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首页 >> 明朝的名义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临高启明 护心 花豹突击队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明末逐鹿天下 大叔凶猛 江湖的传说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章 北疆烽烟:治世谋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应天的深秋,梧桐叶在风中簌簌飘落,紫禁城的宫墙上泛起层层金浪。朱标身着玄色戎装,站在奉天殿外,望着阶下整装待发的亲军卫,手中的《北疆布防图》被风掀起边角,露出用朱砂标注的 “燕王屯卫” 据点。今日他将亲赴居庸关视察边军,而应天的政务,已托付给皇后吕氏、皇太子朱允炆,以及以陈砚为首的内阁核心。

“陛下,北疆气候苦寒,” 陈砚身着靛青官服,腕间的星斗纹银镯随步伐轻响,“臣已着人在每车军粮中夹藏改良后的‘雪花盐’,每十斤粮配半引盐,既防腐又合《盐政新律》配比。” 她递上用琼花绫包裹的密折,里面是九边盐引的详细调配方案,“燕记商号的私盐正在辽东倾销,咱们的官盐必须抢在立冬前抵达开平卫。”

朱标接过密折,目光落在她鬓角的细雪:“允炆昨日随你核计盐政到子时?” 陈砚点头:“皇太子对‘盐粮互易法’悟性极高,已能算出辽东军屯的最优盐量。” 提及朱允炆,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 二十岁的皇太子近日已能独立批阅盐政奏折,袖口常沾着陈砚教他的算筹炭笔痕迹。

皇后吕氏带着朱允炆前来送行,凤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璀璨:“陛下放心,臣妾每日会与陈淑容、内阁共议政务,允炆也会参与朝会历练。” 朱允炆跪地,腰间的星斗纹佩剑与朱标的玉佩遥相呼应:“儿臣定当辅助母后,守好应天的盐政根本。” 朱标伸手扶起他,触到他掌心的薄茧 —— 那是连日核计账册磨出的印记。

三日后,居庸关城楼笼罩在浓重的雾霭中。朱标踩着积雪登上嘹望台,望着城下排列整齐的边军,铁甲在晨霜中泛着冷光。蓟州总兵周兴抱拳汇报:“启禀陛下,九边将士已按新政条例,将盐引折粮纳入月饷,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士卒腰间的盐袋,“燕记商号的私盐比官盐便宜三成,不少弟兄私下换购。”

朱标皱眉,走下城楼时忽然停在一口军灶前。锅里的菜汤浮着粗粝的盐粒,沙砾在锅底沉淀。“拿官盐来。” 他伸手,亲军卫呈上的瓷罐里,雪花盐晶莹剔透,与锅中的杂质形成刺眼对比。“从今日起,” 他转身对周兴,“军灶用盐由朕的亲军卫直接配送,敢有私换私盐者,以通敌论处。”

午后的中军帐,辽东巡抚送来的密信让气氛骤然紧张:“燕王已在北平卫推行‘屯田盐法’,每十亩地配一引盐,实则将青壮编入屯卫。” 朱标展开舆图,手指按在太行山脉:“他是要用盐引绑住百姓,再借垦荒之名囤兵。” 帐外忽有探马急报:“蒙古科尔沁部的商队已抵达开平卫,载着千匹战马,换燕记商号的私盐!”

当北疆的风雪扑打居庸关城砖时,应天的乾清宫内,皇后吕氏正主持每月一次的盐政会议。朱允炆坐在右侧,面前摆着陈砚为他特制的袖珍舆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盐场的产量。“两淮盐场本月增产五成,” 户部尚书捧着账册,“琼仪淑容改良的晒盐法果然见效。”

“将其中三成调往辽东,” 陈砚指着舆图上的红点,“以‘惠民盐’的名义低价发售,每引盐附赠《私盐辨伪手册》—— 真盐入水即沉,伪盐浮沙三分。” 她转向朱允炆,“皇太子可着人将辨伪法编成俚语,让边民口口相传。” 朱允炆点头,提笔在奏疏上记下重点,笔尖划过 “民心即盐心” 五字 —— 这是陈砚昨日在文渊阁教他的治世要诀。

暮色降临,皇后留陈砚在坤宁宫用膳。案上摆着朱标最爱的盐渍梅子,陈砚却无心品尝,目光落在皇后鬓边的琼花簪 —— 那是马皇后留下的信物,与她的银镯、朱标的玉佩合为 “星斗三器”。“妹妹,” 皇后忽然开口,“允炆近日总问起你与陛下在扬州的旧事,说想懂‘盐政如何聚民心’。”

