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永不解封的档案 逍遥太子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亮剑之独立大队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1章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漕运通志》载:“漕运者,国之血脉,通则天下富,塞则万民困。” 德佑年间,黄河水患频仍,浊浪冲毁漕运故道,粮米难济京师。谢渊以一品左都御史之尊临危受命,欲辟新途以解困局。然此举触动漕运既得利益,大太监王真勾结豪强,百般阻扰。谢渊执《舆地测量法》为刃,以刻字标杆为旗,于权谋漩涡与滔滔浊浪间艰难前行,终成漕运百年之利,其事迹镌刻于史册,熠熠生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德佑十四年春,扬州段运河堤岸残破不堪,泥浆裹挟着碎木瓦砾,在浑浊的河水中翻涌。谢渊身着绣有金线獬豸补子的一品绯袍,头戴乌纱帽,玉带扣随着步伐轻撞出声,皂靴每一步都深深陷进泥地。身旁师爷赵文佝偻着背,怀抱着裹着黄绸的漕运日志,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里满是焦虑:“大人,自去年至今,黄河决口三次,漕船损毁二百三十一艘,淮安至济宁段航道淤塞达十之六七。工部三日前加急奏报,京师粮仓存粮仅够支撑三月又七日!”

谢渊驻足,左手轻抚腰间革带,右手搭凉棚望向远处。浑浊的河水中,破碎的船板载着散落的粮袋起伏,几具发胀的牲畜尸体正被漩涡卷向河心。他缓缓蹲下,蟒纹袍角沾满泥浆,手指抠起河床上黏腻如膏的泥沙,凑近细瞧 —— 泥沙中夹杂着腐烂的水草、碎瓷片,甚至还有半截锈蚀的船钉。眉头拧成川字,他的目光扫过对岸坍塌的漕帮码头,那里原本高耸的望楼如今只剩半截残桩,在风中摇摇欲坠:“此处河床较神武年间已抬高三尺三寸,若再沿用旧道,不出两年,漕船必将搁浅淤塞,届时京师百万军民,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 他猛地起身,袍角带起一片泥花,獬豸补子在阳光下金光乍现:“回衙!即刻传令工部测绘司、河道衙门,明日寅时,议事厅议事,不得有误!”

议事厅内,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忽大忽小。河道郎中王庸 “啪” 地一声将舆图拍在案上,震得烛泪飞溅:“谢大人,开凿新道谈何容易!依《大吴工部营建则例》测算,需征调民夫十万零两千人,耗费白银九十九万八千两!如此巨额钱粮,国库空虚,从何处筹措?”

“钱粮?” 谢渊猛地站起,乌纱帽上的帽翅随之晃动,玉带扣撞在桌角发出清脆声响,砚台里的墨汁也随之晃动,“去年漕船沉没时,二十一万石粮米喂了鱼鳖,这些可都是百姓的血汗!如今京师街头,饿殍枕藉,陈尸荒野,你们难道就视而不见?” 他展开连夜绘制的草图,指尖用力划过黄河故道与洪泛区,在图纸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折痕,“避开曹州、郓城洪泛区,取道东平、汶上,虽路程增加两成,但沿途地势高亢,可保十年无虞。这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镇刑司的飞鱼服裹挟着冷冽的气息掠过门槛。大太监王真尖细的嗓音刺破空气:“谢大人好大的口气!漕运路线自元兴年间定下,历经三朝天子,岂是你说改就能改的?擅改祖制,该当何罪!” 他手中的拂尘轻轻扫过舆图,金丝穗子划过之处,仿佛留下一道无形的裂痕。

测绘司院内,铜制罗盘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一排排木制标杆整齐排列,散发着新砍木材的清香。谢渊身着素色葛布长衫,手持黄铜放大镜,正逐寸检查新制的水准仪。突然,“轰隆” 一声巨响,存放测量仪器的库房浓烟滚滚,火苗 “噼里啪啦” 地窜出屋顶。

