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狂兵 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康熙大帝 醉枕江山 民国之谍影风云 三国军神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逍遥太子爷 大唐一品 北宋大相公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1章 勋业正当时,功名垂弗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吴史?职官志》载:\" 巡按御史还朝,必具十二事奏陈,,以候圣裁。\"德佑十年冬,谢渊于奉天殿条陈十二事,丹墀下七十二箱案宗封条未启,紫铜印泥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当户部侍郎周瑄突然发难,这场论功行赏的朝会,竟成揭露官商勾结的第二战场。谢渊捧笏而立,腰间关防与殿角\" 正大光明 \" 匾额相映,一场以律法为刃的较量,正在金銮殿上悄然展开。

伊周及房杜,股肱戴元首。

韩范与富欧,曲蘖成醴酒。

勋业正当时,功名垂弗朽。

李广命不侯,冯唐空白首。

殿内烛火被穿堂风撩得明灭不定,周瑄的重重指向《纠劾名单》,蓝宝石帽顶在光影中划出冷冽的弧:\"谢大人骤裁永熙朝老臣七员,\" 他的目光扫过谢渊赤红色的官服,\"此七人皆为先帝亲点科道,\" 声音陡然放软,\"纵使有过,亦当念及旧勋。\"

\"旧勋?\" 谢渊冷笑一声,展开《刑讯记录》时,三张残页飘落 —— 那是被夹棍打断腿的囚徒画押,\"此七人任内滥用私刑,\" 指尖划过 \"胫骨骨折\" 的验伤格目,\"致三囚终生残废,\" 又甩出《地契抄本》,桑皮纸上 \"晋王府长史司\" 的红印刺目,\"断案次日,其田宅便以半价易主,\" 他的目光钉在周瑄发白的指节上,\"周大人若疑臣专断,\" 捧出盖着三方大印的《都察院勘合》,\"每案均经按察司详审、布政司复核、都转运使司会签,\" 指腹碾过三十七枚红指印,\"泽州耆老的血手印,便是最好的凭证。\"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周瑄上前半步:\" 他的目光扫过谢渊,\"是否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 谢渊冷笑一声,展开《刑讯记录》时,纸页间飘出一缕墨香:\"此七人滥用夹棍,致三囚残废,\" 又甩出《地契抄本》,桑皮纸上的朱砂印还带着潮气,\"其家宅田产,皆于断案后易主于晋王府属官 ——\" 他的目光落在周瑄发白的指节上,\"周大人若疑臣专断,\" 捧出盖着三方大印的《都察院勘合》,\"每案均经按察司、布政司、都转运使司会勘,并有耆老画押为证。\"

周瑄的袍袖微微一震,却仍强作镇定:\"即便如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擅动永熙朝老臣,恐伤朝廷体面。\"

\"朝廷体面?\" 谢渊猛地抬头,目光如刀,\"三囚残废的体面,谁来维护?\" 他指向《刑讯记录》上的血指印,\"王顺的儿子被扔进熔蜡炉时,\" 声音陡然低沉,\"晋王府可曾顾全朝廷体面?\"

谢渊趁热打铁,展开《符验伪造案宗》:\"臣所陈十二事,事事有典可依。\" 他翻开《皇吴祖训》,朱笔圈注的 \"伪造御宝等同谋逆\" 条赫然在目,\"此案涉及宗藩,臣依此条,请旨追缉晋王府长史,\" 又捧出《灾民花名簿》,逐页展示,\"泽州虚报灾情案,臣依《荒政辑要》勘灾四法,\" 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丈量田亩、核查人丁、比对粮价、问询耆老,每一步均合《户部灾伤条例》。\"

吏部考功司郎中突然出列,手中黄册微微发颤:\"依《考成簿》例,\" 展开册页,\"外差官员考成,当以 ' 纠劾得宜、军民称便 ' 为上。\" 他望向德佑帝,\"谢大人所奏,\" 指节划过案宗,\"均合《大明会典》三十八款,臣等核定:' 政绩卓异,当为巡按典范。'\"

