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我的老婆是土匪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谍影无声 逍遥太子爷 亮剑之独立大队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9章 一剑自刎明臣节,血溅城楼染木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史?纪事本末?德佑西直门之陷》载:“瓦剌太师也先既知和议被拒,复探得西直门城防有隙 —— 工部侍郎周瑞(正三品)前番验收时,匿‘箭楼木梁朽坏、火炮铸工粗劣’之实;镇刑司旧吏刘安(从六品)受石崇(从二品,镇刑司副提督)余党指使,私送西直门布防图与瓦剌,标注‘西北角楼守军仅八十人,木梁可轰’。

西直门守将、从三品宣府卫副总兵赵承(时署西直门防务)率卒千余拒敌,然粮饷被户部旧吏拖延(刘焕余党所为),士卒日食仅半瓢粥;火炮三发炸膛,伤卒二十余。瓦剌以红夷炮轰西北角楼,朽梁崩坍,刘安复开侧门迎敌,城破。赵承力战不支,拔剑自刎于城楼,曰‘臣无颜见陛下与谢太保’。瓦剌万骑涌入,焚屋屠戮,京师火光冲天,百姓死者逾万。

太保谢渊(正一品,兼兵部尚书)闻报,急调京营卒驰援,途遇瓦剌游骑袭扰,至时西直门已陷。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从二品)侦得:刑部尚书马昂(正二品)收受刘安贿银五十两,拖延审理‘镇刑司旧吏通敌’案,致刘安漏网;户部郎中王述(正五品)私扣西直门粮饷五千石,转卖得银,致士卒饥疲。史臣曰:‘西直门之陷,非独胡贼势众,实因内奸未除、官官相护 —— 周瑞匿弊、马昂纵奸、王述贪粮,三恶相济,终致忠将殉国、京师蒙难。然赵承之忠、谢渊之勇、百姓之抗,亦显大吴不亡之基。’”

《玄夜卫档?西直门失陷录》补:“赵承自刎时,铠甲染血如浸,剑插城楼柱上,尸身三日不倒;瓦剌焚城时,百姓或持菜刀、或举扁担抗敌,老幼妇孺死者,多抱‘大吴社稷’木牌,惨不忍睹。秦飞后续擒刘安、王述,审出二人与马昂、石崇余党往来密信,帝命将马昂革职下狱,与刘、王同论斩。”

西直门高朔气寒,胡尘压城白日残。吏匿城瑕欺上听,奸通敌图引胡欢。守将力战粮先竭,炮裂炸膛卒尽难。

一剑自刎明臣节,血溅城楼染木栏。轰雷裂石角楼崩,侧门忽启贼骑冲。甲碎犹挥刀拒敌,骨摧仍抱柱呼忠。

火光映夜焚街巷,哭声彻里满烽烟。官纵奸邪贪贿赂,吏私扣饷饿军颜。良将驰援恨路迟,缇骑捕佞誓追疑。

百姓持锄争抗敌,稚子抱牌死不离。忠骨未寒魂护土,奸邪落网罪难辞。至今西直门前月,犹照当年血浸旗。

西直门殉国义士墓志铭

西直门,大吴京畿之藩垣也。德佑之季,胡尘骤起,朔风卷地,日翳天昏。城瑕不葺,奸吏匿其弊;敌图私献,宵小引其锋。守将登陴,沥血拒敌:粮馈先竭,士卒腹枵以战;炮冶粗劣,火裂膛崩而伤。众寡势殊,援师未及,守将乃拔剑自刎,殉节明志,血泚城楼,木栏为赤 —— 非不能走,恐负社稷;非不敢生,愧对黎元。

胡骑既入,屠掠街巷,焚屋烬垣,烽烟蔽夜。稚子号啼,老弱委地,哭声彻里,天地为愁。然奸邪者犹逞其私:贪僚纵佞,受赂而庇通敌之徒;猾吏扣饷,肥己而饿卫国之师。民虽弱,持锄挺梃以抗;士虽疲,裂甲挥刀而前。稚子抱 “守土” 之牌,死不离巷;老叟操锈钝之器,誓与城存。

