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首页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大秦:一剑开天门,被金榜曝光了 大清隐龙 三国军神 抗日之铁血使命 永不解封的档案 奥特格斗传说 锦衣状元 德意志崛起之路 灵剑尊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典韦献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曹军这次攻击,西城墙乐进部出动了2000战兵,东城墙于禁同样出动2000战兵,北城墙是夏侯惇带队,出动了4000战兵。

8000多人只退回去了一半多,损失了3000多人。当然,这3000多人不可能全部都死了,有些是被砸晕的,也有些是被砸断了腿,躺在原地无法撤退。

看着城墙下密密麻麻的尸体,听着痛苦的哀嚎声,站在城墙上的数千护民军团士兵都是愣在当场。

\"我们赢了!赢得这么轻松!”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某一刻,某一个士兵大声呼喊道:\"我们赢了!\"

城头的士兵如被瘟疫传染一样,同时大呼:\"我们赢了!\"

坐在北城门上看书的杨平,控制着右手,把左手攥得青筋直冒的竹简抽出来放到一边。

努力控制着自己身体,自然地走到女墙边,就那么直直地看着北边的那队骑兵,神色淡然。

欢呼的士兵们看见自己的主帅如此气定神闲,仿佛胜利就是他安排好的一样,不值一提。

瞬间,杨平那瘦弱的身躯在士兵们眼中变得高大起来。这帮被强行捏合起来的乌合之众,终于对主将产生了敬服的心理。

但杨平心里表示:不是我不想动,而是我动不了!

两刻钟的战斗,坐在城门上\"装逼\"的杨平肾上腺素飙升得厉害,等战斗过去,现在他只能是谁都不服,只扶墙!(哈哈)

在他旁边的第一旅旅长黄正,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让预备队的士兵顺着曹军的云梯爬下城墙,前去收拢曹军的武器装备。

杨平穷啊,铁制武器没有多少件,铠甲就更不用说了。这些躺在地上的曹军,他们的武器就成了杨平最眼馋的东西。

看着城上的贼军一波一波地下城,收拢自己士兵身上的甲胄、武器刀兵,甚至这些士兵们还把阵亡的士兵剥了个精光,布皮衣服全部都拿走。这些曹操大抵也能理解。

但是,城上的贼兵却要把受伤的曹军士兵用绳索给拉上城墙,而那些被拉上城墙的伤兵也不反抗,还十分配合。这让曹操很不解:莫非贼军在储存肉食?

收拢曹军伤兵这个行为,曹操不理解。但杨平给军官们的解释是:\"乱世之中,你争我夺那只是世家豪强们的浪漫游戏,我们这些拼命的兵卒只是他们眼中的一个数字。

都是苦命人,能救就救回来。救回来以后,这些在战场上受过伤的老兵就会成为咱们的战友。\"

当然,杨平这边也不是什么伤的士兵都救的。救回来的只是被砸断了腿,或是受了贯穿轻伤,确定有七成把握能救治回来的;

那些被金汁烫伤的,甚至被砸得骨断筋折、露出森森白骨的就不救了——因为杨平部队现在的医疗水平没那个能耐把这些人给救回来。

杨平士兵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伤兵搀扶到护城河以外,然后派出一个士兵举着白旗来到曹阵前。

曹操也很好奇这个小兵是来干什么的,于是策马向前问道:\"尔为何来?\"

小兵答道:\"我家都督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你们可以派没有拿武器的士兵去把那些受伤的袍泽带回本阵。

当然,阵亡的士兵,遗体你们也可以带回来。\"

曹操好奇地看着这个身后插着一面小旗的士兵,问道:\"可需传话与杨都督?\"

小兵朗声道:\"无需传话。\"

这可是赤裸裸的阳谋,曹操无奈的派出了辅兵到城墙外,将杨平没有带回去的伤兵和阵亡士兵的遗体拉回大营。

城墙上,黄正不解地问道:\"都督,为何让曹军把伤兵和遗体都拉回去?\"

缓过劲来的杨平自然地坐在竹凳上,给旁边的军官和士兵们解释道:\"守城之战,浪费时间有利于守军。

你们看,曹军这么一折腾,现在都快中午了。等于是打仗两刻钟,收尾两时辰。

咱们的目标是守城,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一切因素,增加守城成功的概率。

就比如说现在,曹军出动辅兵收伤兵、拉尸体,咱们就能气定神闲地吃一顿午饭,对吧?\"

说到这里,杨平强忍着心中的恶心——实在是煮金汁的味道太过浓郁了。

有士兵问道:“都督,那些伤兵,拉回曹营也救不活了,还浪费人力和药材,曹屠夫怎么会干这样赔本的买卖?”

杨平询问了士兵的姓名后,郑重的回答道:“崔田,还有诸位,你们记住,我们护民军团,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兄弟!”

