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商城:穿越1937

文字的海洋

首页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铁血商城:穿越193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我靠读书入圣,开局召唤大雪龙骑!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明末钢铁大亨 朕,君临天下! 明末1625 
铁血商城:穿越1937 文字的海洋 - 铁血商城:穿越1937全文阅读 - 铁血商城:穿越1937txt下载 - 铁血商城:穿越193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章 乘胜追击与战略扩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乘胜追击与战略扩张

第一节 东线推进:吉隆坡外围的稳步突破

清晨的阳光穿透硝烟,洒在满目疮痍的吉隆坡大地上。杜家军东线指挥部内,巨大的电子沙盘闪烁着红蓝光点,实时更新着战场动态。第1集团军司令张伟紧盯着屏幕,手中的战术笔在地图上反复比划:“这次推进,我们要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为此次行动,杜家军集结了3个主力师共计6.8万人,配备80辆轻型坦克、120门自行火炮以及3000辆军用卡车。后勤部门提前三个月筹备物资,储备了2.3万吨粮食、800万发子弹和500吨燃油。工兵部队更是动用了从美国援助的20台m4A3工程车,在茂密丛林中开辟出5条备用通道,每条通道宽达6米,可容纳坦克部队通行。

推进首日,部队沿着吉隆坡 - 怡保公路进发。侦察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将敌军阵地的影像实时传回指挥部。当部队抵达芙蓉镇时,遭遇敌军依托山地构筑的三层防线,防线内分布着47个碉堡、12处暗堡以及长达8公里的战壕。杜家军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启动“天眼”侦察系统,20架无人机分批次对敌军阵地进行360度扫描,精准定位每一处火力点。

炮兵部队随即展开“饱和 - 间歇”式炮击。第一轮由24门155毫米榴弹炮进行30分钟密集轰击,共发射炮弹1200发,炸出的弹坑直径达5米,将敌军表面工事尽数摧毁。待敌军躲入防空壕,36门105毫米火炮开始精准点射,专门打击观察哨和机枪位。与此同时,空军的12架攻击机对敌军后方的弹药库和通讯站进行空袭,投下6吨炸弹,切断敌军支援。

地面部队分成120个战斗小组,每组配备2具火箭筒、4支自动步枪和1台火焰喷射器。他们借助烟雾弹掩护,利用缴获的敌军攀爬设备,迅速接近碉堡。3营战士王强带领的小组,在20分钟内连续摧毁3个碉堡,他本人用火焰喷射器消灭了20余名敌军。这场持续48小时的攻坚战,杜家军共投入3.2万兵力,伤亡800人,歼灭敌军3200人,缴获枪支1500支、炮弹200吨,成功打开通往槟城的通道。

战后统计显示,此次行动消耗资金约1200万美元,但通过缴获敌军物资,挽回损失400万美元。杜家军控制区域向东扩展了50公里,新增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控制人口增加至250万。此时杜家军的资金储备达到8.7亿美元,每日通过控制区内的税收、国际援助以及战时经济活动,新增收入约150万美元。

第二节 南线海战:巴厘岛海域的持续封锁

巴厘岛海域,海浪拍打着杜家军的战舰。海军指挥部内,巨大的电子海图上,蓝色光点代表友军,红色光点显示敌军动向。“铁网计划”实施以来,杜家军投入6艘驱逐舰、10艘护卫舰、20艘巡逻艇以及8架海上巡逻机,构建起半径80海里的环形封锁圈。

每艘舰艇都配备了先进的声呐系统和雷达监测设备。驱逐舰“镇海号”上的AN\/SqS - 56声呐,可探测到水下500米深处的潜艇;巡逻艇装备的SR - 60c雷达,能在200公里范围内发现目标。舰队采用动态巡逻模式,每4小时轮换巡逻区域,确保无死角监控。同时,在关键海域部署了300个声呐浮标和10个海上监测雷达站,形成立体监控网络。