及良弼驰援,恨路远而时迟;缇骑捕佞,誓穷奸而必究。忠骨未寒,魂绕故垒;奸邪落网,罪有攸归。后收殉国者之骸,瘗于门侧,名曰 “义士墓”。春草年年复绿,犹带当年血泪之温;秋月夜夜悬空,常照昔日染血之旗。

呜呼!城可陷,而忠节不可陷;敌可胜,而民心不可胜。此辈义士,或为将、或为卒、或为编户之民,无爵禄之荣,无甲胄之厚,然临难不苟,以身殉国 —— 非独守一门,实守大吴之山河;非独尽一死,实尽匹夫之责任。

铭曰:

西直之垣,血痕永镌。

忠魂不泯,护我中原。

奸邪伏法,民心若磐。

千秋万祀,仰此贞坚。

德佑十五年冬 勒石

西直门踞京师西北,为畿辅要隘,屏蔽内城。时朔气厉空,寒侵甲胄;胡尘涨天,蔽日无光,城郭岌岌若倾,大吴之危,系于一垣。

工程之吏,职司城防缮修,却匿城垣朽坏、木梁虫蛀之瑕,缮疏以 “砖石坚致、楼橹完固” 欺上,冀避督责而邀功赏;内奸怀异心,阴窃布防舆图,私献胡骑,指陈 “西北角楼守卒寡、木梁脆”,引敌趋隙,冀得敌贿而图苟安。

守将承命御敌,登陴誓众,身先士卒。然粮饷为小吏私扣,转鬻牟利,士卒日食仅半瓢粟,腹枵作战;所配火炮,多因铸工粗劣、验收不察,发辄炸膛,铁屑飞溅,伤卒二十余,军器益匮,守御愈艰。胡骑乘势以巨炮环轰,声震天地,城砖崩碎如粉,木梁断裂若折。守将知势不可挽,叹曰:“吾受国恩守此门,城陷则节不可辱!” 遂拔剑自刎于城楼,血溅栏楯,殷红透木,观者无不泣下 —— 非不能奔避,恐负社稷;非不敢苟生,愧对黎元。

炮声未歇,西北角楼轰然崩圮,烟尘蔽日。俄而侧门骤启,内奸仗剑立门,呼胡骑入,贼众乘隙蜂拥,铁蹄踏地,声若惊雷。守城士卒虽甲胄破碎、肌骨摧折,犹挥刀拒敌:或断臂持刃,劈敌马足;或腹裂肠出,仍抱敌同仆;甚者啮敌耳鼻,至死不释,街巷间尸积如丘,血溢成渠。

胡骑入城,焚掠无度:官舍民宅,火起如燎,烈焰映夜,照彻城郊;老弱妇孺,多遭屠戮,稚子号啼未绝,已毙于马蹄;百姓号哭之声,彻于里巷,与烽烟相杂,天地为之愁惨。然当此国难,尚有官吏贪黩无厌:上官纵奸庇恶,纳内奸之贿而缓其案;小吏私扣军饷,肥己囊而饿士卒,致守兵面有菜色,力不能支 —— 民之苦、军之殇,半由敌祸,半由吏奸。

良将闻西直门急,星夜率师驰援,途为胡骑游弋袭扰,转战数合,至则城已陷,唯见火光冲天、尸横遍野,徒恨路迟,扼腕流涕;缇骑(玄夜卫)奉诏捕佞,循迹追查内奸党羽,誓穷其源,无使漏网,凡涉通敌、贪腐者,虽位高亦必拘之,不敢稍纵。

百姓虽无甲兵之备,亦怀守土之心:老叟持锄击贼,虽被刃而不退;壮妇举石掷骑,虽遭逐而不避;稚子怀 “大吴社稷” 木牌,伏于断垣后,贼至则抱牌力拒,至死不肯离城 —— 其勇虽微,其志可昭日月。

