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战场合同工 带着农场混异界 调教太平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大唐二愣子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明末1625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62章 奸谋未料天罗密,忠胆先将鼠迹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

《大吴会典?驿站供军制》 载:“亲征大军所经驿站,需‘备粮草、热水、草料’,依‘军行里程’提前三日筹备,‘违误者驿丞杖八十,州县官连带罚俸三月’。若‘故意缓供、私扣粮草’,则按‘通敌论处’,查有‘上官指使’者,‘罪加三等’。德佑年间‘驿站隶兵部车驾司’,同时受‘镇刑司与玄夜卫双查’,王林旧部多任驿丞,故有‘暗绊大军’之机。”

寒驿孤灯照雪泥,军粮暗扣欲相欺。

奸谋未料天罗密,忠胆先将鼠迹稽。

驿吏犹持旧党帖,玄衣已破宿营谜。

莫言北征途路远,一饭关乎万骨齐。

德佑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一,亲征大军行至昌平驿。北风卷着雪粒抽打帐篷,周骥先锋营的士兵刚卸下甲胄,便涌到驿站粮台前排队领粮,却见粮台后堆着的麻袋寥寥无几,驿丞赵忠缩着脖子,手里攥着账册支支吾吾:“军…… 军粮在路上被风雪耽搁了,只剩这点糙米,明早才能到……”

士兵们顿时骚动起来,有人将空碗重重砸在地上:“我们从寅时走到酉时,粒米未进,你说耽搁了?!” 玄夜卫缇骑迅速上前维持秩序,沈炼按住刀柄,目光扫过赵忠发颤的手指 —— 那账册的边角有被水浸过的痕迹,像是刚改过数字。

谢渊闻讯赶来时,昌平驿的马厩后墙正飘出一缕腊肉香。北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他推开虚掩的柴门,门框上的冰碴簌簌掉落。三个驿卒围着火堆缩成一团,铁锅里的腊肉炖得冒泡,油星溅在雪地上,凝成点点金黄,旁边还堆着半袋白米,布袋上 “军粮” 二字被刻意刮去,却仍留着模糊的印痕。“赵忠!” 谢渊的声音裹着寒气,腰间的都察院印随着动作轻响,铜质棱角在风雪中泛着冷光,“你说军粮被风雪耽搁,这些是什么?”

赵忠正躲在账房偷喝烧酒,听见喝问吓得酒壶脱手,“哐当” 砸在地上,酒液在青砖上漫开,混着他的冷汗往下淌。他踉跄着跑出账房,见柴门内的景象被缇骑看得一清二楚,双腿一软扑通跪地,棉帽滚落在雪地里,露出冻得发紫的耳朵:“大人饶命!小的不敢私藏,是…… 是上面递来字条,说只要拖到明早,自有州县官来搪塞,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啊!” 他哆哆嗦嗦从怀里掏出张油纸包,里面的字条被汗浸湿,墨迹晕染开来,“昌平驿缓供一日,耗其锐气” 十个字却仍清晰,落款处的 “王” 字被刻意抹过,反而更显心虚。

中军大帐的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帐内的寒气。萧桓捏着那张字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字条边缘被攥出深深的褶皱。帐外传来士兵啃干饼的脆响,混着北风穿过帐篷的呜咽声,格外刺耳。“王林在诏狱里插翅难飞,竟还能指挥沿途驿站。” 谢渊将昌平驿的账册在案上摊开,泛黄的纸页上 “应付粮草三千石” 被改成 “实收一千石”,涂改处的墨迹新鲜,显然是刚用浓墨覆盖的,“属下查了沿线七个驿站的名册,驿丞全是王林任镇刑司指挥使时提拔的旧部,个个都在‘天启年间镇刑司荐官录’上有记录,这绝非偶然。”

沈炼躬身呈上密报,玄色披风上的雪粒在炭气中融化成水:“属下已派暗哨查了前站密云驿,驿丞张茂今早卯时报‘粮仓失火’,实则将粮草藏进了后院地窖。暗哨撬开地窖石板时,见两千石军粮用油布裹着,上面还盖着镇刑司的旧封条。”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张茂熬不住刑,招认是镇刑司旧部李嵩的管家连夜传信,说‘拖一日算一日,等北元骑兵到了,大军自会不战而退’,还许他事成后升州县主簿。”

帐外风雪骤然转紧,帆布帐篷被吹得 “哗啦啦” 作响,案上的舆图边角微微掀起。萧桓伸手按住舆图,目光落在昌平到宣府的驿路红圈上,指腹划过 “延庆驿” 三个字:“传朕旨意给沿途州县 —— 玄夜卫缇骑即刻接管所有驿站,驿丞就地看管,帐册封存待查,敢有反抗或私毁账册者,按通敌论处!” 他抬眼看向谢渊,眼中闪过厉色,“你带三百缇骑去延庆驿,那里是明日大军的补给点,王林的人定会故技重施。”

谢渊躬身领命,指尖触到怀中的都察院印,冰凉的铜质透过锦袋渗进来,让他头脑愈发清明:“臣请带兵部车驾司的驿站账册范本,凡实际粮草与范本不符、账册有涂改痕迹者,当场拘押,不必请示!” 帐外传来士兵压抑的咳嗽声,他攥紧印匣,指节泛白,“昌平驿的士兵已啃了半日干饼,绝不能让弟兄们在雪地里饿着肚子打仗,更不能让奸佞看我大军的笑话!”

