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首页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花豹突击队 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百炼飞升录 穿越之极限奇兵 红色帝国1924 三国军神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战将无敌 重生之铁血战将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4章 浮桥渡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汝河东岸的袁术大营,连营十余里。

故而,杨平在河西的大营,也向南连营十余里——最南端是何曼的第二师驻地;随后便是教导营和近卫营。以一条临时修出的土路进行连接。

杨平河西大营的正对面,正是洪河与汝河的交汇处。此处的河道最宽处,已超过两百丈,随后向南缓慢收缩。

在河西大营的最南端,河道宽度大概已收缩到百丈之内,水下的暗流也已经平稳,水流也算不上湍急。

四月中旬,还未到夏汛之时,此时,水面宽度约为六十多丈(140米)。

前文说过,在河西大营的北边,靠着汝河南岸有一个小码头;在河西大营的西侧两里地外,有一个大型码头。

两个码头中间,有一个宽度约为五尺的木桥连通汝河南北。

在杨平下达了出兵命令后,此时的后勤营营长李四,便和主管工程的军工司司正路大一起,来到了这座木桥下边。

这里是被划作军事禁区的。桥下有一条长度超过七十丈、宽度两丈的,一道笔直形芦苇丛。

接到命令后,潜伏在这个芦苇丛上的士兵们,迅速将芦苇拔掉,露出的是一个长度六十多丈、表面上横宽两丈有余的一座浮桥。

这座浮桥用的是类似于蜈蚣船的双壳体技术,不同的是,制作的没有那么精细——

桥底使用的是一捆捆竹竿制成的大型竹排。

三捆竹排,使用一排长度十丈的粗壮竹竿进行串联,再在上面铺上宽度两丈的木板,便形成了一个长度十丈、宽度两丈有余的分体式木筏。

三壳体木筏共计生产了七个。

这对于由杨平进行技术指导的军工司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两条长度七十丈的合金铁链,这可是宜春镇内的兵工厂耗时半个多月生产出来的,用了上万斤铁。

杨平下达完作战命令,大概是四月十八日晚上九点多。

路大和李四二人,便迅速按照数次的夜间演练,召集综合后勤营中的舟桥团,开始行动。

士兵们拔掉浮桥上的芦苇,解开在岸上绑着的绳索锚链,拿着长长的竹竿,在南岸大营点起的一堆堆篝火指引下,顺着此时平缓的汝河水面,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两河交汇处移动。

进入两河交汇处,紊乱的暗流直接使这条,前后长度将近一百六十米的软连接性浮桥急剧晃动。

在浮桥上撑杆的工兵们,已经不像第一次演练时那么手忙脚乱,毕竟有两道坚固的铁索对浮桥进行连接,洪河和汝河交汇处的暗流,还冲不散这个浮桥。

慢慢的,整个浮桥全部进入南北走向,再向南下了两里地后,站在浮桥最前头的路大,看到了汝河东岸隐藏在芦苇丛中的一盏红灯。

红灯的上面、东面、南面和北面,被一个木箱子覆盖,只留下朝向西这一面,保证河东岸的袁军斥候根本就发现不了。

路大指挥着浮桥前头的工兵,开始向着红灯前进。

于是,长度七十丈的浮桥,便开始如蜈蚣掉头一样,慢慢向河对岸游去。

四月十八日夜间,天上还算皎洁的月光,给浮桥上的工兵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经过两刻钟艰难而缓慢的移动后,随着“砰”的一声,浮桥的前端,顶上了提前半个月浇筑好的,一道长度超过五丈的水泥台,水泥台上的伪装已经撤去了。

守护在此的军刺小队(此时已不能称为小队了,因为军刺的成员已超过一百人),一个中队二十四人,在队长侯宝的带领下,对这片区域实施了情报遮蔽。

汝河对面的大营里,三十六部重型炮石机,以及超过六十部三弓床弩,一直在对这片划定的区域进行警戒。

袁术因为得到了拿下徐州的消息,在与主要将领以及谋士商议了撤军事宜后,

这位不知死活的世家弟子,竟然和重要将领、谋士在晚上进行了夜宴,以做庆祝!