“救火!快救火!” 谢渊大喊一声,率先冲向火场。热浪扑面而来,呛得他睁不开眼,浓烟中,他隐约看见王真的亲信、镇刑司百户张彪正指挥人往火里泼油。“张彪,你这狗贼,竟敢如此!” 谢渊的怒吼被火势的呼啸声吞没。

待大火扑灭,库房已成一片废墟。精密的水准仪扭曲变形,铜制零件散落一地;标杆尽数化为焦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张彪甩了甩手上的油渍,脸上挂着假笑:“谢大人,卑职巡查时见库房走水,好心帮忙救火,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他腰间的镇刑司腰牌在火光中泛着冷光,仿佛在嘲笑谢渊的无能为力。

谢渊蹲下身,捡起半截烧黑的标杆,上面 “天工开物” 四个字虽已模糊,但仍隐约可见。他突然冷笑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愤怒与决然:“好个好心!你回去告诉王真,明日卯时,本司定要重启勘测,谁也别想阻拦!” 深夜,谢渊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他坐在紫檀木书桌前,反复研读《舆地测量法》,案头摆满了舆图、奏折和计算用的算筹。烛泪一滴滴落在书页上,晕开一片水渍,而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文华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与炭火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金砖地面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谢渊怀抱新制的测量仪器图册,胸前的獬豸补子在烛光下金光熠熠。他踏着御道上的蟠龙浮雕,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乌纱帽随着步伐微微晃动。行至丹墀前,双膝重重磕在冰凉的玉石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陛下,漕运旧道已千疮百孔,不堪大用,新道规划可保十年安澜,解京师粮荒之急!” 说罢,他展开绘制精美的舆图,朱笔标注的新路线避开洪泛区,宛如一条蜿蜒的生命线,在殿内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王真尖着嗓子抢道:“陛下,谢渊这是在危言耸听,分明是劳民伤财!漕运制度传承已久,岂是他...”

“够了!” 谢渊猛然抬头,眼中寒芒毕露,打断王真话语的同时,腰间玉带扣因动作过大撞出清脆声响,“王公公,本官身为左都御史,掌纠劾百官、提督各道之权!” 他向前跪爬半步,双手高举图册,袖口金线绣的獬豸昂首欲飞,“漕运旧道因水患损毁严重,若不及时改道,来年粮荒,饿殍遍野,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殿内气氛骤然凝固,王真手中的拂尘微微颤抖。谢渊却未停歇,猛地扯开官袍,露出肩头救火时留下的烫伤 —— 伤口处皮肤红肿溃烂,还渗着血水,在烛光下触目惊心:“为护勘测仪器,多少匠人受伤甚至丧命?这些牺牲,难道要化作你口中的‘危言耸听’?” 他转头直视户部尚书陈显文,一字一顿道:“陈大人,去年漕运损耗的二十万石粮食,够多少百姓吃上一年?又能救活多少濒临饿死的孩童?这些损耗的钱粮,是否都进了某些人的私囊?”

德佑帝手指敲击龙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打破了殿内紧张的气氛:“谢卿,所需几何?”

“启禀陛下,需民夫五万一千人,白银五十万三千两。” 谢渊挺直脊背,声音响彻大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三年不成,提头来见!” 当圣旨下达时,谢渊瞥见王真与陈显文交头接耳,后者袖中滑落的密信一角,隐约可见 “漕帮分舵” 字样,他暗中握紧拳头,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东平湖畔,烈日高悬,空气仿佛都要燃烧起来。谢渊头戴竹编斗笠,身着粗布短衣,脚蹬磨破的草鞋,与测绘队员们一同在齐腰深的沼泽中艰难前行。泥浆裹着水蛭爬上小腿,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拔出被吸住的腿脚。队员们手持新制的水准仪,将刻有 “天工开物” 的标杆插入泥地,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滴落,浸湿的衣领在粗布衣服上留下一片片深色的汗渍,还结出了白色的盐霜。

