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特战兵王 大乾憨婿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调教太平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亮剑之军工系统 大唐一品 重生之铁血战将 北宋大相公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6章 凝聚人心,以备战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陛下,臣也是此想法。早在去年之时,臣已做出判断。若臣是那皇太极于此情景,定会选择南下!所以这针对袁督师的奏疏,应当是离间之计无疑,因为宁锦主帅不在,建奴就有了可乘之机。”

张书缘想也没想就丢出了这番话。

在历史上,袁崇焕人在边关防线驻扎,都没能阻挡住皇太极的兵行险招。若是眼下把袁崇焕给调回来,只怕那皇太极的胆子会更加的膨胀了。

其实,眼下的袁崇焕是正在锦州城驻扎,收集动物皮肉和训练军队了。而对于建奴南下之想,他也早已是上过了奏疏,并十分留意关外动向了。

没错,袁崇焕除了给朱由检上了那道“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的奏疏外,还曾在今年初春时上了一道“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只不过,那时的朝廷早已是做出了部署。

而说实在的,这个时空的朱由检还没有前世的那般破防的被骗心态,更没有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计划有过太强的执念。

他这之所以在掂量,主要是想他看看袁崇焕究竟有没有走私,有没有和建奴走到一起。

没办法,眼下朝廷正在大稽走私,倘若他真涉及了这个问题,那自己到底要不要抓他?抓了之后的后果是什么?这都需要他来思考。

在方才看完了这封奏疏后,他之所以迟迟没让人去请内阁,就是怕这事被众人拿来上秤。

毕竟那贵为二品大员的三司大臣都被抓了,你这同为二品的封疆柱石要不要抓?

“算了,袁督师之事先行搁置吧,至于建奴异动,朕命人时刻关注就好了。对于此事,朕不希望在朝中听闻。”

说着,朱由检便就扫视了众人一眼,差点没把这几个老头子给看毛了。

没办法,自己实在是不愿意拉袁崇焕回来受审,就只能是找个借口拖着。虽然是拖着了,但他同时又很希望建奴南下,以此来验证袁崇焕的立场。

在原有的轨迹之中,袁崇焕也是被人检举与建奴勾结,但那个时空的朱由检却也是不愿意召他回京,而等己巳之变结束后,更是拖了近九个月的功夫,才决定了杀他。

但不管是前世史中的袁崇焕,还是眼下的袁崇焕,都对于他朱由检来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前世史中的朱由检是拥有着“五年复辽”和“五年扶正大明”的美梦。

而对这个时空的朱由检来说,袁崇焕很像是他正在打磨的一把利剑,他实在不愿这把剑就这么折了。

在他的设想里,这把剑可以折,但最起码也要折在战场之上,有此才可告慰自家这数年来的投入!

“臣等心中有数,请陛下放心。”

听到皇帝这番话,韩爌等人便就知趣儿的点了点头。

“陛下,这既然建奴有所动作,那我们还是要早作提防的好。”

见朱由检不想在召回袁崇焕这个问题浪费时间,张书缘就便想拉着众人提前布局了。

“嗯,有所防备是对的。李爱卿你来给大伙儿说说情况吧。”

“是。”

听到这话,李邦华便自信而起,对着众人就讲起了自己的安排。

“诸位同僚,李某在这半年中与孙大人协调了一番,加强了密云、永平、大同、宣府等数地的兵防,而目前我北直隶地区兵员共有七万人之巨,眼下正在修筑城防。”

“嗯,李阁员所办果断,若以此看来,若那建奴敢来,我朝势必会让其落个得身死的下场啊。”

见李邦华做出了如此部署,韩爌等人便满意的笑了起来,而杨景辰的脸色反倒有些暗淡了,没办法谁让那袁崇焕是韩爌这个东林头头的人呢。

“如此安排自是不错,不过诸位可曾想过,一旦建奴南下必定会带大量军士,如此兵将只怕容易让我京畿涉险呐。”

听到李邦华爆出的人员数字,张书缘琢磨了一下便就起身反驳了。

在他的记忆里,这己巳之变建奴可是投入了至少五万余人,其中兵员构成大多还是其主力部队,而除了兵力之外,对于大明的考验还有一道,那便是人心。

因为眼下建奴的强盛早已是人尽皆知了,再加上那诸多醉心于名利场的胆小之徒,只怕是会有不少人望风而降。

“那张阁的意思是兵将还不够?”

李邦华好奇的看着张书缘,不但他是这样,就连知兵事的王永光也是这样。

“对,要让我说,我朝保守估计得投入二十万人左右。而且,若我朝真有此难,我希望李大人能放建奴进来!”

“为何?!”

这句话道出,不单是近前的人懵了,就连一直在旁边候着的王之心也懵了。

“因为,我想消灭建奴!”

“消…消灭建奴?!”

