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想当皇帝的领主 汉世祖 从亮剑开始搞军工 抗日之战将无敌 大唐一品 朕,君临天下!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8章 若职掌不明,贪墨成风,则邦本摇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大吴新政典》载:\" 德佑十八年春,帝纳谢渊,颁《开中定策》,革三法司包庇之弊,立三司会签之制,史称 ' 法不阿贵 ' 之始。\" 当德佑帝的朱笔穿透绢本时,太和殿的梁柱间,仿佛回荡着泰昌年间未竟的改革余音 —— 盖因新制非凭空而来,乃承先帝遗志,破当前积弊,终成国法高于宗室之局。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

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

若职掌不明,贪墨成风,则邦本摇矣。\"

《开中定策》

德佑帝的朱笔在桑皮纸上疾走,墨迹如刀划破旧制的阴霾。《开中定策》全文共七款。

\" 第一款:开中纳马事,悉由太仆寺直管,设提举官三员,分掌验马、核引、记账,官秩正五品,由皇帝亲选,三年一换。

第二款:盐引底册需内阁票拟、户部勘合、玄夜卫监印,三司会签方得生效,缺一不可。凡私印盐引者,凌迟处死,家产入官。

第三款:三法司堂官每月需将盐引流转账册抄送都察院,由巡盐御史复核,发现涂改者,以通敌论。

第四款:边军战马采购,需太仆寺验明马印、兵部核明军籍、户部支给盐引,三方文书同存于 ' 九边盐马库 ',岁终由内阁稽查。

第五款:晋商商号需在户部注册,每笔盐马交易需录入 ' 飞票 ',注明马价、盐数、交易双方,玄夜卫每季抽检,发现空票者,商号永禁经营。

第六款:宗室不得干预盐马事务,凡私托盐引、私购战马者,废为庶人,宗人府若包庇,府尹同罪。

第七款:本策自颁行之日起,替代泰昌元年以来所有盐马旧制,有敢阻挠者,以谋逆论。\"

谢渊捧着绢本的手微微颤抖,第七条墨迹未干处,恰与泰昌帝《平虏十策》中 \"盐马归一,法不容私\" 的笔迹形成奇妙呼应 —— 这不是割裂的改革,而是跨越两朝的制度接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国之治乱,系于吏治;法之张弛,关乎民心。近查王林余党勾结宗室、通敌谋逆一案,桩桩件件,触目惊心。前有三虎(许显、张诚、李嵩)朋比为奸,后有王林五虎五彪助纣为虐,代王萧灼徇私包庇,皆为国法所不容。今朕奉天讨罪。

昭告天下:

所谓五虎者:

冯忠(前镇刑司指挥使):私造磁石马印,通敌瓦剌,以涿州铁砂换战马,罪当凌迟;

周龙(晋北私矿主):掌飞鹰厂财权,以盐引易瓦剌药材,杀戮边民,罪当凌迟;

许显(刑部尚书,已伏诛):为虎作伥,构陷忠良,典刑已正;

张诚(户部侍郎,已伏诛):侵吞盐引十二万,资敌养寇,凌迟已行;

李嵩(大理寺卿,已伏诛):炼瓦剌毒箭,残害御史十七人,赐死已毕。

所谓五彪者:

赵全(兵部侍郎):为五虎传递密信,泄露边军布防,斩立决;

范永斗(晋商首领):私运私铁入瓦剌,账册载其分赃银七十万两,斩立决,家产抄没;

王显(礼部尚书):为代王私通瓦剌牵线,削职为民,流放三千里;

刘迁(镇刑司缇骑统领):掌飞鹰厂死士营,杀害王林旧部灭口,凌迟处死;