殉国忠骨未及瘗埋,其魂似仍萦绕城垣,护持故土;而通敌之奸、贪贿之吏,终皆落网,罪证确凿,无从遁辞,或斩于市曹,或囚于诏狱,皆得应有的罚,以谢死难之民、殉节之卒。

至今西直门前,秋月皎洁如初,清辉洒落,犹似照映当年染血之旌旗;道旁古木,枝柯虬劲,若述昔年忠烈之事。往来行旅,见此遗迹,无不感怀,叹曰:“城可陷,而忠节不可陷;敌可胜,而民心不可胜。西直门之役,虽惨而益显大吴之魂,足以励后世而振国威。”

城楼的寒风,卷着尘土与枯草,扑在赵承的脸上。他穿着一身磨得发亮的玄铁铠甲,铠甲的左肩处还留着彰义门巷战的刀痕 —— 那是他随李默(从三品,宣府卫总兵)支援京师时留下的。如今李默守彰义门,他暂署西直门防务,手里握着的,却是一份让他心头发沉的城防清单。

“将军,这是昨日工部送来的火炮验收册,您看看。” 亲兵捧着一本泛黄的册子,声音带着犹豫。赵承接过,指尖拂过 “火炮十门,铸工合格,射程百丈” 的字样,却想起昨日试炮时的场景 —— 一门火炮刚点燃引线,炮膛就炸了,碎片划伤了三名士卒的脸,医官说 “炮壁薄厚不均,是铸工粗劣所致”。

他抬头看向西北角楼,那座箭楼的木梁在风中微微晃动,上个月他让人检查时,发现梁身已被虫蛀出小孔,可工部的验收文书上,却写着 “木梁新换,坚固可守”。“周瑞……” 赵承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牙齿咬得发紧 —— 他早听说这位工部侍郎贪赃枉法,验收城防时只看贿赂不看质量,如今看来,果然不假。

更让他焦虑的是粮饷。按规制,西直门士卒每月应领粮三石、银二两,可这个月,户部只送来一半,郎中王述(正五品)还传话说 “通州仓粮受潮,需晾晒三日,剩余粮饷待发”。可他派去通州仓的亲卫回来报,仓里粮谷满囤,王述只是故意拖延,想逼他送些 “孝敬”。

“将军,秦指挥使来了!” 亲兵的喊声打断了赵承的思绪。他转身,见秦飞带着两名玄夜卫卒走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赵将军,” 秦飞躬身行礼,将一份供词递给他,“这是昨日擒获的镇刑司旧吏张全的供词,他招认,石崇的余党刘安(从六品)还在京师,手里有西直门的布防图,想卖给瓦剌。某已禀明谢太保,求审刘安,可马昂尚书(刑部尚书,正二品)说‘无实据,不可轻动’,还把张全押回了刑部大牢,不让某再审。”

赵承接过供词,上面 “刘安藏西直门布防图,欲献瓦剌” 的字样刺眼。他攥紧供词,指节泛白:“马昂这是纵奸!刘安若把布防图送出去,西直门就完了!” 秦飞点头,声音压低:“某怀疑,马昂收了刘安的贿赂,不然不会这么护着他。某已让张启(玄夜卫文勘房主事,从三品)去查马昂的账目,看看有没有异常。”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 户部侍郎陈忠(正三品)带着几名吏员赶来,脸色难看。“赵将军,秦指挥使,” 陈忠翻身下马,将一本账册递给赵承,“这是户部粮仓的底账,王述私扣了西直门粮饷五千石,转卖给了张记粮行,得银三百两,还在账册上写‘粮受潮霉变,已销毁’—— 这是赤裸裸的贪赃!某想拿人,可王述说是‘刘焕尚书(原户部尚书,已下狱)旧例’,还请了马昂尚书说情,马昂竟说‘先查后拿,不可惊扰’!”

