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首页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花豹突击队 民国之谍影风云 三国之至尊系统 谍影凌云 红楼之我不是贾政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去旧迎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乐二十二年深秋的紫禁城,暮色如墨浸透宫墙。

永寿宫的槅门虚虚半掩着,王淮垂首立于廊下,纤瘦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

铜香炉中龙涎香早已燃尽,唯有袅袅余烟在暮色里扭曲成诡谲的形状。屋内传来细碎低语,时而急促时而绵长,惊得檐下寒鸦扑棱棱乱飞。王淮微微眯眼,百无聊赖的四处望着,忽然见皇后张妍的翟衣上东珠随动作轻颤,恍惚间竟像是浸在血水中的冰晶般骇人。

当槅门吱呀洞开,张妍立在门扉处的身影被夕照勾勒出锋利的轮廓。王淮远远看到皇后唇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九翚四凤翟衣上的珠翠叮咚作响,惊破了凝滞的空气。

目光斜视,王淮瞥见屋内安贵妃蜷缩在雕花榻上,苍白的面容如宣纸,手中紧攥着先帝赐予的翡翠玉佩——那玉佩本该随葬长陵。老太监心中一凛,知晓皇后定是得了让她满意的秘辛。

\"移驾翊坤宫。\"张妍轻挥广袖,明黄灯笼顿时在宫道上蜿蜒成河。秋风卷着落叶扑簌簌掠过宫墙,将未散的血腥味搅得愈发浓烈。

远处长陵方向传来沉闷的封墓声响,六十四斤重的玄武岩轰然落下,彻底封存了一个时代的风云。而此刻的紫禁城,新的暗流正在朱红宫墙下无声翻涌。

三日后的乾清宫,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朱高炽苍白的面庞上。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间,一方空白黄绫显得格外刺眼。

皇帝捏着狼毫的手微微发颤,墨迹在笔端凝成沉重的墨滴。阶下,王淮弯曲的脊背裹在崭新的锦袍里,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张武腰间的绣春刀泛着冷光,胸口补子上的金线刺得人睁不开眼。

\"着王淮领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朱笔重重落下,墨迹在黄绫上晕染开来,“张武为锦衣卫指挥使,总领缇骑。\"

朱瞻基得知父亲把司礼监和东厂全都交到王淮手中,立刻赶到乾清宫据理力争:\"父亲!东汉十常侍之乱、唐时甘露之变……如今这般重用宦官,岂不是重蹈覆辙?\"

朱高炽放下笔,指节无意识叩击着《皇明祖训》的烫金封面。龙涎香混着墨香在殿内弥漫,他望着阶下新铸的鎏金铜鹤,目光深邃如古井:\"瞻基,你看这铜鹤。\"

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若离了炉中炭火,再精巧的器物也不过是冰冷的死物。\"

不等朱瞻基开口,皇帝转而望向窗外摇曳的宫灯:\"王淮无根无后,除了攀附皇权,他还有何处容身?\"

朱瞻基仍不罢休,还是有些不安:\"那舅舅张武统领锦衣卫,外戚干政……\"

\"外戚的荣华,系于你母后的凤冠。\"朱高炽的声音突然拔高,震得案上奏折簌簌作响,\"若这棵大树倾倒,张氏一门便是无根之木!你且看那霍光,权势滔天又如何?霍氏灭族之日,满门皆作亡魂。\"

朱瞻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朱高炽则是继续埋头批阅奏折。

朱瞻基左思右想,抬头望着父亲和蔼温柔的面容,喉头发紧却还是说出心中所想:\"可朝中饱学之士,读的皆是圣贤书……为什么不把大权交给他们呢?\"

\"正因读了太多书!\"朱高炽猛地起身,冕旒晃动间撞出清脆声响,\"张良能助高祖定天下,亦可云游四海;魏征敢谏太宗,换作昏君早成刀下亡魂!这些文人胸中沟壑万千,今日能为朱明执笔,明日便可辅佐旁人改朝换代。\"

朱高炽坐直身子,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语气终于渐渐缓和:\"真正能与江山同生死者,需历经千锤百炼,哪是轻易寻得的?\"