周瑄猛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怒色。谢渊却视而不见,叩首在地:\"臣不过遵行祖制,\" 想起盐场灶户佝偻的背影,声音不禁哽咽,\"山西百姓所受之苦,非苛法严绳不能解;官场积弊之深,\" 又想起驿站焚毁的蜡模,\"非雷厉风行不能除。\"周瑄的袍袖微微一震,忽又强作镇定:\"新政贵乎稳健,\" 他的视线扫过殿角的七十二箱案宗,\"如此雷厉风行,恐令百官寒心。\"

\"百官寒心?\" 谢渊猛地抬头,目光如刀般扫过班列中晋王党羽,\"当驿丞王顺的幼子被扔进熔蜡炉时,\" 声音陡然低沉,\"当泽州百姓啃食观音土充饥时,\" 指向《灾民花名簿》上的饿殍图,\"可曾有人念及百姓寒心?\"

德佑帝冕旒轻动,目光落在《刑讯记录》的血指印上:\"谢卿可将案宗留于三法司,着即复核。\" 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 这场论辩,早已不是简单的考功定评,而是新旧势力在律法阵地上的拉锯。

谢渊推开《符验伪造案宗》,熔蜡炉残件的焦糊味漫出:\"臣所陈十二事,\" 翻开《皇明祖训》,朱笔圈注的 \"伪造御宝等同谋逆\" 条映着烛火,\"此案蜡模材质,\" 捏起半片红胶土残片,\"与晋王府私矿土质吻合,\" 又捧出《灾民花名簿》,泛黄纸页间飘落几粒干瘪谷种,\"泽州虚报灾情案,\" 逐页展示歪斜的墨迹,\"臣依《荒政辑要》勘灾四法,\" 指尖划过被指甲掐出的凹痕,\"亲率里正丈量田亩,\" 指向 \"绝收田三千顷\" 的红笔批注,\"比对三县粮价碑,\" 抽出十二张拓片,\"每一步均按《户部灾伤条例》记录在案。\"

吏部考功司郎中突然出列,手中黄册簌簌作响:\"依《考成簿》例,\" 他的目光避开周瑄的暗示,\"外差考成首重 ' 循吏安民 ',\" 展开写满蝇头小楷的考成评语,\"谢大人纠劾得宜、核减及时,\" 指节划过 \"军民称便\" 四字,\"实合《大吴会典》三十八款,\" 声音略低,\"都察院同仁,无有异议。\"

周瑄的眼角微微抽搐,袖中密信的火漆印硌得掌心发疼。他望着谢渊面前堆积的账册,忽然意识到,这些沾满泥土与血渍的纸页,远比任何官样文章更有力量。

午初刻的阳光斜穿过殿窗,在《纠劾名单》上投下长长的阴影。吏部尚书王翱展开黄绫考成状,声音庄重如钟:\"谢渊巡晋半载,\" 他的目光扫过谢渊,\"纠劾贪吏百二十员,核减赋税惠及五县,\" 顿了顿,\"清退占役兵丁八千三百人,较永熙朝整军多出三成。\"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 谁都知道,这多退的三成,正是晋王安插的私兵。

\"都察院加批:\" 王翱的声音忽然柔和,\"' 清退兵丁数逾于谦整军之半,足见实心任事。'\" 他望向谢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 这个不通人情的御史,终究用证据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谢渊叩首在地,额头触到冰冷的金砖:\"臣不过遵行祖制,\" 想起盐场灶户在风雪中递来的糙面饼,声音不禁哽咽,\"山西百姓,\" 指腹摩挲《灾民花名簿》的毛边,\"等这考成簿上的 ' 政绩 ',\" 抬头望向 \"正大光明\" 匾,\"等得太久了。\"

