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大明:苟在皮岛当老六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9章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吴史?宗藩志》载:\"永熙十三年,太子萧桓祭天诵《罪己诏》,自陈 ' 治国失德 ',却于祭典中散赵王庄田苛租名册。谢渊验火漆、辨铁砂,发现名册封漆用东宫旧制,墨料却出自赵王府榷场,识破太子为赵王背锅之局。\" 当都察院的验查台上摆着两封罪证,九王夺嫡的暗战,正从罪证的墨迹里渗出丝丝血痕。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永熙十三年大雪前七日,圜丘坛的青色琉璃瓦覆着初雪。太子萧桓身着十二章纹祭服,玉笏上的《罪己诏》用歙州墨写成,每念及 \"庄田逾制,苛租害民\",坛下百姓便传来啜泣声。他的目光扫过坛边玄夜卫的藏青披风,袖中二十轴苛租名册正随着八佾舞的节拍,从暗袋缝隙间滑落 —— 那是用东宫火漆封印的名册,边角却染着太行赤矿的暗红。

太子萧桓罪己诏

维永熙十三年,岁次甲午,本宫以凡庸之质,谬承青宫之位,荷祖宗之庇佑,托社稷之重器,受万民之瞩望。然自入东宫,夙夜兢兢,犹未能弭灾患于四海,安黎庶于九州,罪愆丛集,今当自省,昭告天下。

观夫大吴疆土,田亩之政,几近崩析。赵王府辖下粮庄,罔顾《田赋则例》,横征暴敛,致使黔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哀鸿遍野,饿殍载道。本宫身为储贰,监国抚民乃分内之责,却如瞽者夜行,昏聩蒙昧,未能烛照奸弊,遏止苛虐,纵虎狼之吏戕害生民,此罪一也!

至于朝堂纲纪,本宫察吏无方,致使浊流涌动。都察院风宪之臣,本应铁面无私,纠弹不法,竟有受赵王府重金贿赂者。官官相护,狼狈为奸,律法成空文,公议化泡影,朝局乌烟瘴气,政令不通于郡县。本宫身居储位,当为父皇股肱,却忠奸莫辨,不能涤荡奸邪,重振朝纲,此罪二也!

尤甚者,本宫于冬至祭天盛典,心怀私念,妄图借此之机,引赵王苛政之破绽。然行事乖张,举措失当,以东宫笺纸为皮,填赵王墨锭之瓤,机关算尽,终露马脚,为父皇所洞悉。此举将宫闱纷争凌驾于家国大义之上,亵渎祭天大典之神圣,辜负父皇谆谆教诲,折损储君端方之仪,此罪三也!

本宫夙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失德至此,致使民心惶惶,社稷不稳,每念及此,五内俱焚,愧悔交加!自今日始,本宫当深闭东宫之门,焚香自省,研读《资治通鉴》《吴律政要》,研习治国安邦之策;广开言路,虚怀若谷,纳群臣之忠谏;明察秋毫,亲君子,远小人。待自省有成,必当雷厉风行,整饬田赋,严惩苛政;肃清朝野,罢黜贪墨;以苍生福祉为念,以江山永固为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伏愿皇天后土,垂怜本宫;列祖列宗,庇佑大吴。亦望诸臣工,摒弃前嫌,同心戮力,辅本宫匡扶社稷,重振朝纲,再铸大吴盛世之辉煌!

太子萧桓 泣血谨诏

赵王萧桭立于陪祭之列,手中的青玉镇纸刻着 \"惠民\" 二字,却在看见百姓捡起名册时,指节捏得发白。他知道,那些名册上的苛租条目,每一笔都用赵王府榷场的墨锭写成,却盖着东宫的火漆印。

申时初刻,都察院刑房的验漆台上,谢渊的银针正挑起半粒铁砂。\"周立,\" 他的声音盖过炭火的噼啪,\"取太子东宫神武二十三年的火漆存档。\" 瓷盘中,两团火漆静静躺着:一团来自苛租名册,表面泛着庐山铁砂的银亮;另一团来自东宫档案,铁砂分布均匀如星子。

\"大人,\" 周立捧着宗人府送来的赵王火漆样本,手在验漆台前发颤,\"赵王府的火漆,\" 他指向另一团暗红,\"用太行赤矿粉,不含铁砂。\"