“大人!第三组标杆被人拔了!” 测绘员跌跌撞撞跑来,手中攥着半截断裂的木杆,裤腿沾满血迹,“周围还散落着镇刑司的铁蒺藜,有两名队员受伤了!” 谢渊望去,原本连成直线的勘测点已七零八落,新插的标杆旁,铁蒺藜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是敌人的冷笑。

“继续!” 谢渊抹去脸上的汗水,眼神坚定,“每根标杆埋入三尺,用铁链固定,派专人看守!” 然而,威胁接踵而至。次日清晨,测绘队的食物被投毒,多名队员上吐下泻,浑身无力,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痛苦呻吟。谢渊蹲在队员身旁,亲手为他们擦拭嘴角秽物,看着队员们因脱水而凹陷的眼窝,心中怒火翻涌。

水准仪的刻度盘被人涂改,导致测量数据严重偏差。谢渊带领队员们重新校准仪器,他手持量天尺,在烈日下反复测量,汗水模糊了视线,他就用衣角胡乱擦拭。有队员劝他休息,他却摇头:“工期拖延一日,百姓就多一日饥荒。”

深夜,营地突然传来惨叫。谢渊提着油灯冲出去,只看到地上一滩血迹和半截带血的衣角。他蹲在地上,手指颤抖着抚摸那片衣角 —— 那是他亲手发给队员的粗布衣衫。“李正!” 他声音沙哑地唤来玄夜卫统领,“加派三倍人手巡逻,若再出事,唯你是问!” 从那以后,他不仅亲自参与每一次测量工作,还将队员们的床铺都安排在自己帐篷周围,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安全,绝不让奸人得逞。

当勘测进入关键阶段,王真使出了狠招。他凭借在宫中的权势,假传圣旨,调走了半数民夫;又指使漕帮封锁石料场,致使筑堤材料断供。工地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匠人,望着成堆的测量仪器和未完成的堤坝,满脸愁容,连连叹气。

谢渊站在停工的堤岸上,望着空荡荡的河道,心中焦急如焚。烈日炙烤着他的后背,汗水湿透了官袍,可他却浑然不觉。突然,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教诲:“治河如治国,堵不如疏。” 他的眼神一亮,连夜拜访当地耆老。在一间昏暗的茅草屋里,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听着老人讲述汶上县那座废弃的采石场,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次日清晨,谢渊身着官服,带着玄夜卫,手持工部公文,浩浩荡荡地前往采石场。“开门!本官乃左都御史谢渊,奉工部之命,接管此采石场!” 他的声音威严有力,响彻采石场上空。采石场的守卫们面面相觑,在玄夜卫的威慑下,只得乖乖打开大门。当第一车石料运抵工地时,阳光洒在刻有 “天工开物” 的标杆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谢渊望着石料场忙碌的身影,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将这条新道开凿成功。

王真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亲自带队前来阻挠。镇刑司的缇骑列阵如虎,火铳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工地,气氛剑拔弩张。“谢渊,私开采石场,目无王法,该当何罪?” 王真尖细的嗓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威胁。

谢渊不慌不忙展开地契,声音沉稳有力:“此采石场已由当地百姓联名卖给工部,手续齐全,合法合规。王公公若执意阻拦,便是与万民为敌!” 他示意匠人打开石窑,里面堆满写有 “漕运新道专用” 的石料,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头。

混乱中,玄夜卫统领李正凑近谢渊,压低声音:“大人,已联络漕帮另一支脉,他们痛恨王真已久,愿暗中相助。”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阵阵呐喊,漕帮的船队载着粮食和器械,破浪而来,船帆遮天蔽日。王真望着密密麻麻的船只,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最后只得咬牙切齿地一甩袖子,悻悻离去。

新道即将贯通时,王真狗急跳墙,使出了最后杀手锏。他趁夜派人掘开黄河支流,汹涌的洪水如猛兽般奔腾而来,瞬间淹没了周边的村庄和田地。洪水奔涌而至时,谢渊正在堤坝上巡查,看着远处滔天的浊浪,他的心猛地一沉。

