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御柒柒

首页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武神主宰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谍影凌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灵剑尊 朕,君临天下!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御柒柒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全文阅读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txt下载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3章 万国朝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贞观三十年的春风尚未吹绿渭水两岸,一则惊人的消息已如野火般传遍长安——倭国遣唐使船队抵达扬州,随行竟有二百三十名留学生,创历次之最。

\"陛下,倭使呈递国书时,特意询问阿蛮学士近况。\"鸿胪寺少卿捧着鎏金国书,面露讶异,\"说是倭王听闻吐蕃学子在大唐成才的故事,特意选拔贵族子弟前来求学。\"

李承乾正在批阅安西都护府关于设立\"胡汉双语学堂\"的奏章,闻言搁下朱笔:\"倭国远在东海,竟也知晓阿蛮?\"

\"据说是去年有倭商在逻些城见到阿蛮用汉文教授《论语》,回去后广为传颂。\"少卿笑道,\"倭国此次派来的留学生中,还有两位亲王呢。\"

皇帝接过那卷用紫檀木匣盛装的国书,只见上面工整的汉字间偶尔夹杂着些古怪符号:\"这些墨点是何意?\"

\"倭国使者解释,这是他们的'假名',用来标注汉字发音。\"少卿指着文书末尾一行小字,\"就像我们给胡语注音一般。\"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国书边缘的海浪纹饰:\"传旨:倭国学子比照吐蕃例,安置在国子监新设的'东海馆'。另派专人记录他们的文字,编入《万国文鉴》。\"

三日后,倭国使团抵达长安。朱雀大街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这些身着宽大束带衣袍、脚踏木屐的东瀛来客,与长安常见的胡商截然不同。为首的两位亲王举止恭谨,一板一眼地行着现学的唐礼,额头几乎触到地面。

\"倭人竟如此崇慕华风?\"围观的人群中,一个粟特商人惊讶地问同伴。

\"听说他们的都城都是仿长安建的。\"同伴努努嘴,\"瞧见没,连随从捧着的礼器都刻意模仿唐三彩。\"

此时国子监门前,阿蛮正领着各族学子列队相迎。经过三年磨练,这个曾经的吐蕃少年已俨然成为\"万国学堂\"的领袖人物,额上那抹朱砂愈发鲜艳夺目。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阿蛮学士?\"倭国正使犬上三田耜用生硬的汉语问道,眼中闪着奇异的光彩,\"在下在飞鸟京就听闻阁下'一舌通三语'的佳话。\"

阿蛮还礼:\"使君过誉。请随我来,东海馆已备好热汤。\"

当倭国学子们步入那座檐角悬挂铜铃的崭新馆舍时,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榻榻米、屏风、矮几,处处透着故乡风情;可书案上的文房四宝、墙上的《大唐疆域图》,又分明是唐制。最令他们惊喜的是,每人案头都放着一册《倭汉千字文》,竟是事先准备好的双语教材。

\"大唐皇帝陛下特意命人根据先前倭使带来的资料编纂而成。\"阿蛮解释道,\"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犬上三田耜捧着书册的手微微发抖:\"天朝上国,竟如此体恤小邦……\"

安顿好倭国使团,阿蛮匆匆赶往大明宫复命。途经将作监时,他瞥见几个工匠正在调试一架巨大的水轮模型,旁边站着晋阳公主和几位陌生官员。

\"阿蛮!\"小公主眼尖,挥手唤他,\"快来看新制成的'海舶模'!\"

走近才知,那竟是依据倭国海船改良的战舰模型。公主兴奋地介绍:\"倭使带来的造船术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这'隔水舱'设计,即使一舱进水也不致沉没。\"

一位肤色黝黑的官员补充:\"下官刘仁轨,新任登州刺史。陛下命臣研究倭国航海术,以备将来开拓海上丝路。\"

阿蛮正欲细问,宫门方向传来钟声——这是皇帝召见的信号。他匆匆告退,心中却记下了这个陌生名字:刘仁轨。

紫宸殿内,李承乾正在与马周商议增设\"译经院\"一事。见阿蛮进来,皇帝笑问:\"倭国学子安置妥当了?可有什么难处?\"

\"回陛下,一切顺利。\"阿蛮如实禀报,\"只是倭语与汉语差异较大,恐怕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无妨。\"李承乾指了指案上一摞文书,\"倭王在国书中提到,希望派遣僧侣学习佛法。朕已命弘福寺准备接待,你闲暇时也可去听听,权当多学一门语言。\"