日军不甘心被封锁,3月10日,派出由2艘巡洋舰“妙高号”“羽黑号”、8艘驱逐舰以及6艘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杜家军通过破译的敌军密电,提前在龙目海峡设下伏击圈。凌晨4点,潜伏的“海龙3号”潜艇率先发动攻击,发射4枚鱼雷,击沉“丰桥丸”运输舰。随后,封锁舰队从两翼包抄,“镇海号”驱逐舰利用新型火控系统,在12公里外精准命中“妙高号”巡洋舰的弹药库,引发剧烈爆炸。

这场持续3小时的海战,杜家军发射炮弹2000发、鱼雷30枚,击沉日军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运输船,击伤2艘舰艇,缴获物资价值约800万美元。自身仅“破浪号”护卫舰受轻伤,12名船员受伤。此役后,日军在南线的海上补给量锐减72%,驻守岛屿的2万日军陷入物资匮乏困境,每日仅能获得正常补给量的30%。

杜家军控制海域面积扩大至12万平方公里,新增港口3个,控制海上贸易路线5条。通过拦截敌军运输船和开展海上贸易,每日增加收入约80万美元,资金储备提升至8.88亿美元。

第三节 西线反攻:密支那平原的全面推进

在西线,伊洛瓦底江的江水泛着浑浊的波纹。杜家军第2集团军的“季风行动”全面展开,10万大军兵分三路,向着曼德勒推进。部队采用“蛙跳战术”,以摩托化步兵为先锋,每支部队配备500辆军用卡车和100辆装甲车,确保快速机动。

为适应丛林作战,部队装备了1000具便携式火焰喷射器、500艘折叠式冲锋舟以及2000套丛林作战服。后勤部门还研发了专用的丛林背包,内含压缩食品、净水药片、防蚊药剂等物资,可满足士兵7天的生存需求。

在杰沙镇战役中,杜家军遭遇敌军第56师团的顽强抵抗。敌军依托镇内建筑,构建起密集的交叉火力网,设置了30处机枪阵地和15个狙击点。杜家军改变战术,组织了50支“夜袭小队”,每队由3名侦察兵、2名爆破手和1名医护兵组成。他们携带消音手枪、匕首、c4炸药等装备,趁夜色渗透进敌军防线。

侦察兵李华带领的小队,利用丛林掩护,悄悄接近敌军岗哨。他用匕首解决了哨兵,随后爆破手安放炸药,炸毁敌军的一处弹药库。爆炸声响起后,主力部队随即发动总攻,空军的20架战机对敌军阵地进行空袭,投下10吨炸弹。地面部队利用火焰喷射器和火箭筒,逐个清除敌军据点。

这场战斗持续18小时,杜家军投入兵力3万人,伤亡1500人,歼灭敌军4000人,缴获枪支2000支、火炮30门。战后,杜家军在西线推进速度提升至每日15公里,两个月内收复伊洛瓦底江以东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人口增加至400万。

通过征收占领区的资源税和开展贸易,杜家军每日新增收入约120万美元,资金储备达到9.12亿美元。控制区域面积扩大至55万平方公里,占南洋地区总面积的38%。

第四节 敌后烽火:游击网络的全面开花

在敌军占领区,抗日游击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槟城的“苍狼”游击队已发展至1200人,分为20个行动小组。他们自制了5000个燃烧瓶、3000枚土地雷和1000支土制火枪。行动小组白天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伪装成商贩、工人;夜晚则集中行动,袭击敌军运输队和通讯设施。

3月15日,一支由5辆军车组成的敌军运输队经过槟城郊区。“苍狼”游击队的侦察员提前在必经之路埋设了20枚土地雷,并在道路两旁的树林中设伏。当敌军车队进入伏击圈,队长陈刚一声令下,土地雷相继爆炸,炸毁3辆军车。游击队随即开火,经过20分钟激战,消灭敌军50人,缴获枪支80支、弹药10吨以及一辆满载药品的卡车。

