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首页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拯救男配计划 深空彼岸 学生会长和小干事 轮回剑典 遥远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换爱黄小兰 江湖有鱼 洛公子 无敌升级王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文阅读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txt下载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99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改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夜班工人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车间。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老长,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机油和金属混合的味道,呛得人喉咙发痒。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在墙上的巡检清单上蹭了蹭,那粗糙的纸张边缘划过手指,留下一道浅灰的印子,仿佛是他为这枯燥的工作留下的一点点痕迹。

此时,刘好仃静静地站在走廊拐角,目光穿过那一道道冰冷的机器,落在了那道浅灰的印子上。他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波澜,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那道痕迹被通风口吹来的风慢慢抹淡,就像车间里那些渐渐被遗忘的小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模糊。

刘好仃轻轻地叹了口气,转身朝着办公室走去。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那是他保温杯里残存的茶叶味道。他把保温杯放在桌上,杯底朝上,那厚厚的茶垢已经积得能拼出个小圆片,像块旧邮票,承载着无数个加班的夜晚。他没去擦,仿佛这些茶垢就是他加班的勋章。

他缓缓打开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可持续发展评估总结V1.0”的文件。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内容,确认无误后,将其转发到工作群,并附了一句:“明天九点,培训室开会,议题:改什么,先改哪。”发完消息后,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等待着同事们的回应。然而,手机却安静得可怕,没有人回消息。他苦笑了一下,他知道会这样,大家对这些会议似乎都有些麻木了。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培训室的桌子上。小李抱着笔记本第一个走进来,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急切的光芒,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这场会议。他翻到昨晚整理的改进清单,密密麻麻写了十七项,每一条都详细地标注了问题和可能的原因。

“大家都到了吧,那咱们开始。”小李清了清嗓子,开始一条条念起来,“熔炉区能耗超标18%,排第一;冷却塔滤网堵塞频发,第二;镀膜机液温波动影响批次稳定性,第三……”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大家的心上。

老周拎着工具包最后一个坐下,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听到小李的排名方式,他忍不住打断道:“你这排法,跟贴罚单似的。谁看着不心烦?咱们得想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光在这儿列排名。”

“数据摆在这儿,不改不行。”小李坚持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逃避不是办法。”

“可哪条先动?”小王接过话,他的眉头紧锁,显得十分困惑,“改熔炉要换配件,得报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批下来;清滤网明天就能干;至于液温波动,查清原因还得等It调数据,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儿。”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乱。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无奈,这些问题都该改,可谁也拿不准从哪儿下手。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像锅烧干了水的热水壶,只剩闷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轻轻地放在会议桌中央。那是一张复写纸的底联,右下角画着一艘歪歪扭扭的小船,铅笔印浅得几乎看不清。他看着那张纸,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你们记得这谁画的吗?”他轻声问道,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小李摇了摇头,他的目光在纸上扫过,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小王凑近看了看,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那天我去冷却塔,看见小张在下面写东西,走过去他就收起来了,当时也没太在意。”

“不是秘密。”刘好仃说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他后来跟我说,画个船,意思是‘别沉’。在咱们这个车间,就像是汪洋大海里的一艘船,每个人都在努力维持着它的航行,谁都不想让它沉下去。”

老周愣了下,随即笑了:“这小子,还挺文艺。没想到平时看着闷不吭声的,心里还挺有想法。”

“但他比谁都清醒。”刘好仃手指点了点那艘小船,眼神变得锐利起来,“b2307出问题前,没人记液温波动;滤网堵了八成,也没人提前清。可现在,有人开始画船了——说明一线知道风要来了。这些问题就像海上的暗礁,虽然平时看不到,但一旦撞上,就可能船毁人亡。”

他顿了顿,翻开自己的笔记本,认真地写下三行字:

这问题是不是反复出现?

是不是工人先发现的?

会不会牵连其他环节?