孙泰(太仆寺少卿):伪造马政文书,助五虎冒领马价银,斩立决。

以上五虎五彪,或掌刑狱,或主财货,或通敌国,皆王林私党,盘根错节十余年,致使边军缺饷、盐引混乱、瓦剌寇边。今尽数拿办,以儆效尤。

代王萧灼,身为宗室,不思辅国,反与五虎勾结,私藏飞鹰纹马印(编号肆),为其传递密约,包庇张诚贪腐,实乃 “宗室之蠹”。朕念其为泰昌帝侄,免其死罪,废为庶人,圈禁大同高墙,永世不得出。其府中私藏之《开中纳马舞弊图》及瓦剌密约,着玄夜卫抄没入档,昭示天下。

太仆寺直管开中纳马,凡战马采购、盐引发放,需内阁、户部、玄夜卫三司会签,缺一不可,编号存档,每月奏报朕前;

三法司堂官每三年轮岗,吏部考核以 “祛贪、锄奸、保民” 为要,有包庇者,同罪连坐;

宗室不得干预边政、私通外商,凡违此者,轻则削爵,重则处斩,永废 “宗室议刑” 之权;

王林私矿(涿州、晋北等处)尽归国有,设 “矿冶司” 专管,产出铁砂只供军器监,严禁私售。

朕承天命,以法治国,虽宗室、勋贵,犯法必惩;虽奸佞、余党,漏网必追。尔内外臣工、边将边民,当体朕意,恪守新制,共固边防。如有抗命者,以谋逆论!

钦此。

德佑十八年三月初六

德佑帝将三虎的罪证副本掷在朝堂金砖上,\"许显斩立决,张诚凌迟三日,李嵩赐毒酒\" 的朱批在阳光下刺目。他的靴底碾过副本上 \"代王萧灼\" 的署名,声音带着冰碴:\"前日替张诚说情者,\" 目光扫过伏地的宗室,\"自陈其罪,朕可减一等。\"

代王萧灼他膝行上前时,袍角沾着的香灰簌簌掉落 —— 那是昨日在太皇太后宫中求情时蹭的。\"臣罪该万死!\" 他的额头磕出血痕,\"臣不知张诚通敌,只求陛下念及宗室情分...\" 话未说完就被德佑帝打断:\"宗室情分?\" 皇帝捡起罪证副本,\"他给你的三千引盐,分赃时怎不想国法无情?\"

按《大吴宗室律》,亲王干预盐政者,削爵圈禁。谢渊适时出列:\"陛下,代王虽有包庇之嫌,但主动认罪,可依律削爵为民,罚没家产充边饷。\" 这既维护了国法威严,又给了宗室台阶,德佑帝颔首:\"准奏。\"

太皇太后的懿旨由太监捧着,明黄绫缎上绣的凤凰仿佛垂首认罪。\"老身愿缴没昌平庄园百顷、银十万两充饷,\" 懿旨的措辞再无往日强硬,\"只求陛下善待宗室。\" 这是自元兴帝以来,太皇太后首次在朝政上退让。

德佑帝接过懿旨,朱笔在背面批了三个字:\"准其所请。\" 他没有提及赦免,也没有追责,这沉默比怒斥更具威慑 —— 皇权已无需用言辞彰显。谢渊注意到,懿旨的接缝处有细微褶皱,显然是太皇太后反复修改所致,那十万两银,原是准备给李嵩家属的 \"抚恤\"。

殿外的风卷着沙尘掠过檐角,吹得《开中定策》的绢本猎猎作响。都察院御史突然集体出列:\"臣等请将《开中定策》刻石立于午门,昭示天下!\" 这提议如惊雷落地,百官纷纷附议 —— 他们终于明白,这场改革再无回头路。

三法司的旧官被玄夜卫分批带出时,靴底在金砖上拖出刺耳声响。谢渊举荐的新堂官从侧门而入,三人的朝服皆无绣金,只在补子上绣着獬豸 ——

刑部尚书周宗,原是巡按山西的御史,曾冒死弹劾许显 \"私放死囚\",为此被镇刑司构陷下狱半年,出狱时鬓发已白。他接过印信时,指腹抚过 \"刑部之印\" 的铜锈,突然老泪纵横:\"臣周宗,此生唯知法,不知私!\"

