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首页 >> 三国大教皇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临高启明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之极限奇兵 谍影凌云 三国军神 亮剑之军工系统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德意志崛起之路 明末逐鹿天下 皇朝夜行 
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 - 三国大教皇txt下载 - 三国大教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418转战西凉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轮国考,诸葛亮先是高居榜首的成绩超越了因《自然百科全说》名动天下的杨修,并赚得黄月英这样才华横溢的姑娘为未婚妻,可谓名利双收。

随后,他所撰写的《以公振国》一文也发挥了巨大的功用。阅卷时,蔡琰阅读过之后又拿回家呈给栾奕参阅。犀利的文笔,苦口婆心般的劝谏让栾奕哑口无言,汗颜不已。明白不再纵容栾遗继续祸害苍生,决心将其发配并州苦寒之地。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并州人烟稀少,民风彪悍,没了栾奕的庇佑,想必栾遗在那里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济南的百姓们在得知栾遗即将永远离开济南后,无不欢欣。更有甚者当夜鸣炮庆祝。他们在感念教主——栾奕恩德的同时,对《以公振国》的作者诸葛亮亦是感激万分。

诸葛亮自此名声大噪,加之栾奕早就对他颇为看重。所以登科之后,一到教会履职,栾奕便将其设为重点对象予以培养,调到安民主教毛玠手下从头开始熟悉教内事物。

熟悉圣母教权利结构的人立刻看出,诸葛亮将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因为上一个享有诸葛亮这般待遇的人——庞统,现在已经成为了圣母教十二红衣主教之一的营收主教。再过不久,也许三年也许五年,诸葛亮也会迎来红袍加身的那一天。

……

在国考结束同时,栾奕在东莱和逍遥津修建船坞,在洞庭湖大肆训练水军的消息传到了孙策耳中。

长久以来,长江天堑一直是孙策阻挡教会大军南下的最大屏障。被人不善水战,只要守住长江孙策便可保却江东安全。

如今,栾奕筹建强大的水军,并在河边建起百余艘巨大楼船,江东大为震动。

惊惧之余,孙策比谁都要清楚,自己的实力远逊于栾奕。论兵马江东加起来不过八万人,而江北教区却足足有着三十多万披甲之士,如果让教区训练出一支强大水军,攻占江东易如反掌。

所以决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赶在圣母教会水军练成之前,给栾奕以重创。

在这方面,江东一众臣子多数持支持意见。只不过应对方式有所不同。

以程普、黄盖为首的鹰派建议孙策发动江东所有力量,对逍遥津港予以重创,借此焚毁教会船坞,将那些大型楼船在下水之前付诸一炬。

对此,周瑜、鲁肃坚决反对。他们表示,栾奕可不是傻蛋,既然敢把船坞建在逍遥津,乃是因为逍遥津在关羽、张辽、贾诩重病把守下固若金汤。论水战,江东军自诩不怕教会卫士,可若攻打逍遥津,陆战在所难免,白白把优势让给了那些北方人。

反过来说,就算能把逍遥津攻下来,将船舶焚毁。在江东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栾奕完全可以再换个港口,重新建立一座新的船坞,并在其中快速制造渡江船支。

在这方面,栾奕有着充足的财力。到那个时候,江东军如果再次渡到江北放火,就等于陷入一场自我消耗的死循环。

江东耗不起。

所以,焚烧船坞乃是下下之策。

“那公瑾可有妙计?”孙策问周瑜。

周瑜答曰:“若保江东长久安宁,必须给栾奕以重创。”

“可是以我军实力打不过栾奕啊!”孙策满脸纠结。

“正所谓三人成虎……”鲁肃沉吟道:“我江东单战栾奕必是独木难支,为今之计唯有驱虎吞狼。”

“虎在何处?”

“西凉!”周瑜随即解释,“马腾、韩遂在西凉颇有兵马,主公可与他二人联合让他们攻打司州。听闻栾奕正在司州修建新洛阳城,韩遂马腾去攻,彼必遣大军营救。主公可静观其变,若韩遂、马腾在司州连战连胜,主公可趁机渡河攻伐逍遥津,并在江北夺下大片领土。如若韩遂马腾连战连败,则调转兵锋,攻打交州。也能开疆扩土,拓展实力。主公意下如何?”

孙策大喜,“此上上之计也!何人愿去西凉,与马腾、韩遂商议联盟之事。”

鲁肃出列答曰:“在下愿往。”

“子敬亲往,大事必成!”