“以后挑改进项,先过这三问。”他抬起头,看着大家,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不看数据多吓人,看谁在扛着系统转。我们的决策不能只依赖冰冷的数字,更要关注那些在一线默默付出的工人,他们才是真正了解车间情况的人。”

小李皱着眉头,还是有些担忧:“可这样是不是太主观?管理层问起来,我们怎么说?毕竟数据才是最直观的证据。”

“那就再加一条证据。”刘好仃调出维修日志,找到老陈的名字,“他上个月请了三天病假,腰伤。请假第二天,熔炉区报修两次,比平时多一倍。”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

他接着打开巡检记录:“他回来那天,顺手调了操作台高度,之后两周没出故障。这说明什么?说明工人的经验和直觉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不能忽视。”

“你是说……人比机器重要?”小王问,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

“机器不会喊累,人会。”刘好仃合上电脑,靠在椅背上,缓缓说道,“可人一累,机器就跟着出事。我们改的不是指标,是让扛着系统的人能喘口气。如果我们的工人每天都处于疲惫和焦虑的状态,那车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老周低头看了看自己膝盖上的旧伤贴,咕哝一句:“早该这么想。以前只想着机器设备,却忽略了我们自己。”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和感慨,仿佛在为自己过去的想法感到后悔。

刘好仃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新打印的表格,标题是“一线预警反馈单”,下面留了三栏:问题描述、发现时间、建议动作。他把表格递给大家,说道:“以后谁看见不对,不用等汇报,填这张单子,贴在车间公告栏就行。我们每周一收,优先处理被三人以上标记的问题。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工人都参与到车间的改进中来,让大家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小李看着那张纸,眼神里还是有些不相信:“那熔炉能耗呢?真不先动?这可是个大问题,要是解决了,能节省不少成本呢。”

“动,但不是现在。”刘好仃耐心地解释道,“第一,它没反复出现在工人记录里;第二,没人主动提过;第三,改它要等配件,周期长。咱们先挑能马上动手、又能稳住人心的。就像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牢,再去考虑装饰。”

“比如?”小王问,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比如清滤网。”刘好仃说道,“比如给老陈换个带支撑的操作椅。这些看似小事,却能直接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就这么点小事?”小李有点不信,他觉得这些小改进根本无法解决车间的根本问题。

“大事是小事堆出来的。”刘好仃指了指墙上贴着的“高湿季巡检清单”,“那天你们看见老周摸滤网,说‘潮了,明天得清’——那句话比十份报告都有用。因为他不是在应付检查,是在真关心这厂子会不会出事。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改善车间状况的关键,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

小王低头翻自己巡检本,忽然撕下一页空白纸,抄了那三条问题,折成小条,塞进工作服胸口的口袋。他的动作很轻,但却充满了决心。他仿佛在告诉自己,以后要更加关注这些问题,从自身做起,为车间的改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人再说什么,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大家都在思考着刘好仃的话,心中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把那张画着小船的复写纸放进一个新文件夹,标签写上:“b2307-源点”。他轻轻地抚摸着文件夹,仿佛在抚摸着车间的过去和未来。他知道,这张纸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画,更是车间问题的一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他们要重新审视车间的改进方向。

他刚合上文件夹,小张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半张打印纸。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说道:“刘师傅,那个……我那天画的船,您没扔吧?”

“没扔,在这儿。”刘好仃指了指文件夹,微笑着说道。

小张松了口气,把手里那半张纸递过去:“我回去想了想,又写了点东西。”他的声音很轻,但却充满了诚意。

刘好仃接过一看,是手写的几行字:

“液温波动±0.3c,持续12分钟。

上次b2307也是这时候。

建议:高湿季每两小时手动核对一次温度校准。”

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喜,抬头看着小张:“你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干这个?”

“也不是。”小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就是觉得,要是没人记,问题就真的沉了。我不想看到车间再出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为它负责。”

刘好仃把这张纸夹进文件夹,正好压在那艘小船上面。他仿佛看到了车间的希望,这些小小的举动,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车间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下午,他去车间转了一圈。镀膜机旁的操作台上,多了个透明文件袋,里面是张手写纸条:

“液温异常预警记录本”

第一条写着:“08:15,波动±0.2c,已核对传感器,正常。”

他没问是谁放的,只是伸手按了按纸角,确保它不会被风吹走。他知道,这是工人们对车间改进的一种回应,他们已经开始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来。

路过熔炉区时,老陈正弯腰检查接口,动作有点僵。刘好仃停下,看了会儿,没说话,掏出手机拍了张操作台的照片。他想通过这张照片,让管理层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人的工作环境,从而推动对工位的改进。

回到办公室,他在“一线预警反馈单”上写下第一条正式记录:

“熔炉区操作台高度不适,员工弯腰频繁,存在劳损风险。建议:评估工位人体工学调整。”

他把单子打印出来,走到公告栏前,钉在最上面。那红色的钉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着改变的开始。

刚转身,小王跑了过来,手里也拿着一张纸。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说道:“我刚巡检完,填了个单子。”