户部侍郎林缚,清查晋商账册时曾被范永斗买凶刺杀,左肩至今留着刀疤。他的《盐引核算法》被刻成木版,分发各盐司,算法中 \"三算对验\" 之法,能瞬间识别篡改的账目。授印时,他的手按在账册上:\"臣林缚,若有半笔糊涂账,甘受凌迟!\"

大理寺卿赵毅,原是萧枫麾下副将,在长城曾亲手斩杀通敌的亲舅舅。他的佩刀上刻着 \"法不容亲\" 四字,接印时突然拔刀出鞘,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寒光:\"臣赵毅,若有包庇,此刀自裁!\"

三人的誓言被工匠刻在青铜鼎上,鼎腹铸着 \"嘉靖十八年造\"—— 那是泰昌帝登基前监造的礼器,如今盛满三法司的旧印熔成的铜水,象征着旧制的终结。

吏部尚书捧着《官员考核新制》跪在丹墀,册页上的 \"贪腐零容忍\" 五个字用朱砂写就。新制将官员考核分为 \"德、能、勤、绩、廉\" 五等,\"廉\" 字权重占四成,凡有 \"接受晋商馈赠为宗室传递盐引 \"等行为,一律评为\" 下下 \",终身不得升迁。

最狠的一条是 \"连坐制\":上官若包庇下属贪腐,降三级调用;同署官员知情不报,各降一级。谢渊在旁补充:\"考核结果需公示于 ' 风宪榜 ',让百姓监督。\" 这榜后来立在长安街,每月更新,贪官的名字用红笔圈出,比刑场的斩令更让官员胆寒。

翰林院编修突然提出:\"新制过严,恐伤官员积极性。\" 谢渊冷笑:\"伤积极性,总比伤民心好!\" 他甩出许显案中受害边军的血书,\"这些士兵的命,难道不比官员的积极性金贵?\" 编修顿时语塞,殿内再无反对之声。

新堂官在三司衙署正堂设 \"会签案\",案上置三枚铜签:刑部 \"验\" 字签、户部 \"核\" 字签、大理寺 \"审\" 字签,凡盐马事务,需三签齐用方可生效。案旁立着谢渊的《风宪要略》,其中 \"防弊十法\" 详细记载如何识别伪造的马印、涂改的账册、私刻的印章 ——

\"马印之伪,观其铁砂;账册之改,验其纸纹;印章之私,查其刀痕。三者互证,奸佞难藏。\" 这是用王林案、三虎案的鲜血换来的经验,被新官们奉为圭臬。

周宗在刑部设 \"冤狱厅\",允许边军直接投递诉状,绕过地方官。开张首日就收到百余份诉状,其中三份直指代王旧部 \"强占盐引\"。赵毅的大理寺则设 \"三司会审\" 制度,每月十五开庭,允许百姓旁听 ——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太仆寺接管马政后,第一桩事就是重铸马印。新印由涿州官矿的纯铁铸就,印面刻 \"钦验\" 二字,边缘铸着极小的编号,与太仆寺的《马籍册》一一对应。验马官需每日记录马的齿龄、毛色、疾状,三个月一报,隐瞒者以渎职论。

萧枫的铁骑换发新马时,赵毅亲自验印,发现三匹战马的编号与《马籍册》不符 —— 竟是代王旧部偷偷混入的瓦剌马。他当即下令斩杀战马,将牵马的校尉押入诏狱,消息传到九边,再无人敢私换战马。

太仆寺卿在《马政疏》中写道:\"马者,边军之足;印者,国法之信。足不健则边不稳,信不立则法不行。\" 这道疏被德佑帝批在屏风上,时刻警醒群臣。

大同卫的 \"验马司\" 门前,新立的石碑刻着 \"盐马交易,三验而后行\"。第一验是太仆寺的 \"马印对册\",第二验是户部的 \"盐引核号\",第三验是玄夜卫的 \"铁砂验真\"。老边军李铁柱捧着新盐引,指腹抚过上面的水印,突然老泪纵横:\"三十年了,终于能领到不掺砂的盐了!\"

