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红色帝国1924 抗日之铁血使命 修罗武神 从八百开始崛起 红楼如此多娇 逍遥太子爷 锦衣状元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7章 进击的温体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解除了间隙了之后,张书缘便与他夫妇二人商量起了还田大计。

总的来说,他给出的这份计策,是采用了自上往下的形式运行。

在清查朱由检皇庄王田的同时,再清查一下皇庄千里内的佃户,然后再给皇庄定下个高额的岁赋,最后由朱由检出面以“抚慰百姓”“铸造公平”“弥补国家亏空”等名义将田产退还给民间,缓解土地兼并之事。

说实在的,这想法很是可行,但其中的阻力却也是不小,因为皇家的田产涉及到了宫中的所有娘娘嫔妃及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等女官机构。

除了会影响到后宫贵人的生活以外,内廷的二十四衙门中,也会有半数衙门受此影响。

因为,皇庄的产出有将近十分之三是用来养这些人的。

听着张书缘整合出的计划,朱由检夫妻是紧皱着眉头。

在他们看来,这计划是好,但其中的阻碍着实是很大,别的先不说,就先说那内廷中的二十四衙门。

除了司礼监这个掌仪礼刑名、奏文书的机构外,其余衙门是或多或少的都需要大量的吃皇庄田产,因为这些衙门里的太监很是庞大,少说有个五六万人!

据后世的一些资料记载,崇祯一朝在十七年的时间里,是先后三次,增加了一万名太监,而到了甲申之变时,京师里溃散的太监达到七万多人。

当然,这七万人中是包括了净军在内的。

“书缘,你这办法虽好。但…但朕这宫里人员驳杂,一旦大肆削减皇庄,这些人朕该怎么养?”

“是啊,哀家这宫中,虽然不比先帝爷他们,但六局一司再加上那几位嫔妃也是人数不少……”

看着面前的这两口子提出的问题,张书缘琢磨了一下便开口道。

“陛下,娘娘。这宫内的人着实是不少,我也知道这硕大的宫中定是有不少自己人。但有句话说的好,光开源不节流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所以想要推行此法,定要舍弃一些。”

张书缘并未说透,但这话却是让他二人听的很明白。

“恩,朕知道这个意思。可这庞杂人数,有大半身负重责,若是轻易裁撤,这怎能让他们生活?而且,这内廷与后宫中也有不少人是知晓宫廷机密,倘若就这么裁撤出宫,那朕这皇家颜面就是一大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太监总班、总官太监是树大根深,一个疏忽就容易造成动荡。”

朱由检是掐着鼻梁开口,语气里很是无奈,在他此时想来,这宫内决不能在搞出杀魏忠贤那般的事情了,因为宫内震荡只会是让自己的权威受损!

“陛下,这很简单,内廷与后宫的诸官之权皆是来自陛下,若是陛下不放心可少量裁撤如司礼监、东厂、御马监、都知监、尚宝监等重要衙门,其余不重或次重衙门可尽全力裁撤。若是有人敢闹事,就让东厂与御马监出手!”

“当然,这被裁撤之人的生活问题,也可借由清退田亩之事,分他们些土地,让他们生活在皇城之下便可。”

想也没想,张书缘便就丢出了解决答案。

在他看来,这宫里的人是掌握了不少皇家辛密,但只要他朱由检一日不死,东厂一日不撤,这群人就不敢胡言!

“恩,朕明白了。那外廷的事就烦劳小哥了。”

“陛下客气了,你我在外乃君臣,在内是朋友,这哪有弃朋友而不顾的道理?再说,这新政一事也不是能一下子推行完的。”

“好,那朕就不再废话了。书缘先回去思虑一下后面步骤,这宫内就交给朕吧。”

“好,那臣便先回去了。对了陛下,今日之事要严加保密,若是消息阻挡不住传出,那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也得是温体仁!”

在临走之前,张书缘突然就想到了什么,下意识的就补充了一句。

“好,朕等下就节制宫女太监出宫,而这消息朕也会派人给温体仁透透风。”

“既然如此,那臣便就放心了。”

时至今日,宫内虽然是经过了清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宫女太监还是不可避免的收受了外廷大臣的好处。

没办法,这种事乃关乎人心,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无法彻底解决……

张书缘走后,朱由检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就想问问妻子的意见,可周皇后却是捏了捏小手旋即就站了起来。

“陛下,后宫之事就交由臣妾办吧。”

“凤儿,你…你能行吗?”

