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首页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花豹突击队 民国之谍影风云 带着农场混异界 谍影凌云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明末逐鹿天下 明末钢铁大亨 封侯 明末1625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章 消灭袁术骑兵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当张和指挥着60辆战车,带着1000余人的车骑营,赶到第一师阵列东边时,刘处带领的100余精锐骑兵,早已在前边严阵以待。

只听见隆隆的马蹄声传来,站在一丈多高战车指挥塔上的张和,就看见南面一道黑色的洪流快速奔来,在阵前一里多地外开始减速,最终停留在第一师正面之前200余步的位置。

张和拿出单筒望远镜,借着皎洁的月光以及袁军北寨里的火光,仔细一看,

这支骑兵约有千余人,装备称得上精良,至少人人都有一副铁甲。

至于骑术,张和估算了一下,刚刚这帮人从冲锋状态到停止状态的距离,得出的结论是:

和刘处那100精锐并州狼骑相比,差远了!

虽然张和感觉对面骑兵的骑术差劲儿,但袁军的骑兵统领梁刚,却对自己麾下千余人的骑兵很有自信。

见对面护民军列阵严整,自己在这干耗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于是就命令手下一名叫汪猛的骑兵百长,纵马到阵前挑战。

只见那汪猛身长八尺,手拿一杆马槊,骑着一匹枣红马,快速突至第一师阵前100余步,跃马扬鞭,耀武扬威地喝道:

\"前方贼军,何人前来领死?!\"

杨平的护民军第一师中,还真没有能打的猛将,所以,第一师谨守队列,鸦雀无声。

在车骑营的张和不禁摇了摇头,不屑地对同车的士兵说道:\"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出动武士单挑!

都督说的果然没错,什么时候都有脑子犯抽的人。\"

结果,张和还话没说完,就见前方带领机动骑兵的刘处,一夹马肚子,快马挺上前,远远地呼喝一声:\"那贼将看箭!\"

话音刚落,便搭弓射箭,嗖的一声,一支狼牙箭,直挺挺地向着50步外耀武扬威的汪猛射去。

光线昏暗,汪猛看得不是真切,听到冲过来的战马上贼将让他“看箭”,条件反射地趴到马背上。

一支箭羽从他背后掠过,射向远方。

待汪猛坐起身来,却又听到\"贼将看箭\"的喊声,

王猛再次趴到马背上,不过,这次却没有什么感觉。

再次坐起身来的汪猛,正准备策马冲击,却见不到十步远的刘处,早已搭箭在弦——原来刚刚那声呼喊乃是诈唬汪猛。

不等汪猛反应,不到十步远的刘处一箭正中他脖子!

\"铛啷\"一声,汪猛手中的马槊掉落地上,他一手捂着脖子,一手不甘心地指着从他面前呼啸而过的刘处,

最终,\"扑通\"一声重重砸在地上。

刘处高速奔驰的战马上迅速转弯,一个海底捞月,侧身捡过地上汪猛的马槊,转身拽过汪猛的马缰绳,优哉游哉地返回了本阵。

刘处和汪猛的这场单挑时间极短,从汪猛嚣张的挑衅,到刘处出马,再到刘处一箭射穿汪猛的脖子,也就不到半分钟时间,甚至不够精彩。

但这不重要,列阵的第一师士兵,在稍微的停顿后,瞬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士气大振!

而对面的梁刚看着倒地的汪猛,心想:果然如细作探听的一样,杨平手下有一支从吕布处借来的并州狼骑,果然骑射无双。

此时天色昏暗,以箭术见长的并州狼骑确实占优势,于是,梁刚就不再派出勇士前去挑战,做无谓的牺牲。

他带着自己身后的这支骑兵,缓缓后退了100多步,令千余骑兵轮流下马,以节省马力,与对面的护民军军阵进行对峙。

在梁刚命令骑兵后退之时,护民军近卫营2000人,列着整齐的队伍,高唱着《护民军团行军曲》,缓缓开到了第一师东侧,随后便列阵严阵以待。

而第一师的士兵,则迅速拿出了一个个竹制的马扎子,就地坐下休息。

又过了两刻钟,教导营2000人缓缓入场,近卫营士兵则开始坐在马扎子上休息。

半个时辰后,第四师6000余人列着整齐的队列,唱着嘹亮的军歌缓缓入场,在距离汝河岸边半里地的位置列阵。

等第四师列阵完毕时,天色已经转亮,夜色,随着河西大营报晓大公鸡的鸣叫,缓缓退去。

此时,在第一师和教导营结合部后边战车上,担任临时指挥的张辽,听到了身后车轮压过地面的声音,

扭头一看,正是杨平穿着全身板甲,站在他那一辆特制的、宽度一丈的四马指挥车上,缓缓而来。

指挥车上高度三丈的旗杆上,挂着一面红底金字的护民大旗。

张辽迅速下了战车,骑上战马来到杨平的车前,行礼说道:\"都督,您来了,我军是否可以开始进攻了?\"