这时,马周轻咳一声:\"陛下,老臣以为,倭国突然派如此多学子来唐,恐怕不止求学这么简单。\"

\"马卿多虑了。\"李承乾不以为意,\"当年吐蕃来学时,朝中不也有类似担忧?结果如何?松赞干布如今是我大唐最坚定的盟友。\"

老臣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但愿如此。\"

春去夏来,长安城西的\"万国学坊\"日渐热闹。每日清晨,各族语言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奇妙的交响。阿蛮除了自己的学业,还要协助管理东海馆事务——倭人勤奋得令人咋舌,常常秉烛夜读到三更。

这日午后,他正在整理倭国留学生提交的《中日风俗比较》,忽闻门外一阵骚动。几个新罗学子急匆匆跑来:\"阿蛮学长,不好了!倭人与渤海人在食堂打起来了!\"

冲突源于一场误会——渤海学子嘲笑倭人吃生鱼片的习惯,倭人则反讽渤海人\"沐猴而冠\"。等阿蛮赶到时,双方已扭作一团,碗碟碎了一地。

\"住手!\"阿蛮用汉语、倭语、渤海语各喊了一遍,\"在唐土斗殴,是想被逐回国吗?\"

这话比什么都管用。双方悻悻分开后,阿蛮命人取来药箱,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一个倭国少年额头被打破,鲜血直流,却倔强地不肯喊痛。

\"何必为口舌之争伤和气?\"阿蛮用倭语轻声劝解,\"在大唐眼中,你们都是远方来客,理应互相照应。\"

少年突然流泪:\"可是他们说我们倭人是'海东野人'……\"

\"三年前,也有人叫我'吐蕃蛮子'。\"阿蛮指了指额上朱砂,\"后来我用行动证明,文明不分种族。\"

这场风波很快传到李承乾耳中。出乎意料的是,皇帝非但没有严惩肇事者,反而下旨举办\"万国美食会\",让各族学子亲自烹制家乡菜肴,互相品评。

\"化解偏见,最好的办法是增进了解。\"李承乾对担忧的马周解释,\"当年朕在突厥为质时,就是因为尝过他们的马奶酒,才明白胡人并非全是蛮夷。\"

美食会当天,国子监广场上香气四溢。倭国的生鱼片、渤海的烤鹿肉、新罗的泡菜、吐蕃的酥油茶……琳琅满目。阿蛮带着倭国少年向渤海学子敬酒,双方羞愧地碰杯言和。更妙的是,将作监的工匠们从中获得灵感,研制出能长期保存海鱼的\"腌渍法\",后来成为海军的重要补给技术。

盛夏时节,又一艘倭国使船抵达登州,带来个令人忧心的消息——倭国权臣苏我入鹿发动政变,屠杀反对派,连两位留唐亲王的家族都未能幸免。

\"陛下,倭国恐生剧变。\"刘仁轨紧急入奏,\"臣建议暂缓派遣赴倭使节。\"

李承乾凝视着海图,突然问道:\"那两位亲王可知家中变故?\"

\"尚未告知。\"刘仁轨摇头,\"犬上使者请求朝廷保密,以免影响学业。\"

皇帝沉思良久,拍案定夺:\"传旨:着登州水师加强戒备;另派密使赴倭国探查实情;对留唐倭人,一切如常,不可显露异样。\"

中秋前夕,倭国正使犬上三田耜突然请求密谈。紫宸殿内,这位一向稳重的使者竟伏地痛哭:\"陛下,臣有罪!其实苏我氏早已……\"

原来,倭国政变早有预兆。苏我氏为阻挠唐风东渐,暗中迫害留学归国人员。此番大规模遣唐,实是保皇派为保存火种的无奈之举。

\"两位亲王家族确实遭难,但他们临行前就已知晓风险。\"犬上泣不成声,\"亲王说,纵使家破人亡,也要将大唐文明带回倭国……\"

李承乾肃然起敬:\"卿等放心,只要在大唐一日,朕必护你们周全。\"

次日朝会上,皇帝力排众议,宣布增设\"宾贡科\",专供异族学子应考;同时命鸿胪寺整理倭国史料,着手编纂《倭国志》。

\"陛下,何必对撮尔小邦如此费心?\"有大臣不解。

李承乾的回答掷地有声:\"昔年孔子欲居九夷,有人问'陋,如之何?'孔子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朕今日所为,正是此意。\"

