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首页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民国之谍影风云 百炼飞升录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猎天争锋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重生之铁血战将 朕,君临天下!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朱砂蚀骨照寒窗(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前批甚是!着该县令亲勘地界,传唤邻佑,务得实情!若再含糊,定参不贷!**”又一行批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

每一道朱批,都像一道鞭痕,狠狠抽打在这份本就脆弱的卷宗上!也抽打在李明的心头!他能想象父亲当年,一个初出茅庐的县令,捧着这份被朱批反复鞭挞的卷宗,在府衙威严的公廨前屏息等候,在无数质疑和呵斥声中反复奔波查证,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对着这些鲜红的、如同诅咒般的字句苦苦煎熬!这哪里是批阅?分明是层层叠叠的、名为“权力”的烙印!是悬在头顶、随时可能落下的铡刀!

李承宗枯瘦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凝重,缓缓抚过那些层层叠叠、早已干涸却依旧触目惊心的朱砂批注。指尖掠过那些凌厉的字迹,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那灼人的威压和刺骨的寒意。

“明儿,看此处。”他的指尖最终停留在卷宗末尾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有一行极其细密、却工整沉稳的蝇头小楷墨字,如同在血色荆棘中倔强生长出的一株青苗:

“**卑职遵批,躬亲履勘。查:原契四至以老槐、溪石为界,世代无异。邻佑张三、李四等十余人具结画押为证,言词凿凿。中人王五虽老迈,然神志尚清,指认画押无误。据此,田产归属甲户乙,当无疑义。**”

这行字,笔力内敛,条理清晰,证据链完整,如同在惊涛骇浪中钉下的一根铁桩!

“此乃为父当年,顶着府衙数道朱批斥责,耗时月余,遍访乡邻,亲勘地界,最终呈上的结案陈词。”李承宗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穿越时光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傲,“此案,关乎两户农家数十亩赖以为生的薄田,关乎数口之家的存亡!府衙上官,高居堂上,朱笔一挥,轻飘飘一句‘再查’、‘定参不贷’,便是我等刀笔小吏奔波劳碌、寝食难安的如山重负!稍有不慎,便是冤狱丛生,民怨沸腾!”

他的目光从卷宗上抬起,如同沉甸甸的铅块,落在李明因震撼而微微睁大的眼眸上,字字千钧:

“今日教你公文律法,非是炫技,乃授你安身立命、护佑一方之器!公文之要,首在‘格式’!上行下效,皆有定规。告示如何张贴,诉状如何书写,判词如何措辞,行移如何用印…失之毫厘,轻则贻笑大方,重则授人以柄,祸及自身!”他拿起一支朱笔,蘸了蘸那浓稠如血的朱砂墨汁,在一张空白公文纸上,极其精准地划出抬头、事由、正文、结语、落款的区域,如同在绘制一幅关乎生死的阵图。

“律法之基,在于‘明辨’!”李承宗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凌厉,“《大明律》煌煌巨着,条文浩瀚。然,治县理讼,首重‘户婚田土钱债’!此乃百姓身家性命所系,纷争之源,祸乱之根!”他的手指再次点向那份饱经朱批的卷宗,“譬如此案,核心便在《户律·田宅》中‘盗卖田宅’、‘典卖田宅不明’诸条!熟记条文仅是入门,更要深谙其意,明辨真伪,于纷繁口供、杂乱证据中抽丝剥茧,直指核心!此乃‘治理’之始!”

“治理…”李明喃喃重复着这个沉重的词汇,目光再次落在那份被朱砂层层浸透的卷宗上。那些冰冷的条文、那些鲜红的批语、父亲那行倔强的结案陈词…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活了过来!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了“县令”二字背后那沉甸甸的分量——那不仅是官袍上的补丁和案头的清粥,更是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是游走在律法条文与现实泥沼之间的如履薄冰!是一种在权力的重压下,以微薄之力维系一方公正的、近乎悲壮的担当!

“看这判词,”李承宗的声音将李明从震撼中拉回,他指向卷宗最后一行用馆阁体工整书写的判语:“**依律,田产归乙户所有。甲户所控不实,念其家贫,免于责罚,着里正善加劝导息讼。**”

“此判,依律而断,铁证如山。然,”李承宗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甲户虽败诉,却免于责罚。何也?非为枉法,乃因‘治理’之道,非仅明刑弼教,更在‘安民’!甲户失田,若再受杖责,必怀怨怼,或流为盗匪,或举家离散,岂非徒增地方之乱?故,判词之中,须刚柔并济,既彰律法之威,亦留劝善之机,方为牧民之道。此中分寸,存乎一心,非律条可尽述也!”