……

正如孙策所言,鲁肃果然成事。大汉圣元十一年四月十三,马腾、韩遂集结十二万大军,外加羌族仆从军四万,自武威出发,经金城、天水、陈仓、扶风直扑长安而来。

驻守长安的赵云探明敌情后,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向济南求援。

长安乃是大汉昔日的西都,同时也是司州的门户,不单军事地位至关重要,也蕴含着十足的政治意义。此外,它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正在建设中洛阳城的进度。

而,众所周知,洛阳城是栾奕依照“期房”模式筹集资金建设起来的,一旦工期延误便是违约,教会需要支付大笔违约金。所以,长安的得失还与栾奕的荷包直接关联。

所以,守卫长安势在必行,决不能让马腾和韩遂跨过长安一步。且不但要守住,还样让长安真正长治久安。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彻底消灭马腾和韩遂,一举平定西凉。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栾奕令黄忠为先锋,携许褚、于禁、徐晃、颜良、文丑等上将十数人为先锋,帅军四万先行一步支援赵云。

随即在一月之内集结齐国教会中央军、河北冀州军共计十四万人,自领三军主帅,拜郭嘉为三军都督,徐庶、庞统、诸葛亮为军师祭酒,沮授、田丰为随军参事,张郃为中军都督,曹仁统帅左翼大军,张飞指挥右路大军。毛玠为后军都督,帅大将夏侯渊、曹洪总督粮草。华佗大弟子罗桓任随军医务长。三路大军精英齐聚,浩浩荡荡直奔长安。

于此同时,栾奕还委派曹操和关羽在江畔严阵以待。关羽、贾诩把守寿春,张辽驻扎逍遥津,太史慈驻守合肥,李典乐进守平春,曹操、蒯良、蒯越、鞠义守江夏……把整个大江北岸围的跟铜墙铁壁一般,以应对蠢蠢欲动的江东孙策。

停止一年有余的战火又在教区上空弥漫开来。

大汉圣元十一年五月初七,圣母教先锋黄忠大军率先抵达长安地界。

此时的长安已被韩遂、马腾联军团团包围三天三夜。

在过去的三天时间里,韩遂马腾大军对长安发动两次疯狂攻击,皆被赵云手下两万卫士以强弓、滚木礌石和燃烧瓶击退。

双方各有伤亡,西凉军死伤一万七千余人,教会也牺牲了六千七百四十名卫士。就数字而言,西凉军的阵亡人数是长安教会卫士的两倍多,看起来伤亡比教会更加惨重。可是别忘了,驻守长安的教会卫士总共只有两万人,死去的六千余人占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而西凉军总兵力却是十六万之多,一万七千人的伤亡比例并不算大,还有充足的生力军继续猛攻城池,照此下去再过三天长安城必破。

然而,教会的援军却在这个时候赶了来。这无疑重燃了城中守军的士气,同时黄忠引军赶来之后,没有选择强行突围入城,而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距离长安三十里处扎起营寨,与长安城呈掎角之势,同攻互守,俨然成了钉在西凉军攻破长安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韩遂和马腾也看出,不击败黄忠,不可能靠近长安一步。遂既决定两家分兵,一人帅兵继续围攻长安,另一人则率众攻打黄忠。

但是至于谁围长安,谁打黄忠,二人意见并不统一。他们二人这支联军毕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韩遂生于破落士族家庭,少年以智勇双拳闻名西凉,后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才有了在西凉割据的资格。

所以说,韩遂乃是被朝廷招安的罪臣,出身并不光彩。

反观马腾,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勒石燕然的汉伏波将军马援。出身将门,世代荣耀,论身份跟韩遂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若换在过去,马腾根本懒得搭理韩遂这等叛逆。现在之所以与其联合,纯粹是因为栾奕势大,他无法独力相抗,情不得已只好与韩遂谋事,但心底仍对其嗤之以鼻。

所以,在商讨接下来战略部署的时候,由于出身不同,思想理念不同,同时还为了各自的利益,立刻起了争执。

他们都知道黄忠此番带来了四万兵马——四万生力军,以教会大军的精锐程度而言,去攻他必会换回海量的伤亡。与其自寻伤亡,不如继续攻打长安城。长安城里的赵云只剩一万三千多人,再加连续攻城多日,长安城便会成为自己手中的地盘……

二人都想由自己来攻长安,不想去跟黄忠拼命,越吵越凶。

最终,马腾出于大局,为了不让联军在建立之初便分崩离析,选择退让。跟韩遂约定,先让韩遂攻打长安三日,马腾则去阻住黄忠不让其救援。三日之后,如果韩遂夺不下长安,便交换位置——马腾攻长安,韩遂拦黄忠。

三天一个循环,如此往复,直至长安城破为止。

韩遂也知道,马腾让他先攻长安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如果这个时候他还不知趣,马腾定然毫不犹豫引军退回西凉。到那个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当即点头同意。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1937 天官赐福 三千世界漫谈 末世巨贾 云雾尽散,我爱你人尽皆知 地下城的一千万种活法 大叔宠娇妻 绝情帝少的头号新宠 玄鉴仙族 鬼帝守护三世的小娇妻又逃跑了 雁鸣长空 忠犬神探 大宋游侠 在炮灰游戏里极限逃生 重生之傻妻狠狠宠 间者 一品邪凰三小姐 你擦肩而过 宠婚之法医俏夫人 掌权者 
经典收藏北宋穿越指南 穿越三国之魏主曹昂 红楼群芳谱 隆万盛世 我给玄德当主公 秦时小说家 抗战之英雄血 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 犁汉 地表最强佣兵 三国之醉卧美人膝 北宋大丈夫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大宋:我,软饭硬吃李清照 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亮剑之烽火悍匪 无情江湖路 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 官路旖旎 血碎 
最近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冰临谷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大唐躺平王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玉符传奇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清宫秘史十二章 
三国大教皇 星云战火 - 三国大教皇txt下载 - 三国大教皇最新章节 - 三国大教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