刘好仃接过一看,是关于配电房通风口的:

“鼠迹两处,滤网边缘有咬痕。建议:加装金属护网,每周检查一次。”

“贴这儿。”刘好仃指了指公告栏空位,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鼓励。

小王自己拿钉子钉上去,还用手拍了拍,让纸更平。他的动作很小心,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

傍晚,刘好仃准备下班,路过冷却塔时,看见小李正蹲在墙边,对着那张“高湿季巡检清单”拍照。他的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

“存档?”刘好仃问,他的声音在冷却塔的轰鸣声中显得有些微弱。

“嗯。”小李点头,“我在想,如果每个车间都有一张这样的纸,由工人自己写,自己改,会不会比我们发标准更管用。每个工人都最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他们的意见肯定很有价值。”

“试试看。”刘好仃说,“明天你牵头,做个试点。如果效果好,我们就推广到整个车间。”

小李笑了,把手机收起来,顺手把清单下压着的复写纸抽出来看了看。底联上,那艘小船还在,仿佛在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一切行动。

他没动它,重新压好,还顺手用一块小磁铁把边缘固定住。那小小的磁铁,就像一个坚定的信念,将这份改变的希望牢牢地固定在那里。

刘好仃站在旁边,没说话。风吹过来,纸面轻轻颤了一下,那艘小船的船头微微翘起,像真的要启航。他知道,这艘小船正带着车间朝着一个新的方向驶去,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小王走过来,把巡检本从操作台下抽出来,翻开首页,那三条问题还在。他掏出笔,在下面加了一句:

“改进从谁先看见开始。”那工整的字迹,仿佛是他对车间未来的一种承诺。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车间改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车间的明天,也将因为这些小小的改变而变得更加美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车间里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小李牵头做的试点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每个车间都开始设立自己的巡检清单和预警反馈单。工人们不再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开始主动关注车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镀膜机区域,几个工人围在一起讨论液温波动的问题。他们仔细地分析着每一个可能的因素,从传感器的精度到冷却液的循环速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抱怨问题,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

“我觉得可以加一个温度缓冲装置,这样即使液温有波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一个年轻的工人说道,他的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个想法不错,但成本会不会太高?”另一个工人提出了疑问。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模型进行测试,如果效果好的话,再考虑大规模应用。”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说道,他的经验成为了大家讨论的重要参考。

而在熔炉区,老陈的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车间根据他的建议,对操作台进行了人体工学调整。新的操作台高度适中,让他在工作中不再需要频繁弯腰,腰部的压力明显减轻。他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这下舒服多了,干活都有劲了。”老陈笑着对同事们说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刘好仃看着这些变化,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车间的改进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深知,要让车间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在一次管理层的会议上,刘好仃拿出了这段时间收集的数据和工人们的建议。他用详细的图表和案例,向管理层展示了车间改进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不能再只看重那些冰冷的指标,而要关注工人的感受和车间的实际情况。”刘好仃坚定地说道,“工人们是车间的核心力量,只有让他们参与到改进中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层听了他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车间的改进策略,加大了对工人意见的重视程度,并决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车间的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车间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着的提高。液温波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镀膜机的批次稳定性大大增强;熔炉区的能耗也逐渐降低,配件的更换频率明显减少。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工作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在车间的公告栏上,“一线预警反馈单”上的问题越来越少,而表扬和感谢的话语却越来越多。工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改进从谁先看见开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那艘画在小船复写纸上的小船,仿佛成为了车间的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着每一个人,在车间的航行中,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能改变方向,每一次真诚的关注都可能带来希望。而车间的未来,就像那艘即将启航的小船,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有一天,刘好仃再次路过冷却塔时,他看到小张正站在巡检清单前,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守护着车间的一切。

“刘师傅。”小张看到刘好仃,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干得不错。”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

“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小张说道,“现在车间里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都想让它变得更好。”

刘好仃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结果。车间的改变不仅仅在于生产指标的提升,更在于工人们心中那份对车间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车间的角落里,那张曾经被大家讨论的复写纸依然静静地躺在文件夹里。上面的那艘小船,依然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车间过去的故事,也预示着它未来更加辉煌的篇章。而刘好仃知道,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们。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秉持着“改进从谁先看见开始”的理念,就一定能够让这艘车间之船,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日子一天天过去,车间的改进工作持续推进。小李的试点经验被成功推广到整个车间,每个车间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改进模式。工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预防问题的发生。