“刚柔并济…存乎一心…”李明咀嚼着这八个字,再看向那份卷宗,看向那行刚正的判语,心中豁然开朗!冰冷的律法条文,在父亲手中,竟能化作如此充满人性温度与治理智慧的利器!这已远超松鹤斋中那些关于“仁义道德”的抽象探讨!这是真正滚烫的、带着泥土气息和血泪重量的“学以致用”!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寂。只有窗外北风卷过枯竹的呜咽,愈发凄厉。廉价的青石砚里,那池浓稠的朱砂墨汁,在清冷的空气中渐渐失去了光泽,凝结成一种暗沉的、如同干涸血迹般的紫黑色。刺鼻的铁锈腥味混合着墨臭,无声地弥漫。

李承宗不再言语,只是重新坐回书案后,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柄暗红色的戒尺光滑的表面。他望着窗外沉沉的暮色,望着庭院中那几竿在狂风中不屈摇曳、却终究难敌寒冬而枝叶凋零的枯竹,眼神悠远而沉郁。一种深重的疲惫,如同无形的枷锁,沉沉地压在他挺直的脊背上。

李明依旧端坐在书案前,面前是写满了稚拙馆阁体的毛边纸,耳边依旧回荡着父亲那金声玉振的雅言示范。然而,他所有的感官和心神,都被书案另一端那份饱经朱批、血迹斑斑的旧卷宗所占据!那些层层叠叠的鲜红印记,如同无数双来自权力高层的、冰冷的眼睛,无声地凝视着他;父亲那行在血色荆棘中倔强生长的墨字判语,则如同一盏微弱却倔强的灯火,在重重威压之下,艰难地照亮着一条名为“责任”的逼仄小径。

他缓缓抬起自己的右手。掌心那道被刻刀留下的暗红疤痕,在昏黄的灯火下显得格外狰狞。此刻,这疤痕仿佛与卷宗上那些干涸的朱砂批注产生了某种诡异的共鸣,隐隐传来一阵灼热的幻痛。他下意识地蜷紧了手指,仿佛要攥住什么。

“明儿。”李承宗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疲惫与苍凉,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儿子那苍白而写满震撼的小脸上,“今日所言所授,字字句句,皆非空谈。馆阁体之方正,乃立身之骨;雅言之清正,乃喉舌之刃;律例之谙熟,乃护身之盾;而‘治理’之要…”他顿了顿,枯瘦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份暗沉如血的卷宗之上,发出沉闷的轻响,声音陡然变得无比沉重:

“**皆在此朱砂蚀骨、案牍劳形之中!皆在‘明辨’与‘担当’四字之间!**”

“**案牍之劳形,实为生民之枷锁。一笔朱砂,一纸判词,轻则关乎一家温饱,重则定夺数人生死!此乃为官者之枷,亦是…不可推卸之重!**”

“**你…可懂?**”

最后三个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李明的心坎上!他猛地抬头,迎向父亲那深邃得如同寒潭、却又燃烧着某种近乎悲壮火焰的目光!那目光中,有期望,有审视,有沉甸甸的托付,更有一种洞悉世情后的、深不见底的苍凉与疲惫!

懂?他如何能懂?八岁的躯壳,异世的灵魂,纵有过目不忘之能,又如何能真正承载这份浸透了朱砂与血泪的、名为“治理”的千钧重担?

然而,在那目光的逼视下,在那份卷宗无声的诉说中,在那掌心疤痕的灼热幻痛里,一股冰冷的、沉重的洪流,已无可阻挡地冲垮了他所有懵懂的堤坝!他仿佛看到无数个像张铁柱父亲那样在衙门外局促等待的身影,看到那份卷宗背后两户农家绝望与期盼交织的眼神,看到父亲在无数个寒夜里对着如山的案牍和鲜红批注熬白的鬓角…

他张了张嘴,喉头滚动着,最终却一个字也未能吐出。只是迎着父亲的目光,极其缓慢地、极其用力地,点了点头。那点头的动作,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近乎悲壮的沉重。

书房内,灯火如豆。窗纸上,枯竹狂舞的影子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那池凝结的紫黑朱砂,在灯下泛着幽冷的光,如同一只永不闭合的、凝视着官道沉浮的冰冷之眼。

夜风穿庭过户,呜咽声更紧,如同无数冤魂在时间长河中的低泣。案头那柄暗红的戒尺,在摇曳的光影里,沉默地倒映着父子二人被拉长、扭曲、却又无比沉重的身影。

寒窗烛烬,朱砂蚀骨。

这名为“治理”的第一课,字字如刀,深可见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夫君,来种田 大叔宠娇妻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近距离爱恋 雁鸣长空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大宋游侠 间者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盛宠之嫡女医妃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乾风云起苍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水浒之往事随风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巨宋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