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首页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武神主宰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至尊系统 红色帝国1924 谍影无声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德意志崛起之路 灵剑尊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8章 整顿边关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洪熙七年二月,紫禁城的红墙仍萦绕着新年未尽的烟火气息,檐角冰棱在暖阳下滴滴答答坠着水珠。

只是此时此刻的皇帝朱高炽,却无半点心思来欣赏这初春景致。皇帝负手立在乾清宫的巨幅边关舆图前,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地盯着九边重镇的标识。

案头堆着的新军训练进度奏报与北疆军情急件,如两座沉甸甸的山峦,压得这位帝王眉头深锁。

随着洪熙军陆续装备开花弹、燧发枪等新式武器,全军上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术变革,而在这支新生力量真正形成战力前,九边防线的稳固与否,成了帝国北疆安危的关键。

\"宣王淮。\"朱高炽突然转身,玄色龙袍带起一阵风,卷得烛火微微摇晃。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几乎是小跑着入殿,在冰凉的金砖上跪得笔直。

\"即刻命东厂密查九边。\"皇帝的声音低沉如钟,\"朕要知道,那些总兵官究竟是护国的柱石,还是可恨的蛀虫。\"

王淮叩首时,额头已渗出细密的冷汗——他深知,此番密查若有疏漏,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三日后的子夜,京城宣武门悄然开启一道缝隙。东厂提督聂兴率一百缇骑鱼贯而出,黑衣黑马在月色下宛如流动的墨痕。

这支神秘队伍沿着蜿蜒的长城线潜行,时而扮作行商混迹于马市,时而化作流民蜷缩在驿馆角落。

从冰封的辽东雪原,到黄沙漫卷的甘肃荒漠,马蹄踏碎了无数个黎明与黄昏,直至八月流火,才终于带着沉甸甸的密报折返京城。

密折展开在御案上,朱高炽的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朱漆案沿。

密报首页列着三个总兵,分别是:辽东朱荣、大同郑亨、宁夏李贤,评语皆是\"清廉刚正,治军严明\"。

皇帝的目光,首先被\"辽东朱荣\"四个字给牢牢吸引,仿佛能透过字迹,看见那座屹立在白山黑水间的总兵府。

密探的记录细致入微:总兵府大堂高悬的\"圣恩赐姓\"匾额,即便是在岁月的侵蚀下也依旧金光熠熠。

每月初一,朱荣必亲临军饷发放处,白发苍苍却眼神如鹰,逐一点验每箱白银。账簿上的字迹工整如刻印,每笔支出都有双重画押。尤为震撼的是,密探偶然发现的一份旧档——去年中秋,朱荣自掏数百两俸银,从渤海运来千余斤鲜鱼,让数万边军将士在营帐中喝上了一碗热鱼汤。

为求真相,东厂密探乔装成不同身份的人混入辽东军营。在一间烟熏火燎的伙房里,满脸络腮胡的老兵捧着粗瓷碗,声音里带着哽咽:\"朱帅心里装着咱!前年有个千户克扣军粮,朱帅当场杖毙了他,血流了一地……\"

另一个士卒听说在问朱荣的为人,立刻凑了过来,他掀开破旧的衣襟,胸口狰狞的伤疤赫然在目:\"我这条命,就是朱帅的亲兵从战场上背下来的,他对我们绝对是爱兵如子。\"

朱高炽将密折轻轻放下,靠在龙椅上闭目良久。恍惚间,他想起太宗皇帝当年赐姓的场景——彼时朱荣不过是个浑身浴血的百户,却单枪匹马从鞑靼手中夺回军旗。二十年光阴流转,当年的热血儿郎早已两鬓染霜,却始终恪守着那份忠诚。

\"拟旨。\"皇帝突然睁眼,眸中闪动着欣慰的光芒,\"辽东总兵朱荣,加太子少保衔,赏蟒袍一袭。其子朱明远,调入神机营任参将。再赐白银五千两,一半充作军饷,一半……就给将士们多买些鱼吧。\"

暮色渐浓,乾清宫内烛火渐次亮起。朱高炽再次展开舆图,用朱笔在辽东处重重画了个圈。窗外,宫槐的影子在红墙上摇曳,仿佛无数戍边将士的身影。他深知,整顿九边之路才刚刚开始,但至少,在那白山黑水间,有一位老将军,始终践行着大明武将的铮铮誓言。