此时,宴会也就刚刚结束没多久,袁术根本就想不到——杨平会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准备对他们进行攻击!

路大登上水泥台后,便迅速按照之前的演练,将浮桥头部的两个粗壮铁索,通过水泥台后的滑轮组,紧紧地固定在两个预留的铁钩上。旋即,熄灭红灯。

汝河对岸的李四,一看到红灯熄灭,便知道河对岸已经做好准备。

于是,在从营寨里伸出的两个巨大滑轮组的配合下,共二十四辆战车,缓缓拉动那两个长度将近七十丈的铁链,

最后,将铁链固定在这边河岸上的水泥台上。

旋即,也熄灭了汝河西岸的红灯。

在浮桥上等候的工兵们,立即拿出U字型的铁卡子,将七个大型三壳体木筏连接处、连同木筏两侧的铁链,从卡口中紧紧卡死。

六十根粗壮的、带有铁尖的竹竿,迅速地被插入水下,充当锚链紧紧地将木筏固定住。

至此,一个长度一百四十多米、宽度四米多的东西走向的浮桥,就架在了汝河的河面上。

得到浮桥架设完毕的消息后,在营寨南侧的一个暗门迅速打开。

第一师副师长胡三,迅速带着刚刚吃过夜宵的,第一师近卫第一旅一千余士兵,悄无声息地踏上浮桥。

因为浮桥的承重能力,他们只能以极为松散的队形、和极为散漫的脚步(这是杨平的交代,整齐的步伐会产生共振,搞不好能把浮桥震解体了),

缓缓地通过了这座极为稳固的浮桥。

等胡三的脚步踏上水泥台时,这位杨平极为器重的军官,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只要我第一师踏上了地面,这天下就没有谁,能击败我们的队伍!”

近卫一旅之后,就是教导一旅;接着是11旅、21旅、31旅,士兵们在各自在旅长的带领下,一段一段地渡过浮桥。

最后则是第一师代理师长王成,领着第一师师部的工程人员、器械人员和后勤人员,带着装备缓慢地通行。

杨平领着诸葛亮,站在高高的箭塔上,借着自己营寨里的灯火通明,观看浮桥上的情况。

(杨平为了这一刻准备太久了,同时为了防备袁军夜间袭营,杨平的河西大营,每天晚上都是十步一个大大的火盆。

对此,袁军已是见怪不怪了!一切的准备,只为发起总攻时,能够提供便利。)

杨平见第一师已经全部过河了,头也不回的问道:“孔明,第一师过河用了多久?”

诸葛亮估算一下,回答道:“约半个时辰。”

“现在什么时辰了?”

“丑时二刻。”(凌晨两点多)

四月下旬了,天亮的比较早,大概凌晨四点半,天就会蒙蒙亮。

也就是说,杨平还有最多三个小时的时间。

按照第一师的速度,倒是勉强能将一万八千主力,全部送到汝河对面。

时间充足,杨平也就放下心来。

于是接过吴土递来的马扎子,端坐在箭塔上,看着下面出动的车骑营。

按照杨平的计划,第一师出动完毕后,会在浮桥周围列阵警戒;

随后,车骑营就会通过浮桥,抵达浮桥正东两里外进行警戒;

随后出动的就是近卫营和教导营,这两个营会作为预备队进行警戒。

最后出动的是龚都的第四师。在主力全部过河后。后勤营会在浮桥东岸扎临时营地,提供医疗等后勤保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三千世界漫谈 不要啊棺人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非主流清穿 雪淞散文随笔集 林岚秦小雅 刚遇退婚,就被偷听了心声 霍门 总裁痴情蚀骨 末世巨贾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玄鉴仙族 桃运狂医 他又被季小姐迷住了 都市之纨绔军医 盛宠之侯门庶女 嫁给痴傻少爷后我觉醒了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