暮色漫过宫墙时,朱瞻基退出乾清宫。回望殿内明灭的烛火,恍惚看见父亲伏案批改奏折的身影,与记忆中先帝的模样渐渐重叠。

寒风卷起檐角铜铃,叮当声里,一个新的时代正踩着旧朝的余烬,缓缓走来。

永乐二十二年的深秋,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雪,如碎玉般扑打在紫禁城朱红的宫墙上。

乾清宫内,朱高炽斜倚在蟠龙金椅上,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龙纹在他掌心下若隐若现。解决完内廷权力分配的重重暗涌后,这位新君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帝国的中枢命脉——内阁。

御书房内,鎏金兽首香炉飘出袅袅龙涎香,十二盏羊角宫灯将屋内照得恍如白昼。朱高炽握着狼毫的手微微发颤,墨迹在素白宣纸上晕染开来,宛如绽放的墨梅。杨士奇,这位历经数朝、始终坚定站在自己身侧的肱骨之臣,被郑重任命为内阁首辅;杨荣与金幼孜,凭借多年来在政务处理上的卓越才能,亦获任内阁大学士。

而此刻,在诏狱那阴暗潮湿的地牢中,黄淮与杨溥已被关押许久。他们二人,一个曾为东宫属官,一个以才学闻名,却因直言敢谏触怒先帝,被囚于这不见天日之处。当沉重的镣铐从他们手腕卸下的那一刻,黄淮望着窗外久违的阳光,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庞滚滚而下。朱高炽不仅赦免了他们,还力排众议,将其提拔为内阁大学士,委以重任。

同时,新帝一道诏令昭告天下:内阁阁臣人数定为五到七人,品秩为从一品。这简短的条文,如同定海神针,从此为内阁的地位与权责立下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让帝国的中枢运转有了更为稳固的框架。

十一月的京城,寒意愈发浓重,甚至已经呵气成霜。奉天殿内却暖意融融,洪熙皇帝朱高炽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九阶龙椅之上,接受群臣朝贺。朱瞻基身着太子冕服,玄衣纁裳上绣着十二章纹,神情庄重地跪在父亲面前,双手接过象征储君之位的太子金册金宝。其正妻胡善祥,出身官宦世家,举止端庄温婉,被册立为太子妃,凤冠上的东珠映得她面容愈发清丽;孙若微则被封为太子侧妃,眉眼间藏着几分灵动与聪慧,更有一股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的英气。

朱高炽始终深知孙若微聪慧过人,心思机敏,恐日后生出变故,危及国本。散朝后,在后宫一处幽静的偏殿中,朱高炽命朱瞻基当着自己与皇后张妍的面,跪于列祖列宗的画像前郑重起誓:“此生此世,绝不立孙若微为后,绝不虐待太子妃胡善祥,若违此誓,甘愿折寿早逝。”

朱瞻基望着父亲严肃的面容,又看了看母亲担忧的眼神,颤抖着举起手,将那字字千钧的誓言一字一句说出,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册封大典结束后,朱高炽开始着手分封诸子。朱瞻墉、朱瞻墡等皇子,皆获封亲王爵位,各自前往遥远的封地就藩。王府车马辚辚,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驶出京城,奔赴新的人生征程。

与此同时,他对军中势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那些在他登基过程中坚定支持自己的将领,纷纷加官进爵,被委以镇守边关、统领要地的重任;而以陈懋为首的汉王党将领,成了朱高炽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些人,或明或暗地与汉王朱高煦勾结,妄图在新朝掀起风浪,是朝堂稳定的潜在威胁。

朱高炽派出太子朱瞻基,这位未来的君主,与汉王党将领们展开了一场场推心置腹的长谈。朱瞻基温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家国大义谈到个人前程。对于那些态度良好、真心悔过的将领,朱高炽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网开一面,允许他们担任一些闲职,保留爵位,但严厉要求他们必须立即遣散亲兵、家丁。这些曾经只听命于私人的武装力量,被分散到各地军中,从此无法再成为威胁皇权的隐患。