德佑帝的朱砂笔悬在《巡晋事宜疏》上方,笔尖倒映着谢渊熬红的双眼:\"谢卿所订《盐政新章》,\" 落下朱批时力透纸背,\"着交三部会同议处,\" 他望向丹墀下的七十二箱案宗,紫铜封条泛着冷光,\"务使新例一出,\" 声音陡然沉肃,\"宗藩不得染指,官吏不得苛索。\"

\"此案宗,\" 他的手指划过 \"晋王府私军布防图\" 的封皮,\"着交史馆立传,\" 冕旒下的目光扫过周瑄,\"让后世知道,\" 顿了顿,\"我大吴的律法,\" 指向谢渊手中的关防,\"不是写在纸上的空文。\"

谢渊再拜起身,见周瑄正与晋王长史交换眼色 —— 这场胜仗,不过是撕开了黑幕的一角。但当他看见德佑帝朱批的 \"有法可依\" 四字,知道律法的种子,已在金銮殿上埋下。

未初刻的内阁值房,史馆编修吴沉对着《谢渊巡晋实录》沉吟。狼毫悬在 \"核减赋税\" 条,眼前浮现谢渊在泽州的身影:雪地里,他蹲在粮价碑前,用指甲刮去覆盖字迹的泥垢,指尖渗出血珠。

\"谢渊援引神武二十三年例,\" 他提笔批注,\"附《税粮实征册》为据,\" 添上 \"具陈灾情、援引旧例、附列实征\" 三要素,\"遂成灾伤核减定例。\" 窗外,玄夜卫抬着案宗经过,箱角封条上的按察司印泥,与谢渊指甲缝里的朱砂,在阳光下连成一片。

德佑帝接过《巡晋事宜疏》,朱砂笔悬在 \"请立《宪纲条例》以垂后世\" 处:\"谢卿所订《盐政新章》《驿传禁约》,\" 落下朱批,\"着交户部、兵部、工部会同议处,务使 ' 有法可依,有案可稽 '。\" 他望向丹墀下的七十二箱案宗,\"此案宗,\" 声音和缓,\"着交史馆立传,以为后世巡按之法。\"

谢渊再拜,抬头望向 \"正大光明\" 匾:\"陛下圣明。臣唯愿,天下官吏知所敬畏,百姓知所依归。\"

未初刻,内阁值房。史馆编修吴沉展开《谢渊巡晋实录》,狼毫在 \"核减赋税\" 条下注:\"谢渊援引神武二十三年例,附《税粮实征册》为据,此 ' 具陈灾情、援引旧例、附列实征 ' 三要素,遂成灾伤核减定例。\" 窗外,玄夜卫正将七十二箱案宗抬入史馆,箱角封条在阳光下闪烁。吴沉想起谢渊在朝堂上的陈词:\"律法非刀笔,乃天下公器。\" 笔下一滞,遂加按语:\"谢公之奏,非为一己之功,实乃为万世开巡按之范。\"

申时三刻,都察院。左都御史陈智展开谢渊所赠《宪纲条例》草案,首条 \"巡按回朝必附实证\" 的字迹刚劲如刀,让他想起谢渊在朝堂上展开账册的手势 —— 那不是展示政绩,而是举起律法的盾牌:\"巡按御史回朝,必以《大明会典》为据,附人证物证于考成,违者劾之。\" 他望向院中积雪,想起朝堂上谢渊与周瑄的激辩 —— 那些翻飞的账册、铿锵的律条,终将在明年春天,化作都察院墙上的新宪。

吏员捧来的邸报头版,德佑帝的圣旨明晃晃印着:\"仿《巡晋事宜疏》体例,详报地方利弊。\" 陈智一笑,提笔在草案末页批注:\"宪纲既立,\" 笔尖划过 \"违者劾之\" 四字,\"巡按有章,吏治当清。\" 他望向院中积雪,忽然明白,谢渊的十二事条陈,早已超越个人功过,成为丈量官场的新尺度。