听到杨平话语的人,俱是心中一暖,为有这样看重军卒的统帅而安心。于是齐齐行礼道:“我等谨记都督教诲,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兄弟!”

军心可用!

杨平这才给众人解释道:“本都督大张旗鼓的派出使者,在曹军众将士前提出,让他们接回受伤的袍泽、取回阵亡的遗体,

这就是个阳谋!

即便曹操知道这就是个消耗他们时间和物资的计谋,也必须照办。不然,对曹军士气打击太了,军心散了,这仗就不用打了!”

众将士听完一想,确实是这样。看向杨平的目光就更加崇敬了。

……

曹军大营内,负责进攻的诸位将领齐聚曹操大帐。

听闻各方主将汇报了损失后,曹操是一阵心疼:3500多人呢!他1\/6的兵力给打没了,这么大的伤亡,用了多久呢,从云梯碰到城墙开始,仅仅是两刻钟啊!

心疼归心疼,但曹操仍面色平淡地对诸将说道:\"吾之错也,未曾想到杨平小儿如此善于守城,轻敌矣。\"

又询问诸将道:\"汝等可有破敌良策?\"

诸将还在被杨平那密集到极致的攻击所震撼时,却见牙将典韦出列道:\"主公,末将观杨平小儿之战法,无非石块、砖石、竹矛,胜在数量多,威力却乏善可陈。

我等可多制大盾,军士顶住盾牌而行,则杨平之竹矛、石块、箭矢与军卒之杀伤大减。

只要我等精锐靠近城墙,便可一鼓作气而破之。\"

曹操欣慰地看着自己眼前这个大块头的爱将,称赞道:\"不想典韦将军亦有此见识,吾心甚慰。\"

又问诸将道:\"汝等以为如何?\"

诸将纷纷赞同典韦的方法。

于是,曹操便命李典多造木盾,督造的盾牌也不需要多么厚实,只要能防住那种穿透力不强的竹箭便可。

曹操在大帐内与诸将商议攻城对策时,杨平下了城墙,来到城内视察了数个医疗点。

这次短暂的攻防战中,杨平的士兵伤亡不多:仅有100多位倒霉鬼被曹军的弩箭射中面门当场死亡;

还有那十几个冲上城头的曹军士兵,也造成了30多个士兵阵亡。

其他伤者约二百余位,都是在非致命位置被曹军箭矢射中。

医疗点里,那些屠夫、绣娘们用杨平教的办法,拿烧热的小刀割开皮肤取出箭头,再用高度蒸馏酒稍微消毒。

在士兵杀猪般的惨叫声中,绣娘哆嗦着手用针线缝合伤口。

杨平准备的医务人员相当充足,己方这二百多伤兵很快处理完毕。

接着便是被拉回来的500多位曹军伤兵。这些伤兵被带回前,告诉他们城里有大夫能治伤——杨平确实也没诓骗他们。四个医疗点加上一个医疗站,总计100多名身怀绝技的各类医务人员操持着刀、斧、锯、针,在伤兵杀猪般的嚎叫声中上下翻飞。

诡异的是,这些伤兵脸上竟露着幸福的笑容。

杨平正是在此时来到县衙前的医疗站。

伤兵们听说这是护民军团的大都督,挣扎着要起身道谢。

此刻便显出这个前保险人员的专业素质了——杨平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安慰伤兵:\"大家都是苦命人,没必要生死相向,更没必要为那些贵人们拼命。

你们安心养伤,痊愈后愿留下的,我欢迎,想回家的,我发路费。\"

这番话说得好,伤兵们除了称赞杨平仁义,再无二话。

这天下午,经历过战争的士兵们在城墙上戒备,却已无先前的紧张感,反而带着淡淡期待。

原因是,趁曹军未进攻,杨平让军官统军功——虽然过程扯淡、难有准数,但他根据城外曹军伤亡情况,仍给出合理奖励方案:

确认近2000人有战果,另给一些集体颁发军功。

承诺分发的土地当场登记,虽是大饼,却画得真实,守城士兵的士气彻底高涨起来了。

而曹军整个下午都在准备攻城器械——主要因杨平无耻地收走了靠在城墙上的100多部云梯。曹军不仅得重造云梯,还需赶制盾牌(实为木板)。

方圆十几里本就不多的树木遭了殃,连废弃村庄的残梁断木都被曹军搜刮一空,全然不顾残存民众的死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千金媚祸 高科技军阀 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 炮灰女配也要被病娇男主强制爱 天官赐福 把弟弟养歪了肿么破 我女友是外星人 一品邪凰三小姐 我在通关游戏当大佬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不负卿莫别离 谁敢与我食铁兽夺笋 全职武神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无上真身 绿茵之谁与争锋 云间长生叹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霸宠一神秘娇妻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佣兵二十年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最近更新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唐躺平王 三藏还俗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高门庶子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