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首页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大明1937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战场合同工 百炼飞升录 三国军神 千山记 大唐二愣子 明末逐鹿天下 封侯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章 四叔谋逆,削权固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诏狱,大明朝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所在。

这里没有四季,只有终年不散的阴冷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与霉腐混合的气味,仿佛连光线和声音都会被这无边的黑暗所吞噬。

吕氏就被关押在最深处的一间囚室里。曾经锦衣玉食、仪态万方的太子侧妃,此刻却像一滩烂泥般蜷缩在冰冷的稻草上。她的发髻早已散乱,华美的宫装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脸上涕泪交加,沾满了污泥和草屑。

“说!”

一声冰冷的断喝,如同铁鞭抽在她的神经上。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面无表情地坐在审讯桌后,身旁的炭盆里,烧得通红的烙铁正发出“滋滋”的轻响,散发着一股灼热的焦糊气。他甚至没有动用任何酷刑,仅仅是这环境与氛围,就足以摧垮一个养尊处优的女人的全部意志。

“我……我都说……我都说……”吕氏的声音嘶哑破碎,带着绝望的颤抖,“是燕王……是燕王殿下的人……三年前,他的人就找到了我……”

在死亡的恐惧面前,所谓的忠诚与盟约薄如蝉翼。吕氏不敢有丝毫隐瞒,将她与燕王府之间长达数年的勾结,如竹筒倒豆子般全盘托出。从最初的传递东宫消息,到后来奉命在太子妃的饮食中做手脚,再到这一次,孤注一掷地索要“除根散”,企图一劳永逸。

她甚至供出了与她联络的燕王府信使的所有特征、接头暗号,以及藏匿在京城中的几处秘密联络点。每一句话,都被旁边的书吏用狼毫笔迅速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字字泣血的供状。

当吕氏用颤抖的手在供状上按下血红的指印时,她彻底瘫软了下去,犹如一具被抽去骨头的躯壳。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黑暗。

蒋瓛冷冷地看着这份供词,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他收起供状,转身走出牢门,对狱卒吩咐道:“看好她,不能让她死了,也不能让她疯了。皇爷……还有用。”

“是!”

铁门“吱嘎”一声关上,隔绝了吕氏最后一点微弱的呜咽,也彻底封死了她所有的希望。

---

乾清宫,书房。

窗外日光正好,暖融融地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万道金光。但殿内的气氛,却依旧残留着前夜的肃杀与冰冷。

朱元璋一夜未眠,双目中布满血丝,但他精神却异常亢奋。他手里捏着蒋瓛呈上来的、还带着诏狱阴寒之气的供状,纸张的边缘几乎要被他攥烂。

“好个朱棣!咱的好四郎!真是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啊!”朱元璋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却蕴含着令人心悸的杀机。

朱雄英静静地站在一旁,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他知道,现在是皇爷爷怒火最盛,却也最需要冷静的时候。

“皇爷爷,”他开口了,声音清脆而沉稳,“四叔远在北平,羽翼已丰。吕氏虽是铁证,但终究只是一个妇人的供词。若以此为由直接问罪,他必不肯认,届时北平举兵,边关震动,正中其下怀。”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大孙子:“英儿,那依你之见,咱这口恶气,就这么咽下了?”

“不咽。”朱雄英摇了摇头,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帝王雪耻,更需万全。孙儿昨日所言‘削其之实’,今日或可细化。孙儿以为,可分三步走,名曰‘拔牙、剪爪、清腹心’。”

“哦?说来听听。”朱元璋的兴趣被提了起来,他示意朱雄英到他身边来。

“第一步,拔牙。”朱雄英伸出一根手指,“所谓‘牙’,便是四叔麾下最精锐的朵颜三卫。此三卫皆是蒙古精骑,骁勇善战,是四叔手中最锋利的獠牙。皇爷爷可下旨,称北元残部于大宁一线蠢蠢欲动,命宁王朱权协防。再从京营调遣大将,如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或皇爷爷信得过的宿将耿炳文,以‘协理军务’、‘加强北平防务’为名,率京营精兵进驻北平周边,名义上是协助燕王,实则是将朵颜三卫与燕王府的联系从中割断。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更贵权集。兵权一分,其锋锐便去了一半。”

朱元璋眼神一亮,抚掌道:“好一个‘拔牙’!以皇命压之,以大义处之,他朱棣有苦说不出,只能乖乖接旨!”