“呵呵,陛下能年少登基处理国事,那臣妾作为你的妻子也不能拖了您的后腿,况且我乃我大明的皇后,这不行也的行!”

“好!不愧是朕的皇后!既然如此那边为夫就将后宫拜托你了!”

“臣妾定不辱陛下圣命……”

说完之后,周玉凤便就离开了养心殿,回到了坤宁宫并召集了一应嫔妃开始博弈了。

随着养心殿内了没了人后,朱由检起身踱了两步,最终一狠心便就将王承恩给喊了过来,让他去召集廷内的二十四监提督太监到养心殿议事,同时还不忘让他找人去给温体仁透透风。

……

权力之争,自古便就是血腥与暴力的,而朱由检两口子自然也明白这道理。

所以在他们将人给召集到一处后,直接便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柄,召集了大量太监就将这群权贵宫人给看管在了殿内,并向他们索要了各大宫门的名册。

起初,李凤翔、张彝宪、曹化纯等一众大太监,还是一脸的纳闷。但随着索要宫中名册以及被拘禁后,他们瞬间就联想了今日朝上所谈之事。

瞬间就开始给朱由检大倒苦水了,并称自己的部衙有多么多么不容易。

对此,朱由检也没像往常一样心软同情他们,反而是交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由他们自己选择裁撤那些人,二是由他这个皇帝亲自来裁撤人手。

但这两个选择,哪一个都被朱由检划了红线,要求除司礼监、御马监、兵仗局、银作局、宝钞司、都知监及内务府下的净军管理机构外,其余则全部都要裁撤四成以上的人员。

听到皇帝的言辞,一众宦官便就无语了,但再无语他们也得争,因为这背后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但可惜,还没等他们这些人说两句话,朱由检便坐在皇位上俯瞰着他们道。

“诸位大管所言,朕并非不知。但如今国库空虚,外患频仍,内忧不断。朕日夜忧心,但幸有良臣谏言,使朕洞悉我朝内部之困局根本。”

“所以,为了我朝之大局,朕还是请诸位大管尽快抉择,以免使得我朝更加震荡!”

此言一出,这殿内的所有大太监便就知道了,这裁人一事是非要进行不可了!

而对于皇帝这话,曹化纯和许显纯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裁人也影响不到他们,可对于李凤翔与高时明等人来说就有些蛋疼了。

因为,他们这些衙门大多是吸其他下属部衙的过活的,一旦被大量裁撤,那他们还去哪儿索要好处?

没错,崇祯时期,宫内宫外哪个不贪?只不过在大贪之下也有那么几个微弱的廉洁之人罢了,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就是温体仁、袁可立、龙文光、叶高标。

而这几人,除去袁可立这个国之柱石外,其余几人大多便就有小心思了,不是奔着名声去的,就是奔着博皇帝喜好来的。

就这样,经过一夜的谈话。

由于御马监、东厂等内廷军士衙门没有受到波及,所以他们转瞬间便就站到了皇帝这边,同时也极为迅速地拿出了一份裁撤名单,只不过这名单就是很短而已了。

毕竟,宫内的所有衙门都要裁人了,这岂有他几部衙独善其身的道理?

……

而时间再退回到张书缘归府之时。

“大人,温尚书在我门外求见。”

就在他刚回府没两个时辰,府上的下人便就来禀报了。

一听是温体仁来了,张书缘顿时便就一笑,心说朱由检还真是个急性子,让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跑来找自己。

随意的理了下衣袍,张书缘便就在黄伯的陪伴下去接见温体仁了。

屋外月朗星稀,初夏的微风是微微的吹着。

站在张郡王府门前,温体仁热的是头冒虚汗,一个劲的来回踱步。

起初,散朝之后,温体仁熟练的处理完了政务,便就回到了家中。

本以为因张书缘触怒了皇帝,会直接导致新政破产,所以回到家中,他便就打消了与张书缘亲近联络之意。

毕竟,你都惹怒了皇帝了,我再跟你玩不就成了傻子?

