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首页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民国之谍影风云 谍影无声 抗日之战将无敌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封侯 朕,君临天下!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56章 陈阁老一锤定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廷议的僵局如同京城上空挥之不去的阴霾,一日沉似一日。反对派凭借着“祖宗成法”的大旗和铺天盖地的流言攻势,牢牢占据着道德高地和舆论上风。支持改革的太子一系官员,虽然据理力争,但在对方引经据典、扣帽子、打棍子的轮番轰炸下,颇有些疲于应付,难以打开局面。李承宗更是成了众矢之的,每次发言,必然招致勋贵和清流们群起而攻之,将他描绘成意图颠覆祖制、谋夺相权的野心家。

皇帝高踞御座,如同入定的老僧,任凭下方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他始终不发一言,深邃的目光如同古井,不起波澜。这种沉默,反而让殿内的气氛更加压抑,也让反对派的气焰更加嚣张。他们似乎觉得,皇帝的沉默就是默许,就是对他们“维护祖制”行为的认可。

就在这僵持不下、空气都仿佛凝固的时刻,一个苍老而略显沙哑,却异常沉稳清晰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喧嚣。

“陛下,老臣…陈文瑞,有本奏。”

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瞬间让嘈杂的大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文官队列的最前端。只见那位须发皆白、身形清癯、在朝堂上向来以持重寡言着称的陈文瑞阁老,缓缓地、一步一顿地走出了班列。

陈阁老!这位历经三朝、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元老重臣!他虽非首辅,但其资历、声望、以及在士林清议中的地位,远非寻常阁臣可比。他一向不轻易表态,此刻竟然主动出列!

反对派心头一凛,一股不祥的预感悄然升起。太子和李承宗等人则是精神一振,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

皇帝的目光也终于有了聚焦,落在了陈阁老身上,微微颔首:“陈爱卿,讲。”

陈文瑞阁老对着御座深深一揖,然后缓缓直起身。他没有立刻看向那些反对者,而是将目光投向大殿高耸的穹顶,仿佛在追忆着什么,声音带着一种阅尽沧桑的沉静:

“老臣年逾古稀,侍奉三朝,亲历国事凡五十余载。今日朝堂之上,反对内阁新制者,口口声声‘祖宗成法不可变’,言必称太祖、成祖圣训,仿佛我大明立国之基,自洪武、永乐之后,便一成不变,固若金汤。”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刚刚还慷慨激昂的勋贵和清流,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

“然,果真如此吗?” 陈阁老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质询的力量,“老臣请问诸位同僚:太祖定制,中书省总揽机要,丞相权柄赫赫。然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太祖废中书,罢丞相,权分六部,此非变乎?”

“成祖皇帝,迁都北京,设行在六部,又置东厂,以厂卫制衡外朝,此非变乎?”

“仁宣之治,三杨辅政,虽无内阁之名,已有辅政之实,此非权宜之变乎?”

“至于我朝,巡抚、总督之设,本无定制,乃因时、因事、因地而设,渐成常例,此非变乎?”

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个高举“祖制”大旗的人心头!陈阁老以无可辩驳的史实,清晰地指出:大明朝的体制,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变迁、现实需要,一直在进行着或大或小的调整!所谓的“祖宗成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变,乃是天地之常理,治国之大道!拘泥于古,不知权变,非但不能守成,反足以误国!” 陈阁老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今日所议之内阁制,非为颠覆祖制,实乃顺应时势,补益祖制之不足!其核心,在于‘佐君理政’四字!何来架空六部之说?”

他目光如炬,看向那些忧心忡忡的六部堂官:“章程明载,内阁主‘议’(决策建议、协调),六部主‘行’(执行具体政务)。票拟之权,仅为建议,最终批红之权,在陛下!内阁非但不能直接干预六部部务,更需倚仗六部之力推行政令!二者乃相辅相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何来掣肘?何来架空?尔等身为部堂重臣,若连自身权责界限、与中枢如何协作都分不清,一味畏惧变革,抱残守缺,才是真正失职!”