洪熙七年的秋夜,天气依旧转凉,可是在乾清宫内却依旧烛火摇曳。

朱高炽斜倚在蟠龙雕花的龙椅上,手中的密折仿佛有千斤之重。当他的目光扫过\"大同郑亨\"四字时,喉头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烛火映得密折上的字迹明明灭灭,将他脸上的神情也映得阴晴不定。

东厂密探的记录事无巨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令人动容的细节。在大同总兵府西北角,一座不起眼的青砖小屋静默伫立,檐角悬着的铜铃已褪色斑驳,却依旧在风中叮咚作响。屋内神龛之上,太宗皇帝御赐的宝剑泛着冷冽的寒光,剑身镌刻的\"廉\"字历经岁月侵蚀,反而愈发清晰,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先帝的期许。每月初一,天还未破晓,郑亨必定身着素服,早早等候在小屋门前。待麾下将校齐聚,他便领着众人鱼贯而入,在宝剑前庄严肃立,行三跪九叩大礼。

老兵们回忆起去年隆冬的那个清晨,仍心有余悸。一位千总因贪墨二十石军粮,被郑亨当众拿下。寒风呼啸的校场上,老将军怒目圆睁,将那千总按在宝剑前,声如洪钟:\"见剑如见先帝!今日不斩你,如何对得起死去的英魂,如何向陛下交代!\"

八十杖责下去,鲜血浸透了神龛下的青砖,却也让整个大同军营都记住了老将军的铁面无私。

\"若有人缺钱,尽可告知于我,我自会向朝廷如实禀报,多要些饷银。但谁敢动将士们的卖命钱,休怪我郑亨剑下无情!\"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在军营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将士。

朱高炽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在寒风中挺直脊梁,对着宝剑郑重起誓的画面。窗外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御案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竟与密探笔下总兵府的月光重叠。他轻叹一声,眼眶微微发热,小心翼翼地将密折折起——这样一位历经沙场、忠心耿耿的老臣,当得起三朝厚恩,值得所有人为之钦佩。

视线缓缓移到\"宁夏李贤\"的名字时,朱高炽的眉峰骤然舒展,眼神中多了几分了然与欣慰。作为曹国公李文忠的曾孙,这个姓氏本身就承载着大明开国的赫赫荣光,仿佛注定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密探传回的画像细节,更是令人为之动容。

李贤的帅府正厅,一幅巨大的李文忠跨马提枪的画像高悬正中,画中先祖目光如炬,仿佛在凝视着后世子孙。每逢初一十五,李贤必定沐浴更衣,身着庄重的祭服,在画像前焚香跪拜,口中喃喃复述着先祖的教诲,神情虔诚而肃穆。更令人震撼的是,他在军中所有账簿的首页,都用朱砂工整地誊写着\"克扣军饷者斩\"六个大字。那字迹力透纸背,红得似血,仿佛还带着六十年前战场的肃杀之气,令所有心存歹念之人望而却步。

在兵器坊的记录中,朱高炽读到了更为惊人的细节。李贤对军械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严令所有军中铠甲都必须刻上工匠的姓名,一旦发现以次充好,绝不姑息。去年腊月,一名铁匠因掺杂劣质生铁,不仅本人锒铛入狱,连妻小都被罚做军奴。这种严苛到极致的态度,却让宁夏边军的装备质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当密探呈上抽检的铁札甲时,皇帝指尖抚过细密的甲片,竟未发现一丝裂痕,每一片甲叶都打磨得光滑平整,衔接处严丝合缝。

\"虎父无犬子。\"朱高炽将三份密折叠放在一起,提笔蘸墨,朱批的\"嘉奖\"二字力透纸背,墨迹在烛火下泛着红光。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照亮他眼中欣慰的泪光。这些在边关默默坚守的老将,用一生践行着对大明的忠诚,他们是帝国最坚固的城墙,是先帝遗泽最好的见证。此刻,乾清宫的更鼓声隐隐传来,惊起檐下栖息的寒鸦,而皇帝案头的密折,正静静诉说着三个关于忠诚、清廉与传承的故事,也为大明的边疆稳固点亮了希望之光。

乾清宫内龙涎香萦绕,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压抑气息。朱高炽斜倚在紫檀龙椅上,玄色龙袍下的手指微微发颤,捏着的密折仿佛成了烧红的烙铁。案头的鎏金烛台摇曳不定,将奏折上的字迹映得明明灭灭,也将皇帝骤变的神色染得阴晴不定。