“第二步,剪爪。”朱雄英又伸出第二根手指,“所谓‘爪’,便是四叔倚为臂助的文臣武将。尤其是他王府中的长史葛诚、纪善金忠,以及那位神出鬼没的僧人道衍。这些人,是四叔的智囊与手足。皇爷爷可以‘恩赏’为名,下旨征召他们入京,或入翰林院修书,或入国子监讲学,或入六部委以闲职。官职虽不高,却是天子近臣的体面。他们若不来,是为抗旨,正好落下口实。他们若来了,便是入了京城这座大笼子,斩断了四叔的羽翼,成了我大明的人质。”

“妙!釜底抽薪!”朱元璋连连点头,眼中的血丝都仿佛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手落子的快意。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清腹心。”朱雄英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吕氏的供状中,提到了京中数个与燕王府有染的联络点和官员。这些人,是四叔安插在京城的耳目,是藏在我朝腹心的毒瘤。必须由锦衣卫秘密动手,顺藤摸瓜,将这张网络连根拔起!但切记,只抓不审,只控不杀。将这些人证物证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便是悬在四叔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一日不敢轻举妄动,我大明便多一日的准备时间。”

三步棋,环环相扣,狠辣而不失稳健,招招都打在朱棣的七寸之上,却又没有一招是直接将他置于死地,始终留有回旋的余地。

朱元璋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孙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这等老辣的政治手腕和深远的谋略,真的是一个八岁孩童能想出来的吗?他甚至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感觉,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他的孙儿,而是一位与他共同开创了大明江山的开国元勋。

“好……好……好!”朱元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一把将朱雄英抱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朗声笑道:“有我圣孙在此,何愁天下不定!就照你说的办!”

他当即唤来太监,口授圣旨,一道道看似寻常的调令,承载着帝王的雷霆之怒,如无形的利剑,向着千里之外的北平府,悄然刺去。

---

北平,燕王府。

塞外的风,总是带着一股萧瑟的冷意。

朱棣一身玄色劲装,正在演武场上练习射箭。他身形挺拔,猿臂蜂腰,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每一箭都正中百步之外的靶心,引得周围的亲兵阵阵喝彩。

然而,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得瑟,反而锁着一双浓重的眉头。

就在一个时辰前,京城来的天使宣读了三道圣旨。

第一道,称赞他戍边有功,但北平防务事关国本,特派大将耿炳文率五千京营兵士,前来“协防”,负责北平外围的防务调度。

第二道,夸他王府长史葛诚、纪善金忠等人德才兼备,特召入京,另有重用。

第三道,斥责了北平布政使司的一些地方官员办事不力,言语间颇有敲打之意。

三道旨意,分开来看,似乎都合情合理,是皇帝对一个功高藩王的恩威并施。但合在一起,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王爷。”

一个身披黑色僧袍的削瘦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朱棣身后。正是他的第一谋士,僧人道衍,姚广孝。

“道衍,你也看出来了?”朱棣放下手中的弓,沉声问道。

道衍的目光深邃如井,他缓缓道:“风起于青萍之末。耿炳文是宿将,为人忠谨,只听皇上一个人的。他名为协防,实为监军,五千京营兵,更是楔入王爷兵权的一根钉子。调走葛诚与金忠,是为‘剪除羽翼’。斥责地方官,是为‘敲山震虎’。这三道旨意连在一起,是一套组合拳,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王爷您。”

朱棣的脸色阴沉了下来:“父皇这是何意?难道是京中有人进谗,说本王拥兵自重?”

“恐怕……不止于此。”道衍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寻常的猜忌,不会用如此滴水不漏的手段。这手法,看似温和,实则狠辣,招招都扼在咽喉。贫僧担心的,是京中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变故。而且……这不像是皇上以往大开大阖的行事风格,倒像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高人?”朱棣冷笑一声,“满朝文武,除了那几个酸腐的老头子,谁有这个本事?太子大哥仁厚,不像会用这种手段对付我。”

“太子殿下自然不会,”道衍意味深长地说道,“但……东宫,可不止太子殿下一位主人啊。”

朱棣心中一动,一个他从未放在心上的人影,猛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那个本该死于天花,却奇迹般痊愈,甚至治好了太子妃“痨病”的侄子,皇太孙,朱雄英。

会是他吗?一个八岁的孩子?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朱棣自己掐灭了。不可能,绝不可能。定是朝中哪个老狐狸,借着东宫的名义在背后搞鬼。

“吕氏那边,许久没有消息传来了。”朱棣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阴霾,“派去的人,也都石沉大海。莫非……是她那里出了岔子?”