而对于那些态度消极、抵触反抗,甚至妄图负隅顽抗的将领,朱高炽则毫不留情。流放、罢黜的旨意接连下达,一道道朱批如冰冷的利剑,斩断了他们的妄想。极个别与汉王关系过深、死不悔改者,更是直接被赐死,让他们带着未竟的野心,去地下追随太宗皇帝。

最后一道任免诏令发出后,朱高炽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登上城楼。寒风呼啸着卷起他的龙袍下摆,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眼中的疲惫与欣慰。俯瞰着脚下这座历经风雨的京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此起彼伏的喧闹,他知道,内廷、中枢、军权,皆已牢牢掌控在手中,大局已定。

朱高炽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回宫中,目光坚定而深邃。是时候,将自己多年来思索的治国理念,一一付诸实践,开启属于洪熙朝的崭新篇章了。

永乐二十二年的紫禁城,宫墙在冬阳下泛着冷硬的朱红。朱高炽坐在乾清宫蟠龙宝座上,望着案头摊开的边疆舆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图上用朱砂标注的漠北疆域。窗外寒风呼啸,卷着细雪扑打窗棂,仿佛还能听见三年前成祖北伐时震天的战鼓。

那是永乐二十年(1422年)的深秋,朱棣亲率大军北伐鞑靼,却无功而返。归程途中,因兀良哈三卫曾协同鞑靼侵扰边境,盛怒之下的帝王调转矛头,以雷霆之势痛击这草原部落。铁蹄踏过处,营帐化为灰烬,牛羊的哀鸣混着北风,在大漠上空久久回荡。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留守京师,每日捧着战报,看着上面\"斩首数千\"的捷报,心中却泛起莫名的忧虑。他深知,武力征伐虽能扬威一时,却难以换来长久安宁。

如今身着龙袍,登上九五之尊的朱高炽,决心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十一月的朔风正劲,朱高炽便迫不及待地颁下旨意:\"遣使赍敕谕兀良哈官民!\"十二道鎏金敕谕在驼铃声中向北而去,每一道都承载着新帝的期许。

汉家使臣在凛冽寒风中展开明黄绢帛,高亢的宣读声响彻草原:\"皇考太宗皇帝宾天,朕已钦承天命,继承大统,主宰天下。凡四方万国之人,罪无大小,悉已赦宥。若兀良哈官民敬顺天道,许令改过自新,仍前朝贡,听往来生理!\"

敕谕所到之处,原本惶惶不安的牧民们露出惊喜之色。他们围聚在使臣周围,抚摸着敕谕上皇帝的御印,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长久以来,边关的战火让他们流离失所,如今终于盼来了和平通商的曙光。消息传回京城,朱高炽站在奉天殿城楼,望着北方天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

随着岁末临近,永乐二十二年的日历即将翻至最后一页。朱高炽在乾清宫挑灯夜战,案头堆满了新政的草案。户部拟定的减免赋税条款、工部规划的水利修缮方案、礼部提出的科举改革建议……每一份奏折都凝聚着这位新帝的心血。他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开创一个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繁荣昌盛。

然而,朱高炽不曾想到,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正在悄然涌动。那些享受着旧有制度红利的保守派势力,早已对新政虎视眈眈。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身边温柔体贴的郭贵妃,竟也是反对者中的重要一员。每当夜深人静,郭贵妃依偎在他身旁,看似不经意间提起“祖宗成法不可轻改”,实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决策。而朝堂之上,保守派官员们也纷纷递上奏折,以“边患未靖,不宜弛武”“开市恐滋匪患”等理由,对新政提出质疑。

这一切,朱高炽尚未察觉。他依然沉浸在新政的宏伟蓝图中,为即将到来的变革而振奋。深夜的乾清宫,烛火摇曳,映照着这位新帝坚毅的面庞。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激烈的政治风暴,而他深爱的郭贵妃,也将成为这场风暴中的关键人物。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大明1937 林岚秦小雅 新现代逍遥录 血宋 艳海风波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巧姻缘,暗王的绝色傻妃 无上真身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恶灵龙骑 雁鸣长空 绑架总裁作嫁妆 一品呆萌妻 北界邪说 听说,爱情回来过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暖床王爷丑颜妃 携手战神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唐躺平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清宫秘史十二章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