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灵剑尊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14章 循踪捕恶擒奸党,减廪供军忍泪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纪事本末?德佑粮道之变》载:“德佑中,瓦剌围京师,西路军断通州粮道,复遣细作勾内奸,焚通州西仓(储粮十五万石),京营粮饷骤绝。户部尚书刘焕(正二品)私藏粮万石,吏部尚书李嵩(正二品)、侍郎张文(正三品)等官宦各匿粮数千石,官官相护,阻粮饷核验。太保谢渊迫不得已,令京营‘减粮供兵’,日供粮由二升减至一升五合,兵卒饥寒交迫,饿晕者日增;百姓饿殍渐现,内城危在旦夕。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侦得内奸为刘焕亲信王福(正九品),焕与瓦剌通,欲因粮绝乱京营,渊遂擒焕、斩福,追缴私粮,暂解危局。”

《玄夜卫档?勘灾录》补:“通州西仓焚后,玄夜卫勘验得火油残迹(含瓦剌独有的羊脂成分),及‘刘记’火折子(王福之物);焕府中搜出与瓦剌密信‘焚仓后京营必乱,可乘隙攻城’,墨为瓦剌狼毫墨,字迹与焕亲信文书吻合。减粮期间,京营卒折损三百余人(多为饿毙、冻毙),百姓死者逾千,罪证存诏狱署东库第五十柜,入《谢渊平粮道之变勘卷》。”

通州仓火裂长空,粮道断绝京营穷。

佞吏私藏千石粟,忠兵饿卧寒甲空。

循踪捕恶擒奸党,减廪供军忍泪瞳。

不是谢公持大义,京师早已陷胡戎。

焚仓烈焰照天红,内奸通敌祸相丛。

官宦匿粮观祸变,兵民枵腹饿殍逢。

玄夜侦奸明逆迹,太保挥戈肃奸雄。

暂纾粮困凭众志,至今犹记减粮功。

通州仓火起狼烟,粮道断绝京营煎。

佞臣私藏千石粟,忠民捐粟半囊空。

谢公勘案擒奸党,秦帅擒奸破敌缘。

待到援军解围日,军民同庆复年丰。

通州西仓的焦烟飘到京师城头时,谢渊(正一品太保)刚在兵部签完九门城防加固的文书。案上的茶还冒着热气,玄夜卫暗探张青(从七品)就跌撞闯进来,甲胄上沾着焦土与血迹,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太保…… 通州西仓…… 被焚了!十五万石粮…… 全烧了!运粮队…… 遇伏,三百卒…… 战死,仅十人逃回来!”

谢渊手里的朱笔 “啪” 地落在纸上,染出一团红痕。他猛地起身,快步走到墙边的京师舆图前,指尖重重戳在 “通州” 二字上 —— 通州西仓是京师最大的城外粮仓,储粮占京师军粮的七成,这一烧,京营三万卒的粮饷瞬间断了来路。“快传岳谦、秦飞!” 谢渊的声音发颤,却仍强压着慌乱,“让岳都督查京营现存粮,秦指挥使去通州勘验焚仓现场,务必查明是意外还是人为!”

半个时辰后,从二品都督同知岳谦匆匆赶到兵部,手里攥着京营粮库账簿,脸色惨白:“太保,京营现存粮仅三万石,若按平日每人日供二升算,只够全军吃五日;若算上百姓…… 顶多撑三日!方才德胜门已有卒饿晕,还有卒私下抱怨,说再无粮就不守城了!”

谢渊接过账簿,指尖划过 “三万石” 的数字,心里沉到了谷底。他抬头看向窗外,京师街头已隐隐有混乱迹象,小贩们把粮价抬到了斗米两千钱,有的甚至闭店不卖,百姓们围着粮店哭喊,玄夜卫卒正费力维持秩序。“岳都督,你先回营,安抚兵卒,就说朝廷已在筹粮,绝不让大家饿着!” 谢渊拍了拍岳谦的肩,“撑住,咱们不能让瓦剌没攻城,自己先乱了阵脚。”

岳谦领命而去,刚走出兵部,就撞见秦飞(从二品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带着从三品文勘房主事张启赶来。秦飞手里拿着一块焦黑的木板,上面还残留着未烧尽的布片:“太保,通州现场惨烈,粮仓梁柱全被烧塌,粮袋成了灰烬,地上还有打斗痕迹,不像意外失火 —— 张启验出火油残迹,里面有羊脂成分,是瓦剌常用的火油!”