道衍双手合十,低声念了句佛号:“王爷,那步棋,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一步险棋。如今京中风声鹤唳,我等当务之急,是隐忍蛰伏,静观其变。皇上的旨意,我们不仅要接,还要接得漂漂亮亮,感激涕零。要让皇上觉得,您还是那个忠心耿耿的塞王,对他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

朱棣沉默了。他遥望着南京的方向,眼神复杂。他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向他收拢。虽然他还不清楚这张网究竟为何而来,但他那野兽般的直觉,已经嗅到了一丝致命的危险气息。

---

东宫,暖阁。

常氏已经能下床走动,气色一日好过一日。此刻,她正与母亲马皇后坐在一起,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看着不远处两个一大一小的身影。

朱标正握着朱雄英的手,教他写字。

“英儿,你皇爷爷的手段,虽是为父皇分忧,却也让你四叔心生芥蒂。手足之间,何至于此啊……”朱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深深的忧虑与不忍。他天性仁厚,实在不愿看到兄弟相残的局面。

朱雄英停下笔,抬起头看着自己这位温润如玉的父亲,认真地说道:“父王,孩儿知道您心善。但豺狼之心,不会因为绵羊的退让而变得仁慈。四叔的雄心,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今日的退让,只会换来他明日更疯狂的进逼。”

他顿了顿,用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深沉语气继续说道:“父王,您是大明的储君,未来的天子。您要守护的,不仅仅是兄弟之情,更是这天下亿万的黎民百姓。若因一时不忍,而致社稷动荡,生灵涂炭,那才是最大的不仁。”

朱标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这些道理,他何尝不懂?只是,懂与做之间,隔着一道名为“情感”的鸿沟。

朱雄英走到朱标身边,轻轻拉住他的衣袖,仰头道:“父王,孩儿并非生性凉薄。孩儿只是希望,我们大明,能有一个更强盛的未来。”

“未来?”

“是啊。”朱雄英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有星辰在其中闪烁,“孩儿希望,未来的大明,不仅仅是守着眼前的疆土。我们的宝船,可以去到更远的大洋,带回数不尽的财富和奇珍;我们的火器,可以比西方的更犀利,让任何敢于挑衅的敌人望而生畏;我们的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不用再担心饿死和冻死……”

他描绘的蓝图,宏伟而壮丽,充满了勃勃生机。朱标听得痴了,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正在他儿子的口中,缓缓展开画卷。

“好……好一个盛世……”朱标喃喃道,他紧紧地握住儿子的肩膀,眼中是无尽的激动与骄傲,“英儿,有你在,父王……放心了。”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一种名为“希望”的情绪,在暖阁中悄然流淌。

然而,就在这温馨的时刻,殿门忽然被猛地推开。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之色,声音尖利地嘶喊道:

“太子殿下,太孙殿下!不好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她……在坤宁宫里突然晕倒了!”

“什么?!”

暖阁内,瞬间一片死寂。

朱标和常氏脸色大变,而刚刚还面带微笑的马皇后,手中的针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猛地站起身,身体摇晃了一下,眼中满是无法置信的惊恐。

朱雄英的心,也在这一刻,狠狠地沉了下去。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碾压到了这一刻。

马皇后,这位大明朝最慈祥、最受人尊敬的国母,她的生命,终究还是要走到尽头了吗?

不。

朱雄英的拳头,在袖中猛然攥紧。

我在这里,就不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僵尸男友 血宋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非主流清穿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道藏辑要 重生九零我绑定了搞钱系统  我女友是外星人 刚遇退婚,就被偷听了心声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贵女多娇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凤凰羽 混完西游才出世 首席,深情如初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红色脊梁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绝代神主 无情江湖路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锦衣血诏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巨宋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码奴翻身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txt下载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最新章节 -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