当密折翻至蓟州总兵陈通的卷宗时,朱高炽猛地攥紧了扶手。

东厂密探用蝇头小楷详尽记录:自永乐二十年始,八万两雪花银如流水般从蓟州军营消失,转而化作陈通私宅的亭台楼阁与千亩良田。密探绘制的舆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陈府名下的田庄宅院,最奢华的西园竟圈占了整座后山,九曲回廊间,十二名美妾终日歌舞升平。账册里\"蓟州营田银,尽数入私宅\"的批注刺得皇帝眼眶生疼——这处拱卫京师的咽喉要地,守将竟如此胆大妄为,而自己贵为天子,却被蒙在鼓里。

更令人寒心的是宣府总兵张悦的卷宗。作为京畿另一道重要门户的守将,此人行径堪称胆大包天。密探乔装成马商潜入张家口,亲眼目睹标着\"宣府军资\"烙印的马鞍在黑市公然叫卖。原来张悦胆大包天,竟然将数百件精致玉器倒卖给蒙古部落,换来的千匹战马本应充实骑兵,却被他转手倒卖,换成的白银堆满自家地窖。当看到密探偷拍下的交易文书,朱高炽气得将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向地砖,碎瓷飞溅间,仿佛也砸碎了他对边关将领的信任。

甘肃、固原、榆林、山西四地的卷宗同样触目惊心。甘肃总兵将冬衣布料克扣三成,导致戍边士卒在凛冽寒风中衣不蔽体,活活冻死在哨所;榆林总兵与粮商狼狈为奸,将发霉的军粮高价卖出,却用麸皮掺着砂石充数,害得将士们食不果腹;山西总兵更是胆大妄为,私自开采军器局的铁矿,铸造的兵器半数流入黑市,严重削弱了军队战力。每一份物证、每一笔账册,都在诉说着边关贪腐的溃烂程度。

\"欺君罔上!罪该万死!\"朱高炽怒不可遏,抓起密折便要掷出,却在半空生生停住。他扶着额头来回踱步,龙袍下摆扫过满地狼藉,心中翻涌着滔天怒火与无尽失望。这些镇守边关的封疆大吏,本应是帝国的屏障,如今却成了蛀空大厦的白蚁。

\"传杨士奇、杨荣即刻觐见!\"皇帝的怒吼穿透殿门,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寒鸦。

当两位内阁重臣匆匆赶来时,只见御案上摊开的密折被朱砂笔圈画得满目疮痍,朱高炽面色阴沉如铁:\"看看!这些蛀虫啃食国之根基,朕在京城如坐针毡,你们又如何能安枕?\"

杨荣扑通跪地,花白胡须因激动微微颤抖:\"陛下息怒!臣以为,此事断不可操之过急。若将六人一并问罪,恐激起边关哗变。当务之急,是分而化之——先拿罪大恶极者开刀,再逐个击破,瓦解其党羽。\"

他抬头时,额角已渗出冷汗:\"且处置之人,必须是威望极高的武将勋贵。唯有他们手握重兵、熟谙军务,方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部将,避免激起兵变。\"

杨士奇抚着银须,补充道:\"老臣附议。可命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人,以巡边之名前往。他们久历沙场,既有雷霆手段,又懂怀柔之道,定能妥善处置。同时,陛下可下诏安抚将士,承诺绝不牵连无辜,如此便能稳住军心。\"

朱高炽背手而立,凝视着墙上的大明舆图,九边重镇的标识仿佛都化作了溃烂的伤口。

良久,皇帝握紧拳头沉声道:\"就依卿所言。明日早朝,朕便下诏!贪腐者,虽远必诛;渎职者,虽亲必罚!\"殿外秋风呼啸,卷起满地碎瓷,一场席卷九边的风暴,已然在紫禁城上空酝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赶尸道长 天官赐福 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 不要啊棺人 道藏辑要 贴身老师 雪淞散文随笔集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近距离爱恋 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 大宋游侠 逍遥人生 家园 极品太子爷 穿越之极限奇兵 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至尊邪天 电竞路人王又又又成盒 叱咤风云 福艳之都市后宫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战地军医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李治你别怂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红楼:绝世悍将 在下潘凤,字无双 纨绔小侯爷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世子无双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 锦衣血诏 玉符传奇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txt下载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