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抗日之特战兵王 带着农场混异界 三国之至尊系统 汉世祖 抗日之战将无敌 亮剑之军工系统 大唐一品 明末钢铁大亨 朕,君临天下!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兵部左侍郎张经世出班,将辽东经抚之间的矛盾摆在了群臣面前。按照往常惯例,东林党人肯定会率先站出来弹劾熊廷弼的。因为,周永春就是东林党中人,不过这次这帮人总算是学会了看风向,他们低头不语,坐看别人如何应答。

朱由校可没工夫管他们,他先是询问新任兵部尚书王象乾。得到的答复与孙承宗基本一致,此时不宜动人,还是得调解、安抚为主。

不过朱由校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内阁和皇帝能让熊廷弼消停点,这厮太能吵了。皇帝拨了这么多内帑银粮,按理说你也该满足了。可这老头就是不听,非要说兵部卡着兵额不给补齐。。。。。。

你大爷的,全国九边,就你辽东重要?其他八边就不需要精兵驻守了?作为新上任的兵部尚书,王象乾是合格的,他很快就理清了其中的关系,回绝了熊廷弼的再度请调其他边军精锐入辽的奏章。

对此,周永春也上了一道奏章,意思就是希望朝廷能重新启用辽将、辽兵以解前线兵力不足的顽疾。

这才是他与熊廷弼之间矛盾之所在,也是朱由校下决心支持熊廷弼计划调走周永春的根源。

李成梁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他可不想再看到祖家和吴家这样的武将世家起势。如果不是李成梁养寇自重,也不至于会在辽东养出后金这么个庞然大物来。他倒是一死了之,可给大明造成的伤害却是深远的。

朱由校深知历史的走向,知道这些辽东武将世家一个都不可信。所以他不惜一批批的给熊廷弼送兵送粮饷,他不求熊廷弼能马上将失去的国土收复,起码能稳住辽沈一线,给朝廷练兵的时间。所以,他做好了丢失部分国土的心理准备。

战争并不是口嗨,不言胜,先言败。所以他提早数年让东江镇出现在辽东,筹划建立远东镇,就是为了给女真人的背后插上两把刀子,让其不能全力攻击辽东。

只不过时间太紧,任务太重,现在的远东气温低下一片白茫茫的,此刻就派人过去筑城简直就是让洪承畴带人去送人头,女真人都还没来呢,自己先把自己给冻死了。那是疯子才做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如此傻。

最后廷议的结论就是,下旨勉励熊廷弼,让其放开手脚做事,他的调兵请求,朝廷都允了,只要求他能稳住前线即可。同样的,对周永春也是一顿勉励,赞扬他不将矛盾公开,尽心维护经略的权威。同时,希望他做好经略的助手,在物资运输、筹措粮饷、锻造火器上给予辽东经略最大的支持。

魏忠贤对于阉党仅收获了一个邢科给事中是不满意的,他决定再度出来搞事情,于是他再次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

底下文官们看到他这个举动,无不是菊花一紧,他们无不在想:这天启朝的廷会时间过的好慢啊,怎么还不结束呢?

魏忠贤嘿嘿一笑,随后脸色一整,向朱由校汇报道:“启禀皇爷,奴才有本要奏。”

朱由校轻张嘴巴,说道:“准!”

魏忠贤打开奏章,装模作样的念到:“泰昌元年九月初一,辽东经略熊廷弼上折子给户部,声称经略府仅收到先帝下拨的内帑银两二百四十万,缺口还是非常之大,要求户部抓紧时间将缺口补上!”

朱由校瞪大双眼,转头看向魏忠贤,怒声喝骂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为何今日才汇报?骆思恭,你是吃屎的吗?这等大事居然知情不报?”

他有道理生气,作为监察百官的锦衣卫和东厂,居然知情不报,如何让他不生气呢?

武将勋贵队伍中骆思恭出班跪倒在地,魏忠贤同样如此,跪在朱由校面前。两人狡辩称自己也是刚刚查到,求皇帝开恩饶恕他们失职之罪。

朱由校没有轻饶他们,罚了他们一年的俸禄。

文官:......又开始唱双簧了。

朱由校朝着百官开口询问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皇考刚即位时,随即就发内帑四百万两白银以补辽东欠饷了吧?”

底下文官鸦雀无声。

这个时候憨憨英国公张维贤出班回答道:“启奏陛下,臣当时在场,先帝确实是令王安下发了内帑四百万两银子补辽东欠饷。”

朱由校不解的说道:“那朕就奇怪了,为何熊廷弼给户部上折子说自己只收到了二百四十万两银子呢,那一百六十万两去哪了?朕刚登基那日,深怕辽东粮饷不足,特从内帑调拨了五十万两银子及众多物资运往辽东;以及十一月往浙闵水师的二百万两内帑银;还有上月发往各地的内帑六百万两银子和五百万石粮食,情况如何?”

骆思恭回答道:“启禀陛下,九月那笔五十万两银子是臣亲自押送,全额运抵辽东,经略府回执可以作证。发往闵浙与其他边路的银两物资还未抵达目的地,目前尚未有消息传回。至于八月份先帝下旨下拨的内帑银臣......”说到这里,他汗颜的低下了头颅。

他怕了,有些事就算他知道,也不敢说,虽然锦衣卫独立于朝中文武官员,可他这个指挥使毕竟也是武官,官场风气如此,他也做不到独善其身啊。

由于朝廷俸禄过低,导致各部门只要有银两经手,都会瓢没部分银两作为部门的经费,这也是明朝顽疾,俗称潜规则。这种事与百官的礼金一样都是可做不可说,可大可小的官场规则。

见他话没说完,朱由校心里门清,这又是一个潜规则。

他开口询问道:“户部可有话说?”

户部尚书李汝华、右侍郎李长庚、左侍郎袁可立三人出班摘下帽子跪地回答道:“臣等都是清白的,恳请陛下明察!”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朕自然会严查,朕不会放过一个贪官,也不会冤枉一个好官。孰是孰非,就等调查结果出来吧。”

于是他点了东厂魏忠贤、都察院右都副御史徐光启、刑部尚书王纪、大理寺寺卿薛国用四人的将。由东厂监督,三司会审,彻查此案。

四人均非东林党之人,且魏、徐还是皇帝心腹,会审结果自然会清楚无误的出现在皇帝案前。

天启朝第一堂廷会终于落幕了,文官们低头不语,神色紧张,相反的,武将勋贵们抬头挺胸,嘴角咧开,他们心中无不畅快无比。皇帝下旨彻查票墨案,他们都是最终受益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官赐福 生活系游戏 在霍格沃茨读书的日子 三千世界漫谈 法宝修复专家 艳海风波 不负卿莫别离 夫君,来种田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近距离爱恋 福艳之都市后宫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雁鸣长空 护花状元在现代 忠犬神探 超级电力强国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听说,爱情回来过 洪荒之孔宣传 暖床王爷丑颜妃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三国江东霸主 抗战之英雄血 犁汉 禁地猎人 大时代1958 左明天下 承包大明 北朝帝业 红楼从庶子开始 三国:随子龙七进七出扬名立万 明末:边军不退 明天下 坏人笔记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大唐第一状元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三藏还俗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铜镜约 英烈传奇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锦衣血诏 史上最强县令 北宋第一狠人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