仰光郊区的“榕树”游击队依托地道网络与敌军周旋。地道总长度超过50公里,设有作战室、医疗站、弹药库等设施。地道内每隔100米设置通风口和照明设备,确保人员长时间隐蔽。敌军曾发动6次大规模清剿,但游击队利用地道的复杂结构,多次成功摆脱追击。

在一次反击中,“榕树”游击队得知敌军一个小队在村庄休息,立即组织30名队员进行突袭。他们从地道秘密接近敌军,用匕首和无声手枪消灭哨兵,随后投掷手榴弹,将敌军小队全部歼灭。此次行动缴获枪支30支、电台2部,还解救了20名被抓的村民。

目前,敌后游击队已发展至58支,总人数3.2万人,牵制敌军12万兵力。他们通过袭击敌军,每月为杜家军提供价值约300万美元的物资,同时减少敌军在正面战场的投入,间接为杜家军节省资金约500万美元。

第五节 科技助力:军工研发的新突破

新加坡的军工研究所内,灯火通明。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的300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工作。研究所设有武器研发、弹药制造、医疗研究等8个部门,配备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先进设备,包括3d打印机、光谱分析仪、风洞试验台等。

在武器研发方面,技术人员对缴获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进行逆向研究,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成功仿制出75毫米山炮。该炮重量仅1.5吨,可拆解运输,适合丛林作战。首批生产的50门山炮已装备部队,射速达到每分钟8发,射程比原版提升20%。

弹药部门研发出新型硝化棉火药,使子弹初速度从700米\/秒提升至850米,射程增加25%。首批生产的100万发新型子弹已配发给东线部队,在实战中,有效杀伤距离从400米提升至550米。

医疗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南洋1号”复方药剂,可同时预防疟疾、登革热等5种热带疾病。该药剂已生产50万剂,发放给前线部队和控制区内的民众,使部队非战斗减员率从15%降至9%。

这些科技成果的研发,投入资金约1500万美元,但通过提高武器性能和减少人员损失,预计可节省战争开支超过5000万美元。同时,这些技术也吸引了更多国际援助,中国紧急援助了价值800万美元的精密仪器和特种钢材,加速了研发进程。

第六节 国际合作:援助网络的深化拓展

随着杜家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美国除每月提供5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外,还派遣了由200名教官组成的团队,协助建立南洋军事学院。学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占地面积500亩,可同时容纳5000名学员。首批开设步兵指挥、炮兵技术、空军飞行等6个专业,预计每年培养2000名军事人才。

英国开放印度加尔各答港口,为杜家军提供舰船维修服务。港口内新建了2个干船坞、3个维修车间,配备了先进的维修设备。目前,已为杜家军维修舰艇20艘,维修费用比市场价降低30%。同时,双方建立了情报共享机制,英国提供的卫星图像和气象数据,使杜家军的作战计划更加精准。

由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组成的“南洋支援联盟”正式成立。联盟设立了物资调配中心和情报协调局,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中国在此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供了价值2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100门火炮、50辆坦克和20架战机,还派遣了500名军事顾问和1000名技术人员。

此外,中国还协助杜家军建立了3个野战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500名医护人员。这些医院每月可救治伤员3000人次,大大降低了士兵的死亡率。通过国际合作,杜家军获得的援助物资价值每月增加约8000万美元,资金储备和作战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第七节 经济重建:控制区的复苏之路

在收复区域,杜家军启动“新芽计划”,全面推进经济重建。农业方面,成立农业发展局,投入5000万美元专项资金。向农民发放种子1.2万吨、农具50万套,组织200名农业专家深入农村,指导水稻、橡胶、甘蔗等农作物种植。三个月内,水稻种植面积恢复至战前的80%,预计年产量可达150万吨。

工业领域,修复了120家受损工厂,吸引民间资本投入3亿美元。在吉隆坡建立的战时经济特区,已有80家企业入驻,涵盖武器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特区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

金融方面,发行统一的“南洋盾”货币,建立中央银行进行监管。货币发行量控制在10亿美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为1:5。同时,开展黄金储备计划,通过国际购买和控制区内矿产开发,黄金储备达到20吨,增强了货币的稳定性。