杨平看着雄壮的张辽,开口说道:\"文远,按照昨夜你我的商量,这场战斗,由你全权负责指挥,我只坐在战车上充当大旗。\"

这是昨天杨平给张辽商量好的——杨平也知道自己的斤两,让自己利用领先近2000年的见识来制定出战略规划,这没有问题,

但是让他指挥数万兵马,进行冷兵器作战,杨平表示,还是交给张辽这个三国时代的名将来吧。

对于杨平的器重,张辽十分感动,于是抱拳说道:\"在都督来之前,对面袁军除了1000骑兵以外,在北寨的一个校尉部500人也已出寨列阵。

随后陆陆续续又有十余个校尉部已经出寨,正缓缓向这里而来。

都督,您看是否下令开饭?\"

只见杨平对着张辽拱手说道:\"文远,本都督还是那句话,从现在起,本都督只带了眼睛,没有带口,一切由你来安排。\"

听闻此言,张辽翻身下马,对着杨平深深一躬,也没有说话,再次翻身上马后,一溜烟跑到了前方指挥车上,旋即下令:

\"擂响第一通鼓!\"

咚咚咚……

平稳的鼓声,在清晨的河岸边响起。

听到鼓声的护民军近2万人纷纷做出了应对:

在最前方的近卫营和教导营,两个营4000余精锐迅速做出战斗姿态;

在汝河岸边的第四师,以及在两个营后边的第一师,则迅速接过,从后方而来的后勤兵递来的包子。

没错,就是包子,还是肉包子!

昨天晚上出兵之前,每个士兵吃了5个,现在还是5个热腾腾的肉包子,外加一碗极其浓稠的青菜小米粥。

已经温热的粥上,泛着浓浓的油花,一口喝下去,咸咸的味道传来。(这是一碗高油、高盐的小米粥。)

两个师一万多将士,纷纷以狼吞虎咽的姿态吃下5个油汪汪的包子,喝下这碗堪称大补的小米粥,再来上一碗温热的虫粉。

这顿早餐所含的能量,就足以支撑一个士兵一整天高强度的战斗了。

吃完之后,后勤兵迅速收走碗筷、马扎子,两个师士兵们,便按照操练时的做法,纷纷在原地,放水的放水,进行五谷轮回的,也不避着人。

一刻钟后,第一通鼓结束,第一师6000人和第四师6000人,已经完全做好了战斗准备。

咚咚咚咚……

稍微有些急促的二通鼓响起。

第一师和第四师开始列队,向前百步,越过了近卫营和教导营,摆出了战斗姿态。

而近卫营和教导营则开始吃早餐,随后,解决生理问题。

随着二通鼓结束,近卫营和教导营彻底做好战斗准备。

咚咚咚咚咚……

随着激烈的三通鼓响起,近卫营和教导营,开始列着整齐的队伍缓步向前,最终在第一师东侧列出战斗阵型。

而在近卫营东侧的车骑营,后勤兵开始给战马喂上,带着麻黄碱的特殊草料,战车上的车兵,以及战车后方的步兵开始吃早餐,解决生理问题。

骑兵们则早在二通鼓之前,就已经在车兵的警戒下吃完了早餐,解决了生理问题。

随着最后一个鼓点落下,三通鼓结束。

此时大概是早上6点来钟,东方一轮鲜红的太阳已经缓缓升起。

在河滩上列阵完毕的护民军,呈现出一个12x1200的巨大步兵阵列,再加上最东侧的车骑营,整个队列西起汝河岸边,向东排列了将近3里地。

一万六千多战斗兵员,全部戴着统一的、带铁盔的竹制毡帽,身穿制作精良的竹甲。

除了刀盾兵以外,其他兵员胸前,皆挂着一块银灰色的板甲,在鲜红太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在队列的后边的中军位置,是超过200部装在双轮架子车上的三弓床弩,

以及超过200部装在双轮架子车上的轻型配重式投石机。

杨平的指挥车就在这些重武器的中间位置,战车周围是100名精锐的亲兵护卫,以及张辽给他留下的一个小队12人的精锐骑兵。

等前方三通鼓敲完,在一丈多高的战车了望塔上的杨平,就看到队列前方一里地外,袁术的大军也在缓缓集结。

袁军具体集结了多少人,杨平也没有具体的数字,只是预计至少在1万人以上,因为人上一万,无边无际!

