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首页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三国之至尊系统 从八百开始崛起 猎天争锋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锦衣状元 大明1937 封侯 亮剑之独立大队 北宋大相公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杀人的曹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临颖城内,走了一天一夜的杨平部众,进城之后就想倒地而睡,天气还冷,这要是在地上睡一觉,至少要病倒一多半,各级军官用棍棒把这些弱鸡赶进了提前准备好的住处。

(在古代,天黑以后,城门轻易是不会再开的,更不用说还给准备了六千余人的住处。这就不得不提杨平充足的准备了——

前天商定好守临颖后,在昨天早上出兵时,杨平就命令“太平民团”团员钟矛,带领六名近卫团士兵,坐着两辆驴车,带着何仪的亲卫何冬,先行赶到临颍县。

有何仪的命令,再加上两驴车的礼物,钟矛顺利的从郑春手里接过了临颖城的防务,为大军的到来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进到住处的士兵倒头就睡,但作为主将的杨平可不能睡。

临颖城西城门上,杨平正在感谢何仪的亲卫何冬和校尉郑春,杨平的感谢方式就是请人吃火锅。

在冷飕飕的黎明前吃顿火锅,那叫一个享受。

一顿火锅之后,在杨平一张巧嘴的拉拢中,何冬和郑春直接拜倒在他的马扎之下,表示愿与杨都督一起守临颖,不败曹军,誓不南归!

送走了何冬、郑春,安排好防务的黄正、马河,以及安置好大军休息的钟矛三人来到了杨平这里。

“都坐吧。”杨平招呼他们坐下,亲卫又换了一滏骨汤,四人边吃边商量。

“钟矛兄弟,给我等介绍一下临颍城的情况。”杨平给钟矛夹了一筷子肉片。

钟矛是个精细的汉子,不仅身形精细(话说,杨平现在的部下就没有几个雄壮的),心思也缜密,这样的人就更懂人情世故了。

快速的咽下领导给夹的肉,钟矛开始介绍道:“临颖城周长约十里,无外郭、无瓮城,为夯土城墙,高三丈、宽两丈,有多处坍塌,护城河更是干涸、淤堵,不堪使用。

久经战乱后,现如今,城内除了郑春部四百多人外,只有不到千余人口,大多都是老弱,几乎没有青壮,要命的是,这些人都是了无存粮。

好在的是,因靠近南边的颍河,城中不缺水源。”

杨平又给钟矛夹了一筷子肉片,问道:“如若抢修坍塌城墙,需耗时多久?”

“六处坍塌,大小不一,两个后备旅一起出动,一个白天足矣。”

杨平想了一下,命令道:“钟矛,任命汝为护民军团司马,天亮后,告知郑春部众和城内居民:有修理城墙之人,夯土一尺者,报酬一个面饼。

午饭后,由后备旅接替,天黑前务必修好城墙。”

“属下领命!”钟矛起身行礼道。

杨平示意他坐下吃肉,又询问黄正,“黄正兄弟,防务安排的如何了?”

黄正放下筷子,回答道:“东西南北四门,各有一个大队镇守,近卫团有一个大队在县衙待命,半刻钟内可支援任意一门。”

“很好。”杨平给黄正夹肉,“要安排好轮值单位,要让将士们都能休息好。”

“都督放心。”黄正刚要站起来,就被杨平制止了,“坐下吃肉,兄弟之间,不用多礼。”

又问马河,“马河兄弟,守城器械安排的如何了?”

马河咽下口中食,回答道:“进城后,我等立即组装了二十部床弩和二十部投石机,集中在北门和西门。

另外,两个后备旅也就近驻扎在两门附近……”

“有诸位兄弟,我无忧矣。”杨平深知,好下属是夸出来的,他笑着给三人夹肉道。

……

天光大亮,戒备了一夜的的版梁大营中,斥候回报曹操,“周边十里内,仍不见那支精锐之兵。”

又有监视许县之斥候回报,“许县黄巾贼今晨有异动,皆拔营南去也。”

曹操召集诸将,道:“吾中计也,贼欲南逃,故派疑兵疲我军也。”

诸将皆面有愧色,毛阶躬身道:“主公,此末将之错……”

“唉~孝先何错之有。”曹操打断了毛阶的话,对众将说道:“乃吾未曾识破贼计,与诸将无关。”

推功揽过,这就是诸将乐意跟着曹老板的原因。

曹操又道:“贼将刘辟、何仪、黄邵、何曼,皆草莽匹夫也,吾屯兵版梁,四人已于前日会兵于许县,只待吾略施计谋,便可擒杀其人,尽得其众。

贼遣疑兵疲我之军而南逃者,必有智慧之士谋划。

今,诸兵将皆疲,不能追击,纵四贼部众逃脱,此战无功也!”