张启上前一步,递上装着火油残迹的瓷瓶:“太保,这火油与上次擒获的瓦剌细作携带的一致,且粮仓内发现一枚‘刘记’火折子,是户部尚书刘焕亲信王福(正九品)的私物 —— 王福负责通州粮仓的火禁,这次焚仓,他却不见了踪影!”

谢渊捏着那枚火折子,指节泛白 —— 内奸!瓦剌竟勾结内奸焚仓,断京师粮道!他深吸一口气,下令:“秦飞,你带玄夜卫去抓王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张启,继续勘验现场,找更多内奸痕迹;陈忠(正三品户部侍郎),你去户部粮库,核实现存粮,若刘焕敢隐瞒,立刻报我!”

一道道指令发出,可谢渊心里清楚,粮道已断,粮仓被焚,这场粮荒危机,才刚刚开始。

秦飞率玄夜卫去抓王福时,王福早已躲进了刘焕(正二品户部尚书)的府中。玄夜卫卒围住刘府,秦飞上前叩门,刘焕的管家却拦在门口,语气傲慢:“秦指挥使,刘尚书正在会客,不见外客!”

“奉谢太保令,抓捕通敌焚仓嫌犯王福,刘尚书若阻拦,就是通敌同罪!” 秦飞拔出佩刀,玄夜卫卒们也举起弩箭,对准府门。管家吓得后退,慌忙跑进府中通报。片刻后,刘焕穿着官袍走出来,身后跟着正三品吏部侍郎张文,两人脸色都不好看。

“秦飞,你好大的胆子!” 刘焕指着秦飞,声音发颤,“王福是我户部吏,你凭什么抓他?焚仓是瓦剌所为,与他无关!”

张文立刻附和:“秦指挥使,通州焚仓恐是瓦剌声东击西,想引咱们查内奸,好趁机攻城。不如先集中精力守城,抓人的事,日后再议?”

秦飞冷笑:“刘尚书,张侍郎,通州现场搜出王福的火折子,还有带瓦剌成分的火油,证据确凿,你们还想包庇?” 他侧身让开,玄夜卫卒抬着从粮仓带回的焦木与火油残迹,“这些都是证据,谢太保已下令,若你们再拦,就一并抓回玄夜卫审讯!”

刘焕脸色骤变,却仍不死心:“我是户部尚书,正二品,你一个从二品,敢抓我?”

“太保有令,凡阻挠查案者,无论官阶,先抓后奏!” 秦飞挥手,玄夜卫卒冲上前,推开刘焕,冲进府中。很快,卒子们就从柴房里揪出了王福,他浑身发抖,怀里还揣着一封密信,上面写着 “焚仓已毕,速离通州”,墨是瓦剌狼毫墨。

秦飞接过密信,递给刘焕:“刘尚书,这是王福怀里搜出的,你还要说他无辜?” 刘焕盯着密信,嘴唇哆嗦,说不出话。张文见状,忙打圆场:“秦指挥使,或许是王福被胁迫,不如先押回玄夜卫审讯,别冤枉了刘尚书。”

秦飞知道,张文是刘焕的同伙,此刻不宜与两人彻底撕破脸,便命人押着王福离开。看着玄夜卫的身影消失,刘焕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对张文道:“多亏你赶来,不然我今日就栽了!王福若招了,咱们都得死!”