在镀膜机车间,工人们自发组织了一个技术小组,深入研究液温波动的原因。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发出了一套新的温度控制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液温,还能根据不同的工况自动调整,大大提高了镀膜机的稳定性。

“这套系统真是太好了,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液温波动影响产品质量了。”一个工人兴奋地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而在熔炉区,老陈和他的同事们也没有闲着。他们针对熔炉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改进方案:优化熔炉的燃烧系统。他们通过对燃烧器的改造和燃烧参数的调整,使熔炉的能源利用率得到了显着提高。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完善的能耗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熔炉的能耗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操作策略。

“这个改进方案实施后,我们熔炉区的能耗比以前降低了不少,这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可是有很大的帮助。”老陈自豪地说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成就感。

除了技术层面的改进,车间在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刘好仃引入了一套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工人的改进建议和实际贡献纳入到绩效考核中。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车间的改进工作中来。

“现在我们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还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一个工人说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动力。

在一次全厂的生产大会上,厂长对车间的改进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站在讲台上,激昂地说道:“我们车间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工人的努力和付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车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种创新精神,我们的工厂一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台下的工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这一刻,他们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为车间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车间的名声在行业内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个车间,学习他们的改进经验。一些企业甚至派出了代表团来车间参观交流,希望能够借鉴他们的成功模式。

在一次接待参观团的活动中,刘好仃向代表团成员们介绍了车间改进的历程和经验。他指着公告栏上的“一线预警反馈单”,说道:“这就是我们改进的源头,从工人的每一个发现开始,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尊重工人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够实现车间的可持续发展。”

代表团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他们对车间的改进模式赞不绝口。一位企业代表说道:“你们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回去后也要借鉴你们的做法,推动我们企业的改进和发展。”

在车间的发展过程中,小张始终保持着那份对车间改进的热情和执着。他不断观察车间的运行情况,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他发现冷却塔的风扇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不仅影响了工人的工作环境,还可能对设备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他提出了对风扇进行降噪改造的建议。

“我们可以对风扇的叶片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噪音。同时,还可以在风扇周围安装隔音材料,进一步降低噪音。”小张在技术讨论会上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建议得到了技术团队的认可,并很快付诸实施。经过改造,冷却塔风扇的噪音明显降低,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小张这小伙子真不错,总是能发现问题,还能提出好的解决方案。”老陈对小张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赞赏。

而小李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开始研究如何将车间的改进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改进手册。他希望这套手册能够为车间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也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我们要把我们的经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小李坚定地说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使命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车间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工人们齐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车间取得的辉煌成就。活动现场布置得格外喜庆,彩旗飘扬,气球飞舞。

刘好仃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工人们,心中感慨万千。他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车间的进步,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有更多的挑战需要面对。让我们继续保持这种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车间的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工人们纷纷鼓掌响应,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信心和决心。在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也看到了车间美好的未来。

活动结束后,工人们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车间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艘画在小船复写纸上的小船,依然静静地躺在文件夹里,见证着车间的每一次进步,也激励着每一个人不断前行。而车间的明天,就像那广阔无垠的海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和征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夫君,来种田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Seven日记 雁鸣长空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忠犬神探 一品呆萌妻 带着外挂重生,成为天选者 大宋游侠 间者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盛宠之嫡女医妃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你是初见的美好 
经典收藏天官赐福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禽满四合院之哪个有我禽 人在做!天在看! 综影:一个穿越者的日常 四合院:穿越六三年,直播四合院 娱乐:谁说渔民就不能搞艺术了? 仙魔同修 雇佣兵:全球顶尖佣兵 都市花语 伏天氏 春野生香 渔夫传奇 四合院苟生七十年 地狱佣兵 艳娇龙欲 四合院:开局拒绝一大爷换房 鸿运官途 春色田野 四合院:大茂将我从桥底背回后 
最近更新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你陪白月光,我离婚你后悔啥 幻想战队 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 我一病秧子,你说我是团宠? 年代美人娇又媚,勾的糙汉心尖颤 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 娘娘又娇又媚,一路宫斗上位 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 火红年代,这个小公安有情报系统 全球高武:我背后一口棺,专业的捡尸 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重生后另择良婿,王爷红眼求名分 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消失三年回归,九个女总裁为我杀疯了 分开四年,容总他又带崽来求婚了 重生76:觉醒空间,宠妻致富我都要 神医绯途 六零:开局拒绝扶弟魔,我逆天改命 重回八零:谁说女儿都是赔钱货?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txt下载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