转眼到了腊月,倭国留学生们首次在异乡过年。阿蛮受命组织\"除夜宴\",特意让厨子做了倭人爱吃的年糕。宴席上,两位亲王表演了倭国雅乐,曲调哀婉动人。

\"此曲名《故乡》,是思念远方亲人之作。\"年长的亲王用汉语解释,眼中泪光闪烁,\"谨以此曲,感谢大唐皇帝陛下的庇护之恩。\"

阿蛮注意到,席间有个叫中臣镰足的倭国学子格外沉默。宴会散后,此人独自在庭院中望月长叹。阿蛮上前攀谈,才知他原是倭国贵族,家族尽遭苏我氏毒手。

\"阿蛮君,你说文明真的能战胜野蛮吗?\"中臣突然问道,\"我国那些守旧派,宁愿闭关锁国也不愿变革。\"

阿蛮想起三年前的自己,缓缓道:\"我在吐蕃时,族人最初也抵制唐制。可当他们亲眼看到学堂里的孩子能读书写字,看到新式水车让庄稼丰收,态度就慢慢改变了。\"

中臣若有所思。几个月后,这个沉默的倭国学子将呈上一份《倭国改革十策》,成为后来大化改新的蓝本——当然,这是后话了。

贞观三十一年的元日大朝会,因倭国亲王的出席而格外隆重。两位亲王身着唐制朝服,用流利的汉语向李承乾贺岁,并献上一套精心制作的倭国地形沙盘。

\"此物虽陋,聊表寸心。\"亲王恭敬道,\"他日若天朝王师东渡,或可资参考。\"

这番意味深长的话引起朝臣窃窃私语。李承乾却坦然受之,回赐《大唐律疏》一部,并宣布将在倭国留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入弘文馆修书。

开春后,一个更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由晋阳公主主持编撰的《万国药典》终于成书。这部巨着收录了十二个民族的两千余种药材,配有汉文与各族文字对照,堪称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皇兄,孙爷爷说此书至少能救百万条性命呢!\"小公主献上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满脸骄傲。

李承乾翻阅着这本凝聚无数人心血的典籍,目光停留在序言上——\"是书之成,实赖各族贤达群策群力\"。署名处除了晋阳公主,还有阿蛮等十余名异族学子的名字。

\"兕子,你可曾想过,\"皇帝突然问道,\"为何朕如此重视各族文明?\"

小公主歪着头想了想:\"因为皇兄心怀天下?\"

\"不止。\"李承乾望向窗外正在扩建的\"万国学坊\",\"你看那渭水,之所以奔流不息,正因有千溪万涧汇入。文明亦然,唯有海纳百川,方能长盛不衰。\"

初夏时节,第一批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即将归国。临行前,中臣镰足秘密谒见李承乾,献上一卷《倭国兵要地志》。

\"微臣深知此去凶险,但为大化革新,万死不辞。\"这个文弱书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只求他日倭国平定,天朝能遣师相助,推行唐制。\"

李承乾郑重收下图册:\"卿等且去,大唐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送别宴上,阿蛮与中臣对饮至天明。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在长安的月光下结为异姓兄弟。

\"阿蛮兄,他日若在吐蕃推行改革受阻,记得倭国还有我这个兄弟。\"中臣醉醺醺地说。

阿蛮大笑:\"好!说不定将来我们还能在海上丝路相遇呢!\"

倭船启航那日,李承乾特命刘仁轨率战舰护航至对马海峡。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皇帝对身旁的马周感叹:\"文明的火种已经播下,终有一日会燎原。\"

老臣这次没有反驳。他望着海天一色处,喃喃道:\"老臣终于明白陛下苦心。这'海纳百川'的气度,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秋高气爽时,国子监迎来新一批留学生——这次来自更遥远的林邑、真腊,甚至有两个皮肤黝黑的\"昆仑奴\",据说是天竺王特意送来的\"通译苗子\"。

阿蛮站在扩建后的\"万国学坊\"门前,看着那些手足无措的新生,仿佛看到三年前的自己。他整了整衣冠,用刚学会的林邑话问候:

\"欢迎来到长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道藏辑要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大叔宠娇妻 近距离爱恋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贵女多娇 大宋游侠 逍遥人生 穿越之极限奇兵 至尊邪天 都市之纨绔军医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叱咤风云 入侵里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特战雇佣兵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水浒之往事随风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御柒柒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txt下载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