张文叹了口气:“刘尚书,你也是糊涂,怎么让王福用自己的火折子?现在只能盼王福嘴硬,别把咱们供出来。另外,李嵩大人(正二品吏部尚书)那边,你得去说一声,让他在朝堂上帮着说话,不然谢渊不会善罢甘休。”

刘焕点头,心里却慌得厉害 —— 他私藏了五千石粮,还帮李嵩、张文等官宦匿粮,若谢渊查下去,这些事都会暴露。他不知道,此刻的玄夜卫北司,王福已在秦飞的审讯下,开始吐露实情。

玄夜卫北司的刑讯室里,王福被铁链锁在刑架上,脸上满是泪痕。秦飞坐在案后,面前摆着密信、火折子和火油残迹,声音平静却带着威压:“王福,你勾结瓦剌焚仓,是谁指使的?刘焕知不知情?”

王福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是…… 是刘尚书让我做的!他说…… 他说瓦剌许他白银千两,焚仓后让他逃去瓦剌;还说…… 还说焚仓后京营断粮,必生哗变,瓦剌就能趁机攻城……”

秦飞的指节重重叩在案上:“刘焕还让你做了什么?他私藏了多少粮?”

“刘尚书私藏了五千石粮,藏在府中地下室;还有…… 还有李嵩大人藏了八千石,张侍郎藏了三千石,其他二十多位官宦也各藏了数百石,都是上月从通州粮仓私运出来的!” 王福的眼泪掉在地上,“刘尚书说,若京营断粮,咱们就用私藏的粮度日,等瓦剌破城,还能得官爵……”

秦飞听完,心里怒火中烧 —— 这些官宦,竟在京师危难之际,私藏粮饷,勾结瓦剌,置军民生死于不顾!他立刻起身,带着王福的供词,直奔兵部。此时的谢渊,正与陈忠商议筹粮之事,陈忠递上户部粮库清单:“太保,户部粮库只剩五千石粮,刘焕说‘上月核验时损耗了’,可王福供称,这些粮都被他私分了!”

秦飞将王福的供词递上,谢渊看完,气得手发抖:“好个刘焕!好个李嵩!国难当头,他们竟私藏粮、通敌,简直猪狗不如!” 他立刻召集内阁、六部重臣入宫,要在朝堂上揭穿这些佞臣的罪行。

太和殿里,萧桓(德佑帝)看着供词,脸色铁青:“刘焕,你可知罪?”

刘焕跪在地上,却仍狡辩:“陛下,王福是被秦飞屈打成招!臣没有私藏粮,更没有通敌!李嵩大人、张侍郎可以为臣作证!”

李嵩立刻出列:“陛下,刘尚书一向清廉,定是王福诬告!通州焚仓是瓦剌所为,与刘尚书无关!且粮库损耗是常事,不能凭王福一面之词定罪!”

张文也附和:“陛下,现在京师危在旦夕,若严惩刘尚书,恐动摇人心,影响守城!不如先搁置此案,等解围后再查!”

谢渊出列,手里举着密信与火油残迹:“陛下,王福供词与物证吻合,刘焕私藏粮的地下室已被玄夜卫找到,五千石粮还在里面!李嵩、张文也私藏粮,玄夜卫已在他们府中搜出粮袋!这些佞臣官官相护,若不严惩,军民寒心,京师必破!”

萧桓看着谢渊递上的粮袋(上面有通州粮仓的标记),终于下定决心:“将刘焕、李嵩、张文押入诏狱,待查清全案,斩立决!”

刘焕等人哭喊着求饶,却被玄夜卫卒拖了下去。可谢渊心里没有快意,因为他知道,就算抓了这些佞臣,粮荒的危机,仍未解除 —— 京营的粮,只剩三日了。

刘焕等人被押入诏狱后,谢渊在兵部召开紧急会议,内阁首辅李东阳(正一品)、岳谦、陈忠、秦飞等人悉数到场。案上摆着京营粮库账簿与百姓粮荒统计,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太保,现存粮共三万五千石(京营三万石 + 户部五千石),京营卒三万,百姓数十万,若均分,每人每日不足半升,根本不够吃;若只供京营,也只够五日。” 陈忠的声音沙哑,“昨日内城已出现饿殍,今日又有百姓围堵粮店,玄夜卫卒已动手驱散了三次,再这样下去,恐生民变。”

岳谦眉头紧锁:“太保,兵卒们已两日没吃饱,昨日德胜门有卒哗变,说‘饿着肚子守不住城’,我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若再无粮,真的会哗变!”