他的儿子十年前因领不到足额盐,在寒冬冻掉了脚趾。如今验马司的盐引,每引都用桑皮纸封装,封条上的 \"验\" 字由三人共同签名,撕开时会留下独特的齿痕,以防私拆。

边民们在验马司旁搭起茶棚,专为验盐引的官员士兵送水。茶棚的柱子上,贴着林缚写的《盐引歌》:\"一引盐,十斤铁,掺砂者,天不赦;一验真,万民悦,守边者,心似铁。\"

玄夜卫在大同马市搜出最后一批飞鹰纹马印时,代王的旧部正准备将其熔铸成农具。校尉张勇的供词撕开了最后的黑幕:\"代王曾说,只要马印在,就算改了制,也能暗度陈仓。\" 这些马印最终被投入熔炉,铸成验马司的铁砧 —— 用罪恶的铁器,敲打正义的印记。

谢渊巡视马市时,看到瓦剌使者正按新制验马,他们的战马虽仍打着旧印,却在验马司的册子上如实登记。使者的翻译低声说:\"大吴的新制,比飞鹰厂的承诺可信。\" 这或许是对改革最好的评价。

代王萧灼被废为庶人后,宗人府的堂官被全部撤换。新宗人府令是谢渊举荐的吏部侍郎,此人曾弹劾襄王 \"私占盐田\",铁面无私。他上任首日就焚毁了宗人府的 \"庇护册\"—— 那上面记着历代宗室的违法行为及掩盖手段。

《宗人府新则》规定:\"宗室涉盐马案者,与庶民同罪,不得请旨减罚。\" 德佑帝还特批 \"宗室勋贵不得担任盐司、马政官\",彻底切断他们干预盐马的途径。

一位老宗室在府门前哭道:\"我家世代忠良,怎能与代王同罪?\" 谢渊的回应掷地有声:\"国法面前,忠良与奸佞,只论行为,不论血统。\"

太皇太后的娘家被抄没的资产清单,在朝堂上公示时,金珠玉器的数目让百官咋舌。其中 \"涿州铁矿股份\" 一项,恰与王林私矿的股权吻合 —— 这才是太皇太后屡屡干预盐马案的真正原因。

德佑帝将这些资产分发给九边军屯,每卫都收到 \"太皇太后助饷银\",银锭上刻着 \"罪银\" 二字。萧枫在大同卫的军帐里,看着士兵们用这些银买种子,突然对谢渊说:\"这比杀了她还解气 —— 让她的钱,去养她曾背叛的边军。\"

太皇太后在慈宁宫的佛堂里,对着观音像喃喃自语:\"终究是老了...\" 她的佛珠断了线,散落的珠子里,滚出一枚飞鹰纹的玉扣 —— 那是冯指挥使早年所献,如今成了再也藏不住的罪证。

京城的 \"风宪报\" 每日报道改革进展,报上的 \"宗室罪案\" 专栏,详细披露代王、太皇太后娘家的罪行,配着画师绘制的 \"盐马舞弊图\"。百姓们争相传阅,街头巷尾的评话人将三虎案编成故事,其中 \"谢渊面斥代王\" 一段,每次都赢得满堂喝彩。

吏部尚书在早朝时感叹:\"民心向背,竟在一纸之变。\" 谢渊却摇头:\"不是纸变,是法变。法公,则民心聚;法私,则民心散。\" 这话被记在《德佑实录》里,成为后世评价这场改革的定论。

被罢黜的旧官在暗处串联,散布流言说 \"新制过严,边军将哗变\"。他们甚至伪造萧枫的《请罢新制疏》,试图挑起边军与朝廷的矛盾。谢渊让人将真疏公之于众,疏中萧枫写道:\"新制行,则边军足;新制废,则边军亡。臣愿以死保新制!\"

