、厚实的土堤上,根系深扎,盘根错节,有些已经生长了数百年。每一块农田,都被这种“土堤+树篱”的组合,包裹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小格子。

这种地形,对于进攻方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坦克无法机动:美军的谢尔曼坦克,根本无法翻越这些高大的土堤。它们只能沿着狭窄的、泥泞的乡间小路,排成一字长蛇阵前进。而这,恰恰为德军的反坦克炮和“铁拳”火箭筒,提供了完美的伏击机会。

空中支援失效:茂密的树篱和树冠,为隐藏在其中的德军机枪阵地、迫击炮和狙击手,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掩护。盟军的战斗轰炸机,在天上盘旋,却根本找不到目标。

步兵各自为战:每一个小小的田埂,都可能是一道防线。美军士兵们必须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去争夺。他们常常刚刚付出巨大伤亡,攻下一个树篱,却发现,几十米外,就是下一个一模一样的树篱。这种战斗,让人感到无休无止,士气极易崩溃。

在夜幕之下,美军的步兵们,不得不在这个绿色的迷宫里,小心翼翼地进行侦察。他们不知道,在哪一丛灌木后面,就隐藏着一挺德军的mG42机枪。那“希特勒的电锯”一旦响起,一个班的士兵,就会在几秒钟内,被打倒在地。美军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步兵,用手榴弹和炸药包,一个一个地,去清理这些隐藏的火力点。

美军在博卡日的推进,慢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第2步兵师,在卡朗唐西南地区发动进攻,仅仅为了向前推进一公里,就投入了超过2000发的炮兵火力支援。而德军,则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用小股部队,打起了高效的阻击战。他们在夜间,还不断地对美军的阵地,进行反复的袭扰。

就在美军一筹莫展之际,智慧,再次闪耀在了普通士兵的身上。

一位来自新泽西州的、名叫柯蒂斯·库林的坦克兵中士,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他将德军在海滩上设置的、用来反登陆艇的、巨大的钢制障碍物(俗称“捷克刺猬”),切割下来,然后焊接到谢尔曼坦克的车头,做成了一个巨大的、像犁一样的金属刀片。

这种经过战地改装的坦克,被士兵们亲切地称为“犀牛坦克”。它能够用蛮力,直接撞开坚固的土堤和树篱,为后面的步兵和车辆,开辟出一条通路。这个小小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美军在博卡日地区的推进速度。很快,工兵们便开始昼夜工作,为前线的坦克,批量加装这种“犀牛角”。

尽管如此,到6月15日,前线的态势依旧不容乐观。美军在博卡日地狱里,虽然缓慢前进,但损失颇大。英军,则仍然在卡昂的外围徘徊。整个盟军的登陆场,虽然已经勉强连接到了一起,但纵深依旧非常浅,而且因为补给线过于狭窄,前线的弹药和燃料,时常陷入紧张。

在盟军的整个作战计划中,有一个目标,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卡昂。那就是位于科唐坦半岛顶端的深水港——瑟堡。

盟军之所以能发动诺曼底登陆,靠的是“马尔伯里”人工港和直接抢滩卸货。但这些方法,效率低下,且极易受到天气影响。要想支撑起后续上百万大军的作战,盟军必须,也只能,尽快夺取一个真正的大型深水港。而瑟堡,是整个诺曼底地区,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港口。

按照盟军的预期,他们应该在6月20日左右,攻占并开始使用瑟堡港。

然而,就在美军艰难地切断科唐坦半岛,准备向瑟堡发起总攻时,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比德军装甲师更可怕的敌人,降临了。

6月19日,一场四十年不遇的、巨大的夏季风暴,突然席卷了英吉利海峡。在接下来的整整三天里,狂风卷着巨浪,无情地摧残着盟军脆弱的补给线。

位于奥马哈海滩的美军“桑葚A”人工港,在这场风暴中,被彻底摧毁,变成了一堆扭曲的、无用的混凝土和钢铁垃圾。

数百艘运输船和登陆艇,被巨浪掀翻或拍碎在海滩上。

盟军的海上补给线,被完全切断了整整五天!

这场风暴,对盟军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美军向瑟堡的攻势,被迫暂停。前线部队的弹药、燃料和食品的存量,急剧下降。盟军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焦虑万分。他们知道,如果德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远在德国的隆美尔,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立刻向希特勒报告:这是击退盟军的绝佳时机!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机会!我们应该立刻集中所有装甲部队,发动反击!

然而,希特勒的回答,依旧是那句让隆美尔心碎的话:不行。真正的决战,在加莱。我们必须把预备队,留给加莱。

德军,再一次错失了良机。

风暴过后,盟军开始拼命地恢复补给。英军拼尽全力,修复了他们那座受损相对较轻的“桑葚b”港。而美军,则只能依靠最原始、但最可靠的办法——让登陆舰直接冲上滩头,抢滩卸货。

风暴一过,美军立刻重整旗鼓,向瑟堡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由“闪电乔”小詹姆斯·劳顿·柯林斯将军指挥的美国第7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在6月18日,成功地从西面,切断了整个科唐坦半岛。瑟堡的数万德军,成了一支孤军。

德军的指挥官,卡尔-威廉·冯·施利本将军,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他命令部队,退入瑟堡市区,准备进行残酷的巷战。