李东阳叹了口气:“谢太保,现在援军还在宣府卫受阻,短时间内到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减粮供兵’—— 优先保证京营卒的粮,百姓那边,只能靠官府赈济少量粮,再鼓励官宦献粮,或许能撑到援军来。”

谢渊沉默了很久,手指划过账簿上的数字。减粮供兵,意味着百姓会有更多人饿死,可若不这样,京营哗变,京师立刻就破。他抬起头,眼里满是血丝:“就按李阁老说的办 —— 京营卒每日供粮减至一升五合,分两餐发放;百姓每日赈济半升粮,优先给老弱妇孺;陈忠,你再去劝谕未被牵连的官宦,让他们献粮,献粮多者,朝廷记功,拒不献粮者,按通敌论处!”

决策定下后,减粮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师。京营卒们拿到减粮后的饭食 —— 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上面飘着几粒米,有的卒子当场就把碗摔了:“这怎么够吃?还不如让瓦剌杀了我!”

岳谦站在演武场上,看着愤怒的兵卒,心里像被刀割一样。他拔出佩刀,割破自己的手指,将血滴在粥碗里:“兄弟们,我知道大家饿,我也饿!可京师是咱们的家,瓦剌就在城外,若咱们不守城,家人就会被胡骑杀死!这碗粥,我陪大家一起喝,等援军来了,我保证让大家吃饱!”

兵卒们看着岳谦流血的手指,渐渐安静下来。一名老卒捡起摔碎的碗,哽咽着说:“都督,我们听你的,就算饿肚子,也守住京师!”

百姓那边,情况更惨。内城街头,饿殍越来越多,有的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哭,有的老人坐在路边,气息微弱。周老汉(德胜门乡勇教头)看着这一幕,心里难受,回家把家里仅存的半袋粮捐了出去:“太保和兵卒们在守城,咱们不能拖后腿!就算饿死,也不能让胡骑进来!”

有周老汉带头,一些百姓也自愿捐粮,可这点粮,对于数十万百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陈忠带着衙役去劝谕官宦献粮,可大多数官宦都闭门不出,有的甚至放狗咬人:“粮是我的,凭什么献出去?”

谢渊看着陈忠送来的献粮清单 —— 仅得粮两千石,心里愈发沉重。他走到京师城头,望着城外瓦剌的军营,又看了看城内饿殍遍野的景象,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暗下决心,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找到粮,守住京师。

减粮的第三日,京师的危机又添一层 —— 瓦剌细作趁机散布谣言,说 “谢渊私藏粮,不给兵卒百姓吃”“瓦剌破城后,不杀献粮者”,内城的恐慌情绪愈发严重。

清晨,秦飞接到玄夜卫暗探的报告:“指挥使,西直门发现细作四人,正在粮店外煽动百姓抢粮,说‘谢太保把粮藏在兵部,大家去抢!’”

秦飞立刻率玄夜卫赶去西直门,只见数百百姓围着粮店,有的已砸开粮店大门,往里冲。细作们混在人群里,喊着 “抢粮啊!再不抢就饿死了!” 秦飞大喊:“住手!这些是细作,大家别上当!”

可百姓们已被饥饿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细作们见状,拔出短刀,冲向维持秩序的玄夜卫卒:“杀了他们,抢粮!” 秦飞拔出佩刀,与细作厮杀起来,玄夜卫卒们也冲上去,一边保护百姓,一边抓捕细作。

这场混乱持续了一个时辰,四名细作被斩杀,五十余名百姓受伤,粮店的粮被抢空。秦飞站在满地狼藉的粮店前,心里满是无奈 —— 粮荒已让百姓失去了理智,若再找不到粮,这样的混乱还会发生。

他带着细作的尸体回到兵部,谢渊看着尸体上的瓦剌标记,脸色愈发阴沉:“瓦剌这是想借粮荒乱我军心民心!秦飞,你加派人手,搜捕城内所有细作,绝不能让他们再煽动百姓!”