“大人快走!洪水来了!” 李正拽着他的胳膊,大声喊道。

谢渊甩开李正的手,目光坚定地望着浑浊的洪水:“开闸!把洪水引入泄洪渠!通知百姓,立即转移!” 他抓起铁锹,带头冲向决口,暴雨倾盆而下,打在他的脸上生疼,官袍被洪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行动十分不便,但他却浑然不顾。他嘶吼着指挥百姓抢险,声音渐渐嘶哑,可他依然没有停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保住新道,保住百姓的性命。当洪水终于退去,新道虽受损严重,但主体工程得以保存,谢渊却累得瘫倒在地,望着千疮百孔的工地,眼中满是疲惫和欣慰。

玄夜卫在王真的私宅展开了严密搜查,经过一番努力,搜出大量密信,其中不乏与漕帮、豪强勾结的证据。信件上的字迹和印章,清晰地记录着他们如何贪污受贿、阻挠新道开凿、中饱私囊的罪行。

当谢渊将证据呈给德佑帝时,王真瘫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尖细的嗓音变得沙哑而颤抖:“谢渊,你好狠的心... 我不会放过你的...”

德佑帝拍案而起,龙颜大怒:“彻查!涉案者,一个都不许放过!务必将这群蛀虫一网打尽!” 谢渊望着阶下的王真,想起那些在洪水中丧生的百姓,想起失踪的测绘队员,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这一刻,他心中的悲愤和委屈终于得到了释放。

片尾

漕运新道正式通航,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两岸百姓夹道欢呼,锣鼓喧天。首艘漕船缓缓驶过新河道,船帆在风中猎猎作响,船头的彩旗迎风飘扬。谢渊身着一品官服,站在船头,望着刻有 “天工开物” 的界碑,心中百感交集,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李正匆匆赶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大人,新道开通后,漕运损耗减少七成!如今粮米源源不断运往京师,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谢渊抚摸着船舷,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眼眶微微湿润:“去告诉陛下,这新道不是我一人之功,是万千百姓用血汗换来的。只要漕运畅通,百姓就有活路,这便是我毕生所求。” 他的目光坚定而温柔,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吴王朝繁荣昌盛的未来。

大吴学子仍在研读《谢公漕运改制记》。书中详细记载着漕运新道的勘测过程,以及那些刻有 “天工开物” 的标杆如何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每当漕船驶过新道,老船工们仍会讲述当年谢大人与贪官污吏斗智斗勇的故事,他们的声音在河面上回荡,一代传一代。而 “天工开物” 这四个字,不仅是测量标杆上的印记,更成为了廉洁奉公、为民造福的象征,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为了百姓的福祉,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卷尾

太史公曰:观谢渊改漕运之道,可知兴利除弊,难在革故鼎新;治国安邦,贵在为民谋福。其以《舆地测量法》为器,破奸佞之阻;以 “天工开物” 为志,立百年之功。漕运新道,非独河道之改,更是吏治之新;非独钱粮之通,实乃民心之聚。

昔王真之流,结党营私,阻新道以谋私利,陷万民于饥馑。然谢渊以左都御史之威,持监察之权,朝堂之上,怒斥群小;荒野之间,亲涉险途。其肩扛烫伤之痛,目睹匠人惨死,仍矢志不渝,此等坚忍,非铁石心肠,实乃心系苍生。当洪水肆虐,他舍身抢险,嘶吼之声穿透雨幕,只为护住新道与百姓,尽显忠勇本色。

新道既成,漕运损耗锐减七成,京师粮仓充盈,万民得安。此功非谢渊一人之力,然若无其力排众议、智斗奸邪,又安能成此壮举?德佑帝彻查贪官,吏治为之一清,实乃谢渊之功也。

大吴学子研读《谢公漕运改制记》,老船工讲述其传奇故事。“天工开物” 之标杆,不仅丈量了河道,更丈量出为官者的担当与操守。谢渊之精神,如运河之水,绵延不绝,激励后世官员廉洁奉公、为民请命,成为大吴王朝吏治之典范,亦为华夏治国理政之瑰宝,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家园 无上真身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恶灵龙骑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红色苏联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高门庶子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