6月23日,美军突破了瑟堡的外围防线。

6月24日至25日,激烈的巷战在市区展开,双方逐屋、逐街地进行争夺。在最后的时刻,知道末日已近的施利本将军,向柏林发出了他最后一封电报,内容不是请求援兵,而是:“恳请元首,授予表现英勇的官兵骑士十字勋章,以激励他们死战到底。”

6月25日,为了敲掉德军最后的抵抗意志,盟军海军出动了3艘战列舰(包括“内华达”号和“德克萨斯”号)和7艘巡洋舰,对瑟堡港区的德军要塞,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毁灭性的密集炮击。在巨舰大炮的轰击下,德军的抵抗,迅速瓦解。

6月26日,施利本将军率领瑟堡守军,向美军投降。

盟军,终于拿下了诺曼底的第一个深水港。然而,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进入这座城市时,却发现,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德国人在投降前,进行了极其彻底、极其专业的破坏。他们炸毁了所有的码头吊车和防波堤,在航道里,布设了成千上万颗水雷,并凿沉了几十艘商船,将整个港口,彻底封锁。

盟军的工兵们,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才勉强清理出一条航道。瑟堡港,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盟军6月份的核心战略目标之一,再一次,彻底落空了。

就在美军为了瑟堡港,在西线浴血奋战的同时,在东线,英军和加拿大军,则被死死地困在了卡昂城下。这座本应在d日第二天就拿下的城市,变成了一台不折不扣的、研磨血肉的绞肉机。

而在这台绞肉机里,最让英军胆寒的,是一种德军的新式武器——虎式重型坦克。

6月13日,在卡昂西南的一个名叫维莱博卡日的小镇,发生了一场传奇般的战斗。德军党卫军王牌车长,米歇尔·魏特曼,指挥他的单单一辆虎式坦克,利用伏击,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摧毁了英军着名的“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一个装甲纵队,包括十几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

这次伏击,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虎式恐惧症”,开始在盟军的装甲兵中蔓延。虎式坦克那厚重的正面装甲,和那门威力无穷的88毫米主炮,似乎是不可战胜的。

蒙哥马利元帅,承受着来自伦敦的、巨大的压力。丘吉尔多次通过电报和电话催促他:“必须拿下卡昂!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卡昂!”

英军持续地,向卡昂发起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但每一次,都在德军第12SS“希特勒青年团”师和虎式坦克的顽强防守下,屡屡受挫,伤亡惨重。

到6月底,英军仍未攻入卡昂城区。这座在最初的计划里,本应在6月8日前就拿下的城市,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中。

前线的僵局,和巨大的伤亡,让德军西线的指挥官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不过这还没完,西线战局不利,而在东线的苏德战场,更糟糕的事情传来。1944年6月22日苏联红军发起代号“巴格拉季昂”的反击,进攻德国在东线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以响应盟军在诺曼底的进攻(不过此事到后面我们再讲)。

西线总司令,老元帅伦德施泰特,则更加直接。在一次与最高统帅部秘书长凯特尔元帅的电话中,这位老资格的普鲁士贵族,终于爆发了。他对着电话那头的凯特尔,发出了那句着名的怒吼:“求和吧,你们这帮白痴!还能干什么呢?!”

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

7月2日,希特勒解除了伦德施泰特的职务,7月3日,任命另一位在东线战功卓着的元帅——冯·克卢格,接任西线总司令。

然而,换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克卢格元帅虽然表面上,对元首表现得信心满满,但他内心深处,对战局的看法,与隆美尔和伦德施泰特,并无二致。

德军的指挥层,已经从上到下,充满了失败主义的情绪。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当6月的日历,翻到最后一天时,诺曼底的战局,陷入了一种危险的、令人窒息的胶着状态。

从好的方面看:盟军的五个滩头,终于连接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纵深平均约15公里的、相对稳固的登陆场。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近一百万士兵和数十万吨的物资,送上了欧洲大陆。他们,再也不可能被赶下海了。

从坏的方面看:所有的d日计划,都已严重滞后。卡昂、圣洛等关键城市,均未完全掌控。盟军被死死地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无法向内陆展开。而德军的装甲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尚存机动反击的能力。

诺曼底战役,进入了它最残酷的消耗战阶段。双方都在等待,在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对于盟军来说,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

在东线,蒙哥马利计划,对卡昂,发动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试图用绝对的空中力量,将这座城市,从地图上抹去。

在西线,美军则计划,集结他们所有的机动兵力,在圣洛一线,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向南突破,代号——“眼镜蛇行动”。

雨季,即将来临。时间,成为了双方最大的敌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竹马他有自闭症 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 暖妻成瘾 腹黑嫡女:相公求你休了我 奉旨七嫁,狂妃贵不可言 XS5 开心宝贝:大大怪智商恢复 融入骨里:性冷医生前世妻 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集 重生之男神驾到 人间泪根之案件背后 争雪 东山再起:职场天王之底牌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NBA:开局顶级3D天赋,闪爆08奥运 极品老太重生八零,谁也不伺候了 大叔爱萌妻 修行在完美世界 史上第一祸害 带球科研!千亿大佬夜夜轻哄求公开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王牌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二战那些事儿 钟离烟雨 - 二战那些事儿txt下载 - 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 二战那些事儿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