赵承看着账册上 “五千石” 的字样,又想起士卒们饿肚子的模样,气得手都在抖:“王述、马昂…… 这些奸贼,国难当头还在贪私!秦指挥使,陈侍郎,某恳请你们,一定要查清这些人的罪证,不然西直门的士卒,就算不被胡贼杀死,也要被饿死、被劣质火炮炸死!”

秦飞和陈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沉重。秦飞道:“将军放心,某定尽快让张启查出马昂的罪证;陈侍郎也会想办法追回粮饷。只是…… 瓦剌怕是快有动作了,将军务必加强戒备,尤其是西北角楼,某总觉得那里会出事。”

赵承点头,走到城楼边,望着远处瓦剌营帐的方向,心里满是不安 —— 内有奸贼贪粮纵敌,外有胡骑虎视眈眈,西直门的千余士卒,能守住这座城门吗?他摸了摸腰间的环首刀,那是父亲临终前传给她的,父亲是永熙帝时的边将,战死在宣府,临终前说 “守土护民,是咱们赵家的本分”。“爹,儿子定不会辱没您的名声。” 赵承在心里默念,眼神渐渐坚定。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西直门的了望哨就发出了警报:“胡贼来了!好多胡骑!” 赵承猛地从城楼上的草堆里爬起来 —— 他昨夜只睡了一个时辰,一直在巡查城楼。他抓起环首刀,冲上城楼,只见远处的官道上,瓦剌的骑兵像黑色的潮水,涌向西直门,最前面的十门红夷炮,炮身闪着冷光,在晨光中格外刺眼。

“快!滚石、热油备妥!火炮架起来!” 赵承嘶吼着下令。士卒们赶紧行动,有的扛着滚石堆在垛口后,有的将热油倒进铁桶,还有的去搬火炮 —— 可刚搬起一门火炮,炮身就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炮轮断了一根,是之前试炮炸膛时震坏的,工部一直没派人来修。

“将军,火炮只有七门能用,还有三门要么炮轮坏了,要么炮膛有裂!” 负责火炮的士卒急得满头大汗。赵承心里一沉,却仍强作镇定:“先用七门!对准胡贼的炮阵!”

瓦剌的骑兵很快到了城下,也先骑着黑马,站在阵前,看着城楼上的赵承,哈哈大笑:“大吴的将军,识相的就开城门投降,某饶你不死,还封你做个千户!不然,今日就踏平西直门,屠了你这满城百姓!”

赵承冷笑一声,拿起弓箭,一箭射向也先,虽没射中,却擦着也先的耳边飞过,钉在他身后的旗帜上。“胡贼!某乃大吴将领,宁死不降!想踏平西直门,先踏过某的尸体!”

也先脸色一沉,挥手道:“开炮!轰西北角楼!”

“轰 —— 轰 —— 轰 ——” 十门红夷炮同时开火,炮弹拖着黑烟,直奔西直门西北角楼。赵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之前让人用粗木支撑过朽坏的木梁,可他知道,那只是临时补救,根本挡不住火炮。

第一发炮弹落在西北角楼的城砖上,酥裂的城砖瞬间崩碎,木屑飞溅;第二发炮弹击中了木梁,支撑的粗木 “咔嚓” 一声断了;第三发炮弹,直接轰在木梁的朽坏处 ——“轰隆” 一声巨响,西北角楼的半个箭楼轰然倒塌,烟尘弥漫中,八十名守楼士卒的惨叫声、木梁砸落的巨响混在一起,赵承亲眼看见一名十五岁的新兵被断梁砸中,小小的身躯瞬间被压得变形,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把没来得及射出的弓箭。

“不!” 赵承目眦欲裂,一口鲜血险些喷出。他刚要下令士卒去救,瓦剌的箭雨就呼啸而至,冲上去的几名士卒瞬间被射中,倒在血泊中。

“将军!侧门…… 侧门被人打开了!” 亲兵的喊声让赵承浑身一震。他转头看向侧门方向,只见侧门的吊桥正在缓缓放下,一个穿着镇刑司官服的人,正挥着白旗,对着瓦剌兵大喊:“太师,某已开侧门,快进来!”