吏员捧来邸报,头版便载:\"德佑帝准谢渊所奏,着各布政司仿《巡晋事宜疏》体例,详报地方利弊。\" 陈智一笑,提笔在草案末页批注:\"宪纲既立,巡按有章,吏治当清。\"

酉初刻,谢渊独坐值房,摩挲着腰间关防。铜质关防上的 \"天宪\" 二字,经半载风雨更显苍劲。他翻开新收的《吏部月选须知》,见自己的考成评语 \"纠劾得宜,军民称便\" 已录入 \"外差考核\" 专章,旁边还注着:\"谢渊例,谓巡按当以事实为据,以律法为准,后世遵之。\"

值房外,暮鼓声声。谢渊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山西百姓送别的灯笼 —— 那些星星点点的火光,此刻仿佛都汇聚在案头的《宪纲条例》上。他知道,这场朝堂论功,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征战的开始。当关防再次扣上腰带,他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暮鼓同频:律法之下,终有清明。

吴沉忽然想起谢渊说过的话:\"律法不是御史的尚方剑,是百姓的保护伞。\" 他重重落下笔,在按语里写下:\"谢公之奏,非为劾贪,乃为立矩。\"

片尾

酉初刻的值房,谢渊摩挲着腰间关防,铜纽上的 \"天宪\" 二字已被磨得发亮。新收的《吏部月选须知》里,\"谢渊例\" 三个字格外醒目,旁边注着:\"以事实为据,以律法为准。\" 他想起在山西最后一夜,驿丞王顺抱着路引痛哭:\"大人,律法真的能护百姓吗?\"

值房外,暮鼓声声入耳。谢渊望向窗外,暮色中的紫禁城渐次亮起灯笼,像极了山西百姓送别的火把。他知道,晋王的势力仍在暗处涌动,周瑄之流不会甘心失败。但当他看见案头的《宪纲条例》,看见 \"有法可依\" 的朱批,忽然充满力量。

关防扣上腰带的瞬间,谢渊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暮鼓同频。律法之下,终有清明 —— 这不是他一人的信念,而是三晋百姓按在诉状上的三十七枚红指印,是盐场灶丁熬白的双鬓,是驿站驿丞流干的泪水。当烛火在账册上投下坚定的影子,他知道,下一场征战,早已在路上。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回京诸事,知吏治之清浊,在乎证据之明晦。周瑄之流,挟旧勋以抗新例,持体面而忘民瘼,此乃官官相护之锢疾。然谢渊以账册为刃,以律条为甲,每辩必引实证,每奏必附典章,使质疑者无可置喙,使舞弊者无所遁形。其考成簿上 \"纠劾得宜\",实乃三晋黎庶用血泪写成;其宪纲新例 \"有法可依\",终成后世巡按之圭臬。

谢公之难,难在以一人之身抗千般阻力;谢公之智,智在借制度之力破万重黑幕。当七十二箱案宗入史馆,当十二事条陈成定例,可知律法之威,不在雷霆之怒,而在秋毫之察 —— 察于账册之间,察于民情之隐,察于官制之隙。此等察吏之风,正如其关防所刻 \"天宪\" 二字,经风雨而不蚀,历岁月而弥新,终成护佑社稷之重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拯救男配计划 末世巨贾 赶尸道长 生活系游戏 大明1937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六道仙尊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林岚秦小雅 玄鉴仙族 三千世界漫谈 新现代逍遥录 快穿玩转逆袭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星际虫族之恋爱合集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穿越贞观之大唐第一赌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明末钢铁大亨 俄国佣兵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终宋 1989红色攻略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铁血狂潮 抗战双子星 一个人的抗日2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佣兵天下 战地军医 李治你别怂 谍海无名 王牌佣兵 明天下 超级少皇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三藏还俗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