这番话,直指核心,厘清了内阁与六部的关系,更点出了反对者恐惧变革、固步自封的心态本质!几位六部堂官被说得面红耳赤,一时语塞。

最后,陈阁老的声音带上了深沉的感慨和切肤之痛,他看向皇帝,也看向满朝文武:“陛下,诸公!老臣垂垂老矣,每日于文渊阁当值,眼见通政司呈递之奏章堆积如山!各地急报、灾情、民变、边患…动辄迁延旬月,方能上达天听!陛下夙兴夜寐,批阅奏章常至深夜,犹有不及!六部官员,案牍劳形,精力尽耗于文书往复、相互推诿之中!此等效率,如何应对日益繁杂之国事?如何解民倒悬?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苍老的声音带着一种悲悯和急迫:“长此以往,非但新政难行,便是祖宗留下的基业,恐也将因这拖沓低效之痼疾,而日渐消磨!设立内阁,精简流程,集思广益,提高中枢运转之效,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此非为权柄之争,实乃为国为民,求一线生机!老臣…恳请陛下,并诸公,莫再空谈祖制,当以社稷苍生为重!”

言罢,陈文瑞阁老对着御座,深深一揖到底,花白的头颅久久未曾抬起。殿内一片死寂!

这位三朝元老,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厘清了“变”与“祖制”的关系;用清晰的逻辑,阐述了内阁的定位与权责;更用自身亲历的切肤之痛,揭示了当前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巨大危害!他的发言,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没有扣帽子打棍子的攻击,只有沉甸甸的事实、清晰的道理和为国为民的赤诚!

这份沉甸甸的分量,远非那些空喊“祖制”的勋贵和引经据典的清流所能比拟!

殿内鸦雀无声。许多原本被“祖制”牌和流言影响、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官员,脸上露出了深思和动摇的神色。陈阁老德高望重,从不妄言,他的话,份量太重了!他描绘的那种因效率低下而导致的国事延误、民怨积累的景象,让他们感到了真切的恐惧。

反对派阵营中,武定侯徐光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时间竟找不到有力的说辞。礼部尚书的老脸更是涨成了猪肝色,陈阁老搬出的太祖废丞相、成祖设厂卫等铁一般的事实,彻底击碎了他“祖制不可变”的立论根基!

整个朝堂的气氛,被陈文瑞阁老这一番沉痛而有力的陈词,彻底扭转!

一直沉默如渊的皇帝,此刻终于缓缓开口。他的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落在依旧保持着躬身姿势的陈阁老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感慨。

“陈爱卿…所言甚是。” 皇帝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一锤定音的决断,“祖宗之法,贵在因时制宜,而非泥古不化!中枢运转迟滞,效率低下,确为朕之心病,亦为国之大患!内阁之设,旨在佐朕理政,提高效率,非为夺权,更非变乱祖制!”

他拿起御案上那份《内阁规制章程》草案,声音沉稳而有力:“此章程草案,立意甚佳。然,陈爱卿及诸位爱卿所言,亦有其理。治国之道,需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着:将此草案,交付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及翰林院,会同详议!就陈爱卿及诸卿所提关切,如内阁与六部权责界限、票拟流程细化、首辅人选资格等,务必斟酌妥当,务求周密!限期一月,呈报于朕!”

“臣等遵旨!” 满殿官员,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此刻都只能躬身领命。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表面上,是将草案交付有司“详议”,看似是妥协和拖延。但在场的老狐狸们都心知肚明——皇帝这是借着陈阁老的东风,给内阁制的推行铺下了最关键的一块基石!“详议”只是走个过场,核心框架已被皇帝认可!反对派掀起的滔天巨浪,被陈阁老一番定海神针般的言论,硬生生地压了下去,至少暂时失去了颠覆性的力量。

廷议散去。李明随着人流走出大殿,心中激荡难平。陈阁老那苍老而坚定的身影,那振聋发聩的发言,深深烙印在他脑海。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定鼎之言,什么是历经沧桑的政治智慧!

然而,就在他走出殿门,阳光重新洒在身上的那一刻,他无意间回头,瞥见在几位内侍搀扶下、缓缓走下丹墀的陈阁老。阳光勾勒出老人清瘦而略显佝偻的轮廓,他似乎在极力压抑着什么,用手帕捂着嘴,发出几声压抑而沉闷的咳嗽,苍老的面容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一丝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蛇,悄然爬上李明的心头。这位一锤定音、力挽狂澜的三朝元老…他的身体,还能支撑多久?在这内阁制即将破冰的关键时刻,这位定海神针的安危,又将牵动多少敏感的神经?惊雷虽暂时压下,但阴云,并未完全散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非主流清穿 道藏辑要 雪淞散文随笔集 暖床王爷丑颜妃 贴身老师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修行在完美世界 雁鸣长空 大神夫人有点萌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间者 都市之纨绔军医 首席,深情如初 爱劫难桃,总裁独家盛宠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新现代逍遥录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冰临谷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乾风云起苍穹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浴血山河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水浒之往事随风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巨宋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txt下载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最新章节 -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