此时的延庆驿,驿丞孙瑾正指挥驿卒往马棚转移粮草。他是王林的远房表侄,今早收到昌平驿出事的消息,脸都吓白了,却仍抱着侥幸,指挥着四个驿卒将麻袋往马棚地下的暗窖里塞。“动作快点!” 他压低声音催促,棉帽檐上的雪沫掉进脖子里,冻得他一哆嗦,“把霉米铺在粮仓显眼处,真粮藏严实了,就说被风雪冻坏了大半!” 话音未落,忽闻驿站大门外马蹄声急促,玄色披风的影子已映在雪地上。

“孙瑾!” 谢渊的声音穿透风雪,在驿站院子里回荡,他翻身下马,腰间的都察院印在风雪中发亮,“打开粮仓,核点粮草!”

孙瑾强作镇定地迎上去,双手在棉袄上使劲搓着:“谢大人辛苦,粮仓…… 粮仓昨晚被风雪压塌了一角,粮草受了潮,小的正组织驿卒清理呢……” 话未说完,就见两个缇骑已按住粮仓储管员,从他怀里搜出一串钥匙。谢渊扬手示意,缇骑当即打开粮仓大门,里面果然堆着半袋发霉的糙米,墙角却有新鲜的车辙印通向马棚。

“清理霉米需要动用马车?” 谢渊冷笑一声,抬脚往马棚走,青袍下摆扫过雪地上的车辙,“马棚地下的暗窖,藏的就是你所谓的‘受潮粮草’吧?”

孙瑾脸色瞬间褪尽血色,腿一软差点跪倒,被缇骑一把架住。谢渊走到马棚中央,指着地面上块颜色略深的石板:“撬开。” 缇骑挥斧劈开石板,露出下面的暗窖,里面码着的麻袋全贴着 “军粮” 封条,白米从破口处漏出来,混着几张散落的镇刑司符验,上面 “王林” 的朱印虽模糊,却仍能辨认。

“这些符验是天启二十八年的,正是你表叔王林掌镇刑司时的物件。” 谢渊弯腰拾起一张符验,对着帐外微光细看,“你以为改了账册、藏了粮草,就能瞒天过海?” 他转身看向孙瑾,铜印在掌心微微发亮,“说吧,是李嵩的管家,还是王林的旧部直接传的信?”

孙瑾嘴唇哆嗦着,看着暗窖里的粮草,终于瘫软在地:“是…… 是李嵩的人,说只要拖到北元骑兵过境,朝廷就会罢兵,到时候…… 到时候小的就能……” 话未说完,已被缇骑堵住嘴,押了下去。

雪地里,缇骑正将起获的粮草分装成小袋,准备明日分发。谢渊望着远处大军营地的篝火,寒风吹起他的青袍,怀中的都察院印冰凉如铁,却让他心头更暖 —— 这些藏在驿路暗处的蛀虫,终究敌不过民心与军法,而亲征大军的粮草,绝不会再被奸佞克扣半粒。

孙瑾强作镇定:“大人,粮仓钥匙在州县官手里,小的……” 话未说完,沈炼已从他怀中搜出钥匙,粮仓门被推开,里面只剩半袋发霉的糙米,墙角却有新鲜的车辙印。“说!粮草藏去了哪里?” 谢渊将账册拍在他面前,“范本上写‘备精米两千石’,你的账册却记‘损耗一千五’,当玄夜卫是瞎子?”

孙瑾被两名玄夜卫缇骑按在雪地里,膝盖陷进半尺深的积雪,棉裤很快被冻成硬块。他冻得嘴唇发紫,上下牙床不停打颤,却仍梗着脖子嘶吼:“是天冷冻坏了粮草!前几日风雪太大,粮仓漏了雪水,米都霉了!与小的无关!” 唾沫星子混着雪粒喷在地上,很快结成细冰。

谢渊没说话,只是朝沈炼使了个眼色。沈炼抬手示意,两名缇骑抡起工兵斧,对着马棚中央那块颜色略深的石板猛劈。“哐当” 几声脆响,石板边缘裂开缝隙,缇骑合力撬开石板,一股混杂着霉味与米香的气息从地下涌上来 —— 下面竟是个丈许深的暗窖,四壁用青砖砌成,里面堆满贴着 “军粮” 朱红封条的麻袋,最上面几袋被挤破,白花花的米粒漏出来,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光。