与此同时,岳谦来报:“太保,安定门有两百卒饿晕,还有三十卒逃兵,已被抓回,按军法当斩!” 谢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斩吧,按军法处置 —— 若不严明军纪,更多人会逃。”

岳谦领命而去,心里却很难过 —— 那些逃兵,都是饿极了才跑的。他走到刑场,看着被押上来的三十名逃兵,他们脸上满是绝望:“都督,我们不是想逃,我们是饿啊!”

岳谦别过头,不敢看他们的眼睛,下令:“斩!” 刀光落下,三十颗首级滚落在地。城楼上的兵卒们看着这一幕,有的默默流泪,有的握紧了手中的长刀 —— 他们知道,逃是死,不守城也是死,只能硬撑。

就在京师陷入绝境时,陈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 他查到,前户部尚书(刘焕的前任)在京师城外还有一处秘密粮库,是永熙帝时期为应对边患设立的,里面可能藏有粮。

谢渊立刻派秦飞率玄夜卫去查,果然在京师西南的玉泉山附近找到了粮库。粮库大门被封了三层,玄夜卫卒劈开后,里面竟藏着五万石粮!“太保,粮找到了!” 秦飞的声音带着激动,“这些粮足够京营吃十日,百姓也能赈济!”

谢渊赶到粮库,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他知道,这些粮还是不够,必须让官宦们献粮。他再次下旨,让陈忠去劝谕官宦,这次,他加了一条:“献粮不足三百石者,革去官爵,流放边地。”

陈忠带着圣旨去了吏部左侍郎王伦(正三品,未参与私藏粮)的府中,王伦是清官,立刻献粮五百石:“陈侍郎,我早就想献粮,可之前怕刘焕报复,现在陛下有旨,我怎会不献?”

有王伦带头,其他官宦再也不敢拖延。有的献粮三百石,有的献粮五百石,甚至还有官宦献粮一千石。短短一日,共得粮三万石。陈忠将献粮清单递给谢渊,谢渊看着清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够了,这些粮,能撑到援军来了!”

粮库找到,官宦献粮,京师的粮荒危机暂时缓解。谢渊没有放松,他命秦飞继续审讯刘焕、李嵩、张文,查清内奸的全部网络。

在玄夜卫的审讯下,刘焕终于招认,内奸网络共有五十余人,遍布户部、吏部、京营,甚至还有玄夜卫的小吏。秦飞根据刘焕的供词,在京师展开大搜捕,抓获内奸四十余人,其余十余人畏罪自杀。

“太保,内奸已肃清,瓦剌再无内应。” 秦飞将内奸名单递上,“刘焕、李嵩、张文罪大恶极,恳请陛下斩立决,以正国法。”

谢渊将名单递交给萧桓,萧桓下旨:“斩刘焕、李嵩、张文于西市,首级传九门示众;其余内奸,按罪轻重,或斩或贬;献粮官宦,记功嘉奖。”

西市刑场上,百姓们围着刘焕等人的首级,扔着烂菜叶、鸡蛋,骂道:“奸贼!你私藏粮,害死多少百姓!” 首级传至德胜门时,岳谦率京营卒对着首级立誓:“我们定守住京师,不让奸佞再害百姓!”

粮荒缓解后,谢渊下令恢复京营卒的粮供,每日供粮二升,百姓的赈济粮也增至一升。京师街头,百姓们捧着粮,对着兵部的方向磕头:“谢太保,陛下圣明!”

周老汉带着乡勇们,扛着粮食去德胜门慰问兵卒:“兄弟们,你们守城辛苦,这是咱们的一点心意,吃饱了,把胡骑赶出去!” 兵卒们接过粮,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乡亲们,我们定守住京师!”