“是刘安!” 秦飞派来的暗探突然喊道 —— 他一直盯着镇刑司旧吏的动向,没想到刘安竟混进了城。赵承气得浑身发抖,拔出环首刀:“刘安!你这通敌叛国的奸贼!某杀了你!” 他想冲过去,却被瓦剌的火炮拦住,炮弹落在他身边,炸起的碎石划伤了他的右腿,鲜血瞬间浸透了裤管。

刘安看着冲不过来的赵承,笑得得意:“赵将军,别白费力气了!马昂尚书收了某的银子,不会来救你;王述扣了你的粮饷,你的士卒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跟瓦剌打?识相的就投降,不然,一会儿胡骑进来,你连自刎的机会都没有!”

瓦剌兵顺着侧门涌进来,像潮水般冲进西直门。赵承的士卒们虽饿肚子、少武器,却仍在抵抗:一名断了右臂的老卒,用嘴咬着刀,扑向瓦剌兵;一名腹部中箭的士卒,用布带勒紧伤口,抱着瓦剌兵的腿滚倒在地,同归于尽;还有的士卒,将滚石、热油往下砸,砸倒一个算一个。

可寡不敌众的局面终究无法挽回。瓦剌兵越来越多,士卒们一个个倒下,城楼上的滚石和热油很快就用完了。赵承的左臂被箭射中,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淌,滴在铠甲上,泛着暗红的光。他靠在垛口旁,看着身边倒下的士卒,看着远处冲进来的瓦剌兵,心里满是绝望 —— 他知道,西直门,守不住了。

瓦剌副将巴图骑着马,冲到城下,看着靠在垛口旁的赵承,哈哈大笑:“赵将军,你不是很能打吗?怎么不打了?快投降吧,太师说了,你若投降,还能做个千户,比你这守城门的副将强多了!”

赵承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血丝,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千户?某乃大吴的将领,就算死,也不会做胡贼的千户!你回去告诉也先,某虽死,谢太保定会率大军来报仇,大吴的百姓也不会放过你们!”

巴图脸色一沉,挥刀指向赵承:“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给我拿下他,我要亲自斩了他!” 两名瓦剌兵翻身下马,举着长矛冲向城楼。赵承猛地站直身体,左臂的箭伤被扯裂,疼得他额头冒汗,却仍握紧环首刀,迎了上去。

他的刀砍中了第一名瓦剌兵的脖颈,鲜血喷了他满脸,却被第二名瓦剌兵的长矛刺穿了右肩。“将军!” 亲兵冲过来,挡在赵承身前,却被瓦剌兵的弯刀砍中腹部,鲜血喷了赵承一身。亲兵看着赵承,嘴唇动了动,用尽最后力气说:“将军…… 快逃…… 去见谢太保……”

赵承接住亲兵倒下的身体,心里像被刀割。他知道,逃不了了,也不能逃 —— 他是西直门的守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这是他的本分。他推开亲兵的尸体,举起环首刀,对着巴图喊道:“胡贼!某就算死,也要拉你垫背!”

他冲下城楼,挥刀砍向巴图的马腿。巴图没想到赵承这么勇,赶紧翻身下马,与赵承厮杀起来。赵承的环首刀砍中了巴图的左臂,巴图却一脚踹在赵承的胸口,赵承倒在地上,右腿的旧伤又被磕到,疼得他几乎晕厥。