虽然杨平不知道对面袁术大军集结了多少人,但一直关注着局势的张辽却知道:

从天亮到现在,半个多时辰内,袁术大军从北面的数个营寨里,共集结了8000余人。

从打出的“张”字旗号来看,这是袁术手下大将张勋在负责指挥。

到张辽三通鼓敲完,从袁术中军大营里又缓缓走出一万余人,慢慢的在张勋大军后边开始列阵,打出的旗号,是个大大的\"袁\"字。

张辽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了那个穿着鲜亮铠甲、披着红袍、骑着白马的袁公路,停留在那个高度四丈的大纛之下。

在袁术这一万主力后边,还有至少5000士兵,正在从大寨南侧的各个小寨向北面集结。

战阵之势,讲究的就是一个时机。

此时,护民军已经彻底列阵完成,对面的袁军,只有张勋的8000人勉强算是列完阵势,

袁术带领的一万主力还在调整阵列,后方的5000多人还在行进状态。

张辽收起望远镜,对着排列在指挥战车两侧,共24名号手下令道:\"吹一声号!\"

嘟~嘟~嘟……

杨平特制的铜号,开始一声一声,短促地吹响。

位于护民军方阵最东侧的张和知道,按照计划,第一个出击序列,就是自己的车骑营,

于是毫不犹豫地下令,让战车上的号手吹响急促的进攻号角。

嘟嘟嘟嘟嘟嘟……

冲锋号一响,60辆战车上的驭手,用马鞭轻轻抽动着马屁股,战车开始缓缓启动。

跟在战车后边的步兵,紧握手中的武器,随战车而动,位于步兵后边的350名骑兵,也缓缓催动了战马。

整个车骑营1100余人开始缓缓加速。

护民军作战的这片区域,早就被军刺小队仔细探查过,这是一片洪水泛滥形成的沙土地,土质还算结实,不会让车轮、马蹄陷入其中。

更妙的是,这一片地势极为平坦。

1分钟不到,车骑营就前进了100多步,速度彻底提了起来,直直地朝着袁术大军最东侧,负责警戒的骑兵冲去。

刚刚到达指挥位置的袁术,看着对面的护民军如此不讲武德——自己方还没列阵完成就开始进攻!

有些恼怒的袁术,命令梁刚率领骑兵部队歼灭这支车骑部队。

梁刚得令后,手下的骑兵迅速跨上战马,列出矢锋阵开始缓缓提速。

当距离车骑营200步远时,梁刚手下的千余骑兵也彻底提起了马速。

梁刚却调转马头向东北方而去,跟在梁刚身后的旗兵,扛着的大旗也开始向东北方而去,跟在后面的骑兵也纷纷稍微调转马头,跟随梁刚而去。

梁刚,这名袁术手下有名有姓的将军可不是傻子——可他不准备拿自己手下血肉之躯的骑兵,去硬冲列阵完毕、车坚甲利的战车部队,

而是准备稍微迂回一下,从侧翼进攻战车后边的步兵。

梁刚的打算很好,战术也可以说非常正确,但他却不知道,杨平的战车上装备的都是特制的双弓床弩,

最远射程可以达到300步,200步距离,足以击穿身披铁甲的骑兵了,同样的,也可以击穿没有任何防护的战马。

本来梁刚骑兵迎头冲击战车方阵,战车上的双弓床弩,能够攻击到他们的面积还是比较小的。

但梁刚率部向东北方向进行迂回,那么,就等于将长度将近一里地的骑兵侧面让给了战车部队。

列成雁行阵进行冲锋的战车部队,纷纷将双弓床弩瞄准了进行迂回的骑兵。

砰砰砰……

随着一声声弓弦弹出弩箭的声音,一排排的“小长矛”,急速地射向梁刚的骑兵部队。

不到200步的距离,前方尽是列出纵队的骑兵,第一波射出的40支弩箭,没有一支落空的。

射中骑兵的弩箭,直接靠着巨大的动能将骑兵带到地上!

射中战马的,则直接将战马洞穿,战马一声悲鸣卧倒于地,瞬间就被后边奔腾的骑兵踩成烂泥!