减粮危机解除后的第五日,宣府卫副总兵李默(从三品)率领的援军终于抵达京师外围。李默派人送来战报:“谢太保,边军五万已至,瓦剌后路被断,可内外夹击!”

谢渊立刻下令:“九门全开,京营卒与援军夹击瓦剌!” 京营卒们吃饱了粮,士气大振,跟着岳谦冲出城门,与援军配合,向瓦剌军营发起进攻。

瓦剌太师也先见援军到来,京师粮道已通,知道大势已去,下令撤军。京营卒与援军在后追赶,斩杀瓦剌兵五千余人,缴获马匹三千余匹,兵器无数。

京师解围了!粮道也重新畅通,通州的新粮陆续运入京师。谢渊站在德胜门城楼上,望着远处撤退的瓦剌骑兵,又看了看城内恢复秩序的街道,心里满是感慨。这场粮道断绝的危机,让他见识了佞臣的贪婪,也看到了军民的坚韧 —— 若不是军民同心,京师早已破城。

他转身对萧桓道:“陛下,粮道已通,内奸已肃清。臣恳请陛下改革粮饷制度,设‘粮道督查司’(从四品),隶御史台,专司粮饷调度与核验;再设‘京师粮储库’,储备粮十万石,防日后粮荒。”

萧桓点头:“就按谢太保说的办!你有功,朕封你为‘太师’,赏黄金百两!”

谢渊躬身:“臣只是尽本分,京师的安稳,是军民同心的结果。”

片尾

粮道断绝危机解除后,萧桓下旨:追赠在粮荒中饿死的百姓为 “忠民”,家属由户部按月发放抚恤金,入祀 “忠勇祠”;追赠因护粮战死的运粮卒三百余人为 “忠卒”,厚葬于京师忠勇墓;陈忠因寻粮、筹粮有功,升户部尚书(正二品);秦飞因肃清内奸有功,升玄夜卫指挥使(从一品);岳谦因安抚兵卒、守城有功,升都督(正二品);谢渊总领全局之功,加 “太师” 衔(正一品),赏黄金百两、绸缎百匹。

谢渊则奏请萧桓,改革粮饷制度:设 “粮道督查司”,由从四品御史统领,每季度核查各粮仓粮数,防私藏、损耗;设 “京师粮储库”,由户部侍郎直接管辖,储备粮十万石,作为应急粮;规定官宦私藏粮超过三百石者,按贪腐论处。萧桓准允,命陈忠牵头落实。

京师百姓为纪念这场粮荒危机中的忠良,自发于正阳门内立 “护粮安京碑”,碑取房山青岩,高两丈,额题 “军民同心”,碑阳刻谢渊、陈忠、秦飞、岳谦等名氏,碑阴刻饿死百姓与战死运粮卒的名录。每至初一、十五,百姓皆来碑前祭拜,香火袅袅中,老人会对孩童说:“当年粮道断绝,谢太保带着咱们找粮、守城,才保住了京师 —— 要记住,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军民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卷尾

《大吴史?列传第三十二?谢渊传》载:“德佑粮道之变,渊临危不乱,斩佞臣、寻秘仓、劝献粮,终解京营粮荒。帝赞曰:‘渊在,京师安;渊谋,粮道通。非此臣,大吴危矣。’”

《玄夜卫档?勘灾录》补:“粮道之变后,帝命将‘刘焕通敌焚仓案’与‘减粮供兵始末’编为《粮荒警示录》,颁行天下,诫‘粮为邦本,私藏粮者,虽高爵亦诛;内奸之祸,烈于外寇,防内奸者,需时时警惕’。户部推‘粮储制度’于全国,各府县设‘应急粮库’,储备粮够本地军民三月之需,此后数十年,大吴再无严重粮荒之祸。”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快穿玩转逆袭 不负卿莫别离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夫君,来种田 肆虐韩娱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贵女多娇 空间之农家真命皇后 雁鸣长空 容少的下堂妻 叱咤风云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