巴图举起刀,就要砍向赵承,却被也先喝住:“住手!留着他,我要让他看着我怎么屠城!” 巴图悻悻地放下刀,让人将赵承绑起来,押到城楼前。

赵承看着瓦剌兵在街巷里屠戮百姓,看着他们放火烧屋,看着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心里像被火烧一样疼。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叟,手里握着一把锄头,冲向瓦剌兵,却被一刀砍中头部,鲜血溅在赵承的铠甲上;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跪在地上求饶,却被瓦剌兵一脚踹倒,孩子掉在地上,被马蹄踩中,哭声戛然而止。

“不 ——!” 赵承嘶吼着,挣扎着想要挣脱绳索,却被瓦剌兵死死按住。他看着眼前的惨状,想起谢太保的嘱托,想起父亲的遗言,想起自己对士卒的承诺,心里满是愧疚 —— 他没能守住西直门,没能护住百姓,他对不起陛下,对不起谢太保,对不起大吴的社稷!

“胡贼!某就是死,也不会让你们羞辱!” 赵承猛地低下头,用牙齿咬断了绑在手腕上的绳索,然后一把夺过身边瓦剌兵的弯刀,毫不犹豫地抹向自己的脖子。鲜血喷溅而出,溅在城楼的柱子上,像一朵惨烈的花。赵承靠在柱子上,缓缓滑坐在地,眼神却仍死死盯着内城的方向 —— 那里有他要守护的百姓,有他效忠的朝廷,有他未竟的使命。

“将军!” 幸存的几名士卒看到这一幕,红了眼,发疯般冲向瓦剌兵,却很快被淹没在胡骑中。

也先看着自刎的赵承,沉默了片刻,然后对巴图说:“把他的尸体挂在城楼上,让大吴的人看看,抵抗的下场!” 说完,他挥了挥手,瓦剌兵继续在街巷里屠戮、放火 —— 西直门的房屋一间间被烧毁,百姓的惨叫声、哭声、瓦剌兵的狂笑声混在一起,与冲天的火光一起,映红了京师的半边天。

西直门陷落后半个时辰,谢渊带着三千京营卒赶到。他骑着马,远远就看见西直门方向的火光,心里一阵发紧 —— 他昨夜接到秦飞的密报,说刘安可能通敌,便连夜调兵,想赶来支援,却被瓦剌游骑袭扰,耽误了时辰。

“快!加快速度!” 谢渊嘶吼着,马鞭抽在马背上,马吃痛,跑得更快。可刚到西直门附近,就见一群百姓哭着往内城跑,有的身上带着火,有的抱着受伤的孩子,有的手里攥着亲人的尸体碎片。

“老乡,西直门怎么了?” 谢渊拉住一个老妇人,声音急切。老妇人抬起满是泪痕的脸,声音沙哑:“将军…… 西直门破了…… 赵将军自刎了…… 胡贼在里面杀人放火…… 我的儿子、我的孙子,都被胡贼杀了……”

谢渊的心像被重锤砸中,他猛地勒住马,看向西直门城楼 —— 那里挂着一具尸体,正是赵承,他的铠甲染血,头垂着,却仍保持着站立的姿势。“赵将军……” 谢渊的声音哽咽,眼眶泛红,他想起不久前还与赵承在兵部议事,赵承说 “请太保放心,某定守住西直门”,可如今,却已是天人永隔。

“杀!” 谢渊拔出镇国剑,嘶吼着冲向瓦剌兵。京营卒们也红了眼,跟着冲上去。瓦剌兵没想到大吴援军来得这么快,一时有些慌乱,可很快就稳住阵脚,与京营卒厮杀起来。谢渊的镇国剑砍倒了三名瓦剌兵,却因连日操劳、旧伤复发,渐渐体力不支,左臂的伤口又开始流血。

“太保,不可恋战!瓦剌兵太多,咱们先退到内城,加固防线!” 京营卒将领拉住谢渊,劝道。谢渊看着身边倒下的京营卒,又看了看西直门里的火光,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只能咬着牙下令:“撤!退到内城!”