商业上,恢复了50个集市贸易点,设立物资调剂中心。政府对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管制,确保物价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区经济逐步复苏,工业生产能力提升至战前的65%,商业交易额每月达到1.2亿美元,为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第八节 战略储备:资源体系的全面构建

杜家军高度重视战略储备建设,在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地,投入2亿美元新建15个地下物资储备库。这些储备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达2米,可抵御500公斤炸弹的直接命中。每个储备库配备了恒温恒湿系统、自动消防系统和通风设备,确保物资长期保存。

储备物资涵盖粮食、燃油、弹药、医疗用品等多个品类。目前,共储备粮食50万吨、燃油30万吨、子弹2亿发、炮弹500万发、药品10万箱。建立了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时掌握物资库存情况。

同时,加强资源勘探与开发。在加里曼丹岛发现新油田,已探明储量约5000万桶,预计年产量可达500万桶。投资1亿美元建设炼油厂,一期工程可日处理原油1万桶。在缅甸开采的高品质铁矿,年产量达到50万吨,满足了军工生产40%的需求。

通过建立资源储备与开发体系,杜家军的战略保障能力显着提升。即使在完全断绝外部援助的情况下,现有储备物资也可满足军队8个月的作战需求,为长期抗战提供了坚实后盾。

第九节 周边动态:势力格局的重新洗牌

随着杜家军的攻势推进,周边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立的暹罗(泰国)主动示好,双方签署《清迈协议》。根据协议,暹罗开放3个边境口岸,与杜家军控制区开展贸易。杜家军向暹罗出口武器零部件、工业产品,进口大米、橡胶等农产品,每月贸易额达到2000万美元。

缅甸地方武装纷纷与杜家军建立联系,克钦独立军、掸邦武装等8支武装力量接受改编,纳入统一指挥体系。改编后的部队人数达到2万人,杜家军为其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使其成为西线作战的重要补充力量。

日军因战线吃紧,被迫从东南亚其他地区抽调兵力支援。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尼),日军守备力量从8万人减少至5万人,控制出现松动。荷兰流亡政府请求杜家军协助收复失地,双方开始谋划“联合风暴”行动,计划投入10万兵力,从海陆空三个方向发起进攻。

此外,马来亚、菲律宾等地的抗日力量也与杜家军取得联系,希望得到支援。杜家军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向这些地区派遣军事顾问和提供武器援助,进一步扩大抗日联盟。

第十节 未来规划:迈向最终胜利的蓝图

杜家军高层制定“星辰计划”,明确未来战略目标。短期目标(6个月内):彻底肃清南洋日军,收复全部失地,将控制区域面积扩大至80万平方公里,占南洋地区的55%;中期目标(1 - 2年):与周边抗日力量整合,建立“南洋防御联盟”,军队规模扩充至120万人;长期目标(3 - 5年):推动南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构建和平稳定的新秩序。

为实现这些目标,将继续加强军事建设。计划再扩军25万,重点组建3个装甲师、2个空降师和1支海军陆战队。同时,投入5亿美元升级武器装备,采购先进战机、舰艇和导弹系统。

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将与“南洋支援联盟”各国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争取每年获得10亿美元的援助。加快经济建设,计划投资8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港口、机场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加强情报工作,投入2亿美元完善情报网络,在敌军占领区和周边国家设立50个情报站,确保对敌军动向的实时掌握。通过一系列规划和行动,杜家军正向着最终胜利稳步前行。

本章已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血宋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重生明朝当嫡女 从良医到良相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修行在完美世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人在斗罗,开局被唐昊抛弃 间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大宋游侠 首席,深情如初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新现代逍遥录 盛宠之嫡女医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烽火之铁血雄师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纨绔小侯爷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幸福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冰临谷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笔架叉将军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铁血商城:穿越1937 文字的海洋 - 铁血商城:穿越1937txt下载 - 铁血商城:穿越1937最新章节 - 铁血商城:穿越193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