一听这话,众人是在心底里直呼佩服。关于消灭建奴,这个词儿也只是他们在做梦时梦到过。

“为何消灭不了呢?如今我朝已重点部署了北直隶一域,既然他敢动,那为何我等就不敢放他进来?”

“张大人的意思是关门打狗?!”

李邦华听出了这言语中的意思。

“没错,就是不知诸位对张某这想法是如何见解的了。”

说完这番话,在场的每个人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说实在的,某些时候这众人还是不想面对那关外女真的,因为这数年来的对弈,大明是输多赢少,简直都快被打怕了。

“张阁员是年少力强,办事有章不错,可…可这风险会不会太高了?我等周知,那建奴野战军力强悍,倘若放进来冲击了京畿该怎么办?陛下的安危该怎么办?”

思索了一息,众人便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诸位试想,若建奴南下所求是何?是攻占京畿偷天换日?还是闯入进来劫掠一番?当然那皇太极也是有能力的货,也不免他进来传播威名,为后续的战事做准备。”

张书缘说的没错,历史中的皇太极在冲入蓟州镇后,就曾严格下令属下将军,严禁军士屠杀归顺军民,不得拆散百姓家庭,强占财务妇女破坏房屋、庙宇,而其对此的惩罚是赐予鞭刑!

当然,他皇太极可不会打死自家人,而他之所以如此下令,主要是为了防止士兵因贪婪延误了军机,还有拓展自己的名声威望。

“若换我是那鞑子,那南下势必是以劫掠物资为重,毕竟塞外苦寒,辽东更是出了名儿的寒冷。”

“李大人说的没错,所以我才在想这能否在内地歼灭之!当然,敌方战力强横,若无法歼灭,但伤其一二也是好的。这也能为我朝未来的反攻做下铺垫。”

“嗯,张卿所言有理。诸位怎么看?”

听张书缘说了这么多,朱由检也有些心动了。

“陛下,话虽如此,可如此施为,那军中粮草、军饷俸银该如何给予?”

“王二,去叫温尚书来。”

见韩爌撇出了这个问题,朱由检就只得是去请温体仁了。

很快,温体仁在一阵的小跑中进入了养心殿,在入殿之后,他便直接来个投地大礼,脑袋是重重的磕在了地板上。

见他跑的如此急切,又是这般献殷勤,韩爌就不由的冷哼了一声,杨景辰更是微昂起了头来装作没看见。

瞧见这群人是这样子,张书缘就感觉到有些好笑了。不过,正如老话说的好,乌鸦落在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臣温体仁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起来吧,这一路跑累吧?王二还不快给温尚书赐座?”

这自从前日跟张书缘谈了有关党争的事情后,朱由检就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善待起了温体仁。

而这一下,可没把他给高兴坏了,只觉的自己不日就将会进阁了。

“谢陛下,谢公公。”

微微俯身坐下,温体仁就有些好奇的看向了在此的众位阁臣。

“温卿,朕如此召你前来,是有一事想问问你。”

“还请陛下直言,若臣通晓定无不言。”

“诶,朕不是问你其他事,而是问问我户部。眼下库里还有多少粮草和银钱?”

见温体仁是这般的谦虚,没来由的朱由检也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回禀陛下,目前库内有粮二十三万石、银二百一十七万两,金九万七千八百五十一两。”

听到温体仁的言语,朱由检是直呼这钱不够花。

“嗯,那诸藩私产还有多久可运抵京师?”

“回陛下,于去年冬时起,诸藩捐赠的私产现银,共计两千二百五十七万两。刨去今年四月份运抵京畿的一千六百万两,剩余的银两还在路上,不过以今日算来至多还有个十余天就能到京了。”

温体仁的记性很是不错,这事情都过去了这么久了,还能记得这么详细。

“此事办的不错。不过,温卿,这诸王田产你可有处理?粮库可有释放?”

“陛下,自臣受理以来,第一时间便将田产出租于了农户,粮库则是开放了七成发往了受灾省份。”

“办事按章,温卿朕命你即刻将诸王剩余粮草调拨与京畿,我朝要有大用!”

听了这么多,朱由检及众人心中也就有了数。

“臣遵旨,臣这就去办。”

“呵呵,不着急,此事稍后再办,你留下听听吧。”

见温体仁要走,朱由检突然就想起拉拢他的事儿了,于是就选择将他留了下来,反正,这要是打起来了运送辎重的事儿还是要交给他来负责的。

“是。”

“韩师傅,这粮草辎重应该没问题吧?”

温体仁坐下之后,朱由检便就看向了韩爌。

“回陛下,老臣对此没有疑问了。可…可除此之外,若是将战场放在我京畿附近,那这数万百姓该如何安置?”

轰,随着这句话一出,朱由检便就冷静了下来。

是啊,关内各城哪处不是自己的城池?那些人又不是自己的子民?