谢渊的银针划过名册残漆,铁砂在烛光下迸出火星:\"可这名册的封漆,\" 他的指尖沾起铁砂,\"三成是庐山铁砂,七成是太行赤矿,\" 忽然冷笑,\"正是东宫去年尝试改良的配方 ——\" 目光扫过围观的属官,\"却为何,\" 针尖轻点名册上的苛租数字,\"墨水中的赤矿粉,\" 取出赵王粮庄的收租契约,\"与赵王府榷场的记账墨锭,\" 喉结滚动,\"成分分毫不差?\"

刑房内鸦雀无声。谢渊忽然望向窗外飘起的细雪:\"太子用东宫火漆封册,却用赵王墨料写租,\" 他的声音如冰,\"是要坐实赵王苛租,却让自己担下失察之责。\"

亥初刻,永熙帝的御案前,《罪己诏》的残页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皇帝指尖碾过 \"罪己\" 二字,墨色里太行赤矿粉的反光刺得他眯起眼:\"太子祭天,\" 他的声音像冰锥划过玉盘,\"是想学汉文帝缓刑弛禁?\" 忽然拍案,烛台上的牛油灯剧烈摇晃,\"却拿朕的宗人府当儿戏!\"

太子萧桓踏入殿内,冠上的珠串还挂着天坛的雪粒,祭服上的日月光华纹被雪水洇出暗痕。他双手捧起《罪己诏》,玉笏却在递出时颤抖:\"儿臣... 儿臣见赵王府苛租害民...\"

\"住口!\" 永熙帝猛然起身,冕旒甩在御案上发出脆响,\"赵王府的记账墨锭,\" 他抓起赵王的粮庄账册摔在太子面前,墨香混着怒火扑面而来,\"自神武朝起便由榷场直供,\" 指尖戳向账册上的墨痕,\"为何你散出的苛租名册,\" 声音陡然拔高,\"用的是东宫去年改良的庐山铁砂纸?\"

太子的冠冕歪斜在鬓边,冷汗浸透中衣却不敢抬手扶正:\"儿臣... 只是想借祭天...\"

\"借祭天之名行嫁祸之实!\" 永熙帝抽出宗人府密报甩在地上,黄绫封皮拍在青砖上发出闷响,\"都察院左都御史收了赵王府二十箱火漆,\" 他的靴底碾过密报,\"地方官联名保举的折子,\" 冷笑一声,\"墨水里的赤矿粉比赵王榷场的还多出一成!\"

太子扑通跪下,冠冕 \"当啷\" 落地:\"儿臣知错!\" 他的额头抵着冰凉的青砖,\"只是想逼赵王露出苛租证据...\"

\"证据?\" 永熙帝抓起《罪己诏》甩在太子背上,纸页拍打声惊起梁间栖鸟,\"你用东宫火漆封册,却填赵王墨料,\" 袍袖扫过御案上的火漆残片,\"当朕看不出你替赵王背锅的算计?\" 忽然俯身,冕旒垂落在太子眼前,\"你是储君,\" 声音里淬着冰,\"该学的是如何治国,\" 指腹碾过太子祭服上的日月纹,\"不是学市井泼皮甩锅嫁祸!\"

殿外风雪呼啸,太子的颤抖混着雪水滴落:\"儿臣... 儿臣以为...\"

\"以为朕会偏袒赵王?\" 永熙帝甩袖走向落地窗前,望着天坛方向的灯火,\"宗人府今早查封粮庄,\" 他的声音忽然低沉,\"在账房暗格里,\" 顿了顿,\"搜出了你东宫的空白火漆封皮。\"

太子的瞳孔骤缩,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儿臣... 儿臣...\"

\"退下吧。\" 永熙帝转身时,冕旒已恢复端严,\"即日起闭门思过,\" 他的手指划过御案上的《皇明祖训》,\"什么时候明白储君之责,\" 目光扫过太子歪斜的冠冕,\"什么时候再上朝堂。\"