玄夜卫在查抄旧官宅第时,发现他们与瓦剌使者的密信,信中承诺 \"若新制废除,愿割五城相谢\"。德佑帝将这些密信贴在午门,旁批 \"叛臣与敌为伍\",舆论彻底倒向改革派。

《开中定策》推行半年后,九边的盐引伪造率降为零,战马数量比去年增加三成。户部的《盐马统计册》显示,德佑十八年的盐税收入比去年增长五成,其中七成用于边军饷银 —— 这是泰昌帝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新堂官们在三司衙署的正堂,为青铜鼎焚香祝祷。鼎中的铜水已凝固成獬豸形,周宗抚摸着鼎耳说:\"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他们都知道,只要制度在,即便他们离去,改革也能延续。

谢渊在都察院的院墙上,新题了 \"法不阿贵\" 四个大字,笔力比半年前更遒劲 —— 那是见证过权力博弈、民心向背后的从容与坚定。

三法司的青铜鼎终于铸成,鼎腹刻着《开中定策》全文,鼎足分别刻着周宗、林缚、赵毅的誓言。德佑帝亲自为鼎揭幕,将三虎的罪证副本熔成铜液,浇在鼎基下:\"让这些罪恶,永远托举国法。\"

鼎成之日,九边同时鸣炮,声震长城内外。瓦剌使者在大同马市听到炮声,突然对翻译说:\"大吴的新法,比长城更难逾越。\"

片尾

史官在《德佑实录》中写道:\"十八年之改革,非独变盐马之制,实乃变治国之魂。由是,宗室不敢干政,贪官不敢妄为,边军不敢懈怠,天下始知有法,而非有君、有宗。\"

谢渊在给萧枫的信中说:\"鼎可移,法不可移;人可换,志不可换。\" 这封信后来被刻在大同的铁犀神像底座,与长城的烽燧一起,见证着新法如何在边地扎根。

太和殿的金砖上,《开中定策》的绢本在晨光中泛着柔光。德佑帝望着窗外的晴空,突然对谢渊说:\"泰昌先帝若在,当赞朕今日之举。\" 谢渊躬身答道:\"先帝之志,陛下今日成之,此乃国之幸,民之幸。\"

卷尾

《大吴史?刑法志》终篇载:\" 德佑十八年之狱,非仅诛三虎、除五彪,实乃革百年积弊之始。\"王林五虎五彪之祸,代王宗室之叛,皆因法纪废弛、官官相护而起。谢渊以孤臣之身,持法如剑,破飞鹰之党,终使\" 法不阿贵 \" 四字,重铸于九边砖石之上。

夫国之强盛,不在宗室之尊,而在法典之公;不在权贵之富,而在民心之安。德佑帝颁《开中定策》,立三司互监之制,非为逞威,实为固本 —— 盖因马政清则边军强,盐法正则国库实,吏治明则天下宁。

大同马市的铁犀神像,至今犀角指北,似在警示后人:乱政者如王林五虎,虽逞凶于一时,终成枯骨;叛国者如代王,虽恃宗室之亲,难逃天刑。而谢渊生祠的獬豸像,眼眸嵌瓦剌磁箭,既照见边民欢颜,亦映着未绝的暗流 —— 改革之路未有穷期,唯守 \"法纪\" 二字,方能护大吴万里江山。

史臣曰:\" 自秦兴帝定鼎,吴之治法三变,而德佑一朝最着。非谢渊之能独济,实因帝心明、民心向、法度立。\" 诚哉斯言!观夫长城烽燧与马市炊烟共生之景,方知:铁犀镇边,不如法网镇心;金戈守险,莫若民心为城。此乃德佑之治留给后世最深沉的启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大叔宠娇妻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大宋游侠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国术宗师在红楼的彪悍人生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笔架叉将军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