第一波弩箭过后,梁刚的骑兵队伍,就如同锯齿一样不再整齐。

在队列前端的梁刚,只回头看了一眼,便加快了马速,准备绕过战车的攻击范围,冲击战车后边的步兵。

但仅仅几个呼吸过后,就又是一波小长矛来袭。

不过,这一次由于梁刚的骑兵大队已经转了过来,不再处于战车兵最佳的射击范围,所以他的伤亡要小一些。

然而,还不等梁刚率领的这些骑兵感到庆幸,刘处率领的350骑兵,就列着如步兵一样整齐的阵列快速向他们冲来。

\"如墙而进\"——这就是梁刚面对这支骑兵时的感觉。

这种由杨平从后世抄袭而来的骑兵墙式进攻法,可以说是冷兵器骑兵对冲时,最有威力的阵型了。

350多名骑兵,列成了六乘五十八的整齐阵列,势如腾雷的向梁刚这支800多人、仅有散漫队形的骑兵发起冲击。

当双方接近30步时,密集如雨的箭矢便从刘处的骑兵队伍中射了出去,梁刚的骑兵又倒下去一大片!

在没有双边马镫的时代,杨平能给骑兵们配备的远程攻击武器,那就是一次性的手弩——

骑兵出战前上好一支弩箭,射完以后便将手弩挂在马鞍旁,随后便将两丈长的骑枪,紧紧地夹在腋下,压低身形迎接冲击。

两支相向而行的高速骑兵,就这么惨烈地碰撞在了一起——血花与惨叫齐飞!

骑兵的墙式冲锋,真不愧那个\"墙\"字——队形散漫的梁刚骑兵,被两波弩箭和一波密集的箭雨蹂躏后,面对整齐划一的骑兵冲击,瞬间就如海浪拍到了防波大堤上,被撞得粉碎!

正面迎上刘处骑兵的那100多梁刚骑兵,瞬间就消失在密集的阵列中,隆隆的马蹄踏过,地上只残留着一片片和泥土染成一色的痕迹!

刘处双腿夹紧马肚子,左手紧紧拽着马缰绳,左臂轻轻一摆,便将槊锋上的骑兵甩下去。

此时,他前方已经是豁然开朗,旋即扭头,看一下跟在他身后的旗兵,只见旗兵安然无恙,大旗仍在他手中高举,

刘处策马开始半圆形转弯,前去追击刚刚对冲过去,却没有掉头、直冲冲向杨平中军而去的梁刚骑兵。

梁刚的临阵指挥是有些手段的——刚刚与刘处骑兵对冲结束后,梁刚发现,他已经绕到了护民军长达三里阵列的后方,

而高高竖起的护民大旗,就在其前方不到三里外。

战场嗅觉灵敏的梁刚,当即决定不再管已经冲过去的车骑阵列,而是率领手下600余骑兵,凭借着已经提起来的马速,直冲冲地向西攻击杨平的中军所在。

近了,更近了……

2分钟不到,梁刚就能看到那辆宽大的战车上,那个穿着金光灿灿全身铁甲的杨平。

只是令梁刚不解的是,自己的骑兵已经冲到距离他战车不到一里的位置,那位杨都督还能面向自己,淡定的吃着什么东西!

更让梁刚不解的是,后边紧追不舍的骑兵,反而缓缓的降下了马速,最终停在了距离杨平中军指挥车一里外的位置。

200步...150步...

梁刚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150步距离不过呼吸之间而已,这场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忽然,梁刚感觉胸口一凉,旋即剧痛便传来。

高速冲击的马背上,梁刚低头一看,自己胸前,竟然有一个碗口大的透明窟窿!

战马的颠簸让梁刚摔了下去,他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一支粗壮的弩箭,在穿透了他身后旗令兵的身体后,又击穿了后边的一匹战马!

重重摔倒在地的梁刚不知道,杨平的中军周围,那是有60部三弓床弩守着的。

而在梁刚向杨平中军指挥车冲击的2分钟内,排列在护民军战阵后方的一百多部三弓床弩,也已经完成了掉头,开始射击。

当残存的骑兵,冲击到距离杨平指挥车100步距离的时候,所有能够射击的投石机,开始发射石块。

密集的鹅卵石如雨点一般从天而降,将那些躲过第一波弩箭攻击的骑兵,砸了个鼻青脸肿!

有倒霉的骑兵直接被砸下马去,下场就不言而喻——被奔腾而至的马蹄踩成肉泥!

随着第二波、第三波弩箭射来,梁刚带领的600骑兵,竟没有一匹马可以冲到杨平指挥车前30步。

随着杨平的亲卫们射出手中的弩箭,失去主帅、冲击无望的骑兵,纷纷开始向北掉头,仓皇而逃!

迎接他们的,是再次列成阵型,冲击而来的300多骑兵……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血宋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非主流清穿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超级电力强国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我女友是外星人 大叔爱萌妻 刚遇退婚,就被偷听了心声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雁鸣长空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贵女多娇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首席,深情如初 桃运狂医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以空空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txt下载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最新章节 -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