殿门闭合的瞬间,太子的冠冕滚落在地,十二旒珠串散成一片,恰似他精心设计的局,此刻碎在乾清宫的青砖上。

子时的刑部值房,炭火烧得正旺。谢渊对着三份火漆样本皱眉,周立捧着新到的密信,信封口的火漆印正是赵王府的赤矿纹。\"大人,\"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密信里说,\" 指向信末的暗语,\"赵王用榷场的铁砂,\" 咽了咽口水,\"换了都察院十份保举状。\"

子时的刑部值房,炭火烧得正旺。谢渊对着三份账册残页皱眉,周立捧着新到的密信,信封口的印记泛着暗红。\"大人,\"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密信里说,\" 指向信末的模糊暗纹,\"赵王用榷场的矿粉,\" 咽了咽口水,\"换了都察院十份保举状。\"

谢渊的指尖划过账册上的苛租数字,墨迹在烛光下泛着异样的光泽:\"官官相护到如此地步,\" 他的声音低沉,指腹碾过纸面,\"这些数字用的太行赤矿墨,\" 又翻开赵王粮庄的收租契约,\"与地方官保举状的墨色,\" 喉结滚动,\"分毫不差。\" 忽然冷笑,\"太子在祭天诏书中用东宫旧纸,\" 指尖敲了敲《罪己诏》副本,\"却填赵王榷场的墨料,\" 目光扫过案头堆积的卷宗,\"分明是要坐实苛租,却把火引到自己身上。\"

周立望着谢渊眼中的火光,想起那年在江西,大人也是这样在烛光下分析税单,最终揪出了襄王的贪腐。\"陛下为何不揭穿他们?\" 他终于忍不住。

谢渊望向窗外宗人府的灯笼,火光在雪地上投出长长的影子:\"陛下比我们清楚,\" 他的声音轻得像雪,\"太子与赵王斗得越凶,\" 又指向乾清宫方向,\"那些被矿粉和墨料掩盖的手脚,越容易在查案中露出来。\"

寅初刻,东宫的望月台上,太子萧桓望着乾清宫方向的灯火,手中的《罪己诏》副本被夜风吹得哗哗响。\"殿下,宗人府的人已查封粮庄,\" 侍从的声音里带着忧虑,\"还带走了三个账房先生。\"

太子忽然笑了,笑得像腊月的梅:\"查封得好,\" 他的指尖划过诏书中的 \"罪己\" 二字,\"查得越严,\" 望着天坛方向,\"百姓越会记得,\" 顿了顿,\"是谁在祭天台上,为他们请命。\"

夜风掠过东宫的檐角,永熙帝站在乾清宫的落地窗前,望着太子东宫的灯火次第熄灭。他知道,太子的《罪己诏》,不过是九王夺嫡中的一记险招:自污以收民心,嫁祸以攻赵王,却不想露出了火漆与墨料的破绽。

\"陛下,谢御史送来火漆分析奏报。\" 王顺的通报声打断思绪。永熙帝接过奏报,望着 \"东宫铁砂三成,赵王赤矿七成\" 的结论,忽然轻笑:\"谢卿果然敏锐,\" 他的指尖划过奏报,\"可他不知,\" 望向墙上的《宗藩图》,\"朕要的不是揭穿,\" 声音低沉,\"是让他们,\" 顿了顿,\"在互相撕咬中,\" 望向东方渐亮的天际,\"露出真正的爪子。\"

晨钟响起时,谢渊站在刑部的天井里,望着空中飘落的细雪。他知道,太子的反击,赵王的推诿,都不过是永熙帝棋盘上的棋子。而他手中的银针,必须在这火漆与墨料的纠葛中,找出那根贯穿全局的线 —— 哪怕这根线,最终指向的,是帝王最深的权衡。

卷尾

太史公曰:太子祭天,非真罪己,乃 \"以身为饵\" 之谋;赵王苛租,非不知止,乃 \"借刀杀人\" 之计。谢渊验火漆于微末,辨墨料于毫厘,方识破双簧之局。然永熙帝隐忍不发,盖因深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之道:让太子与赵王互相攻讦,使宗藩之弊自现,此等帝王心术,实乃平衡之术的巅峰。而谢渊等孤臣,虽处权谋漩涡中心,仍以律法为秤,称量天下公道,其心可昭日月,其志可感天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福艳之都市后宫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间者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