曹操说完,毛阶出列道:“主公,末将请率部众追击贼部,以恕前错。”

曹操道:“孝先(毛阶字),汝无错也。刘辟四贼未及天亮便已启程,今日便可南渡颍河,追之不及也,勿要折腾士卒。”

随后命令道:“传令,埋锅造饭,令士卒饱餐,午后拔营,夜驻许县。

令斥候向临颖方向探查,找出昨日六千精锐所在,吾当灭之!

召许县细作回营,吾欲知是何方高人助四贼耶?”

诸将领命而去,曹操卧于大帐内歇息,睡意朦胧时,有小兵来报,“禀报主公,夫人有家书送到。”

曹操起床,宣见送信之人,但见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进到大帐之中,跪地拜道:“奴婢丁二,参见家主。”

曹操问道:“尔潜伏许县,可知近期四贼与何人交往。”

跪在地上的丁二,是曹操夫人丁氏陪嫁的家奴,负责丁氏嫁妆中的一些产业经营。

曹操看中其才能,让他做了曹军的细作,半个月前,扮作商人进到了许县之内。

丁二回答道:“禀报家主,刘辟等四名贼人,前日曾与太平民团都督杨平在县衙内会晤。

具体情形,奴婢不得而知。然,昨日刘辟四贼率大军将许县团团围住。

奴婢原以为他们要与家主交战,未曾想,今日三更时分,四贼大营之中便开始埋锅造饭,未及天亮,便拔营南去。

奴婢将消息传至我军斥候,随后便得家主相召,于是快马回营。”

曹操让丁二起来,思索一会儿问道:“尔言说,太平民团都督杨平,此乃何人?”

丁二答道:“杨平此人,年十六岁,正旦之日,死而复生,诈称‘中华帝君’,收拢流民,上元之夜破魏家坞堡,亲手残杀魏家嫡脉二十余人。

后,立起太平大旗,号太平民团。曾击败荀家千人家丁。

奴婢得知,其有万余流民,其它一盖不知。

奴婢失职,请家主责罚!”刚刚站起来的丁二跪地请罚。

曹操自言自语道:“给四贼谋划之人,莫非一黄口小儿乎?”

又问丁二,“尔可知,杨平现今何处?”

丁二磕头道:“奴婢实不知也!”

曹操走到丁二身前,道:“抬头。”

丁二依言抬头,但见眼中剑影变大,耳听利剑出鞘之声……

曹操收剑,面不改色的对着捂着脖子、只能发出“呵、呵”之声的丁二,道:“尔为细作,境内有万余流民受一人相召而聚,尔竟不做探查,失职至此,要尔何用!”

听完曹操的话,丁二彻底咽气。

杀人之后,曹操问许褚道:“那六千精锐可有消息?”

“不曾有。”

“若有音信,即刻报之。”

“诺。”

……

在曹操杀丁二时,许县南十多里外的颍河上,从东向西依次搭起了五座浮桥。

因为有童谣曰“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许县周边的百姓十分惊惧,特别是依附何仪的部众。

在得到南迁的通知后,争先恐后的向南逃命,何仪等人虽然得杨平建议,派出队伍维护秩序。

但急于逃命的人群是很难控制的,乱糟糟的人群挤在不到一丈宽的浮桥上,不时就有人落水。

好在的是,二月十分干旱,水面不宽,只有不到二十丈。河水也不深,最深处也不过到成年人的胸口。

即便这样,失去秩序的人群,也有一千多人溺毙于颍河之中。

在乱糟糟的迁徙大军中,最西边的一座浮桥上却是井然有序——

红底金字的太平大旗领头,身着黄色竹甲的护民军团第九团前行开道,第八团和第七团在两侧护卫,后面是以百户为单位的行军大部队,队伍的最后是护民军团副都督陈皮带领的收容队。

八千多人的队伍竟然丝毫不乱,几乎没有损失的跨过了二十余丈的浮桥。

过桥后,各部点名,只少了十多人。

逃命之时,自有取舍,陈皮果断下令,继续南行,要跑到了何仪部众前面。

用杨平的话说就是,只要你们跑到了刘辟四人的部众前边,有了垫背的,你们就安全了!