“陛下,此事我有解法。”

见朱由检冷静了下来,张书缘就起身说道。

“陛下,附近百姓可遣散安置,一部分迁移至京师和周遭几府,剩余一部可安置到天津一域,至于周遭容纳不下的百姓,可给予一笔安家费,使他们可以躲避战火……”

这事情就是如此血腥没办法,眼下的城池可不像后世那般密集高耸,能容纳下数百万居民在一座城里。

虽然感觉此事是有亏与百姓,但张书缘却明白,这建奴不早一点解决,大明百姓未来遭受到的苦难就只会是越多。

“陛下决不可如此,倘若做出此举,无疑是与背信弃义之辈相当!您乃我大明国君,天下臣民的君父,您可不能如此啊!”

见张书缘出的是这主意,杨景辰、李标等守旧大臣就跳了出来,韩爌更是直接跪了下来。

“陛下,臣知晓此事之骂名,但为了我大明朝及万万百姓,臣愿意担下此名!”

张书缘是毫不做作的跪地请命,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是一片通红。

“张阁…你!!”

一时间,不但朱由检动容了,就连这些个守旧大臣也动容了。

而张书缘想担下此名,那后果无异于是身败名裂的下场,不管是此役有没有胜利,都会是这个结果。

“启奏陛下,臣李邦华愿同张阁协办此事,若此役不成,臣愿以死谢罪!”

到了这个时候,李邦华这个大好青年,自是无比动容,心中的理想也瞬时迸发,壮起了胆色就一同跪了下来。

不就是个人荣辱吗?这与大明社稷有何可比?

“李卿……”

看着跪地请命的二人,朱由检是红着眼眶,不经意间眼角便湿润了。

“二位爱卿快快请起。”说到这里,朱由检便不由自主的深吸了口气“朕得你二位臣工,朕真是三生有幸。”

“陛下,不可啊!”

韩爌等人虽是动容,但他们决不能允许皇帝在自己任上做下如此骇然之举,这要是传出去了,那史官该如何记载他们?后世子孙又该如何辱骂?

“好了,都给朕起来。朕说过,防御建奴之役由朕全权担责,你们就不要再劝了。”

朱由检是一语双关的开口,言辞间充满了狠厉。

“陛下不可如此,常言道君辱臣死,您这么做岂不是要让臣等无颜再见天下?!”

众人是齐齐的开口,每个人的脸上都挂上了泪水。

“陛下,若您执意如此,那就请恕臣的罪过吧!”

事情到了这里,李邦华与张书缘便就重重的叩了一首。而他俩的意思是,你要不答应我们就不再听从你的军令了,至少在建奴异动结束之前是这样的。

“你!!禁军何在,还不快速速拿下此二人!”

见张书缘二人形似逼宫,韩爌便就大呼小叫了起来,那神情似乎是恨不得生吞了他俩。

“阁老说的不错,你二人狼子野心,陷吾皇背弃百姓!陛下,臣李标觐奏,请您即刻缉拿此二贼!”

李标说着便也重重的磕在的地上,脑门子都见血了。

“够了!!此议不必在论,朕意已决,定要歼灭来犯之敌!当然,这名声也决不可由你二人承担!别忘了,朕才是这大明的皇帝,做这事还轮不到你们的身上!”

“陛下,陛下不可呀!!”

听得此言,韩爌等人是痛哭流涕,宛如死了爹娘一般。

“韩阁老,你们也请起来,此非是朕愿伤百姓,是那建奴,是那皇太极!是他逼朕!朕要不这么做的话,只怕那建奴会愈来愈强,届时别说这区区名声,只怕朕,你们还有朕的子民皆会因其而亡。所以,朕要为我大明子民谋得胜利之路!”

说实话,今天的这番议事,是大大出乎了张书缘和朱由检的预料,而张书缘本以为只要自己承下这恶名,朱由检和韩爌等一众高官便就会答应了。

但可惜,朱由检在他这一年多来的熏陶下,也生出了担责之心,不但敢主动背锅,竟还道出了这番强心之言。

韩爌等人是依旧苦求,仍旧不愿起身。

“好了阁老,朕知道你们是为朕这个君父好,但这就是现实,是朕该背负的责任!”

听到这句话,韩爌等人突然就感觉眼前的皇帝,不再是那年仅十八岁的皇帝了,反而更像是位圣人了!

因为,自古以来还从来没有那个帝王能说出这种话的。

“既然陛下执意如此,那老臣便就与陛下共进退,请陛下成全!”

到了这个时候,韩爌也明白了,这皇帝的心思是挡不住了,与其阻挡撇清关系被后人辱骂,还不如跟着皇帝搏上一搏,搏成了功成名就、流芳后世,搏不成,也好过落得个不忠不义的骂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六道仙尊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血宋 拯救男配计划 非主流清穿 三千世界漫谈 暖床王爷丑颜妃 修行在完美世界 混完西游才出世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林岚秦小雅 贴身老师 枕中二十一克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忠犬神探 巫术师 桃运狂医 大神夫人有点萌 仙道释然清尘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三国江东霸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玛雅之小兵传奇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乾风云起苍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巨宋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