陈砚轻笑,想起二十年前的扬州盐场,朱标作为游学书生,曾用算筹教她核计盐价:“当年陛下说,盐价每涨一分,百姓的菜汤就淡一分。如今北疆的事,何尝不是如此?朱棣用低价私盐笼络人心,却在盐里掺沙,终会失了民心。” 她望向窗外的星空,北斗星正从宫墙后升起,“真正的盐政,是让百姓舌尖的咸淡,都连着朝廷的良心。”

居庸关的深夜,朱标与辽东巡抚、周兴等人围坐在炭火炉旁。案头摊开的《北疆盐政纪要》上,陈砚的批注力透纸背:“盐引如剑,可护民亦可斩逆。” 朱标忽然想起她临行前说的话:“若遇蒙古商队,可用官盐中的‘星斗纹’暗记示好 —— 那是马皇后当年与草原各部的盟约信物。”

“传朕的令,” 他指向舆图上的开平卫,“明日派使者携百引雪花盐前往科尔沁部,就说大明皇帝愿以盐换马,价银比燕王高出两成。” 周兴面露难色:“陛下,官盐本就利薄……” 朱标摆手:“民心所向,岂能用银钱衡量?当年朕在扬州,宁肯赔本也要平抑盐价,为的就是不让百姓骂朝廷‘喝盐卤’。”

应天的兰芷宫,陈砚正在教朱允炆辨别盐引真伪。案头摆着二十种盐样,从两淮雪花盐到太行岩盐,每种都标注着杂质率和产地。“皇太子看,” 她用银针挑起一撮盐,“燕记商号的私盐杂质率达三成,而咱们的官盐不到半成。” 朱允炆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朱标临行前赐的玉佩:“父皇说,这玉佩的星斗纹与您的银镯、母后的簪子合为一体,可是有什么深意?”

陈砚望着玉佩上的北斗图案,想起马皇后临终前的话:“星斗护民,须得君臣一心,上下同欲。” 她轻声道:“这星斗纹,既是信物,也是警示 —— 提醒咱们,盐政如星斗,若失了民心这颗北极星,便会迷失方向。” 窗外,初雪悄然落下,给紫禁城披上素白的纱衣,却掩不住宫墙内的灯火通明 —— 那是应天的君臣,在为北疆的战事熬灯费油。

五更天,居庸关的烽火台亮起报平安的灯笼。朱标站在城楼上,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想起陈砚在应天推行的 “琼花灯信”—— 用不同颜色的灯笼传递盐政政令,如今这法子已被边军用作军事信号。亲军卫送来急报:“科尔沁部的使者愿与咱们互市,点名要‘星斗纹’官盐。”

他忽然轻笑,指尖抚过城砖上的盐晶 —— 那是陈砚让人用盐水泼洒城墙,以防敌军攀爬时打滑。这看似细微的举措,却藏着治世的大智慧:盐,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护国之器。

应天的晨钟响起时,朱允炆正在乾清宫批阅陈砚昨夜整理的《边军盐引配给表》。墨迹未干的纸页上,她用小楷写着:“每一名边军的盐罐子,都是大明的长城。” 他抬头望向殿外的琼花树,枝头的积雪压弯了花枝,却掩不住即将绽放的花苞 —— 正如新政在北疆的推行,虽遇风雪,却终将迎来春暖花开。

这一日,朱标在居庸关写下给应天的密信,信末只有一句:“盐政得,则民心得;民心得,则天下得。” 当信使快马加鞭南下时,北疆的风雪正紧,而应天的君臣们,正用盐政为刃,在大明的版图上,勾勒出一幅护民安邦的壮丽画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末世巨贾 不要啊棺人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艳海风波 肆虐韩娱 重生之不再做女生 悍女斗中校 都市花语 忠犬神探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穿越之极限奇兵 间者 于怀阳古典诗词集 入侵里世界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大叔爱萌妻 
经典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1989红色攻略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神捕乱宋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周第一婿 大唐躺平王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明朝的名义 锦衣血诏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水浒之往事随风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清宫秘史十二章 
明朝的名义 云玖龙 - 明朝的名义txt下载 - 明朝的名义最新章节 - 明朝的名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