京营卒缓缓撤退,瓦剌兵也没有追击 —— 他们需要时间清理西直门的残敌,巩固阵地。谢渊退到内城,看着身后的西直门,心里满是悲痛与愤怒 —— 他知道,西直门的陷落,不是因为赵承无能,而是因为内奸的破坏、官官的相护,若不是周瑞匿城防弊病、马昂纵奸、王述贪粮,西直门何至于此?

“秦飞呢?让他立刻来见某!” 谢渊对亲兵喊道。很快,秦飞带着玄夜卫卒赶来,身上还沾着血 —— 他刚擒获了试图逃进内城的刘安。“太保,” 秦飞躬身行礼,将刘安推到谢渊面前,“刘安已被擒获,他招认,是马昂收了他五十两银子,拖延审理镇刑司旧吏案,让他有机会送布防图给瓦剌;王述私扣粮饷五千石,也是马昂在背后撑腰。张启还查到,马昂与石崇余党有往来,私藏了石崇的通敌密信!”

谢渊看着跪在地上的刘安,又看了看秦飞递来的供词,气得浑身发抖:“马昂、王述…… 这些奸贼,某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秦指挥使,你即刻去刑部大牢,提审马昂,搜出他私藏的密信;陈侍郎,你去户部,拿下王述,追回粮饷!某要亲自去太庙,向陛下禀报西直门的情况,请求陛下下旨,严惩这些奸贼!”

秦飞和陈忠领命而去。谢渊整理了一下染血的官袍,翻身上马,往太庙方向去。路上,他看到百姓们扶老携幼,往内城逃来,有的百姓看到他,跪在地上,哭喊着 “将军,救救我们”,有的甚至拿出家里仅有的干粮,塞给京营卒。

一个六岁的孩子,手里拿着用木炭写的 “守京师”,跑到谢渊面前,仰着满是泪痕的脸:“将军,赵将军是不是死了?你一定要为他报仇,一定要守住内城,不让胡贼进来!” 谢渊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哽咽:“孩子放心,某定不会让赵将军白白牺牲,定不会让胡贼再前进一步!”

到了太庙,萧桓正在供桌前祭拜列祖列宗,听到西直门陷、赵承殉国的消息,当场就红了眼,手里的香掉在地上,摔成两段。“赵将军……” 他声音沙哑,“朕对不起他,对不起西直门的百姓!”

谢渊跪在地上,将西直门陷落的经过、内奸的罪证一一禀报,声音带着愧疚:“陛下,是臣未能及时清除内奸,未能保住西直门,臣有罪!” 萧桓扶起谢渊,眼眶泛红:“太保无罪,是朕用人不察,是内奸可恶!马昂、王述、刘安,还有之前的周瑞、李嵩之流,朕定要将他们一一斩除,以告慰赵将军和西直门的百姓!”

他走到神武帝的牌位前,跪下,声音带着坚定:“列祖列宗在上,萧桓今日立誓,定要清除内奸,重整军备,夺回西直门,为赵将军和百姓报仇!若不能做到,萧桓愿以死谢列祖列宗、谢天下百姓!”

谢渊看着萧桓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悲痛渐渐变成了坚定的信念 —— 西直门虽陷,可君臣同心,军民协力,只要清除内奸,加固内城防线,定能击退瓦剌,夺回失地,不让赵承和百姓的血白流!

片尾

德佑七年冬,西直门陷落后第三日,秦飞将马昂、王述、刘安押入诏狱,由刑部侍郎刘景(正三品)主审。审得马昂收受刘安贿银五十两、私藏石崇通敌密信七封,王述私扣西直门粮饷五千石、转卖得银三百两,刘安送布防图与瓦剌、开侧门迎敌,罪证确凿。萧桓下旨,将三人斩于西直门城楼前,曝尸三日,以告慰赵承与百姓;马昂、王述的家产抄没,充作军饷;周瑞因之前匿城防弊病,已被革职下狱,此次论罪,加判流放三千里,永不叙用。