“这是什么?” 谢渊弯腰拾起一张从麻袋间散落的纸片,是镇刑司的竹纸符验,泛黄的纸面上用小楷写着 “天启二十八年冬,调昌平驿粮五百石至镇刑司”,落款处盖着 “镇刑司印” 的朱红方章,笔迹与昌平驿那张 “缓供” 字条如出一辙。他将符验举到雪光下细看,纸角还留着淡淡的墨痕,显然是同一人所书。“王林在诏狱里手镣脚铐,写不了字,定是有旧部替他传信,这字条与符验的笔迹,怕是出自李嵩的管家之手。”

孙瑾的目光扫过暗窖里的粮草,又落在谢渊手中的符验上,那朱红印章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晕。缇骑刚松开他一只手,他便猛地瘫在雪地里,双手插进积雪里,喉咙里发出呜咽:“我说…… 我说!是李嵩的管家王福,三日前夜里来的,骑着黑马,裹着灰披风,塞给我五十两银子和这字条……” 他浑身发抖,声音抖得不成调,“他说王大人在诏狱里等着看大军断粮,只要撑到北元援军过黑风口,咱们的人里应外合,大军必退…… 还说事成后让我去通州当驿丞,不用再守这破驿站……” 话未说完,已被冻得说不出话,只剩牙齿打颤的脆响。

中军大帐的炭火烧得正旺,却暖不透帐内的寒气。萧桓握着笔,笔尖悬在给边军家眷的回信上,信纸是糙纸,上面写着 “朕已亲率大军北上,不日便至大同,勿念”,可 “勿念” 二字迟迟未落笔,笔尖在纸上悬着,抖出细小的墨点。

“报 —— 延庆驿捷报!” 谢渊的信使掀帘而入,寒气裹着雪粒扑进帐内,炭火星子猛地一跳。萧桓接过密报,展开时指腹蹭过孙瑾的供词,看到 “李嵩管家传信”“北元援军” 等字眼,指节猛地攥紧,信纸被捏出深深的褶皱。“李嵩倒是对王林忠心耿耿。” 他冷笑一声,将信纸狠狠揉成一团,砸在案上,纸团滚到舆图边,沾了点墨迹,“传朕旨意:镇刑司旧部李嵩革职下狱,查抄家产,所有往来书信、账册一律封存;与他勾结的驿丞,不必押回京,全部戴枷随军,让他们亲眼看看大军如何破北元,如何清奸佞!”

李德全捧着暖炉进来,见萧桓脸色铁青,低声道:“陛下息怒,刚收到昌平驿外传来的消息 —— 沿途百姓听闻驿站扣粮,自发推着独轮车来送粮,有老丈揣着自家晒的干菜,妇人抱着刚蒸的窝头,说‘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他话音刚落,帐外传来隐约的欢呼,夹杂着 “陛下万岁”“大军必胜” 的喊声。

萧桓走到帐口,撩开帆布帘。雪地里挤满了百姓,老的拄着拐杖,小的被背在背上,独轮车上堆着麻袋,有的装着糙米,有的盛着窝头,热气从麻袋缝隙里冒出来,混着雪雾凝成白汽。一个扎围裙的妇人正往士兵怀里塞窝头,红着眼眶说:“我男人在大同卫,你们多杀几个北元,替他报仇!” 士兵捧着还热乎的窝头,眼眶也红了。萧桓望着这一幕,鼻子忽然一酸,眼眶发热 —— 这些百姓,才是大吴真正的根基。

延庆驿的空地上,篝火堆得正旺,映着士兵们冻红的脸。谢渊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身后堆着刚从暗窖起获的粮草,麻袋上的 “军粮” 封条在火光中发亮。“各营领粮!” 他高声下令,缇骑解开麻袋,白花花的米粒滚进士兵的粮袋,有人抓起一把米凑到鼻尖闻,眼眶瞬间红了 —— 这是他们连日来第一次见到白米。

士兵们的欢呼声浪盖过风雪,谢渊抬手示意安静,从怀中取出那枚都察院印,铜印在火光中泛着冷光:“弟兄们都看到了,王林的旧部藏起粮草,想让咱们饿着肚子退军!可他们忘了 ——” 他高举铜印,声音穿透风雪,“大吴的根基不在镇刑司的暗账里,不在奸佞的阴谋里,在百姓的独轮车上,在你们的枪尖上!”

在咱们的枪尖上!” 士兵们齐声高呼,枪杆顿地的 “咚咚” 声震得雪地发颤。先锋营主将周骥大步上前,拔刀出鞘,寒光在火光照耀下一闪,刀尖直指北方黑风口的方向:“明日咱们就过妫水河,直抵宣府卫!让北元和这些内奸看看,断粮断不了咱们的士气,更挡不住大吴的铁骑!”