太平民团八千多人行进速度惊人,到天黑时,已经过颍河南行30多里了。

这一路上,也有南迁流民死命跟随他们,这些人的想法很简单——跟着这么有组织度的迁徙队伍,肯定很安全。

在古代,千万不要小看童谣的威力——随着“曹阿瞒,喜屠城,人肉捣泥制军粮”的童谣,随着刘辟等部众南迁,迅速传播到整个颍川郡。

半信半疑的百姓在得知曹阿瞒的大军就在许县时,纷纷开始南逃,颍川郡直接损失一半人口。

太平民团大部队始终保持着领先何仪部众一天路程的节奏,一路上不断的收拢流民,期间还搂草打兔子攻破了两个坞堡,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乱世之中,有粮就有人,太平民团一路上接纳流民,等过了汝河,到达北宜春县(今汝南县西南)时,人口已经超过三万!(当然,这是后话了。)

……

曹操在正午前得到斥候回报,“根据车辙追踪,昨日的六千精锐,应是进了临颍城,城头上升起红底金字护民大旗。”

曹操遂召集诸将,道:“昨日疲我大军之精锐,在版梁正南30里临颖县。

领兵之人乃高人也,我军若西进许县,彼可断我粮道!

为今之计,需先破临颖,方可西进。

传令:

曹洪,汝领兵五千,饭后启程,向西夺取许县,防刘辟四贼去而复返,卫我大军侧翼。”

曹洪出列领命。

曹操昨夜被杨平摆了一道,刘辟等煮熟的鸭子也飞了,这算是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把杨平当成同级别的对手对待了。

曹操继续下令,道:“毛阶,汝率战兵三千、辅兵五千,留守版梁大营。”

“末将领命!”

“其余诸将,领剩余兵马,明日五更造饭,天亮开拔,南下临颖!”

“末将领命!”

……

在曹操调兵遣将时,杨平所部正在吃进临颖城后的第一顿饭。

杨平为了让这些虚弱的菜鸡尽快强壮起来,也是下了血本——主食尽量让士兵吃饱,菜里放肉、加盐(曹军的中级军官都吃不上这么好的)。

在吃过午饭后,杨平对部队进行了一次扩编:

从何义、刘辟等人送来的四千人中选了八百人,又从两个后备旅中选了二百人。将两个步兵旅扩充到每个旅一千人,辖制四个220人的步兵团和后勤大队、工兵大队。

又挑选了五十多个身形高大的汉子,补充进近卫团,组建了包括斥候队在内的三百人的中军。

加上临颖城郑春部四百多人,剩余的4400多人,编成两个1200的后备旅,由齐峰暂代后备第一旅旅长,王五暂代后备第二旅旅长。两个后备旅,由护民军团司马钟矛统一指挥。

再成立两个和步兵旅一样编制的预备旅,由何冬任预备第一旅旅长,陈丰任副旅长。

由郑春任预备第二旅旅长,路大任副旅长。

六千七百余人统一了武器装备,把后来加入的这些人拿的乱七八糟的农具、木棍,全部交给后备旅的工匠进行改造。

经过一下午的整编、训练,在晚上一顿大餐和诉苦大会后,新加入的这四千多人,也算是初步融入了杨平的护民军团。

临颖城不缺水,利用充足的水源,杨平命令后勤处不停的烧开水,让所有人好好的洗个澡。

一夜过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六千多人,穿上统一的草鞋、竹甲,头戴红巾,胸前挂着陶盘(没有钢甲,陶盘多少有点防护力吧),手拿竹矛、狼筅,后背标枪、竹弩,全副武装在县衙前列阵待命,倒也称得上军容整齐、装备齐全。

牛壮擎出红底大旗,上书两个简体金字“护民”。杨平站在旗下,看着各位团长给自己的下属插旗。

没错,就是插旗,在统一了着装后,怎么让士兵找到自己的上官,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杨平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仿照戏服,给军官后背插旗——伍长、小队长插一面红色三角小旗、中队长、大队长插两面。

团长、副团长插一面黄色四方小旗,旅长、副旅长插两面。

让士兵们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能找到长官,混战时就能保持建制,战斗力起码能提高一倍!

让团长插旗,最起码能让他和手底下的军官再熟悉熟悉。

插旗完成后,刚刚吃过早饭的杨平就接到斥候报告,“近二万曹军从版梁南下,目标临颖!”

杨平立即传令,各团级以上军官到北城门开会,自己则先一步上了北城门。

杨平面向北方极目远眺,平静的面庞下是激动心——

曹操,我等你来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天官赐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白色年华 不负卿莫别离 那些年遇到的异事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汉乡 女官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吃心不悔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Seven日记 霸宠一神秘娇妻 葛英与兴明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大唐房二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明末:边军不退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寒门状元路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穿越古代异界争霸 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