谢渊则与岳谦(从二品,都督同知)、李默(从三品,宣府卫总兵)一起,加固内城防线 —— 在内城周边挖深三尺的壕沟,埋上尖木;在城墙上增设箭楼,调运新铸的火炮二十门、弓箭万余支;组织百姓成立 “乡勇队”,教他们使用简单的武器,协助京营卒守内城。百姓们纷纷响应,有的捐出家里的铁器打造兵器,有的捐出粮食支援军饷,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来帮忙搬石头、挖壕沟,内城虽仍有战争的阴影,却充满了同心协力的暖意。

赵承的尸体被从西直门城楼取下,萧桓追赠他为都督佥事(正二品),赐谥号 “忠烈”,将其灵位入祀忠勇祠,家属世袭锦衣卫百户(正六品),免徭役五年。谢渊亲自为赵承撰写墓志铭,刻在忠勇祠的石碑上,上面写着 “公以残躯守西直,以死明志殉社稷,其忠可昭日月,其节可励后人”。

瓦剌太师也先占据西直门后,本想继续攻内城,却见内城防线加固、大吴军民同心,又听说马昂、王述等内奸被斩,知道再攻下去难有进展,只能暂时按兵不动,与大吴对峙。他看着西直门城楼前马昂三人的尸体,又看了看内城方向的 “守京师” 木牌,沉默了良久,对巴图说:“大吴有谢渊这样的忠臣,有这样不怕死的百姓,看来,短期内是攻不下内城了。”

卷尾

《大吴史?列传第三十五?赵承传》载:“赵承,宣府卫副总兵,从三品,德佑七年署西直门防务。瓦剌攻西直门,承率卒千余拒敌,粮饷缺、火炮劣,内奸开侧门迎敌,城破。承力战不支,拔剑自刎于城楼,曰‘臣无颜见陛下与谢太保’。帝闻之,叹曰‘承之忠,不亚于谢渊,若内奸除、粮饷足,承何至于死?’追赠都督佥事,谥忠烈,祀忠勇祠。”

《大吴史?奸臣传?马昂传》载:“马昂,刑部尚书,正二品,贪赃枉法,纵奸通敌。收受刘安贿银五十两,拖延审理‘镇刑司旧吏通敌’案,致刘安漏网,西直门陷;私藏石崇通敌密信,包庇内奸。后被秦飞擒获,罪证确凿,帝命斩于西直门城楼前,曝尸三日,抄没家产充军饷。史臣曰:‘昂掌刑部,却知法犯法,纵奸害国,其罪当诛,其死不足以谢西直门百姓。’”

《玄夜卫档?西直门失陷录》补:“西直门陷后,百姓伤亡逾万,玄夜卫卒协助京营卒收敛尸体,葬于西直门旁‘义士墓’,墓碑题‘西直门殉国义士之墓’,由谢渊亲自题写。内城防线经谢渊、岳谦修缮,增设火炮二十门、箭楼五座,瓦剌后续三次攻内城,皆被击退,死伤逾千,遂不敢再攻。”

《大吴史?帝纪?德佑帝传》载:“西直门之陷,帝知内奸之祸未除,乃命秦飞加大清查力度,凡涉旧党、通敌、贪腐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命陈忠改革户部粮饷制度,设‘粮饷督查员’(从五品),专司粮饷发放,防止私扣;命工部尚书张毅督造军器,凡铸工粗劣者,工匠与验收官一并论罪。经此改革,朝政渐清,军威复振。”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拯救男配计划 大明1937 林岚秦小雅 不要啊棺人 王妃太彪悍:爷,休书拿来!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逍遥人生 兰香缘 大宋游侠 恶灵龙骑 重生八八年 异度 重生之萌妻嫁到 一品呆萌妻 你是我兄弟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邪魅总裁冷傲妻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官道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禁地猎人 特战雇佣兵 北美大唐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王牌佣兵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玛雅之小兵传奇 九鼎问道 韩娱之梦幻少时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