“杀北元!清奸佞!” 欢呼声再次炸响,惊得驿边老树上的寒鸦扑棱棱飞起,在雪夜中划出几道黑影,很快被漫天风雪吞没。

诏狱的石壁渗着水珠,蛛网在墙角结得密密麻麻。王林背靠着潮湿的墙壁,缓缓滑坐在地,囚服上的霉斑沾了不少尘土。狱卒端来的晚饭还放在角落,糙米和咸菜一动未动,他只是盯着那蛛网,看着一只蜘蛛正费力地修补被风吹破的网。

“报 ——” 狱卒隔着牢门喊道,声音带着幸灾乐祸,“延庆驿的孙瑾被抓了,暗窖里的粮草全被起获,李嵩也下狱了,您老的算盘全落空了!”

王林的肩膀猛地一颤,像是被人狠狠捶了一拳。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里却发出 “嗬嗬” 的声响,过了好一会儿才挤出几个字:“连…… 连驿站都保不住…… 李嵩这个废物……” 他抬手想捶墙,却没了力气,手重重落在地上,指尖抠着石缝里的泥。

到了深夜,诏狱里只剩滴水声。王林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得身子蜷缩成一团,一口血猛地从嘴里喷出,溅在潮湿的地面上,像绽开一朵暗红色的花。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颤抖着打开,里面是一缕干枯的头发 —— 那是他早逝的儿子留下的。当年为了给儿子买个国子监监生的名额,他第一次伸手贪了军粮,后来就像这蛛网,越缠越紧,再也脱不了身。“悔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像叹息,最终被黑暗吞没。

次日清晨,雪停了,朝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雪原镀上一层金辉。亲征大军踏着半融的雪水出发,马蹄踩在冰面上,发出 “咯吱” 的脆响。沿途百姓站在道旁相送,有的递来热汤,有的塞给士兵暖手的棉絮,孩子们举着木枪跟在队伍后跑,红布条在风中飘得欢快。

谢渊策马护在粮车旁,青袍下摆扫过雪水,溅起细小的水花。他回头望去,玄夜卫缇骑押着戴枷的驿卒跟在队尾,孙瑾、赵忠等人低着头,枷板在雪地里拖出浅浅的痕迹。远处,周骥的先锋营已渡过妫水河,旗帜在晨雾中隐约可见,宣府卫的城楼轮廓越来越清晰。

“沈炼。” 谢渊勒住马缰,目光投向西北方的黑风口,那里的晨雾格外浓重,“王林的暗绊断了,但真正的硬仗要来了。”

沈炼策马跟上,按紧腰间的弯刀,玄色披风在风中展开:“玄夜卫的暗哨已传回消息,黑风口的雪地上有大量马蹄印,北元的伏兵应该就在那里设了埋伏,还留了几个‘带路’的内奸,想引咱们进峡谷。”

朝阳越升越高,将大军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像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剑,锋芒直指远方的阴霾。谢渊握紧怀中的都察院印,冰凉的铜质让他心头更定 —— 无论是藏在暗处的内奸,还是风雪里的伏兵,这一次,都休想挡住亲征的脚步。

片尾

王林旧部策划的驿站断粮计被谢渊识破,玄夜卫接管沿途驿站,起获私藏粮草,李嵩等镇刑司旧党落网,军心因百姓送粮而更振。萧桓借此事肃清驿路奸佞,亲征大军粮道畅通,直抵宣府卫。诏狱中的王林彻底绝望,北元的伏兵却在黑风口集结,一场明暗交织的大战即将打响,而亲征路上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卷尾

《大吴史?德佑实录》 载:“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一,亲征大军至昌平驿,遇‘粮草缓供’,驿丞赵忠私藏军粮,玄夜卫搜出王林旧部传信。谢渊率军查延庆驿,起获暗窖粮草两千石,驿丞孙瑾供出李嵩指使。帝怒,革李嵩职,押驿丞十二人随军,令玄夜卫接管沿途驿站,百姓自发送粮,军威复振。

论曰:‘王林暗绊非小谋,实欲断军粮乱军心。其能得逞,因镇刑司旧部遍布驿路,官官相护成积弊。萧桓速令玄夜卫接管,借百姓送粮鼓士气,既破奸谋,又收民心,一举两得。亲征之难,不仅在敌寇之强,更在内部之腐,此役显‘清内奸即强外军’之理。’

(十二月初二,大军抵宣府卫,边军哨骑来报,北元主力已至黑风口,距大军仅五十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不要啊棺人 道藏辑要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大宋游侠 逍遥人生 极品太子爷 穿越之极限奇兵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你是我兄弟 都市之纨绔军医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叱咤风云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红色脊梁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绝代神主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大唐躺平王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