但他却没想到,就在他刚吃过晚饭,打算会面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一位安插在宫里的小太监便就跑了出来,并跟他讲了张书缘成功会面到了皇帝的事情。

而这位来报信的太监,是王承恩特地在宫前筛选过的,知道他曾被温体仁给予过好处。

其实,王承恩不但知道这个太监受过谁的好处,甚至连同其他部衙太监的事也一并知晓。

只不过,对于这件事,朱由检是没怎么过问,直接交给了王承恩来负责处理,而王承恩则是本着有好处就拿的道理,将一些触及到深宫的人给清退,反而是留下了那些外围的人,并将索要到的好处全部都送给了朱由检。

也许是朱由检心疼这个心腹,于是便就让他自己留下了一成……

话再说回来。

一听张书缘成功的见到了皇帝,并平安无事的出了宫。他温体仁灵敏的政治嗅觉瞬间就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下意识就认为,张书缘必是说通了皇帝!

因为,从古至今,还未有过哪位皇帝不去计较臣子向自己伸手的,而往往这种人的结局,不是被罢黜,就是找罪名给杀了。

所以,在想明白了关键后,温体仁果断便推掉了与学生弟子的会面,并带上府中的名贵药材就来见张书缘了。

……

来到门前,张书缘便就见到了正擦汗的温体仁。

“温大人好啊,不知温大人来我府上是有何事?”

瞧见温体仁,张书缘不经意便就是一笑,心道“这家伙不愧是个官迷啊,哪怕只有一点点风声,都要来探探虚实。”

“呵呵,大人说笑了,下官若有要事那也得是在堂上言语,这岂能扰了大人休养?下官此来是见今日大人伤口崩开,正巧家中有些良药,特此送来以报大人一年前的恩情。”

“是吗,那张某便多谢温大人了,来,里面请!”

听着温体仁的寒暄,张书缘便就与他对视了一眼,顿时他二人心中便就有了底。

进入郡王府正堂。

他二人先是客套寒暄了一阵,张书缘则是连连摆手婉拒报恩之言,并说自己救他不过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

正当他二人寒暄热闹的时候,黄伯便带着下人端上了两杯绿茶。

“温大人来尝尝我府上新买的茶。你别看这茶不贵,但其味道却是香的很呐。”

挥手让黄伯下去,张书缘便一语双关的开口。

“是吗?那下官定要好好评鉴一二了。”

温体仁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表面上是在说茶,但实际上,他二人是在说新政能否推行一事。

“大人,敢问这茶是从何购来?怎如此香甜?若是大人肯言语,那下官定要购些给家中亲人尝尝。”

“这能从哪儿来啊,不都是从市井中来?”

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而在这旁敲侧击之中,温体仁便就彻底的定下了心来。

因为,张书缘那句“从市井中来”是咬的非常重,让他一听便就能琢磨出言外之意。

“原来如此。对了大人,今日早朝所言之策,下官实乃敬佩。不知大人这接下来要如何做?我户部又如何配合?”

看明白了根本后,温体仁便就谈起了新政,而期间也没问皇帝那边的意思。

“诶,配合一词可不敢用啊,温大人之户部乃掌我大明钱粮土地,要说这词还得我来说啊。”

张书缘是呵呵的笑着,宛如他俩不是在密谋,而是在客套寒暄。

“大人言过了,这无论是谁配合谁,都不是在为我大明江山效力,为陛下尽忠吗。”

“温大人所言极是。既然大人问起此事,那张某就说上一说,有不足之处还请温大人补充。”

于是,张书缘便就把官绅一体纳粮这事,给好好讲了一遍。

而听完张书缘的详细论据,温体仁这个官迷就越听越上头了。

在他看来,若是自己能配合完成这新政,那大明必定可如日中天,自己更是能够名垂青史,获得有史以来名声最好的大臣成绩!

没错,官绅一体纳粮的背后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明朝和以前的朝代来说,那简直是堪比开创一门新的财政体系!

就这样,在谈论了两个时辰后,温体仁便同张书缘告了辞,回去命人就去喊自己的心腹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十二天劫 妖仙令 炮灰攻略 母皇 医圣传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风云九门之绮梦惊澜 上古风云之刑天 海贼中的木木果实 重磅证婚,首席盛爱入骨! 回到三国去捣乱 白色年华 大叔爱萌妻 史上第一祸害 人间最强兵 我变成了路卡利欧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完美同居 闪婚掠爱之帝少的萌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大叔凶猛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这个魏延不一样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